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植物細胞的分裂》教學設計課題 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課型 新授課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時長教學方法 直觀法、講述法、討論法、對比法教材分析 該部分內容選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節《細胞增殖》,主要包括了細胞周期、有絲分裂間期、前期和中期的特點和變化等知識點。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細胞是不能無限長大的相關知識點,為本部分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為后邊動物細胞的有死分裂、細胞分化等內容的學習做準備,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本節內容在高中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內容是高考的高頻考點。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主要是高一學生,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細胞是不能無限長大的和植物細胞的結構等知識點,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并且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和對比能力。此時學生正處于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的年齡,對新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與動力。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細胞周期的概念以及哪些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 2、闡明分裂間期、前期和中期的特點。 3、說出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的區別。能力目標 1、通過對有絲分裂的學習,建立觀察和對比能力。 2、嘗試制作有絲分裂細胞周期的模式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有絲分裂的學習,學生認同個體發育的重性。教學重點 1、細胞周期的概念和應用。 2、有絲分裂間期、前期和中期的特點。教學難點 有絲分裂間期、前期和中期的特點。 染色單體和姐妹染色單體的區別。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提問:一棵小樹苗是如何長大成為一棵大樹的 除了細胞體積的增大還要通過分裂進行增殖,由此引入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思考問題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1、細胞周期 提問:細胞分裂是否為簡單的一分為二的過程? 說明細胞分裂不是簡單地一分為二的過程,如果只是簡單的一分為二,那么受精卵在發育成個體的過程中,遺傳物質就會越來越少,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細胞在進行分裂前要進行物質的準備,細胞增殖就是這樣一個:“物質準備——分裂——物質準備——分裂……”的連續的周期性過程。 提出細胞周期的概念: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上一次分裂結束開始到下一次分裂結束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強調:只有連續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 通過一道練習題加深學生對細胞周期的理解。 讓學生分析教材111頁的表6-1,講解不同的細胞其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不同;通過比較得出細胞間期占據細胞周期的90%-95%。 思考問題 做筆記,思考哪些細胞具有細胞周期 分析圖表 引出細胞周期的概念 加深學生對細胞周期的理解 培養學生的讀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2、有絲分裂間期 提問:為什么間期占據了如此大的的比例?有絲分裂間期發生了哪些變化?由此引入對細胞間期的學習。 講解細胞間期的三個時期:G 期,S期和G 期。 播放分裂間期的動畫,讓學生更加明確的掌握分裂間期發生的變化。 思考問題 做筆記 觀察動畫 引出對有絲分裂間期的學習 強化對間期的知識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3、有絲分裂前期 播放分裂前期的動畫,讓學生觀察變化。 展示分裂前期和間期的圖片,讓學生對比找出前期發生的變化。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法得出分裂前期的特點:核膜、核仁消失;紡錘體出現;染色體出現。 講解紡錘絲和紡錘體的概念。 用四個字給學生總結前期的特點“兩消兩現”,并且強調染色體的出現并不是指之前沒有染色體,而是在間期以染色質狀態存在,在顯微鏡下不易觀察,經螺旋化變短加粗為染色體后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見。 講解染色單體、姐妹染色單體和著絲粒等概念。 觀看動畫 對比前期和間期的圖,找出區別 記筆記 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前期的特點 加深學生的記憶4、有絲分裂中期 展示有絲分裂中期的動畫,讓學生觀察分裂中期的變化。 引導學生運用對比法對比前期和中期的變化。總結出:每一條染色體的著絲粒上都附著有紡錘絲,在紡錘絲的牽引下染色體的著絲粒均排列在細胞中央的平面上。提出赤道板的概念,強調赤道板不是真實存在的結構。 總結出有絲分裂中期的特點: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態穩定,數目清晰,便于觀察。 觀看動畫 比較中期和前期的區別 總結特點 讓學生自己通過對比得出有絲分裂中期的特點 加深學生概念作業處理 上圖中,哪些點可以代表分裂周期終止點? 上圖中,哪些點可以代表分裂周期起始點? 哪些線段可以用來表示一個細胞周期?板書設計 植物細胞有絲分裂 細胞周期 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上一次分裂結束開始到下一次分裂結束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 特點: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不同。 絕大多數細胞處于分裂間期,分裂間期占90%-95%。 分裂間期 G 期,S期和G 期。 分裂期 前期:“兩消兩現” 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