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價值引領1.把握文化的內涵及特點。 2.理解并闡述文化的功能。 3.了解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理解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4.明確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5.明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要求。 6.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時代體現和價值,闡述弘揚民族精神的要求。 政治立場和思想觀念:分析和解讀發展先進文化的意義;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把握傳統文化的特點和當代價值;通過對民族精神價值的理解,增強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同。 世界觀和方法論:理解文化的作用,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辯證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自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科學分析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第一框 文化的內涵與功能情境誘思中國人所說的“文化”一詞最早屬于精神生產的范疇,主要是指人的教化與培養。《周易》中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過觀察天象,來了解時序的變化;通過觀察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來治理天下。西漢劉向將“文”與“化”兩個字聯為一詞,他在《說苑》中寫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的文化概念傳入中國,文化概念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使得人們對文化概念有了諸多不同的理解。什么是文化 文化有哪些功能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探究“文化的內涵與功能”吧!網絡導學[footnoteRef:0]一、什么是文化 [0: 知識拓展1.意識形態是指一種觀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會存在。2.黨的十八大報告以“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16字高度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功能。這是堅持唯物史觀和辯證思維的科學結論。]1.文化的內涵(1)內涵: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狹義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內容,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等非意識形態的內容。(2)特點: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2.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3)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footnoteRef:1]3.文明與文化的區別與聯系 [1: 易錯糾偏1.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發展是同步的。( )提示:×。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超前于經濟、政治而發展,也可以滯后于經濟、政治而發展。2.文化與文明是根本對立的。( )提示:×。文化與文明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兩者不是根本對立的,文化與文明都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都是人。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我的筆記: ](1)區別:文明與野蠻相對立,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積極向上的。文化則有先進與落后的區分,反映先進的經濟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進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經濟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2)聯系:文化與文明都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都是人。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4.文化載體(1)含義:文化載體是指文化的記錄、記載、標識、傳承和表現的物化形式。(2)與文化的關系: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3)文化載體是多種多樣的,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的載體。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1)文化引導人們認識真善美,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2)文化教化育人,幫助人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文化服務社會,滿足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4)文化推動發展,是國家繁榮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2.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當代中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為前提。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議題一:怎樣理解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材料一 詩人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寫道:“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月是作者自己的心理錯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這種手法卻并不使人覺得于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其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材料二 某市注重激發文化活力,助推經濟社會發展。該市把歷史文化中的精髓進行提煉升華,使之成為激勵市民向善、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該市將弘揚創新協作精神作為新時期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著力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強化創新理念導入,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力。同時,該市還提煉鄉村特色文化主題,延續鄉村文脈,成為村民厚德、勵志的宣言。1.材料一中,詩人以詩抒情,借月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屬于文化嗎 為什么 (科學精神)提示:屬于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人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材料一中,月亮是詩人表達思鄉之情的載體。2.結合材料二,說明該市注重激發文化活力,助推經濟社會發展體現了什么道理。(科學精神)提示: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該市把歷史文化中的精髓進行提煉升華,激發文化活力,從而助推了經濟社會發展。1.認識文化的內容與形式2.全面理解文化的特點角度 特點 內容文化的 本質 文化是 一種精 神力量 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不是物質力量。但通過社會實踐,文化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文化與 社會的 關系 文化是人 類社會特 有的現象 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文化與 文明的 關系 文化不等 同于文明 文化與文明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文明是積極向上的,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文化與 物質載 體的關 系 文化要通 過載體呈 現出來 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文化載體是多種多樣的,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的載體3.全面把握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1)三種現象的聯系。(2)兩層關系的區別。內涵 側重點 圖示相互影響 主要是指經濟、政治對文化具有決定作用,同時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 強調的是 彼此制約、 相互作用相互交融 主要是指文化與經濟、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文化與經濟、政治在當今時代的顯著特點 強調的是 彼此滲透、 相互融合[典型例題] 筷子,不僅僅是飯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中華兒女情感的紐帶;一雙簡單的筷子,卻承載了中國人千年不斷的情感。這體現了( )①文化包含著人們的情感、意志、審美、價值追求 ②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 ④行為是文化的重要載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思維建模]審設問 事件:對筷子的認識。角度:體現審材料 從不同角度認識筷子找技巧 把握材料關鍵信息“是中華兒女情感的紐帶”“承載了中國人千年不斷的情感”定答案 A 筷子,不僅僅是飯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中華兒女情感的紐帶,承載了中國人千年不斷的情感,說明筷子作為文化的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也包含著人們的情感、意志、審美、價值追求,①③正確;②說法錯誤,只有優秀文化才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材料強調筷子是物質載體,而不是行為載體,④不符合題意育素養 培育學生理解文化內涵與載體的科學精神議題二:如何理解文化的功能與作用材料一 “文”字的本義,指各色交錯的紋理。《周易》中說:“物相雜,故曰文。”《禮記》中說:“五色成文而不亂。”《說文解字》中說:“文,錯畫也,象交文。”“化”,甲骨文寫作“”,左邊為頭朝下倒立的人,右邊為頭朝上站立的人,其義為變化。《說文解字》釋為:“化,教行也。”材料二 按照部門牽頭、賽事牽引、協會組織、政策激勵、群眾參與的活動機制,某市主辦了多次群眾文化惠民活動,先后組織了專業青年演員大賽、文旅系統導游員技能大賽、廣場舞大賽、農民工歌手大賽、鄉土文化人才技藝展示、全市職工書畫大賽、第三屆“閱讀馬拉松”活動、首屆器樂大賽等賽事。1.結合材料一,談談文化有什么功能。(科學精神)提示:“化”,甲骨文寫作“”,左邊為頭朝下倒立的人,右邊為頭朝上站立的人,其義為變化,即寓意為正立的人幫助倒立的人正過來,讓不正歸于正。因此文化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2.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對群眾有何影響 (科學精神)提示: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可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文化需求,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全面認識文化的功能文化功能 引領 風尚 文化引導人們認識真善美,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教育 人民 文化教化育人,幫助人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社會 文化服務社會,滿足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推動 發展 文化推動發展,是國家繁榮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促進民 族復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特別提醒] 正確認識文化的影響(1)從地位上講,文化屬于影響因素,而非決定性因素。(2)從領域上看,文化不僅影響個人成長,也影響國家和民族發展。(3)從性質上看,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對個人成長和國家、民族發展起推動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對個人成長和國家、民族發展起阻礙作用。(4)從過程上看,文化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但是從本質上看,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典型例題] “十四五”時期,我國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更加注重統籌、協調、優質發展。之所以要突出文化建設工作,是因為(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具有引領社會風尚、教育人民等功能 ③文化興國運興,文化是國家發展的直接力量 ④文化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思維建模]審設問 事件:文化建設。角度:原因審材料 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找技巧 注意設問要求“原因”定答案 D “十四五”時期之所以要突出文化建設工作,是因為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具有引領社會風尚、教育人民等功能,②④正確;①與題干無關,排除;文化興國運興,文化是國家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而非直接力量,③錯誤育素養 培育學生理解文化功能的科學精神1.(辨識與判斷)狹義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①海軍第39批護航編隊開展實戰化訓練 ②基于快速有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我國經濟正穩步復蘇 ③廣西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排舞展演等活動 ④“冰墩墩”“雪容融”的設計結合了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D ③④屬于文化現象,符合題意;①屬于政治現象,②屬于經濟現象,均排除。2.(分析與綜合)“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順行。”這句話說明( )A.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B.文化發展與政治發展始終同步C.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D.一定的文化能夠反映一定的政治解析:C 材料說的是文化對政治的影響,C正確;A、D與題意不符,排除;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B錯誤。3.(分析與綜合)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近年來,某市委把繁榮鄉村文化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用鄉風文明提升鄉村品位。這有利于( )①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 ②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發展繁榮鄉村文化 ③消除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實現城鄉共同發展 ④奠定物質基礎,激勵人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A 把繁榮鄉村文化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用鄉風文明提升鄉村品位,這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有利于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發展繁榮鄉村文化,①②符合題意;③中的“消除”說法錯誤;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不能奠定物質基礎,④排除。4.(分析與綜合)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某市為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不斷提升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參與度、滿意度,抓住廉政文化進社區和黨風廉政示范社區創建的契機,積極開展“廉政文化課堂”“廉政晚會”“紅歌會”等廉政文化活動;著重打造社區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展覽室,設置廉政文化的教育宣傳板、書柜、展覽柜、留言板等;借助廉政文化名言名句、書籍、廉政文化先進人物事跡等來推動廉政文化宣傳教育工作。(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相關知識,分析該市是如何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的。(2)請你為該市廉政文化建設設計兩條標語,并且寫出文化知識依據。解析:第(1)問,通過群眾性文化活動,可見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作用。通過廉政文化建設推動廉政建設,可見文化與政治的關系。通過文化作品的展示,可見文化載體的呈現。第(2)問考查文化的功能。可以立足引領風尚、服務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來表述。答案:(1)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文化由人所創造。該市通過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發揮人民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推動廉政文化建設。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給予政治以重大影響。該市總結廉政建設成果,開展廉政文化活動,提高廉政水平。③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該市通過廉政文化活動室,各種廉政文化展覽,營造特定文化氛圍。(2)①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引領社會文化風尚——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服務社會的功能。②廉政文化進生活,廉政觀念入人心——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基礎鞏固練知識點一 文化的內涵、特點1.針灸萌發于新石器時代,當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時,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可使原有的癥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是砭石,繼而用各種樹枝作為施灸工具,逐漸發展到針灸。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針灸是原始的、純自然的東西B.針灸是自然界的產物C.針灸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D.針灸是一種“純”精神活動解析:C 針灸的產生、發展過程表明,針灸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不是一種“純”精神活動,也不是純自然的東西,C正確,A、B、D錯誤。2.漫畫作為一種文化形式,表達著對社會的期盼。通過下圖漫畫表達的內容我們可知( )①文化是對一定經濟、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的呈現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 ③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 ④文化是對社會實踐的如實表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該漫畫反映了我國的改革政策,可見文化是對一定經濟、政治的反映,①正確;通過漫畫表達文化內涵,說明文化的呈現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②正確;先進的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排除③;文化不一定是對社會實踐的如實表達,排除④。3.在學習“文化的內涵與功能”內容時,張同學認為文化與文明是一回事。下列觀點中能夠反駁張同學觀點的是( )①文化與文明的創造主體都是人 ②文化與文明都是實踐的主體 ③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 ④文明都是積極向上的,文化則有先進與落后的區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D ③④能夠反駁張同學的觀點,正確;①②與材料主旨內容不符,排除。知識點二 文化的功能4.文化創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與美最相關、最契合。只要有空地,就會有廣場舞的身影;讀書、看戲、聽講座,人們樂于用文化活動填補閑暇時間;插花、茶藝、琴藝等更為精致的“雅生活”正在普通百姓中悄然興起。文化味兒正成為時下國人日常生活中散發的新氣息。這折射出( )①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②文化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 ③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④追求“雅生活”有利于消除生活方式的差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C 文化味兒正成為時下國人日常生活中散發的新氣息,這折射出文化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②③符合題意;①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④中的“消除”說法錯誤,排除。5.抵制網絡謠言,凈化互聯網空間,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這是因為( )①落后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②文化具有引領社會風尚的功能 ③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對個人素養的高低起決定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凈化文化環境,凸顯了對落后文化的改造或剔除,也凸顯了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的功能,①②正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③錯誤;文化對個人素養的高低不具有決定作用,排除④。6.從嫦娥一號拍攝的全月球影像圖,到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探測器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再到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月球探測工程,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探月工程發展的文化意義在于( )①增強和提高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和文化軟實力 ②標志著我國的文化建設已經引領世界文化潮流 ③堅定文化自信,為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不竭動力 ④為國家經濟、政治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 探月工程發展的文化意義在于增強和提高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和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為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不竭動力,①③符合題意;②夸大了文化建設的作用,排除;文化屬于精神范疇,排除④。素養提升練7.“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歡快熟悉的旋律響起,少年時代的回憶展開了它溫馨美好的畫卷。現在的孩子同樣也唱著歌長大,可是詞曲卻不相同。不同時代的孩子唱著不同的歌曲長大。這表明( )A.文化是一定時代經濟、政治的反映B.文化具有非常豐富多彩的形式C.文化可以促進不同時代人的全面發展D.文化有古今之別,有先進與落后之分解析:A 不同時代的孩子唱著不同的歌曲長大,這表明文化是一定時代經濟、政治的反映,A正確;優秀文化才可以促進不同時代人的全面發展,C錯誤;B、D與題干無關,排除。8.2021年全國兩會報告提到“發展更加公平高質量的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作為思想政治教師,要充分挖掘兩會精神蘊含的育人元素,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推進兩會精神進課堂,推動課程思政全覆蓋,勉勵莘莘學子提升修養、厚植情懷,放飛青春夢想。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依據是(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道德建設有利于促進社會有序發展 ③優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④文化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促進社會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是因為道德建設有利于促進社會有序發展,優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②③正確;①與題干不構成因果關系,排除;先進的文化才能促進社會發展,④錯誤。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個社會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的發展高峰,它既是時代的地標,也是通向未來的起點。五四運動以后,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成功開辟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新紀元。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徹底終結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宣告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民族贏得了歷史性的新生,這是我們走向民族復興的基礎。改革開放40多年,是中華民族創造人間奇跡的40多年,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在艱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進入新時代。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識,分析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性。解析:本題屬于意義類試題,限定知識是“文化的功能”。首先,需要明確“文化的功能”的內容;其次,結合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起的不同作用加以分析說明即可。答案:(1)文化具有引領風尚的功能。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指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2)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提高人們的思想理論素質,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3)文化具有服務社會的功能。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為人們提供精神食糧,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4)文化具有推動發展的功能。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讓全體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