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道德與法治》期末背誦模板第一部分:選擇題易錯知識點總結【要求:選擇題會辨析】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關鍵一招),不是科技創新或其他。2.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不是科技創新或其他。3.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不是改革開放或其他。4.我國的科技現狀是部分科技成果世界領先,但還不是科技強國。5.我國的工作重心仍然是經濟建設,不是科技創新、教育或其他。6.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不是科技創新或其他。7.“四個尊重”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不是其他,沒有尊重技術。8.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時富裕。9.我國目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10.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不是有事大家商量等其他。11.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不是本質特征。1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基本政治制度。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力機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沒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也沒有人民代表大會的說法。14.全國人民大表大會擁有決定權、任免權、立法權、監督權。人大代表擁有提案權、審議權、質詢權、表決權,沒有決定權。15.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16.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17.民族區域自治地區擁有的是一定的自治權,不是高度自治權。18.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的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是其他制度。19.民主決策的途徑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公示制度、聽證會制度,與民主監督的途徑不一樣。【分清材料反映的到底是民主決策還是民主監督】20.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不是民主或其他。21.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沒有改革開放或其他。22.全面依法治國新方針和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不一樣!23.全面依法治國新方針=基本要求【注意各自的主體,不能混淆】(1)科學立法-【前提】—人大 (2)嚴格執法-【關鍵】—政府(3)公正司法-【防線】—司法機關【檢察院+法院】(4)全民守法-【基礎】—公民2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不是其他。25.依法治國中,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道德和法律的作用不能互換!26.分清材料強調的是法律的作用還是道德的作用,還是均有體現。27.注意區分:(1)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依法行政(3)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8.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對比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29.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對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30.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指導思想不能多元化,也不能是其他。3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新。3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3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不等于我國形成了怎樣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34.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不是互利。35.當代中國,愛國的本質就是愛黨、愛社會主義,沒有愛人民。36.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不等于 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37.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不是其他38.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九年級道法上冊沖刺背誦秘笈(新修訂)第二部分:大題小點知識總結【要求:熟練記憶】1.我國的基本國情: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3.法治的要求: ①實行良法之治。②實行善治。4.全面依法治國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6.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7.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8.民族精神的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9.新發展理念指的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10. 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1. 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是:一個中國原則12.“兩個一百年”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3.兩個階段是指: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4.中國夢的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5.實現中國夢必須:(1)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3)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16.“四個” (1)四個尊重: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2)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四個全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4)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17.“五個”(1)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2)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18.我黨的中心任務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23年九年級道法下冊沖刺背誦秘笈第三部分:重點記憶大題【要求:熟練記憶】1.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的影響):①改革開放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為什么還要強調“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①我國的基本國情: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③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④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⑤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3.創新的地位/重要性(正確理解創新的作用)= 為什么要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人類帶來巨大財富,推動社會取得長足進步。②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④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⑤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4.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做法=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社會、企業、個人)國家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②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⑤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⑥保護公民的知識產權,大力弘揚創新精神。社會: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企業:自強奮斗、敢于突破,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個人:樹立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積極投入社會實踐5.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有哪些?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6.我國為什么選擇走法治道路?①個人角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②國家角度: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③社會角度: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④國際層面: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7.厲行法治要求?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②社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③公民:①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8.為什么要弘揚中華文化?【冬奧會中的中國風、中國元素的意義?】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9.什么是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②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為什么必須堅定文化自信?①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②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11.如何增強文化自信?=(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①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③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④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造中華文化新輝煌。12.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價值【為什么要弘揚民族精神?】①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②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華民族強基固本的精神力量。③中華民族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國各族人民的整體狀態和精神風貌;凝聚了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燦爛的精神火炬。④培育和發揚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13.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做法?①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要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③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④貫徹綠色等新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14.為什么要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①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分裂的危害)②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③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15.反對分裂,我們應該怎樣做?(反對分裂的舉措) ①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③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16.為什么要解決臺灣問題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根本利益)②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憲法規定)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同根同源)④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經濟合作)17.如何解決臺灣問題(如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基本方針)②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政治基礎)③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文化認同)④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交流溝通)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②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中國國情,凝結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道路)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第四部分:分類大題【要求:熟練記憶】一、青少年、中學生怎么做?1.科技創新中學生怎么做? (1)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2)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3)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把創新熱情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4)多動腦,勤動手,在實踐中創新,積極參加各種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5)轉變學習方式,進行創造性學習。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2.青少年如何弘揚踐行中華傳統美德?(1)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2)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身體力行。(3)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3.青少年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2)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等,構筑中國價值,中國少年當爭先。4.青少年怎樣維護民族團結?(1)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2)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3)積極宣傳黨的民族政策。(4)依法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5.綠色發展青少年怎么做?(1)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2)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3)依法同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4)積極宣傳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6.為實現祖國統一,青少年應怎么做?(1)樹立維護祖國統一的意識(2)積極參與維護國家統一、(3)反對分裂的宣傳活動。(4)堅決同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作斗爭九年級下冊道法探究題押題匯總二、列舉題1.列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成就①經濟上GDP總量世界第二位②軍事上:“福建號”航空母艦下水③科技上:5G技術、神州系列、量子通訊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④體育上:成功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2.你還了解哪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請列舉兩例。書法;刺繡;京劇;武術等3.中華民族精神在不同時期的表現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②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③改革開放時期: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女排精神等。)三、宣傳語1.請你為實現共同富裕寫兩句宣傳語①脫貧沒有旁觀者,你我都是踐行人②扶貧濟困靠大家,溫暖人心你我他2.科技創新寫2句宣傳語①只有創新才有突破,只有突破才能強國②學習伴我同形,創新促我發展3.為保護環境寫2條宣傳標語①保護生態環境,共創美好家園②綠色生活,環保相伴③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4.民族團結寫2條宣傳標語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②各族兒女心向黨,攜手奮進新時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