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十二章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22.4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導學目標:1.物理觀念:(1)知道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有一定的方向性。(2)了解我國和世界的能源狀況和能源消耗的趨勢。(3)了解未來理想能源的特征。2.科學思維:能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3.科學探究:(1) 認識能源的利用對環境的影響(2)了解太陽能、風能、氫能等能源的開發對可持續發展的意義。4.科學態度與責任:認識伴隨大量能源消耗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對于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導學重點:了解世界和我國的能源狀況。導學難點:知道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課 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涉及熱現象的能量轉化過程有 性、不可 ,消耗的 能不能收集起來再 。2.化石能源產生的 能,沒有被利用的造成了 污染。汽車尾氣就是造成 效應的罪魁禍首之一。由于現代生活中 能源的廣泛應用,燃料的燃燒產生了大量的 化碳,也大大加劇了地球的 效應3. 能源、 能等是不可 能源。風能、水能、 能等是可 能源。理想能源必須足夠 ;技術必須 ;必須足夠 、清潔。課堂導學(一)能量轉移和能量的轉化的方向性。1. 在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只能自發地從 溫物體轉移到 溫物體。如果要使 從低溫物體流向高溫物體,就需要 其他形式的能量。2.涉及熱現象的能量轉化過程有 性、不可 ,消耗的 能不能收集起來再 。(二)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影響3.化石能源產生的 能,沒有被利用的造成了 污染。汽車尾氣就是造成 效應的罪魁禍首之一。由于現代生活中 能源的廣泛應用,燃料的燃燒產生了大量的 化碳,也大大加劇了地球的 效應。4. 作為熱機燃料的 、 、 等燃料往往也含有雜質,致使燃料生成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 等有害物質,燃燒的高溫還會促使 化物的生成,燃料不完全燃燒能產生 和一氧化碳。(三)能源與可持續發展5. 能源、 能等是不可 能源。風能、水能、 能等是可 能源。理想能源必須足夠 ;技術必須 ;必須足夠 、清潔。6. 像風能、水能、 能等可以在 里源源不斷地得到,所以我們把它們稱為可 能源。可 能源是未來理想能源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在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只能自發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B. 汽車制動時,由于摩擦,動能轉化成了輪胎、地面和空氣的內能C. 涉及熱現象的能量轉化過程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D. 消耗掉的內能可以被收集起來再利用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類在耗用各種能源時,會對環境造成影響B.化石能源產生大量內能,其中相當一部分沒有利用,造成熱污染C.燃料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會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D.汽車尾氣是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罪魁禍首3.關于能源與可持續發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化石能源、水能、風能均是可再生能源B.目前的核電站都是利用核裂變釋放的能量來發電的C.太陽能無法被人類直接利用D.因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需要節約能源4.在煤炭、石油、天然氣和太陽能中屬于可再生的能源的是( )A.煤炭B.石油C.天然氣D.太陽能5.在水能、風能、核能和太陽能中屬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是( )A.水能B.風能C.核能D.太陽能課后反思參考答案:課前導學:1.方向,逆,內,利用。2.內,熱,城市熱島,化石,化碳,溫室。3. 化石,核,再生,太陽,再生,便宜,成熟,安全。課堂導學1.高,低,熱量,消耗。2.方向,逆,內,利用。3.內,熱,城市熱島,化石,化碳,溫室。4.煤、石油,天然氣,氮,氮氧,粉塵。5. 化石,核,再生,太陽,再生,便宜,成熟,安全。6.太陽,自然界,再生,再生。課堂練習:1.D;2.C;3.B;4.D;5.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