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 情境誘思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午,中國電影2020年度票房不負眾望地突破了200億大關(含預售票房)。2020年票房前十的影片全部為國產電影,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和《姜子牙》則分別釋放了喜劇電影和動畫電影的觀影需求,分別位列2020年度票房的亞軍和季軍。創新是電影成功的法寶。影片藝術創新要做到“疑”“笑”“思”“敬”,觀眾帶著懷疑的態度看故事,懷疑過后達到讓觀眾笑出來的效果,在笑的過程中開始對主題、對人生進行思考,最后致敬這個時代。在文化創作和發展過程中,我們應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時代之基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探究“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吧!網絡導學 [footnoteRef:0]一、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0: 易錯糾偏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提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知識拓展1.文化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文化創作為人民,不等于滿足人民群眾的一切文化需求。2.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是人民自由平等地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的生產與創造,人民能夠充分公平地享受社會文化成果的權利,人民在文化生產和創造上有展示和發揮個人才能的權利,人民在進行文化生產和創造中所形成和產生的各種內容與形式的文化成果不受損失與侵犯。]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1)地位: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2)原因: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3)要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3.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1)地位: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2)原因:社會主義文化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3)要求。完善服務體系 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創作優秀文化作品 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豐富文化產品供給 豐富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的供給,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二、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1.立足時代之基(1)每一種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footnoteRef:1]2.回答時代問題 [1: 易錯糾偏2.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民生問題,完成創新任務。( )提示:×。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3.每一種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民族精神的展現。( )提示:×。每一種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1)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2)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只有傾聽特定的時代聲音,才能吹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號角。三、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1.融通不同資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2.實現綜合創新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后看,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通過綜合創新,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議題一:如何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2020年12月14日,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雜技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文化自信,擔當文化使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作出更多彰顯時代主題、滿足人民期待的藝術精品,努力開創中國戲劇和雜技事業發展新局面。黃坤明指出,戲劇和雜技藝術承載著歷史的文化積淀,展現著時代的精神風貌。近年來,戲劇和雜技創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優秀人才不斷涌現,演出市場日趨活躍,行業生態持續優化,中外交流日益頻繁,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了積極貢獻。1.結合材料,說明戲劇和雜技創作為何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提示:(1)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社會主義文化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3)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2.你認為應如何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公共參與)提示: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豐富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的供給。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是人民大眾的文化,是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的文化。(2)要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3)依據。①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4)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2.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特點進行文化創作文化需求的特點 文化建設的要求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熱切愿望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是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發展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特別提醒] 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地位(1)文化創造者: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人民群眾是文化發展的主體,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源泉,人民群眾還直接創作了大量的文化作品。(2)文化傳承者:人民群眾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主體,要增強人民的文化自信,做好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3)文化傳播者:人民群眾文化傳播的載體,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4)民族精神的弘揚者:每個公民都要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建設者和弘揚者。(5)文化成果的受益者:滿是足群眾文化需求,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高群眾思想道德素養是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典型例題] 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文獻紀錄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既客觀反映歷史進程,又注重接地氣的故事表達;既講述各時期重大歷史事件,也反映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砥礪奮進、一路走來的感人故事。該紀錄片的熱播啟示我們,文藝創作應該( )①立足于社會實踐,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與呼聲 ②著眼于滿足市場各種需求,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鄢珜эL格與形式的多樣化,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④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彰顯中國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思維建模]審設問 事件:紀錄片的熱播。角度:啟示審材料 既客觀反映歷史進程,又注重接地氣的故事表達;既講述各時期重大歷史事件,也反映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砥礪奮進、一路走來的感人故事找技巧 設問要求是啟示,注意與材料主旨內容相結合定答案 B 該文獻紀錄片既客觀反映歷史進程,又注重接地氣的故事表達;既講述各時期重大歷史事件,也反映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砥礪奮進、一路走來的感人故事,可見①④正確;②中“滿足市場各種需求”說法錯誤;③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育素養 培育學生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科學精神議題二:怎樣看待立足時代、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 隨著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一些新的言行出現了。有的人說:網絡語言是對現代漢語的污染,應禁止使用;有的人說:要維護傳統文化的正統性,使其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也有的人,特別是部分年輕人熱衷于過洋節,對傳統節日不屑一顧。1.從文化角度看,上述言行分別屬于什么傾向 (科學精神)提示:認為“網絡語言是對現代漢語的污染,應禁止使用”和認為“要維護傳統文化的正統性,使其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屬于文化復古主義;“熱衷于過洋節,對傳統節日不屑一顧”屬于全盤西化論。2.在文化創新上,我們應該如何融通不同資源 (公共參與)提示: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后看,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通過綜合創新,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1.時代實踐是文化創作的源泉(1)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的創作源泉。(2)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3)文化作品只有符合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彰顯文化的價值。2.融通不同資源,正確處理古今中外文化關系(1)堅持“不忘本來”,就是不忘初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傳統,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2)堅持“吸收外來”,就是放眼世界、兼收并蓄,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3)堅持“面向未來”,就是面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前景,準確判斷世界文明發展趨勢,傳承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同時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不斷推進中華文化創新創造。3.綜合創新的要求綜合創新既不能簡單套用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也不能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更不能簡單套用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和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且沒有現成的理論和教科書可用,一切刻舟求劍、照貓畫虎、生搬硬套、依葫蘆畫瓢的做法都無濟于事。只有通過融通不同文明資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歷史和現實的統一、事實與價值的統一,才能實現綜合創新。[典型例題]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表明,傳統并非僵化和固定的套子,而是時刻和社會處于相互適應的過程之中。傳統塑造國情,當代接續歷史。這表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 )①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相適應 ②立足時代,反映時代風貌?、垡匀藗兿猜剺芬?、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先進文化 ④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決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思維建模]審設問 事件: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角度:表明審材料 傳承中華文明找技巧 結合材料關鍵信息“傳統塑造國情,當代接續歷史”思考定答案 A 材料強調,傳統并非僵化和固定的套子,而是時刻和社會處于相互適應的過程之中。傳統塑造國情,當代接續歷史。這表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立足時代,反映時代風貌,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相適應,①②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傳統文化要與時代相適應,③不符合題意;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不是決定性作用,④錯誤育素養 培育學生理解立足時代之基的科學精神 1.(辨識與判斷)古人勞動的時候,發現喊有節奏的勞動號子,能減輕勞作時的負擔,于是最原始的文學——詩歌就產生了。《詩經》里面多數是西周各國勞動人民田間地頭勞作時唱的歌,統治者派專人搜集,是為了了解民情民意。結果,這些詩被保存下來,慢慢地在傳承過程中成了經典。對此,下面理解錯誤的是( )A.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B.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學創作導向C.必須重視文化工作者的主體作用D.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解析:C 人民群眾是文學創作的主體,文化工作者不是文學創作的主體,C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A、B、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2.(分析與綜合)“我們必須努力譜寫和創作反映新時代精神風貌的文藝作品,譜寫和創作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使我們的作品更好地宣傳展示黨的政策,更好地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边@說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 )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 ②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郯l揮中國共產黨在文藝創作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芎霌P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譜寫和創作反映新時代精神風貌”“謳歌英雄”等信息,體現了①②;人民群眾是文藝創作的主體,③錯誤;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錯誤。3.(分析與綜合)一些作家的作品充滿旺盛生命力,因為他們扎根基層,汲取肥沃的養分,其作品反映了最大多數人的利益。這啟示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 )A.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B.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C.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D.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解析:B 材料啟示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從人民中汲取肥沃的養分,反映最大多數人的利益,B符合題意;A、C、D材料未體現,排除。4.(分析與綜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作為精神事業,文化文藝、哲學社會科學當然就是靈魂創作。古人講:“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今天我們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經》《論語》《孟子》;提起陶淵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們的千古名篇。這啟示文化文藝與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 )①立足當代現實,反映時代呼聲 ②繼承優秀傳統,創作文化精品?、蹅鞒薪浀湮幕?摒棄流行文化?、芎霌P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指的是寫文章要貼近現實、貼近實際,要把握時代脈搏;“想到的是他們的千古名篇”強調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這啟示文化文藝與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立足當代現實,反映時代呼聲,要繼承優秀傳統,創作文化精品,①②正確;③錯誤,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應該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包括經典的、流行的,所以我們不能摒棄流行文化;④不符合題意,材料未強調革命文化、先進文化。5.(分析與綜合)有人說,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國的,功夫是中國的,熊貓是中國的,場景是中國的,但熊貓阿寶怎么看都不像中國的大俠。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借鑒外來文化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根本?、谌谕ú煌Y源能夠有效促進文化創新?、蹅鞒忻褡逦幕攀俏幕l展的根本舉措?、芪幕l展要排斥一切外來文化元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傳承民族文化是文化發展的根本,排除①;文化發展要借鑒外來優秀文化,排除④;通過國外電影借鑒融通中國的文化資源,可見②正確;通過對中國文化的借鑒及其取得的成功,啟示我們要傳承民族文化,③正確。基礎鞏固練知識點一 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習近平主席指出:“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這表明( )①文化工作者是文化發展的主體?、谌嗣竦纳钍且磺形幕a品的創作源泉?、畚幕瘎撟饕塾谌嗣袢罕姷木裎幕枨蟆、苋嗣袷俏幕晒淖罱K享有者和受益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表明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的創作源泉,文化創作要著眼于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②③符合題意;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①錯誤;④與題干無關,排除。2.偉大的事業需要崇高理想的指引。黨的十九大報告多次提及“理想信念”,提出“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要求廣泛深入開展理想信念的宣傳和教育。這是因為( )①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②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的成敗?、蹧]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物質上的“貧困”?、苤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有在奮斗中才能變為現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材料強調的是要開展理想信念的宣傳和教育,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的成敗正確指出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①②符合題意;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的“貧困”,③錯誤;④與題干不構成因果關系,排除。3.漫畫《文化下鄉》告訴我們( )①要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創作導向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 ③喜聞樂見是文化創作必然堅持的方向?、鼙U先罕娀疚幕瘷嘁媸菚r代中心任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文化下鄉,體現了讓文化惠及人民,①②正確;社會主義方向是文化創作的方向,③錯誤;經濟建設是時代中心任務,④錯誤。4.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就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實踐、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推出更多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此我們必須( )①加強社會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②推動喜聞樂見大眾文化的創作?、蹐猿忠择R克思主義作為發展指導?、鼙U先嗣袢罕姷囊磺形幕枨?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必須加強社會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必須立足群眾文化需求,推動喜聞樂見大眾文化的創作,①②正確;③強調文化發展的方向,與以人民為中心無關,排除;文化發展要保障人民群眾合理的文化需求,排除④。知識點二 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5.近年來,山西省為了豐富農民文化生活,開展了文化下鄉系列活動,取材于當下農村生活實踐的舞蹈、戲曲、武術等節目,贏得了觀眾的青睞。這啟示文藝工作者要( )A.努力提高村民對高雅藝術的理解能力B.堅決抵制一切外來文化C.讓村民享受各種文化快餐D.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解析:D 山西省開展的文化下鄉系列活動,都是取材于當下農村生活實踐的舞蹈、戲曲、武術等節目,贏得了觀眾的青睞。這啟示文藝工作者要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D正確;A中的“高雅藝術”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B錯誤,應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和有益成果;C中的“各種”說法錯誤。6.中國的文藝創作進入了微時代,網絡文學、網絡音樂、微電影、網絡動漫等新興文藝類型層出不窮,已成為中國文藝發展的新增量,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發展網絡文藝,必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要求( )①我們必須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谖覀儜杂X抵制網絡文化 ③我們必須立足時代,反映時代風貌 ④我們必須把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B 網絡文化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應區別對待,②錯誤;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④錯誤;發展網絡文藝,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須立足時代,反映時代風貌,①③符合題意。7.央視播出的紀錄片《民族的吼聲》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它以8首抗戰歌曲的創作歷程為線索,展現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喚醒了人們塵封已久的抗戰記憶。材料表明( )A.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B.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C.人民是一切文化產品創作的源泉D.文化創作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解析:D “以8首抗戰歌曲的創作歷程為線索,展現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喚醒了人們塵封已久的抗戰記憶”,表明文化創作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D正確;材料未涉及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排除A;先進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B錯誤;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創作的源泉,C錯誤。8.《我們都是追夢人》《復興的力量》《時代號子》《和祖國在一起》《青春躍起來》……一批批主旋律歌曲層出不窮,內容各有側重,詞曲風采不同,但無一例外,都唱出了這個時代的關注,受到了大眾的追捧。這表明( )①文化發展要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谥袊厣鐣髁x文化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畚幕从趯嵺`,離開社會實踐人們就不能進行文化創作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 層出不窮的主旋律歌曲內容各有側重,詞曲風采不同,但無一例外,都唱出了這個時代的關注,這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體現時代特色,文化發展要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①④符合題意;題干未涉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排除②;離開社會實踐人們就不能進行有價值的文化創作,③錯誤。知識點三 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9.吳橋雜技自成一派,別具風格,一招一式幾乎都是經師承傳遞,表演起來依舊保持了古樸之風。吳橋人重交流,被譽為“現代馬戲之父”的孫福有在俄羅斯學習“空中飛人”、穆文慶學習東洋戲法等,皆是吳橋雜技史上的美談。這說明( )①文化發展必須認同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 ②文化發展要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 ③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文化的土壤?、芤谕ü沤裰型飧鞣N優秀資源,推動文化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D 吳橋雜技自成一派,別具風格,一招一式幾乎都是經師承傳遞,表演起來依舊保持了古樸之風,可見③正確;“孫福有在俄羅斯學習‘空中飛人’、穆文慶學習東洋戲法”,體現了對外來文化的開放態度、對古今中外各種優秀資源的融通,④正確;文化發展必須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排除①;②材料未體現,排除。10.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①“不忘本來”要求我們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為今用?、凇拔胀鈦怼币笳J同外來文化,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邸懊嫦蛭磥怼本褪且槕獣r代的潮流,開辟中華文化發展的新境界?、芪幕ㄔO要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 ①③是對“不忘本來、面向未來”的正確認識;②錯誤,“吸收外來”要求尊重外來文化,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④錯誤,文化建設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素養提升練11.“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新時代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應積極投身于群眾實踐,用藝術傳遞振奮人心的群眾故事,做新時代的參與者、建設者、見證者,用心感悟時代變革中的新氣象,創作不辜負時代的優秀作品,這樣才能真正成為為幸福奮斗的筑夢者。為此,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應( )①在藝術實踐中創造新的時代精神?、趫猿忠匀嗣駷橹行牡膭撟鲗颉、鄹鶕约旱乃妓脒M行藝術創作 ④做到胸中有大義、肩頭有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C “新時代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應積極投身于群眾實踐……創作不辜負時代的優秀作品”,說明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做到胸中有大義、肩頭有責任,②④正確;時代精神反映時代特色,要在藝術實踐中注入時代精神,而非“創造新的時代精神”,①錯誤;要立足實踐進行藝術創作,而非“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③錯誤。12.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文藝創作要面向人民、深入生活、真正長期扎根在人民中間,這樣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文藝作品。這說明(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和文化創造的主體?、谖幕窃谌嗣袢罕妭ゴ蟮纳鐣嵺`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垡獔远ü伯a主義理想信念?、芤匀嗣駷橹行氖俏幕瘎撔碌母灸康?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A 文藝創作要面向人民、深入生活、真正長期扎根在人民中間,這說明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和文化創造的主體,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①②符合題意;③材料未體現,排除;為社會實踐服務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④錯誤。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0月10日,以“文化創新:在自覺中前行”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民盟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民盟中央主席在論壇上發表講話指出,文化創新的前提在于“植根傳統,自省自覺”,即在辯論取舍基礎上守正創新;文化創新的關鍵在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化創新的根本在于“放眼未來,轉化發展”,即在民族復興道路上自覺前行。他指出,民盟文化論壇要堅持以文化為視角,結合時代現實,立足中國實踐,出思想、出理論……持續關注文化問題,繼續深入研究……為文化的發展創新繼續不懈努力。有人將這番講話概括為“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相關知識闡述這一要求。解析:本題是分析說明類試題,需要結合“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提出要求或正確做法?!安煌緛怼本鸵_對待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外來”就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面向未來”就要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升中華文化的競爭力。答案:(1)“不忘本來”就要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做到守正創新。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激發文化創造活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2)“吸收外來”就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不斷借鑒、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化,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發展。(3)“面向未來”就要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使中華文化充滿生機與活力,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競爭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紀50年代,相聲由于在表演中存在大量低俗內容,遭遇生存危機,侯寶林等人主動對相聲進行革新,產生了一系列經典作品,相聲得以成為有全國性影響的曲藝形式。80年代剛剛復興的相聲又遭遇電視文化沖擊。在馬季等人的努力下,相聲突出時代性、群眾性,經過十余年發展,與電視文化有機融合,迸發勃勃生機,于90年代風靡全國?,F如今相聲又遇上互聯網與移動終端這個龐大變量,面臨新的問題。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日新月異,正在重構娛樂文化生態,短視頻、社交媒體、影視綜藝、脫口秀、四格漫畫等幽默作品層出不窮,這無形中擠壓相聲的生存空間,人們期待著相聲能拿出新作品新風貌,在時代面前做一次灑脫漂亮的轉型。結合材料,談談傳統相聲怎樣才能重放異彩。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發展的基本途徑,屬于教材基礎知識考查??山Y合材料,分別從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與時代,融通文化資源三個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尊重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的主體地位,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相聲作品。(2)要立足時代之基,反映時代特征與風貌,回答時代問題。(3)要融通不同資源,通過綜合創新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相聲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