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1.3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滬粵版 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想一想,想要知道一張紙的厚度,那該怎么測量呢?新課引入①累積法(測多算少法)采用間接測量的方法1.測出書本內頁的厚度H;2.算出紙的張數N;3.一張紙的厚度D=H/N。a. 把銅絲緊密繞在鉛筆上;b. 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的圈數n;c. 用刻度尺量出n圈銅絲圈的長度L;d. 銅絲的直徑 d= 。測量細金屬絲的直徑:長度L圈數n一、長度的間接測量圓錐體的高度為8.2mm②配合法(平移法)借助于一些簡單的輔助器材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平移”到刻度尺上,從而可直接測出該長度。適用于測圓、圓柱體的直徑和圓錐體的高等。紀念幣的直徑為1.06cm活動2:想一想:如何測曲線的長度?(與同學交流,決定自己的測量方案)③化曲為直法用無彈性的棉線與曲線完全重合,作好兩端的記號AB;然后拉直測出棉線長度l,即為曲線的長度。適用于測較短的曲線長度。測量一段曲線AB的長度ABC D用棉線(圖中紅線)與地圖上兩地間鐵路線完全重合,測出棉線AB的長度,根據地圖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鐵路線的長度S:S= SAB×n(n比例尺)測出京滬高鐵兩地間鐵路線的長度AB(4)滾輪法 用已知周長的輪子,沿曲線滾過,記下輪子滾過的圈數曲線的長度=輪子的周長×轉過的圈數AB一、長度的間接測量二、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測量1.測量工具:量筒(或量杯)、水、燒杯2.認識量筒(量杯):如下右圖。量杯(1)測量范圍(2)分度值(3)量筒和量杯不同點(4)讀數量筒Ⅰ形狀:量筒上下粗細均勻,量杯上粗下細。Ⅱ刻度線:量筒分布均勻,量杯分布不均勻。視線與凹面的底部相平(4)讀數:如果量筒或量杯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觀察時要以凹形的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以凸形的頂部為準。視線與凸形的頂部相平23mL25mL使用量筒的注意事項①被測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量程。②在測量范圍內,應選擇分度值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確度,減小測量誤差。③不能用量筒測量高溫以及對玻璃有腐蝕性的液體。二、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測量用量筒測量一不規則石塊的體積。1、儀器:2、步驟:量筒(1個)、細線(1根)、待測石塊、水、燒杯(1個)(1)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量筒。(2)在量筒中盛裝適量的水,記下液面的示數V0。(3)用細線拴住石塊,緩慢放入量筒中,使石塊全部浸沒在水中,記下此時液面的示數V1。(4)待測石塊的體積V= V1- V0。(5)收拾整理好儀器。V1甲乙V2A.自己身上的“尺”B.自己身上的“表”在正常的情況下,你的脈搏1min跳動多少次?能否用它作為“表”來估測時間呢?1 m1 dm1 cm三.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測量一柞約15cm一步約60cm一庹約160cm“一柞”(約15cm)、“一步”(約60cm)、“一庹”(約1.60m,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可以利用這些“尺”估測長度。生活中,我們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來測量長度。人體的哪些部位可以作為“尺”用來估測長度?比一比,看看誰知道的最多。三.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測量長度和時間的應用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化曲為直滾輪法累積法輔助工具法(卡尺法)體積的測量認識量筒和量杯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或量杯測體積你身上的尺和表1. 新冠肺炎病毒顆粒的直徑小于0.1μm,但新型冠狀病毒是承載在飛沫上傳播的,而飛沫的直徑是5μm,我們常用的醫用口罩可以過濾小至4μm,PM2.5口罩可以過濾小到2.5μm,N95口罩可以過濾小到1μm,這些都是有用的。5μm=___________mm=________m。練習:5×10-35×10-62. 在學校“運用物理技術破案”趣味游戲活動中,小明根據“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可知留下圖中腳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為______m.1.7573.將金屬細絲在鉛筆上緊密地繞了40圈,然后用毫米刻度尺測得其寬度為5.00cm,由此可知該金屬絲的直徑為_____cm。0.134.下列關于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中正確的是( )DA BC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媒體1~1.mp4 媒體2~1.mp4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 1.3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共22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