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單元知識框架】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標要求】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些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主干知識】一、人類文明的產生:隨著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發展,文明隨之產生,標志是階級產生、國家形成和文字出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文明的誕生:最初的文明分別出現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三、雅典的民主政治1.確立過程改革 時間 內容 影響梭倫改革 公元前6世紀初 廢除債務奴隸制;按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等級,打破貴族世襲原則 為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紀末 以抽簽方式組成“五百人會議” 民主政治最終確立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5世紀 公民可以擔任幾乎一切官職,期間發放津貼 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2.基本特點: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3.民主機構機構 產生方式 性質和職責公民大會 全體公民參加 是最高權力機關,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五百人議事會 抽簽產生 是公民大會的常設機關,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并主持大會,監督官員執行大會決議。在公民大會閉會期間,處理日常事務,兼有政府職能。民眾法庭 抽簽產生 是司法機關,負責審理案件,終審高級公職人員任職資格。4.評價(1)進步性:①有利于避免決策的失誤,也促進了雅典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②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專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③提供了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了民主運作的新方式,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少數服從多數,分權制、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2)局限性:①民主范圍的狹隘性:只限于雅典公民,是少數人的民主,廣大婦女、外邦移民、奴隸不享有民主權利。②民主性質的原始性:是一種頗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而且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成為雅典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隱患。③參政方式的隨意性: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雖然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公平,但無法保證參政者的素質,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與誤用。四、希臘的人文精神1.智者學派(1)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普羅塔哥拉,“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正義、善德、真理等價值標準跟人的需要和興趣有關,是由人制定的。(2)評價:①積極:強調人的作用,人的價值,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②消極:過分強調個人主觀的感受,為主觀隨意性和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2.蘇格拉底(1)主要觀點:①強調人的價值,提出“認識你自己”。②強調知識的作用,提出“知德合一”,認為最高的知識就是善,主張改造自己的靈魂,追求真理和智慧。(2)評價: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使哲學真正成一門研究“人”的學問。【拓展解難】一、總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歷史條件。1.經濟基礎(根本原因):工商業經濟的發展。2.主要原因:是平民與貴族反復斗爭的結果。3.階級基礎:工商業階層的形成并要求民主權利。4.地理環境:希臘良港眾多,以航海和海外貿易為主,使希臘人較早養成了平等互利的民主意識。4.個人作用:梭倫、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的個人才能。二、理解:雅典城邦。1.含義:指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是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若干村落而組成。2.代表:雅典和斯巴達。3.地理環境:多山,少耕地,三面環海,港灣眾多(山多地少海長灣多),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三、理解:雅典公民。1.組成:由祖籍本邦的成年男子組成,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除外。2.特征: 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將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無上。四、總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1.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參與城邦政治活動。(不同于今天的代議制)2.人民主權:即主權在民,國家管理大權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公民大會對國家事務擁有最高的決策,是“主權在民”的集中表現。雅典政治向全體公民開放,官職逐漸不受財產和門第的限制。3.輪番而治:即“輪流統治與被統治”,公民輪流擔任公職 ,負責國家事務。4.崇尚法治:雅典嚴格實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運行的基本政治原則。5.權力制約:城邦公民集體對官吏監督和制約?!拔灏偃藭h”受“陪審法庭”的制約,陶片放逐法也制約著官員的特權。6.公民意識:珍惜公民稱號和公民權,城邦至上、政治為本,成為雅典人的共識。【先學達成】(不預習,不聽課;上課之前,用雙色筆勾劃學案重點,并思考以下問題,寫出關鍵詞,課前檢查)1.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的三個階段,說明梭倫改革的內容及特點。2.結合雅典的民主機構說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3.從制度創新、后世借鑒、民主范圍、民主性質、參政方式評價雅典民主政治。4.列舉普羅塔哥拉與蘇格拉底的主要觀點。【課時訓練】1.(2021·山東高考·10)約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間的一件銘文記載了雅典公民大會選拔女祭司的情況:[……]阿科斯提案:勝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應從所有雅典婦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資應為(每年)50德拉克瑪以及公共祭祀(犧牲品)的腿和皮?!倍嗄旰?,公民大會再次明確規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瑪。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A.公民大會負責處理重要事務B.祭司擁有城邦最高權力C.婦女已擁有同等的政治權利D.津貼是民主政治的前提【考點】雅典民主政治【解析】題干有兩個關鍵信息,分別是“雅典公民大會選拔女祭司的情況”和“多年后,公民大會再次明確規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瑪”,所以其主旨是說公民大會在處理城邦重要事務中的主導作用,故選A項;題干強調的是公民大會的職責而不是祭司的地位,而且題干中沒有關于祭司是否享有特權的規定,排除B項;雅典城邦規定公民才能享有政治權利,婦女不屬于公民群體,沒有政治權利,排除C項;題干中沒有提及關于津貼制的規定,且津貼制是伯利克里執政時期的規定,而伯利克里執政開始于公元前443年,時間上不符,排除D項。【答案】A2.(2021·廣東高考·11)公元前5世紀中期,敘拉古城邦推行橄欖葉放逐法,投票時使用橄欖葉,投票數沒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頻繁使用。許名公民因擔心被流放而拒絕參與國家管理,由此引發政局混亂。這主要反映了A.公正性缺失導致城邦瓦解 B.內部矛盾擴大了社會階層的對立C.權力的濫用影響國家穩定 D.輪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考點】古代希臘的政治制度——敘拉古城邦推行橄欖葉放逐法【解析】敘拉古城邦推行的橄欖葉放逐法,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規范,因此很多公民因擔心被流放而拒絕參與國家管理,由此引發政局混亂,這是直接民主制下國家權力濫用的結果,故選C項;“橄欖葉放逐法”最終引發了政局混亂,但沒有史實說明“城邦瓦解”,排除A項;材料只提到“公民”這個整體,并未涉及“社會階層的對立”問題,排除B項;“輪番而治”指的是輪流統治與被統治,材料體現的是直接民主下“人民主權”,沒有體現“輪番而治”,排除D項。【答案】C3.(2020·天津高考·10)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梭倫、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執政時期,“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A.取得行政官職的限制最終被取消B.與自由民身份的區別已不復存在C.人文主義思想強調人的主體作用D.進入議事會的資歷條件逐漸提高【考點】雅典民主政治【解析】據所學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識可知,梭倫改革時期按照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等級,克里斯提尼時期,公民再無等級區別,但行政官職各部落仍有名額限制,而伯利克里執政時期,幾乎所有一切官職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開放,取得行政官職的限制最終取消,故選A項;材料僅提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并未提及其身份的變化,且據所學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識可知,成為公民仍有一定條件限制,比如性別、年齡等,與自由民身份仍有區別,排除B項;據所學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識可知,能夠自備武裝服兵役是成為雅典公民的條件之一,并未變化,排除C項;據所學雅典民主政治的知識可知,從梭倫到伯利克里時期,進入議事會的資歷條件逐漸降低而非提高,排除D項。【答案】A4.(2020·山東高考·10)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認為,“當雅典人進行公共事務的討論時……他們聽每個人的建議,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美德,否則城邦將不存在”。他強調雅典的存續得益于A.決策事務的程序B.積極參政的公民C.良好的道德風尚D.發達的城邦教育【考點】雅典民主政治【解析】根據材料“他們聽每個人的建議,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美德,否則城邦將不存在”可知普羅泰格拉強調雅典的存續得益于積極參政的公民群體,故選B項;決策程序是指科學地決策所應遵循的基本的邏輯步驟和階段,與材料所述“他們聽每個人的建議”不符,排除A項;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忽視道德,排除C項;根據材料“他們聽每個人的建議”可知普羅泰格拉強調雅典公民參與的重要性,未涉及“城邦教育”的影響,排除D項。【答案】B5.(2019·全國Ⅱ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紀以前,希臘哲人主要探討的是宇宙本原等問題。其后,智者學派另提出一些命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皆有豐富的論述,希臘哲學的主題已轉移到( ?。?br/>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臘哲學【解析】由材料“公元前5世紀以前,希臘哲人主要探討的是宇宙本原等問題。其后,智者學派另提出一些命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皆有豐富的論述”可知智者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將關注點集中到社會現實,突出人的價值和作用,故選C項;對神的敬畏與崇拜出現在公元前6世紀之前,排除A項;公元前6世紀以泰勒斯為代表的思想家將關注點轉移到自然,排除B項;啟蒙運動時期哲學的主題轉移到政治,排除D項。【答案】C6.(2021·全國乙卷高考·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節選)材料 “把這些研究成果發表出來,是為了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边@是希羅多德(約前484~約前420)所撰《歷史》一書的開篇之語。在此之前,對于希臘人而言,神話就是他們的歷史。《歷史》前半部分以追問希臘與波斯之間戰爭的原因為起點,記載了希臘、西亞、北非等地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歷史往事等內容,后半部分敘述希臘城邦與波斯之間戰爭的全過程,故該書又被稱為《希波戰爭史》。它繼承了《荷馬史詩》的敘事方式,又本著“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傳說的真假與異同。作者贊揚雅典人,卻并不肆意詆毀“異邦人”,承認東方民族具有比希臘更古老的文明。書中的不少記述是作者親自調查得來的史實,如在埃及通過詢問當時作為知識分子的僧侶,掌握了大量歷史和文化知識。書中許多記載為后世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所證實。——摘編自張廣智《西方史學史》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歷史》產生的歷史背景。(6分)【答案】歷史:古希臘城邦的發展與人文精神;希臘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廣泛接觸;豐富的歷史與神話傳說;海外貿易與工商業比較發達。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單元知識框架】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標要求】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些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主干知識】一、人類文明的產生:隨著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發展,文明隨之產生,標志是階級產生、國家形成和文字出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文明的誕生:最初的文明分別出現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三、雅典的民主政治1、確立過程改革 時間 內容 影響梭倫改革 公元前6世紀初 廢除債務奴隸制;按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等級,打破貴族世襲原則 為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紀末 以抽簽方式組成“五百人會議” 民主政治最終確立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5世紀 公民可以擔任幾乎一切官職,期間發放津貼 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2、基本特點: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3、民主機構機構 產生方式 性質和職責公民大會 全體公民參加 是最高權力機關,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五百人議事會 抽簽產生 是公民大會的常設機關,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并主持大會,監督官員執行大會決議。在公民大會閉會期間,處理日常事務,兼有政府職能。民眾法庭 抽簽產生 是司法機關,負責審理案件,終審高級公職人員任職資格。4、評價(1)進步性:①有利于避免決策的失誤,也促進了雅典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②開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專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③提供了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了民主運作的新方式,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少數服從多數,分權制、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2)局限性:①民主范圍的狹隘性:只限于雅典公民,是少數人的民主,廣大婦女、外邦移民、奴隸不享有民主權利。②民主性質的原始性:是一種頗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而且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成為雅典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隱患。③參政方式的隨意性: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雖然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公平,但無法保證參政者的素質,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與誤用。四、希臘的人文精神1、智者學派(1)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普羅塔哥拉,“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正義、善德、真理等價值標準跟人的需要和興趣有關,是由人制定的。(2)評價:①積極:強調人的作用,人的價值,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②消極:過分強調個人主觀的感受,為主觀隨意性和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2、蘇格拉底(1)主要觀點:①強調人的價值,提出“認識你自己”。②強調知識的作用,提出“知德合一”,認為最高的知識就是善,主張改造自己的靈魂,追求真理和智慧。(2)評價: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使哲學真正成一門研究“人”的學問。【拓展解難】一、總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歷史條件。1、經濟基礎(根本原因):工商業經濟的發展。2、主要原因:是平民與貴族反復斗爭的結果。3、階級基礎:工商業階層的形成并要求民主權利。4、地理環境:希臘良港眾多,以航海和海外貿易為主,使希臘人較早養成了平等互利的民主意識。4、個人作用:梭倫、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的個人才能。二、理解:雅典城邦。1、含義:指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是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若干村落而組成。2、代表:雅典和斯巴達。3、地理環境:多山,少耕地,三面環海,港灣眾多(山多地少海長灣多),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三、理解:雅典公民。1、組成:由祖籍本邦的成年男子組成,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除外。2、特征: 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將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無上。四、總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1、直接民主:公民直接參與城邦政治活動。(不同于今天的代議制)2、人民主權:即主權在民,國家管理大權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公民大會對國家事務擁有最高的決策,是“主權在民”的集中表現。雅典政治向全體公民開放,官職逐漸不受財產和門第的限制。3、輪番而治:即“輪流統治與被統治”,公民輪流擔任公職 ,負責國家事務。4、崇尚法治:雅典嚴格實行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運行的基本政治原則。5、權力制約:城邦公民集體對官吏監督和制約?!拔灏偃藭h”受“陪審法庭”的制約,陶片放逐法也制約著官員的特權。6、公民意識:珍惜公民稱號和公民權,城邦至上、政治為本,成為雅典人的共識。【先學達成】(不預習,不聽課;上課之前,用雙色筆勾劃學案重點,并思考以下問題,寫出關鍵詞,課前檢查)1、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的三個階段,說明梭倫改革的內容及特點。2、結合雅典的民主機構說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3、從制度創新、后世借鑒、民主范圍、民主性質、參政方式評價雅典民主政治。4、列舉普羅塔哥拉與蘇格拉底的主要觀點。【課時訓練】1、(2021·山東高考·改編)約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間的一件銘文記載了雅典公民大會選拔女祭司的情況:[……]阿科斯提案:勝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應從所有雅典婦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資應為(每年)50德拉克瑪以及公共祭祀(犧牲品)的腿和皮?!倍嗄旰?,公民大會再次明確規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瑪。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A.公民大會負責處理重要事務B.祭司擁有城邦最高權力C.婦女已擁有同等的政治權利D.津貼是民主政治的前提2、(2021·廣東高考·改編)公元前5世紀中期,敘拉古城邦推行橄欖葉放逐法,投票時使用橄欖葉,投票數沒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頻繁使用。許名公民因擔心被流放而拒絕參與國家管理,由此引發政局混亂。這主要反映了A.公正性缺失導致城邦瓦解B.內部矛盾擴大了社會階層的對立C.權力的濫用影響國家穩定D.輪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3、(2020·天津高考·改編)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梭倫、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執政時期,“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A.取得行政官職的限制最終被取消B.與自由民身份的區別已不復存在C.人文主義思想強調人的主體作用D.進入議事會的資歷條件逐漸提高4、(2020·山東高考·改編)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認為,“當雅典人進行公共事務的討論時……他們聽每個人的建議,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美德,否則城邦將不存在”。他強調雅典的存續得益于A.決策事務的程序 B.積極參政的公民C.良好的道德風尚 D.發達的城邦教育5、(2019·全國Ⅱ卷高考·改編)公元前5世紀以前,希臘哲人主要探討的是宇宙本原等問題。其后,智者學派另提出一些命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皆有豐富的論述,希臘哲學的主題已轉移到( ?。?br/>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6、(2021·全國乙卷高考·41·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把這些研究成果發表出來,是為了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边@是希羅多德(約前484~約前420)所撰《歷史》一書的開篇之語。在此之前,對于希臘人而言,神話就是他們的歷史。《歷史》前半部分以追問希臘與波斯之間戰爭的原因為起點,記載了希臘、西亞、北非等地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歷史往事等內容,后半部分敘述希臘城邦與波斯之間戰爭的全過程,故該書又被稱為《希波戰爭史》。它繼承了《荷馬史詩》的敘事方式,又本著“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傳說的真假與異同。作者贊揚雅典人,卻并不肆意詆毀“異邦人”,承認東方民族具有比希臘更古老的文明。書中的不少記述是作者親自調查得來的史實,如在埃及通過詢問當時作為知識分子的僧侶,掌握了大量歷史和文化知識。書中許多記載為后世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所證實。——摘編自張廣智《西方史學史》等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歷史》產生的歷史背景。(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同步學案: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學生版).doc 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同步學案: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