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課題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課型 講授學情分析 已經學完了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本節(jié)知識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細胞進行認識和學習。教學目標 學習原核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以及顯微鏡的結構。教學 重難點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高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大腸桿菌與藍細菌的結構比較;高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教學準備 PPT 授課教師 姚瑩 備課時間 2022年9月 1 日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旁批“導”:呈現(xiàn)大腸桿菌和動植物細胞的模式圖,比較它們結構的不同,發(fā)現(xiàn)大腸桿菌和動植物細胞最大的區(qū)別是沒有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細胞。 “思”:閱讀教材第9頁到第12頁,思考以下問題。 項目物像大小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視野亮度物鏡與標本的距離視野范圍低倍鏡高倍鏡2、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劃分依據(jù)? 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qū)別? 類別原核細胞真核細胞本質區(qū)別細胞核 有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有DNA和蛋白質組成的染色體細胞器 有核糖體、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多種的細胞器細胞壁有,成分為肽聚糖 (支原體不具有細胞壁)植物有,成分為纖維素、果膠;真菌主要是幾丁質舉例 植物、動物,真菌等統(tǒng)一性“議”:分小組的形式討論以上問題。 “展”:小組代表展示本小組討論的結果。 “評”:老師對小組展示的結果進行評講。 (一)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1.常見的原核生物一 (1)種類:色球藍細菌、念珠藍細菌、顫藍細菌、發(fā)菜等。 (2)特點:比其他細菌大,用肉眼分辯不清藍細菌。 淡水水域污染后富營養(yǎng)化,會形成水華。 (3)生活方式:細胞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為自養(yǎng)生物。 (4)結構: 水華:淡水水域污染后富營養(yǎng)化,導致藍細菌和綠藻等大量繁殖。 赤潮:海洋水域污染后富營養(yǎng)化,導致藍細菌和綠藻等大量繁殖。 2、常見的原核生物二 (2)生活方式: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營腐生或寄生生活,一般為異養(yǎng)生物。 小技巧: 凡是“菌”前面有“桿”、“球”、 “弧” 、 “螺旋”都是細菌。 乳酸菌,醋酸菌,根瘤菌也是細菌。 3、常見的真核生物 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斷 1、帶“菌”字的生物的區(qū)分 原核生物: (1)細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桿"、"球"、"螺旋"、"弧"字的都是。如破傷風桿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等都是細菌。乳酸菌是個特例,它本屬桿菌,但往往把“桿”字省略。 (2)藍細菌:色球藍細菌、念珠藍細菌、顫藍細菌。 (3)放線菌:放線菌、鏈霉菌。 真核生物: (1)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帶“菌”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 2、單細胞的生物區(qū)分 (1)原核生物一般是單細胞生物。 (2)單細胞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①單細胞生物中細菌、藍細菌等是原核生物。 ②單細胞的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瘧原蟲、眼蟲)、單細胞的藻類(衣藻)、單細胞的真菌(酵母菌)都為真核生物。 (3)原生生物不是原核生物,原生生物一定是單細胞生物。 (三)制作臨時裝片 擦→滴→取→放→蓋 1、擦試干凈載玻片、蓋玻片 2、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3、取材 4、將材料平展放在水滴中 5、蓋上蓋玻片 (四)高倍顯微鏡的使用 1、顯微鏡的結構: 2、高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 (1)取鏡與安放 (2)對光 (3)先在低倍顯微鏡下尋找視野 (4)再在高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 3、使用高倍鏡注意事項 ①使用物鏡轉換時,由低倍鏡慢慢的向高倍鏡轉換 ②在換成高倍鏡前必須將要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③換了高倍鏡后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 (只細不粗) 4、低倍鏡和高倍鏡的差別 5、成像結果 顯微鏡成的像是上下左右顛倒的放大虛像 6、有關放大倍數(shù)的問題 放大的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 放大的倍數(shù)是該物體的長度或寬度,而不是表面積或者體積 “檢”:讓學生完成以下練習。 1.下列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操作與可能的實驗結果不相符的是( )。 A. 轉動反光鏡——視野更加明亮 B. 轉動轉換器——物鏡放大倍數(shù)改變 C. 轉動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視野大小 D. 向右上方移動裝片——右上方的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2.下列關于高倍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因為蘚類葉肉細胞大,在高倍顯微鏡下容易找到,可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 B.在低倍鏡下找到細胞后,即可換高倍物鏡觀察 C.換高倍物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 D.為了使高倍顯微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用”:完成練習冊對應的練習題。教學反思思備三年成名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