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3】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化學模塊(九):金屬(1)【word,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3】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化學模塊(九):金屬(1)【word,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一、金屬的物理性質
大多數金屬都有特殊的光澤,密度和硬度較大,熔、沸點較高,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除汞(俗稱水銀)外,所有金屬在室溫下都是固體。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金屬 條件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現象(或備注)
Mg 點燃 2Mg+O22MgO 劇烈燃燒,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固體
Al 常溫 4Al+3O2===2Al2O3 表面生成致密保護膜
點燃(氧氣中) 4Al+3O22Al2O3 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熱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Fe 常溫、潮濕空氣 4Fe+3O2+nH2O===2Fe2O3·nH2O 在氧氣和水共同作用下,會生成暗紅色疏松的鐵銹
氧氣中點燃 3Fe+2O2Fe3O4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Cu 加熱 2Cu+O2 △ 2CuO 銅絲表面逐漸變為黑色
潮濕空氣 2Cu+O2+CO2+H2O===Cu2(OH)2CO3 銅表面生成一層綠色物質
Au、Ag 高溫下也不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
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Mg、Al等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Fe、Cu等在常溫下幾乎不能單獨與氧氣反應,點燃或加熱情況下可以發生反應;Au、Ag等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
2.金屬與酸的反應
金屬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鎂 劇烈反應,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放熱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鋁 劇烈反應(比鎂稍緩),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放熱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鋅 反應較劇烈,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放熱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鐵 反應緩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淺綠色 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銅 不反應
Mg、Al、Zn、Fe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能置換出稀硫酸或稀鹽酸中的氫。
等質量的Mg、Al、Zn、Fe四種金屬與足量稀硫酸或稀鹽酸反應時產生氫氣的量:Al>Mg>Fe>Zn
3.金屬與鹽的反應
實驗操作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鐵絲浸入硫酸銅溶液 鐵絲表面出現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 Fe+CuSO4=== Cu+FeSO4
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 銅絲表面出現銀白色物質,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藍色 Cu+2AgNO3=== Cu(NO3)2+2Ag
  表中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Fe>Cu>Ag?;顒有詮姷慕饘倌馨鸦顒有匀醯慕饘購乃柠}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
【知識拓展】
1.此類反應一定在溶液中進行,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般不與金屬反應,如Cu與AgCl不能進行置換反應。
2.K、Ca、Na活動性非常強,但不能用它們置換化合物中的金屬,因為它們能同溶液中的水劇烈反應。
例1、下列有關“金屬之最”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
B.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鈣
C.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是銅
D.年產量最高的金屬是鐵
例2、取一定質量的鋅粒和銅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漸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有關量的變化關系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例3、有鐵粉和銅粉的均勻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取該混合物與稀硫酸反應,所得數據如下表所示:
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丙同學所得混合物中銅的質量是________。
(2)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質的是________。
(3)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若取用金屬混合物15g,加入到120g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最終得到固體質量為________。
(4)計算丙同學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
1.某同學將鎂和金屬X的混合物共2.4 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得到0.22 g H2,則金屬X可能是(  )
A. Al B.Zn C.Fe D.Cu
2.如圖所示的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四種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
A.①分別向等質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別向等質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質量、不同濃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別向等質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別向等質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質量、等濃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3.下列有關合金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合金中至少含有兩種金屬 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酆辖鹬幸欢ê薪饘?br/>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萆F屬于鐵合金⑥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更高,抗腐蝕性能等也更好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⑤⑥
4.已知影響金屬與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溫度和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科為驗證該結論,現將等質量的鐵粉與過量的鹽酸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進行反應,測定并記錄各組在不同時間(t)產生氣體體積(V)的數據,見表,并繪制得到圖甲。
組別 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溫度(℃)
1 8 32
2 12 50
3 8 20
4 12 32
(1)分析實驗________ (填組別)數據,可知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金屬與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2)小科分析數據得出溫度越高,酸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越大,則反應越快。那么圖甲中表示第1組實驗數據的曲線是________ (填字母);
(3)圖乙為室溫下足量鎂片與20毫升8%的稀鹽酸的反應,利用壓強傳感器測得反應后瓶內氣壓變化如圖丙中曲線Ⅰ所示,僅根據生成的氫氣質量計算出的氣壓變化如曲線Ⅱ所示,發現計算值比實際值偏小,計算可能沒有考慮的因素是________。
5.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取10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體的質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1)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步驟,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6.為測定CuCl2和FeCl2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2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人足量的AgNO3溶液,經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143.5gAgCl固體;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與含有雜質的廢鐵用反應(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共做了五組實驗,其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組別 一 二 三 四 五
混合溶液質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鐵屑質量/g 6 9 12 15 18
析出銅的質量/g 6.4 9.6 m 16 16
請分析計算:
(1)表中第三組實驗的m值為________。
(2)第________組實驗恰好完全反應。
(3)鐵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1.納米鐵粉在空氣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熱即可劇烈燃燒,如圖所示是納米鐵粉在錐形瓶中燃燒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納米鐵粉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e3O4
B.水可防止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電照射使納米鐵粉的著火點降低
D.氣球先膨脹后又變癟
2.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放入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金屬,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產生H2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的活動性比乙強
B.甲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定比乙小
C.反應消耗等質量的硫酸
D.反應消耗等質量的金屬
3.將質量均為20克的Mg、Fe、Zn三種金屬分別放入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應完成后,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不可能的是( )
A. B. C. D.
4.今年5月,吳王夫差劍重返蘇州。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制造的青銅劍,時隔2 500年,雖表面有一層藍色薄銹,但仍寒光逼人,刃鋒極鋒利,堪稱削鐵如泥,吹毛斷發。
仔細閱讀上面文字,完成下面問題:
(1)青銅是金屬材料中的________,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
(2)從文中信息可以看出,青銅具有____的特點。
A.強度高 B.可塑性好 C.耐腐蝕 D.易加工
(3)吳王夫差劍表面的藍色薄銹,其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Cu2(OH)2CO3],這層藍色薄銹形成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5.海綿鐵是多孔隙的塊狀固體物質,主要成分是鐵單質,常用于除工業循環冷卻水中的溶解氧,當含有氧氣的水通過海綿鐵時,其中鐵單質跟氧氣等物質發生化合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紅褐色氫氧化物。請回答:
(1)寫出上述生成紅褐色氫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綿鐵除去溶解氧的反應中,氧氣表現了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鐵塊相比較,海綿鐵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敏欲探究影響鋅與鹽酸反應快慢的因素。
(1)圖中A、B裝置可以組裝一套測量氣體體積的裝置,利用該裝置時A中的______管接c管。
(2)小敏選用2 g完全相同的鋅片分別和同體積5%、15%的稀鹽酸進行實驗,獲得下表中的數據。由此推斷實驗是通過測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體現反應快慢的。
序號 鹽酸濃度 2 min內產生氫氣的體積
1 5% 10 mL
2 15% 28 mL
(3)小敏分析數據得到如下結論: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與鹽酸的濃度有關,鹽酸的濃度越大,反應越快。其他同學認為該結論不可靠,他們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小敏發現鋅與稀鹽酸反應時,一開始產生氫氣的速率并沒有隨鹽酸濃度的減小而減慢,查閱資料得知化學反應中往往伴隨著能量變化。由此作出猜想: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還與________________有關。
7.[衢州中考]整理實驗器材時,小柯將還在反應的鋅和稀硫酸的殘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銅溶液的廢液缸中,觀察到鋅粒表面產生氣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對此他十分好奇:與硫酸銅溶液混合怎么會加快鋅和稀硫酸的反應速度?
查閱資料:①相互接觸的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同時放入酸中,活動性較強的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速度會大大加快。②硫酸銅對鋅和稀硫酸反應沒有催化作用。
小柯按下表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現象。
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A B C D
金屬 鋅片 綁有銅片的鋅片 鐵片 綁有銅片的鐵片
30%硫酸溶液(mL) 20 ? 20 20
產生氣泡快慢 快 明顯加快 慢 明顯加快
(1)B組實驗中“?”處的數據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定量比較產生氣體的快慢,可以測量“收集相同體積的氫氣所需的時間”或測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進行比較。
(3)請推測與廢液缸中少量硫酸銅溶液混合后,鋅粒與稀硫酸反應速度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測定某黃銅(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取10克樣品放入燒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體的質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1)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寫出計算步驟,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答案及解析
例1、C
【解析】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是銀。
例2、C
【解析】A.銅和稀硫酸不反應,因此隨著稀硫酸質量的增大,銅片的質量保持不變,故A錯誤;
B.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因此鋅的質量隨稀硫酸質量的增大而減小,故B錯誤;
C.在鋅沒有完全反應前,氫氣的質量隨著稀硫酸的質量增大而增大;當鋅粒完全反應后,氫氣的質量保持不變,故C正確;
D.在鋅完全反應前,生成硫酸鋅的質量隨稀硫酸質量的增大而增大。當鋅完全反應后,硫酸鋅的質量保持不變,故D錯誤。
例3、(1)8g
(2)H2SO4,FeSO4
(3)6.6g
(4)丙同學中有7g鐵粉參加了反應,設反應生成的FeSO4為y克,,生成的氫氣質量為z。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7g y z
解得x=19g;解得z=0.25g
FeSO4%=≈17.8%。
【解析】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鐵粉能與稀硫酸反應,而銅不能與稀硫酸反應。利用表格數據可計算推出丙同學所得混合物中銅的質量;
2、根據甲中混合物的質量和稀硫酸的質量,判斷出是鐵粉過量還是稀硫酸過量,可確定溶質中含有的溶質;
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關系推知金屬和稀硫酸的消耗關系可確定最終得到固體的質量;
4、由丙同學提供的數據,根據化學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溶質的質量,從而計算出質量分數。
【解答】(1)鐵能與稀硫酸反應,而銅不能與稀硫酸反應,所以反應中銅是一定會剩余的。甲和乙金屬混合物的質量都是10克,稀硫酸甲是100克,乙是120克,而反應后過濾,得到的干燥固體都是4g,說明4g物質是銅,10g混合物中有鐵粉6g,銅粉4g,由此可知,20g混合物中鐵有12g,銅應有8g;
(2)由甲、丙比較可知,丙中100g稀硫酸可與7g鐵粉反應,而甲只有6g鐵粉所以稀硫酸過量,由此可知,甲所得溶液中含有溶質是: H2SO4, FeSO4 ;
(3)由丙可知100g稀硫酸可與7g鐵粉恰好完全反應,設120g稀硫酸能反應的鐵粉為x。
得x=8.4g 而15g中含有的鐵粉量為9g所以鐵粉過量,最終剩余的固體為15g-8.4g=6.6g;
(4)丙同學中有7g鐵粉參加了反應,設反應生成的FeSO4為y克,,生成的氫氣質量為z。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7g y z
解得x=19g;解得z=0.25g
FeSO4%=≈17.8%。
1.A
【解析】假設2.4 g金屬全部都是鎂,則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只能產生0.2 g 氫氣,說明2.4 g金屬X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大于0.22 g。
2.C
【解析】銅與稀硫酸不反應,不能產生氧氣,A錯誤;等質量、不同濃度的稀硫酸中硫酸質量不相等,與等質量且足量的鋅反應時生成氫氣質量不相等,20%硫酸產生的氫氣多,B錯誤;足量金屬與等量酸反應產生氫氣質量相等,鎂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鋅,反應速率快,C正確;等質量兩種金屬與足量酸反應產生氫氣質量不相等,鎂產生氫氣多,鎂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鋅,反應速率快,D錯誤。
3.D
【解析】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合金中的元素以單質形式存在。
4.(1)1、4 (2)C
(3)①反應放熱,溫度升高;②氯化氫氣體揮發,氫氣中混入了氯化氫氣體(或溫度升高,水汽化成水蒸氣的數量增多)
【解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探究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時,必須控制溫度相同,而改變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溫度最高的反應最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小,溫度最低的反應最慢;然后再對剩余的兩個圖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3)活潑金屬和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而氣體的壓強會受到溫度的影響;鹽酸具有揮發性,會揮發出HCl氣體;水受熱后會汽化成水蒸氣,可從這些角度對其進行分析。
【解答】(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探究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時,必須控制溫度相同,而改變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故選實驗1和4;
(2)在第2組中,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2%最大,溶液的溫度最高為50℃最高,這組的反應最快,應該是a;在第3組中,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8%最小,溶液的溫度最高為20℃最低,這組的反應最慢,應該是d;第1組和第4組,溶液溫度相同,而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因為第1組質量分數小,所以它的反應速度最小,應該是C,而第4組對應的應該是b。
(3)僅根據生成的氫氣質量計算出的氣壓變化如曲線Ⅱ所示,發現計算值比實際值偏小, 可能因素還有: ①反應放熱,溫度升高;②氯化氫氣體揮發,氫氣中混入了氯化氫氣體;③溫度升高,水汽化成水蒸氣的數量增多。
5.(1)比較題表中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數據可以知道,最終剩余同體的質量為6.75 g,可以說明該同體中鋅的質量為10 g- 6.75 g=3.25 g;所以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100%=32.5%.
(2)設稀硫酸中溶質質量為x.
Zn + H SO =ZnSO +H ↑
65 98
3.25 g x
x=4.9 g
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00%=9.8%.
【解析】見答案
6.(1)12.8
(2)四
(3)設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a
Fe+CuCl2= Cu+FeCl2
56 64
a 16g
=
a=14g
Fe%= ×100%= ×100%=93.3%
答:鐵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93.3%.
(4)設參加反應的氯化銅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銀的質量為y,參加反應的氯化亞鐵的質量為z。
Fe+ CuCl2= Cu+FeCl2
135 64
x 16g
=
x=33.75g
2AgNO3+ CuCl2==Cu(NO3)2+ 2AgCl↓
135 287
33.75g y
= y=71.75g
m=m總-m1=143.5g-71.75g=71.75g
2AgNO3+ FeCl2==Fe(NO3)2+ 2AgCl↓
127 287
z 71.75g
= z=31.75gFeCl2%= = ×100%=15.9%答:原混合溶液中FeCl2的質量分數為15.9%。
【解析】(1)根據表格中的實驗組一和二可知,每增加3g鐵屑析出銅的質量增加3.2g,根據實驗組二與四可知,實驗三中鐵屑全部反應完,可得到m的數值;(2)根據實驗組三、四和五比較可確定實驗恰好完全反應的組;(3)根據實驗組四中兩者恰好完全反應,這組提供的數據來計算鐵屑中鐵的質量分數;(4)先根據生成銅的質量計算出混合溶液中有的CuCl2的質量。再根據混合溶液中有的CuCl2計算出AgCl的質量。用已知條件中的143.5gAgCl減去與CuCl2反應產生的AgCl質量,得到也FeCl2反應產生的AgCl的質量,用這一質量可計算出混合溶液中含有的FeCl2的質量。最后可計算出質量分數。
【解答】(1)根據表格中的實驗組一和二可知,每增加3g鐵屑析出銅的質量增加3.2g,根據實驗組二與四可知,實驗三中鐵屑全部反應完,所以m為9.6g+3.2g=12.8g;(2)實驗組三、四相比可知,增加3g鐵屑之后,析出銅的質量增加了3.2g,所以15g鐵屑已反應完。由實驗組中繼續增加鐵屑析出銅的質量不變,說明混合溶液中的CuCl2已經反應完,所以可判斷出第四組實驗恰好完全反應。
1.C
【解析】物質的著火點是一定的,一般不會降低;納米鐵粉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錐形瓶內壓強增大,氣球膨脹,裝置冷卻后由于消耗氧氣,錐形瓶內壓強減小,氣球又變癟。
2.D
【解析】根據題意,金屬全部反應,酸有剩余,只能找金屬與氫氣之間的關系式,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可知道金屬的質量相同時,生成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相對原子質量和金屬化合價數的倒數的乘積成反比,且金屬越活潑反應越快(即相同時間放出H2越多)。
3.D
【解析】根據三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生成氫氣的量。題中沒有具體告訴我們稀硫酸的量,所以可對稀硫酸的量進行討論。
A、當三種金屬都過量時,根據等量的稀硫酸計算得到氫氣的質量,可得氫氣質量相等,A選項可能;
B、如果三個反應中酸過量,24份的Mg可得2份質量的氫氣,56份的Fe可得2份質量的氫氣,65份的Zn可得2份質量的氫氣?,F在金屬的質量都是20g,得到氫氣的質量應該是Mg>Fe>Zn,B選項可能;
C、三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時,等量的金屬消耗稀硫酸的量由大到小順序是,Mg>Fe>Zn,所以當金屬Mg、Fe有過量Zn消耗完時,Mg和Fe反應產生的氫氣相同,Zn產生的氫氣較少,C選項可能;
D、三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時,等量的金屬消耗稀硫酸的量由大到小順序是,Mg>Fe>Zn,所以當金屬Mg有過量Fe、Zn消耗完時,產生氫氣的質量是Mg最大,Fe、Zn產生的氫氣根據金屬計算可得Fe產生的氫氣質量大于Zn產生氫氣的質量,D不可能出現,D正確。
4.(1)合金;Cu、Sn (2)A,C (3)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分、二氧化碳等物質發生反應
【解析】青銅是一種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銅和錫,根據題目所給的信息,找出青銅所具有的特點。
(1)青銅是金屬材料中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Cu、Sn;
(2)吳王夫差制的青銅劍,歷經2500年,仍寒光逼人、刃鋒極鋒利,說明青銅具有強度高、耐腐蝕的特點,故選AC;
(3)吳王夫差劍表面的藍色薄銹,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分、二氧化碳等物質發生反應;
5.(1)4Fe+3O2+6H2O===4Fe(OH)3
(2)氧化 海綿鐵中多孔隙,增大了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加快了反應速率
【解析】(1)由題意可知,海綿鐵能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Fe+3O2+6H2O===4Fe(OH)3。(2)海綿鐵除去溶解氧的反應中,氧氣提供了氧,表現了氧化性,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鐵塊相比較,海綿鐵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海綿鐵中多孔隙,增大了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加快了反應速率。
6.(1)b (2)相同時間內產生氫氣的體積 (3)沒有換用不同濃度的鹽酸多次實驗 (4)溫度
【解析】(3)小敏只做了兩組實驗,不能排除實驗中的偶然性,若要得到正確的結論,應換用不同濃度的鹽酸多次實驗。(4)鋅與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開始時溫度升高,產生氣體的速率加快,隨著反應的進行,鹽酸不斷被消耗,濃度減小,溶液溫度降低,產生氣體的速率變慢,所以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還與溫度有關。
7.20 相同時間內收集到氫氣的體積 硫酸銅與鋅發生置換反應產生的銅附著在鋅粒表面,加快了鋅與稀硫酸的反應速度
【解析】(1)探究實驗中應遵循控制變量原則,即除探究因素外,其他影響反應速度的因素都相同。
8.(1)比較題表中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數據可以知道,最終剩余同體的質量為6.75 g,可以說明該同體中鋅的質量為10 g- 6.75 g=3.25 g;所以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為×100%=32.5%.
(2)設稀硫酸中溶質質量為x.
Zn + H SO =ZnSO +H ↑
65 98
3.25 g x
x=4.9 g
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00%=9.8%.
2023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一輪復習--化學模塊(九)
金屬(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三台县| 广德县| 陵水| 吉林省| 仙桃市| 榆中县| 岗巴县| 汾阳市| 易门县| 五河县| 商洛市| 东至县| 麦盖提县| 淮滨县| 灵川县| 民乐县| 札达县| 花莲市| 苏尼特右旗| 九台市| 庆安县| 吉林市| 页游| 巫溪县| 合肥市| 丹东市| 禄丰县| 扶绥县| 东宁县| 静宁县| 磐安县| 吴堡县| 余姚市| 玉树县| 富川| 北京市| 阿拉善左旗| 怀化市| 汝阳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