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第三節《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導學案【學習目標】1.說明生態系統是一定區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2.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描述生態系統中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3.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揭示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過程及其復雜性。4.認同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學習過程】任務一:生態系統圖1 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1.上圖為一片草原,說出草原中包含哪些生物 根據所學知識對這些生物進行分類?2. 植物(草)在草原中扮演什么角色?為什么?3.動物(兔、鷹)在草原中扮演什么角色?為什么?4. 真菌(蘑菇)和我們看不見的細菌在草原中扮演什么角色?為什么?5.植物、動物的生活離不開哪些非生物因素?6. 總結生態系統由哪些成分構成?7. 這片草原中的生物和四川的大熊貓能構成一個整體嗎?為什么?什么是生態系統?【反饋練習】1.下列選項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青山公園里的全部植被 B.青山公園里的的全部野鳥C.青山公園里的全部植物和動物 D.青山公園里所有的生物和環境2.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一塊農田 B.一片操場 C.一條河流 D.草原上的所有羊3.下圖為小哲同學制作的生態瓶。它是不是生態系統呢?從生態系統組成角度的分析判斷,正確的是( )A.生物種類少,不是生態系統B.包含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是生態系統C.生物數量少,不是生態系統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態系統任務二:食物鏈和食物網1.什么是食物鏈?2. 寫出圖2中草、兔、鷹三種生物的食物鏈。3.寫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的食物鏈。(圖2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4. 概括出書寫食物鏈的原則。5. 什么是食物網?畫出圖2中的食物網。【反饋練習】1. 下列食物鏈書寫正確的是( )A.玉米→鼠→蛇→鷹 B.青草→鼠→蛇→細菌C.鷹→蛇→鼠→小麥 D.陽光→草→昆蟲→青蛙→蛇2. 下面是某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該食物網中有 條食物鏈。(2)寫出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3)鷹和蛇之間的關系是 。(4)短時間內蛇的數量銳減,青蛙的數量變化是 。任務三: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1. 請你掃描二維碼觀看微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說明每一種生物進行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哪里?2. 總結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特點是什么?3. 觀察課本26頁圖片,說明樹、蟲、鳥進行生命活動需要的有機物來自于哪里?這些有機物在生物體內又發生了什么變化?4. 總結物質在生態系統中變化的規律是什么?5. 分析課本28頁“資料分析”,說明大魚體內的有毒物質為什么最多?【反饋練習】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兩句詩直接反映了生態系統的( )A.能量流動 B.物質循環 C.食物鏈 D.食物網2.排放到水中、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會危害人體健康,危害途徑主要是通過( )A.食物鏈的積累 B.物質循環 C.能量流動 D.直接接觸3、如圖為一個草原生態系統中構成一條食物鏈的三種生物的相對數量關系,下列對圖的解讀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丙三者構成的食物鏈是:乙→丙→甲B.乙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C.若丙的數量增多,則甲就減少D.甲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含量最少任務四: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1. 解讀課本29頁第二段資料,說出兔的數量會不會無限制的增加?為什么?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2. 總結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變化規律是什么?3. 草原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哪個更容易遭受破壞?為什么?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4. 如果草場上放養的牲畜太多,草場會發生哪些變化呢?為什么?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反饋練習】1.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古詩句都能描述出當時的自然景觀。從以下詩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生態環境穩定性最差的是( )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陰長D.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下列實例能說明生態系統具有自動調節能力的是( )A.排入生活污水的池塘依然清澈B.過度開墾和放牧使草原沙漠化C.生活在太平洋的大馬哈魚洄游到河中產卵D.山區植被遭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3.自然條件下,生態系統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維持相對穩定,其主要原因是( )A.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B.物質循環能持續進行C.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無限的D.能量流動能持續進行4.下列有關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與動植物種類有關C.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與食物鏈和食物網有關D.動植物種類越多,自動調節能力越小【知識梳理】(包括()、()水分等( )動物()細菌、真菌概念具有一定的()能力能量()物質()沿著()()流動包括生產者()食物鏈()特點組成功能生態系統在一定的( )內,( )與( )形成統一的整體。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達標檢測】(一)基礎題1.右圖表示“生態系統中各生物之間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是生產者,②③④是消費者B.①固定太陽能的多少將影響②③的數量C.圖中包含的食物鏈是①→②→③→④D.圖中所有生物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2.右圖是關于某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下列關于該食物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此食物網中,直接以植物為食的消費者有鼠和蛙B.若該農田受到農藥污染,則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是貓頭鷹C.此食物網中,貓頭鷹和蛇之間只存在捕食關系D.此食物網中包含3條食物鏈3.圖中a是某生態系統中一種鷹的數量變化情況,那么b可以代表的是( )A.是被鷹捕食的某種鳥類的數量變化情況B.與鷹有互利共生關系的一種生物C.是該生態系統生產者數量變化情況D.是鷹的某天敵數量變化情況4.草原生態系統中,一條食物鏈中三種生物種群總能量比例圖如右圖,若丙被人類大量捕殺,一段時間內乙的數量變化曲線是( )A BC D5. 如圖為某一穩定的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分析回答以下問題:(1)該食物網中共有______條食物鏈,請寫出最長的一條食物鏈:______。(2)該食物網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應是______。(3)若該草原受到某種重金屬污染,受污染最嚴重的生物是______。(4)該草原生態系統除了圖中所示生物外,還包含______。(二)提升題1. 某同學在學校旁邊的農田中發現了如圖所示的食物網,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甲、乙、丙、丁、戊、己構成一個生態系統B.圖中戊與丁既有捕食關系,也有競爭關系C.圖中甲是生產者,其它是消費者D.若該農田被重金屬污染,則戊體內重金屬積累最多2.某地鼠患成災,當地生態環境受到影響。為此,生物研究所調查了當地的生物及其它指標,以下是他們調查的部分圖示。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一有五條食物鏈,其中小麥是生產者B.圖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根據圖二寫出圖一中的一條食物鏈,可以是:小麥→鼠→蛇→鷹C.圖一中若施用鼠藥使鼠的數量減少,則蛇的數量將減少D.能量會沿著圖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級增多3. 我省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其中,利用微生物技術處理秸稈、畜禽糞便和垃圾等“農村三廢”取得重要進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農作物、畜禽和微生物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B.利用微生物技術處理秸稈隱含著一條食物鏈:農作物→細菌C.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通常屬于分解者D.土壤中的重金屬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植物受污染程度最重4.下表是對幾種生物體內農藥含量的測定結果,這些生物之間有著吃與被吃的關系,請你分析,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生物種類 A B C D E單位體積農藥含量(毫克)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A→B→C→D→E B. E→D→C→B→AC. C←E←B←A←D D. C→E→B→A→D5.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隆重開幕。習主席與世界達成綠色約定,向全球發出綠色宣言:“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圖甲是某校生態保護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態系統時繪制的物質循環模式圖,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①②③為特定的生理過程;圖乙是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的B、D分別代表_____________(2)請寫出圖乙中貓頭鷹獲取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3)圖乙所示生態系統流動的能量的最初來源是 ____ 。(4)外來因素干擾嚴重時,會破壞生態平衡,導致生態危機。說明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囑托重如山,踐諾須躬行”。為保護美麗地球家園,作為中學生,我們該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