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課程標準解讀 核心價值引領1.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發展的關系。 2.明確革命文化的產生、內容與意義。 3.明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產生、內容與意義,明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4.理解文化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因。 5.明確文化發展與時代實踐的關系。 6.明確文化創新與傳統文化、外來文化的關系。 7.理解并闡述建設文化強國的具體要求。 8.理解文化自信的內涵與意義,明確增強文化自信的措施。 政治立場和思想觀念: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認同;增強對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的認同;理解文化強國的要求,科學分析實現文化強國的意義和措施。 世界觀和方法論:感悟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兩者是路徑與目標的關系;明確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意義;科學分析文化發展與時代實踐、人民群眾、文化資源的關系;自覺樹立文化自信,參與文化建設。第一框 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情境誘思近代,中國人民開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為革命文化的孕育提供了土壤。歷史證明,舊式的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照搬照抄西方資本主義的道路都走不通。要贏得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找到新的先進理論和社會力量,開辟新的道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不同階段,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同的表現形態。這些革命文化,是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是中華精神的革命創造與薪火相傳,永遠閃耀著光芒。什么是革命文化 我們應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探究“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吧!網絡導學 [footnoteRef:0]一、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0: 易錯糾偏1.五四愛國運動,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 )提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知識拓展 十月革命的意義: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1.產生背景為了民族復興,再鑄中華文化的輝煌,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尋找救國良方,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潮進入中國,各種主張紛紛登場亮相,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都不能解決中國文化走向何處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向復興之路。2.產生原因(1)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2)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3)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footnoteRef:1]3.地位 [1: 易錯糾偏2.看一種文化有沒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由無產階級領導,能否滿足人民的需求。( )提示:×??匆环N文化有沒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生存發展的實踐土壤,人民有沒有對它的需求。我的筆記: ](1)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2)革命文化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4.作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1.判斷一種文化有沒有生命力的標準看一種文化有沒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生存發展的實踐土壤,人民有沒有對它的需求。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必然性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的,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意義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銜接,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議題一:怎樣看待中國的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材料二 習近平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1.為什么要傳承革命文化 (政治認同)提示:革命文化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2.如何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公共參與)提示: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1.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形成 時期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具體 內容 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系 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內在關聯的,后者是對前者的繼承和發展2.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來源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義 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華文化獲得空前發展、重新走向輝煌的必然選擇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特征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強調中國文化建設必須充滿時代精神、開放精神、創新精神,否則就失去了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民族的 強調中國先進文化建立在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基礎上,是具有鮮明民族風格、民族氣派和民族內容的先進文化科學的 強調符合文化發展規律,強調其內在性質的科學性大眾的 強調其主體及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發展目的 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3.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服務對象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發展方針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基本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知識拓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淘洗出來的智慧結晶。革命文化是在黨和人民的偉大斗爭中培育和創造的思想理論、價值追求、精神品格,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國近現代文化的發展及其成果,展現了中國人民頑強不屈、堅韌不拔的民族氣節和英雄氣概。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代表著時代進步潮流和發展要求。(2)這三種文化都是中華民族在生存發展進程中的偉大創造,記載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在建設家園的奮斗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是民族稟賦、民族意志在偉大斗爭中的歷史表達、時代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典型例題]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今天,不斷發掘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 )①是基于紅色文化是激勵中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谑且驗榧t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凼且驗榧t色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苡欣谥苯油苿游覈a力的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思維建模]審設問 事件:紅色文化。角度:意義審材料 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找技巧 注意設問要求“發掘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定答案 A 今天,不斷發掘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是基于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因為紅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激勵中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①②正確;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③錯誤;紅色文化是激勵中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只有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才能推動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不能直接推動我國生產力的發展,④錯誤育素養 培育學生理解發展紅色文化意義的科學精神議題二: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材料一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要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等權益,而且要保障人民的文化權益。要把是否能夠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衡量文化工作成敗的根本標準。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會孕育和滋養與之相應的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也是孕育先進思想文化的正確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思想保證。材料二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之義。1.結合材料一,指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決定性因素有哪些。(科學精神)提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的,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2.結合材料二,指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現實意義。(科學精神)提示: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銜接,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原因(1)歷史結論:奉行全盤西化論或文化復古主義,都不能解決中華文化走向何處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向復興之路。(2)現實要求:民族復興必然伴隨著文化復興,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復興的歷史使命。(3)性質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其先進性決定了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把繼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吸收人類文化優秀成果結合起來,使悠久的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2.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基本內涵(1)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根本主題。在文化建設領域,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社會效益為優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為目的,通過國家宏觀管理與完善政策等措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2)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既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熔鑄于社會主義革命事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更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其實質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3)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本質內容。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從而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4)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奮斗目標。要在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決心,不斷提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創造力和生產力,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與影響力,在實踐中實現文化的創造與進步。[典型例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中華文化獲得發展和走向輝煌的必然選擇。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是因為(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 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大膽吸收西方優秀文化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④它能把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結合起來,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思維建模]審設問 事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角度:原因審材料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原因找技巧 注意設問要求“這是因為”定答案 D 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其先進性和重要意義決定的,①④正確;②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排除;發展文化必須堅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③錯在“傳統文化”育素養 培育學生理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原因的科學精神 1.(辨識與判斷)胡適認為:“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這種觀點( )A.沒有把握西方文化的思想內核B.全面否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C.割裂了傳統和現代的關系D.沒看到中西方文化間的聯系解析:B 從幾個“不如人”上可以看出,胡適的觀點沒有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2.(分析與綜合)按照“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近幾年,哈爾濱市加強革命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弘揚革命文化有利于( )①引領民族的精神追求?、谡蔑@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③為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軡M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革命文化作為先進文化,可以引領民族的精神追求,彰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①②正確;革命文化提供的是精神動力,排除③;弘揚革命文化并不能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排除④。3.(分析與綜合)漫畫《學文化 懂科學》(羅琪繪)給我們加強文化建設的啟示是( )①文化建設要立足群眾的文化需求?、谖幕ㄔO要為基層社會實踐服務?、畚幕ㄔO要尊重群眾的一切需求 ④文化建設要堅守社會主義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A 漫畫強調服務群眾實踐,可見①②正確;③中的“一切需求”說法錯誤,排除;本題與文化建設要堅守社會主義方向無關,排除④。4.(分析與綜合)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點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原因,可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黨的性質宗旨、社會制度、中華文化傳承、文化自身發展規律等方面回答。答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的,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基礎鞏固練知識點一 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1.“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毛澤東的這一論斷表明中國文化發展進入新階段。這是因為( )A.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B.馬克思主義可以取代中國傳統文化C.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D.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要發展的先進文化解析:A 毛澤東的話主要表明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中國文化發生了重大變化,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A正確;C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馬克思主義不能取代中國傳統文化,兩者要相結合,B錯誤;D混淆了發展先進文化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關系。2.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某地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國重任”主題教育活動中,注重挖掘身邊“紅色資源”,重溫“紅色記憶”,引導群眾目光向身邊的老前輩、老英雄聚焦。開展這一主題教育活動( )①能弘揚民族精神,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有利于全面繼承傳統文化?、垡庠谟酶锩拜叺睦硐胫?激發起擔當重任的力量 ④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 題干中的挖掘“紅色資源”,重溫“紅色記憶”,引導群眾目光向身邊的老前輩、老英雄聚焦這一主題教育活動,意在用革命前輩的理想之火,激發起擔當重任的力量,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③符合題意;②中“全面繼承”說法錯誤;“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力”夸大了該活動的意義,排除④。3.2020年9月22日,中青旅舉辦“建黨百年 筑夢紅色文化”天地旅游紅色文化事業發布會,正式發布“天地文化”商標,并對相關成果進行展示,讓更多紅色元素可觸摸、能感知,點亮美好生活。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的原因是( )①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②紅色文化的發展應與群眾愛黨愛國熱情結合起來?、奂t色文化能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點亮美好生活?、芗t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D 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是因為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發展紅色文化能弘揚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點亮美好生活,③④正確;①不是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的原因且表述錯誤,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排除;紅色文化的發展應與群眾愛黨愛國熱情結合起來,這強調的是如何發展紅色文化,與題干不符,排除②。4.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是中國革命早期的著名英烈,被稱為“常州三杰”?!俺V萑堋本?是變革圖強的愛國精神、心系人民的獻身精神、積極探索的創新精神、堅持不懈的求知精神、胸懷大志的奮斗精神的統一。當前,弘揚“常州三杰”精神( )①有利于繼承和發揚中國革命文化?、谟欣谯`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壅蔑@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芸梢詻Q定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弘揚“常州三杰”精神有利于繼承和發揚中國革命文化,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②正確;③錯誤,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④中的“決定”說法錯誤。5.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某地文化局通過舉辦“文化惠民相聲專場晚會”,為當地居民獻上了文化盛宴,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啟示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 )①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趫猿譃槿嗣穹?、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蹐猿指锩幕? 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A 材料啟示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①②正確;③④與材料主旨內容不符,排除。知識點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6.山東文化資源燦若星辰,“魯”字號金字文化招牌比比皆是:呂劇《苦菜花》,電視劇《闖關東》《南下》《沂蒙》等屢獲大獎,享譽全國;“好客山東”文化旅游品牌在全國叫響;孔子國際文化節、濰坊國際風箏節等文化節會品牌享譽國內外。這表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 )A.積極發展文化產業B.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C.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D.支持和發展文化公益事業解析:A 山東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啟示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積極發展文化產業,A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科學基礎設施建設、自然科學、文化公益事業等,B、C、D與材料無關,排除。7.我國是文化古國、文化大國,但還不是文化強國。要大力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就必須( )①把文化建設作為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趫远ú灰谱咧袊厣鐣髁x文化發展道路 ③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傳統文化?、軋猿忠择R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D ①錯誤,經濟建設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③中“全面吸收西方文化”說法錯誤;只有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②正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④正確。8.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A.是復古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要求B.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C.是由建設文化強國這個路徑決定的D.是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正確道路解析:D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正確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D正確;A中的“復古”說法錯誤,排除;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B錯誤;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我國深厚的文化傳統和現實的政治基礎決定的,C錯誤。9.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與我國的國際地位還不相稱,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還不相稱。這一現實決定了我國必須( )A.用先進文化引領我國經濟建設的方向B.肩負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使命C.把文化振興作為提高國際地位的關鍵D.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解析:D 我國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分挖掘我國的文化底蘊,提升我國的文化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D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發展我國文化以適應我國國際地位,A、B、C與題意不符。10.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①是由我國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決定的?、谑怯晌覈臍v史傳統決定的 ③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必然選擇?、苁菍崿F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根本舉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 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的文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我國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決定的,①正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必然選擇,③正確;②不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原因,排除;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根本舉措是經濟發展,排除④。素養提升練11.某省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931處,時間跨度超過100年,完整反映了中國革命進程。對此,該省正努力建立科學完備的革命文物保護管理體系,實現應保盡保。這是因為( )①革命文物是承載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 ②革命文物能增進人們對革命歷程的理解?、郾Wo好革命文物就可以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芨锩奈飳τ谘芯恐袊锩哂兄匾饬x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D?、馘e誤,革命文物只是承載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②④符合題意,某省共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931處,時間跨度超過100年,完整反映了中國革命進程,說明革命文物能增進人們對革命歷程的理解,革命文物對于研究中國革命具有重要意義;③中“就可以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說法太絕對。12.短視頻網絡要傳播正能量,在傳播快樂的同時,必須堅持清理違規視頻、封禁違規賬號的做法,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用戶,宣傳具有社會正能量的人、物、事,為用戶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對此必須( )①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诒仨殘猿治幕l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垡陨鐣髁x先進文化抵御不良文化現象 ④必須統一社會主義文化的呈現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并不能凸顯正確價值觀的引領,排除①;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凈化文化環境,弘揚正能量,②③正確;文化呈現形式應該堅持多樣化,排除④。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華民族發展史,就是一部發揚傳統、愛國奮進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無數革命志士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宣傳黨的革命思想、革命主張,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拋頭顱、灑熱血,表現出了對黨無限忠誠的優秀品質、對共產主義信念堅定的精神追求,熔鑄了偉大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先后涌現出焦裕祿、史來賀等先進典型,形成了鐵人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時代精神,既使我們感受到這些英雄個體的人格力量,也彰顯出革命文化的傳承。進入新時代,國際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經濟全球化促使不同文化之間相互激蕩,形成了復雜的文化態勢。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于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和矛盾,把改革創新進行到底,這更需要弘揚革命文化。 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此加以說明。解析:本題是分析說明類試題。依據材料“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于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和矛盾,把改革創新進行到底,這更需要弘揚革命文化”,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組織答案:革命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它既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直接來源;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革命文化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有助于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答案:(1)革命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它既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的直接來源,共同熔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革命文化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豐富發展。(3)立足于新時代偉大實踐,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方向;有助于改革創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藝創作最牢靠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社會主義文藝是屬于人民的文藝,藝術家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踏堅實的大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應當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文藝與人民、生活、時代的關系,繼承與創新的關系,積極投身改革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潮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卓越文化創造,弘揚創新精神,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努力鑄就新時代中華文化的新輝煌,進而激勵全體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結合材料和文化知識,分析說明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文化建設的啟示。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發展的相關知識。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可見文化建設要立足于群眾實踐,為人民服務;要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可見文化發展的方向,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的要求;通過繼承與創新,可見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弘揚創新精神,發展先進文化,可見要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通過文化建設,可見要推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答案:(1)要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腳踏堅實的大地,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2)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3)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處理好文藝與人民、生活、時代的關系。(4)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創新精神,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努力鑄就新時代中華文化的新輝煌。(5)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6)要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積極投身改革創新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潮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