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導學案一、學習目標近代教育、新聞出版的發展基本史實,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為例,近代文學藝術的成就,比如魯迅、齊白石、徐悲鴻、聶耳和冼星海等的主要成就,電影的主要成就二、重難點1、重點晚清政府的疆域改革、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及影響2、難點:如何分析近代文學藝術取得那么多成就的原因?三、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與檢測及課堂展示【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指導 檢測及課堂展示目標導學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打分(桌子上只有本學科課本、學案文具)。2.目標導入(即情景引入,微視頻、舊知識回顧、故事引入等)。3.設計有學習目標(學生讀或者教師解讀) 自學自研 一查:檢查導學案完成情況, 1.教師查。 2.組長交叉查打分 交流展示 1.交流:(5-10分鐘)對學、合學(共同討論研究預習時留下的難題,并訂正好標準答案)。 2.展示:(展示每組5分鐘之內、板書預展3-5分鐘)抽簽展示導學案上的相關知識點。 3.二查:教師參與學生的合學,檢查各組學習的具體情況,有無學生不參與、不認真的現象。 4.此環節教師確定A展B板或者A板B展,其中一個共同體上去板書時,另一共同體在下面進行預展。 5.查學情。學生的導學案是否用雙色筆。 6.學生的導學案里,上過的內容是否訂正好答案。 7.教師是否及時進入點評。 鞏固提升 (三查) 教師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運用情況,通過練習試題 學教反思 課堂小結,學生的相關練習冊里是否按時按量完成,是否也用雙色筆。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模塊一 1、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 (1)興辦新式學堂 ①洋務運動時期: ②甲午中日戰爭后: ③百日維新期間: (2)廢除科舉制時間: (3)革新學制: 2、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影響: 模塊二 1、近代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 (1)創辦報刊雜志: (2)出版機構的創辦: 模塊三 1、文學成就: 模塊四 1、美術成就: 模塊五 1、音樂成就: 模塊六 1、電影成就: 參考答案 模塊一 1、(1)①京師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②北洋西學堂(在天津)、南洋公學(在上海)③京師大學堂(2)1905年(3)廢除科舉制的同時,清政府還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 2、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 模塊二 1、(1)1872年外國人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2)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 模塊三 1、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等 模塊四 1、齊白石擅繪花鳥草蟲;徐悲鴻熟悉中西畫法,代表作品有《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 模塊五 1、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等名曲,田漢給《義勇軍進行曲》作詞,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 模塊六 1、電影拍攝:中國自已拍攝的第-部無聲電影是《定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著名音影:趙丹、周璇等電影明星,為人們留下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經典影片 【課堂小結】 本課我們了解了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以及中國近代文學家、藝術家在各自領域的貢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五四以來,宣傳科學進步、反對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擊獨裁專制,謳歌民族獨立、反對外來侵略成了中國近代文藝的主旋律。近代杰出人物的愛國精神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學生繼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隨堂練習】 一、選擇題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1.照片是研究歷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圖照片可以用于考證( ) A.開眼看世界思潮的發展 B.洋務運動的開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 D.國民革命運動的開展 2.“清廷詔準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并令學務大臣迅速頒發各種教科書,責成各督撫實力通籌,嚴飭府廳州縣趕緊于鄉城各處遍設蒙小學堂。”由此表明,科舉制廢除的直接影響是( ) A.動搖了清朝統治的根基 B.促進了新式學堂的發展 C.加速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傳播 3.《申報》是中國近代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它記錄了清末到民國近八十年間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情況,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被稱為“近代史的百科全書”。如果你想了解《申報》早期創辦的歷史,你應該去( ) A.廣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4.他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曾評價說:“他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對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學家、現代雜文的開拓者的評價,“他”是( ) A.齊白石 B.茅盾 C.魯迅 D.徐悲鴻 5.促使在中國存在了約1 300年的科舉制度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的主要原因有( ) ①科舉制度已經成為束縛人們思想、阻礙科技文化發展的絆腳石 ②戊戌變法運動對科舉制度的沖擊 ③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和近代新式學堂的舉辦 ④為了適應與列強的外交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圖為徐悲鴻創作的《愚公移山》(部分),它贊揚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堅忍不拔的毅力,表達了對奪取□□□□最后勝利的堅定信念。下列適合填入空白處的是( )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解放戰爭 D.朝鮮戰爭 7.新文化運動后,中國的藝術作品有了新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藝術家,他們創作了許多富有時代氣息的作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繪畫作品】 材料一 《田橫五百士》 (1)請寫出材料一中作品的作者。 【音樂作品】 材料二 材料三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2)請分別寫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作品名稱。 【時代精神】 (3)從上述的作品中你能體會出怎樣的民族精神? 參考答案 1.C 解析:圖片反映的是京師大學堂。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決定創辦京師大學堂。它是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見證,故選擇C項。 2.B 解析:清政府下令廢除科舉制的同時,還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這與題干“鄉城各處遍設蒙小學堂”相符合,故選擇B項。 3.B 解析: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故選擇B項。 4.C 解析:魯迅的雜文思想深刻,語言犀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輝煌篇章,這與題干“以筆代戈”“文學家”“現代雜文的開拓者”相符,故選擇C項。 5.B 解析:科舉制度廢除于1905年。它的廢除與戊戌變法以及外交需要沒有直接的聯系,②④錯誤,故選擇B項。 6.B 解析:《愚公移山》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故選擇B項。 7.(1)徐悲鴻。 (2)材料二是《義勇軍進行曲》。材料三是《黃河大合唱》。 (3)愛國主義的精神;國難當頭社會各階層團結一致,發揮所長,眾志成城的精神。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