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純凈物與混合物1.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從微觀上看是由構成同種物質的微粒(分子或原子或離子)構成;純凈物有固定組成,有固定性質。2.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從微觀組成上看是由構成不同種物質的微粒構成;混合物無固定組成,無固定性質;各物質保持其原來的性質。空氣、泥土、溶液、合金是常見的混合物。3.不同的純凈物經過簡單的機械混合形成混合物,混合物采用過濾、結晶或蒸餾的物理方法或通過化學反應的方法提純為純凈物。二、純凈物的分類純凈物【知識拓展】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但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紅磷與白磷、氧氣與臭氧都屬于由同種元素構成,但其分子結構不同,所以屬于不同的單質。三、無機化合物的分類1.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①按能否跟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分為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和不成鹽氧化物。【知識拓展】酸性氧化物又叫做酸酐,如CO2可看作是碳酸失去水后剩下的氧化物,叫碳酸酐,簡稱碳酐。同理,SO3可稱為硫酐,P2O5稱為磷酐等。②按組成元素可分為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酸性氧化物,大多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如CO2、SO2、SiO2、SO3、P2O5等都屬于酸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非金屬氧化物不能與堿反應,稱為不成鹽氧化物,如CO、NO等。金屬氧化物大多數為堿性氧化物,大多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如Na2O、CaO、CuO、Fe3O4等都屬于堿性氧化物。但也有些金屬氧化物不能與酸反應,如Mn2O7等。2.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按是否含氧元素分為含氧酸(如H2SO4)和無氧酸(如HCl等)。無氧酸由氫和另一種元素組成;含氧酸一般由氫、氧和第三種元素組成,比無氧酸多一種氧元素。含氧酸也可由三種以上元素組成。按酸性強弱來分類3.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堿中的陽離子是金屬離子或銨根,陰離子是氫氧根。按堿的溶解性分類按堿性強弱分類4.鹽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按溶解性來分類按離子來分類:某鹽(如鉀鹽等)和某酸鹽(如硫酸鹽)等。【知識拓展】酸與酸性物質、堿與堿性物質:(1)顯酸性的物質不一定是酸,強酸弱堿鹽也顯酸性,如NH4Cl、CuSO4等水溶液都顯酸性;(2)堿類物質不一定顯堿性,顯堿性的物質不一定屬于堿。難溶性堿不顯堿性,如Fe(OH)3、Cu(OH)2等,而許多強堿弱酸鹽能顯堿性,如Na2CO3、CH3COONa等。四、簡單的有機物1.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指含__碳__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等化合物的性質與無機物相似,歸類于無機物。2.有機物的一般性質:熔沸點較低,多數易燃,易溶于有機溶劑,化學反應較慢且副反應較多。3.碳氫化合物(烷、烯、炔、苯等)甲烷,化學式CH4,無色無味的可燃性氣體,常用燃料。最簡單的有機物,沼氣和天然氣主要成分,可燃冰也是甲烷的水合物。丁烷,化學式C4H10,無色無味的可燃性氣體,常用燃料。液化石油氣、打火機氣體的主要成分。乙烯,化學式C2H4,無色無味的可燃性氣體。重要化工原料,是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的基本原料,生物學上可作催熟劑。乙烯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標志。乙炔,化學式C2H2,無色無味的可燃性氣體。乙炔在氧氣中燃燒可產生3000℃以上的高溫,可用于金屬切割和焊接。苯,化學式C6H6,可燃性液體,常用的有機溶劑。化工原料,有毒(致癌)。4.含氧有機物(醇、醛、酸等)乙醇(C2H5OH),俗名__酒精__,易燃液體,常用溶劑。酒類的主要成分,商品酒精含量95%,體積分數75%的乙醇作醫用酒精用于消毒。工業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CH3OH),有毒。乙酸(CH3COOH),可簡寫成HAc,俗名__醋酸__。水溶液中能電離出H+,顯酸性,是一種常用的有機酸,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甲醛(CH2O),無色氣體,有特殊的刺激氣味,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40%的甲醛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是有刺激氣味的無色液體。常用于生產木工膠水。5.常見有機物的燃燒化學方程式CH4+2O2CO2+2H2O2C4H10+13O28CO2+10H2O2C2H2+5O24CO2+2H2OC2H5OH+3O22CO2+3H2O【知識拓展】1.有機物充分燃燒時,碳元素全部轉化為CO2,氫元素全部轉化為H2O。2.檢驗有機物的燃燒產物——檢驗有機物中的元素組成: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觀察有水霧(水珠)產生,說明有氫元素存在。用內附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觀察石灰水變渾濁(白膜),說明有碳元素存在。五、食物中的有機物1.糖類糖類物質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習慣上稱為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單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等,最簡單的糖類是葡萄糖(C6H12O6)。糖類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糖類。較大分子的糖類物質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2.脂肪脂肪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主要生理功能:貯存能量。人體主要攝入動物脂肪和植物脂肪。脂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吸收。3.蛋白質蛋白質主要由C、H、O、N等四種元素組成。蛋白質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物質。蛋白質是細胞結構里最復雜多變的一類大分子。相對分子量約在1.2萬~100萬之間。主要生理功能有:構成生命體、氧化供能。蛋白質在消化道內先被分解為多肽,再被分解為小分子的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指甲、毛發、蠶絲、消化酶、抗體(免疫球蛋白)、蜂毒、蛇毒等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蛋白質組成的。【知識拓展】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燃燒指甲、頭發或羊毛,能聞到燒焦羽毛氣味,同時看到黑煙。點燃棉花纖維,能聞到燒焦的棉布氣味。五、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三大類。例1、分類是化學學科常見的思想方法之一。下圖呈現的物質分類關系中,①與②是并列關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純凈物,則③不可能是( )A.空氣 B.硝酸鉀 C.氦氣 D.二氧化氮例2、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試采圓滿成功,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可燃冰”是( )A.純凈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例3、下列常見的生活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例4、科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動能和勢能屬于交叉關系 B.化合物和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C.酸和堿屬于包含關系 D.單質和金屬單質屬于包含關系例5、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1)在常溫常壓下,“可燃冰”會發生反應:CH4·nH2O===CH4+nH2O,該反應屬于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2)甲烷可制成合成氣(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應緊張的燃油。由合成氣制甲醇的反應方程式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氣有兩種方法:①CH4+H2OCO+3H2 ②2CH4+O22CO+4H2從原料配比角度比較方法①和②,更適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____(填序號)。1.[婁底中考]如圖是表示物質分子的示意圖,“”“”分別表示兩種質子數不同的原子,則圖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A B C D2.下列有關純凈物與混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純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混合物B.稀鹽酸、稀硫酸屬于混合物,濃鹽酸和濃硫酸屬于純凈物C.潔凈清爽的空氣是純凈物,受到污染的空氣是混合物D.純凈物的元素組成是固定不變的,混合物的元素組成是可變的3.如圖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之間關系的形象表示,若整個大圈表示純凈物,則下列物質屬于Z范圍的是( )A.金剛石 B.干冰C.氯酸鉀 D.食鹽水4.下列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分類A 石油、煤、氫氣 化石燃料B C60、H2、水銀 單質C 純堿、燒堿、Ba(OH)2 堿D CH4、Fe3O4、醋酸 有機物5.實驗室有一瓶保管不當的試劑,其殘缺標簽如圖,這瓶試劑中的溶質可能是( )A.單質 B.氧化物C.堿 D.鹽6.從元素組成上來看,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并非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下列物質不屬于有機物的是(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7.硫酸氫鉀的化學式是KHSO4,電離方程式為:KHSO4===K++H++SO,其水溶液呈酸性,這類鹽稱為酸式鹽。某含氧酸的化學式為HnROn+1,若n>1,則這種酸能形成的酸式鹽的種類有 ( )A.(n-1)種 B.n種C.(n+1)種 D.(n+2)種8.取9.2g某有機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只生成17.6g CO2和10.8g H2O。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和氫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D.該化合物中含有碳、氫和氧三種元素中的某兩種元素9.一男孩兒在排污井蓋上燃放鞭炮,點燃了排污井內的氣體,井蓋被炸飛,導致男孩兒被井蓋擊傷。[提出問題] 排污井內氣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查閱資料] 排污井內的有機物在一定的條件下發酵產生了氣體,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提出猜想] 某興趣小組同學對排污井內氣體含有上述氣體中最少兩種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Ⅰ:有CO2、CH4。猜想Ⅱ:有CO、CH4。猜想Ⅲ:有CO、CO2。猜想Ⅳ:有CO、CO2、CH4。[實驗方案] 小組同學共同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并進行探究。[問題討論](1)裝置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猜想________不正確。(2)小明通過裝置C處_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證明猜想Ⅲ不成立。小芳對此提出了質疑,小芳認為要在______________的位置,再增加一個圖中裝置________(填字母),才能證明猜想Ⅲ不成立。(3)為了進一步確認氣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將裝置C處氣體完全燃燒后的產物依次通過裝置D、E,經實驗測定裝置D增重1.8 g,裝置E增重2.2 g,由此證明猜想________成立。(4)小明認為要證明排污井內氣體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裝置B,小芳則認為需要使用裝置B,你認為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若整個大圓代表純凈物,則①③所屬的類別是( )A.①單質、 ③含氧化合物B.①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C.①單質、 ③氧化物 D.①化合物、③氧化物2.為了研究和識別物質,需要對它們進行分門別類。表中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 酸 堿 鹽 氧化物A HNO3 Na2CO3 Cu(NO3)2 Fe3O4B HCl NaOH NaCl C2H6OC H2SO4 KOH NH4NO3 H2OD H2O2 Ca(OH)2 ZnSO4 O2A.A B.B C.C D.D3.歸納和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下列歸納或演繹合理的是( )A.有機物是一類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機物B.金屬Fe、Zn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所以金屬都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C.硫酸、鹽酸電離時都能產生H+,所以電離時只要能產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4.下列分別盛有不同物質的容器中,所盛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__,單質的是________,(均填容器代號)5.近來微信上傳播所謂“塑料大米”,實際是用塑料造粒機生產出來的塑料顆粒,是塑料行業的常見工藝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這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謠言。某研究小組欲對某種“塑料大米”的組成進行探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有C、H兩種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種元素)。(1)大米主要成分屬于________(選填“有機物”或“無機物”)(2)為了測量有關數據,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該小組成員應該在裝置A與B之間正確連接:A→②→③→①→________→B(提示:發生裝置A導出的氣體中混有CO2和水蒸氣,裝置①②③可重復使用;(3)B裝置中堿石灰的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最后連接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及解析例1、A【解析】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叫純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叫混合物,據此分析判斷。硝酸鉀、氦氣和二氧化氮,都是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們都是純凈物;而空氣則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和水蒸氣等組成,因此屬于混合物,那么③不能是空氣,故A正確,而B、C、D錯誤。例2、C【解析】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叫純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叫混合物。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它還含有二氧化碳等其它成分,所以為混合物,故C正確,而A、B、D錯誤。例3、C【解析】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屬于天然材料;紫砂壺是用瓷土燒制而成的,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橡膠輪胎是用合成橡膠制成的,合成橡膠屬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銹鋼蒸鍋是用不銹鋼制成的,屬于金屬材料。例4、D【解析】A.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二者沒有聯系,為并列關系,故A錯誤;B.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為氧化物,因此氧化物肯定是化合物,而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二者是包含關系,故B錯誤;C.酸、堿和鹽三者沒有任何交集,相互獨立,為并列關系,故C錯誤;D.單質分為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因此單質和金屬單質為包含關系,故D正確。例5、分解反應 ②【解析】根據“CH4·nH2O===CH4+nH2O”可知,該反應中一種反應物變成兩種生成物,屬于分解反應。由合成氣制甲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需要一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1∶2;對比兩個方案,方案②中一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1∶2,所以選②。1.C【解析】圖A、D屬于純凈物中的單質;圖B屬于兩種單質的混合物。2.D【解析】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有可能是純凈物(單質),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與O3的混合氣體);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有可能是化合物(純凈物,如CO2),也可能是混合物(如N2與O2的混合氣體)。無論是濃或稀的鹽酸和硫酸都是溶液,都屬于混合物,但HCl氣體或液態HCl是純凈物。空氣無論潔凈與否,都至少由N2、O2、CO2、H2O等氣體組成,屬于混合物。3.B【解析】分析圖示,若整個大圈表示純凈物,則X表示單質,Y表示化合物,Z表示氧化物。金剛石屬于單質,干冰屬于氧化物,氯酸鉀屬于化合物中的鹽,食鹽水屬于混合物。4.B【解析】氫氣不屬于化石燃料而屬于新型燃料,純堿不屬于堿而屬于鹽,Fe3O4不屬于有機物而屬于無機物。5.D【解析】標簽中可見有硫酸根,所以該瓶試劑只可能是硫酸或硫酸鹽。6.D【解析】含碳化合物中,碳的氧化物(CO、CO2)、碳酸和碳酸鹽等物質的化學性質與無機物更類似,所以這些含碳化合物歸類于無機物。7.A【解析】以磷酸(H3PO4)為例,能形成的酸式鹽有KH2PO4、K2HPO4兩種。8.C【解析】17.6g CO2中含有碳元素質量為17.6g×=4.8g,10.8g H2O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10.8g×=1.2g,碳氫元素總質量為4.8g+1.2g=6g<9.2g,所以該有機物一定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9.(1)Ⅱ(2)燒杯內壁出現水珠 裝置B和C之間 D(3)Ⅰ (4)除去氣體中的二氧化碳【解析】 (1)裝置A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猜想Ⅱ中沒有二氧化碳,是不正確的。(2)猜想Ⅲ中的一氧化碳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水,如果燒杯內壁出現水珠,就能證明猜想Ⅲ不成立。如果氣體經過裝置B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時,將水分帶入氣體中,會影響實驗結果,所以應該在裝置B和C之間加一個吸收水的裝置,裝置中的試劑應該是濃硫酸,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3)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及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關系如下:CH4+2O2CO2+2H2O44 36可以計算出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是36∶44=9∶11,D增重的1.8 g是水,E增重的2.2 g 是二氧化碳,質量比是1.8 g∶2.2 g=9∶11,所以猜想Ⅰ成立。(4)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氣體中的二氧化碳。1A【解析】根據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五個概念及圖示分析,整個大圓為純凈物,①為單質,②為化合物,③是含氧化合物,④是氧化物。2.C【解析】根據酸、堿、鹽、氧化物定義分析,判斷酸時要根據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堿為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A、Na2CO3 為鹽,不是堿,錯誤;B、C2H6O 為有機物,不是氧化物,錯誤;C、物質分類完全正確;D、H2O2 為氧化物,不是酸, O2 為單質,不是氧化物。3.D【解析】A、二氧化碳為無機物,不符合題意;B、只有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的金屬能與酸發生反應,不符合題意;C、電離時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不符合題意;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所以水是氧化物 ,符合題意;4.A、D;A【解析】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叫純凈物,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據此分析判斷。A.氧氣和液氧是同一種物質,肯定是純凈物;由于只由一種氧元素組成,肯定是單質;B.O2和O3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屬于混合物;C.CO2和CO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屬于混合物;D.冰和水是同種物質,屬于純凈物;但是由不同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不是單質;E.H2O2和H2O是不同的物質,屬于混合物。屬于純凈物的為AD;屬于單質的是A。5. (1)有機物 (2)③→② (3)吸收空氣中的CO2,使實驗結果更準確【解析】有機物即為有機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含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鹽、金屬碳化物、部分簡單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質;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氫氧化鈉溶液會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氧化鈣會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種元素屬于有機物;為了測量“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在氧氣進入①裝置前,要把發生裝置A導出的氧氣中混有CO2和水蒸氣除去,“塑料大米”燃燒會生成H2O和CO2, 應先用濃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蒸氣,通過測量生成的水蒸氣的質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氫元素的含量,然后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過測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碳元素的含量;為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右側裝置,造成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測量結果不準確,而B裝置中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和氧化鈣,可以吸收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使實驗結果更準確;2023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化學模塊(二)物質的分類、有機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