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解題模型專項訓練(五)情景信息類[模板概述] 情景信息題重點考查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圖像、表格等表達的生物學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處理信息、轉換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其特點可概括為“新情景、舊知識”。所以這種題型往往是高起點、低落點。其解題思維模板如下:閱讀題干·發現信息 整合信息·發掘規律 遷移內化·解答問題閱讀題干,聯系生物學基本原理,領會題干給出的新信息,理解題干創設新情景中的新知識 結合提出的問題,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剔除干擾信息,從中找出規律 充分發揮聯想,將發現的規律和已有舊知識牽線搭橋,遷移到要解決的問題中來。運用比較、歸納、推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典例剖析例題 抗癌藥物3-BrPA運輸至細胞內需要單羧酸轉運蛋白(MCT1)的協助。MCT1是MCT1基因表達的產物。下圖表示 3-BrPA作用于癌細胞的機理,表格中數據是用相同劑量3-BrPA處理5種細胞所得的實驗結果。據此推斷錯誤的是( )MCT1基因表達水平 死亡率正常細胞 0 0癌細胞1 中 40%癌細胞2 低 30%癌細胞3 高 60%癌細胞4 0 0A.正常細胞和癌細胞4死亡率為0的原因是MCT1基因沒有表達B.癌細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為只有它具有控制合成MCT1的基因C.MCT1可能是載體,3-BrPA主要作用于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D.細胞中的MCT1含量越高,越有利于3-BrPA進入細胞思維導表 完善如下表格閱讀題干 · 發現信息 (1)抗癌藥物________運輸至細胞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協助; (2)MCT1基因表達的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題干圖示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格中數據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的實驗結果整合信息 · 發掘規律 (1)MCT1是一種____________蛋白,圖示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屬于細胞呼吸的________階段; (2)在一定條件下,需要載體協助的物質出入細胞的速率與載體的數量成________; (3)MCT1基因在5種細胞的表達程度________,表中死亡率與表達程度呈____相關遷移內化 · 解答問題 (1)正常細胞和癌細胞4中MCT1基因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抗癌藥物3-BrPA無法被______協助進入細胞,所以二者死亡率為____; (2)癌細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為它具有的MCT1基因的表達水平____; (3)由圖可推斷MCT1協助3-BrPA進入細胞,可能是________,3-BrPA主要作用于細胞呼吸的第____階段; (4)表中數據表明細胞中的MCT1基因表達水平越____,越有利于________進入細胞,癌細胞死亡率越____對應訓練1.Rubisco酶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的關鍵酶,當CO2濃度較高時,該酶催化CO2與C5反應,進行光合作用。當O2濃度較高時,該酶催化C5與O2反應,最后在線粒體內生成CO2,植物這種在光下吸收O2產生CO2的現象稱為光呼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綠色植物進行光呼吸的場所有葉綠體基質和線粒體B.植物光呼吸的進行導致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減少C.光合作用過程中,CO2和C5反應需要消耗NADPH和ATPD.植物黑暗中細胞呼吸產生CO2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或線粒體基質2.在細胞中,內質網負責將多肽鏈正確折疊和加工成有功能的蛋白質。一些外源性因素(如缺氧)會導致內質網腔內出現錯誤折疊蛋白和未折疊蛋白聚集等現象,稱為內質網應激(ERS)。腫瘤細胞的ERS保護機制可促進未折疊蛋白的正常折疊、加速錯誤蛋白降解,以維持腫瘤細胞的存活和轉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內質網可對肽鏈進行合成、折疊、加工等B.錯誤折疊或未折疊蛋白駐留在內質網內不會影響內質網的正常功能C.腫瘤細胞的轉移可能與內質網中大量蛋白合成有關D.腫瘤細胞的ERS保護機制可能使其能耐受缺氧、酸中毒等環境3.(2022·江蘇宿遷高三模擬預測)細胞異常增殖可導致腫瘤發生。圖示雌激素在特定條件下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的機制(圖中M表示分裂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癌細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D)的合成量增加,cyclinD與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4/6)結合形成復合物,促進乳腺癌的惡性發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雌激素受體不在細胞膜上B.若細胞核 DNA含量開始增加,說明細胞周期開始進入圖中的X期C.染色體的形成有利于遺傳物質平均分配,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染色體數相同的子細胞D.CDK4/6 活性抑制劑能抑制乳腺癌的惡性發展4.近期對哮喘的研究又有新進展,研究發現幼年小鼠肺部交感神經產生多巴胺,多巴胺與T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促使其分化為使哮喘加重的Th2細胞。小鼠成年后肺部交感神經產生去甲腎上腺素,而去甲腎上腺素沒有這種作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是兩種神經遞質,通過胞吐方式釋放B.神經遞質可以作用于神經細胞、肌細胞、腺體細胞、免疫細胞C.去甲腎上腺素沒有這種作用一定是因為T細胞上沒有其受體D.這些發現可以為解釋兒童哮喘患病率比成人高提供依據5.種群密度效應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當種群的個體數目增加時,就必定會出現相鄰個體之間的相互影響。種群密度效應包括兩個重要的法則:①在一定范圍內,當條件相同時,物種個體平均重量W與密度d的乘積是個常數Ki,最后Ki總是基本一致,即產量恒定法則;②隨著密度增加,種內競爭加劇,引起種群個體死亡而密度減少,即自疏現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產量恒定法則保障了種群成員間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B.自疏現象導致種群內不同個體各自占據的生態位差異性增大C.出現產量恒定法則的原因是自然生態系統的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D.自疏現象是正反饋調節的結果,也是對不利生長環境的一種適應6.(2022·江蘇連云港高三二模)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存在30多處改變,使其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更緊密,逃避抗體結合的能力增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新冠病毒變異的根本原因是控制S蛋白合成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可用中藥阻礙其與受體結合B.生產滅活病毒疫苗需先培養病毒宿主細胞C.毒株“奧密克戎”抗原檢測利用了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需要設計多種引物D.大規模人群免疫接種,群體免疫力增強,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比例也會上升7.(2022·河北衡水中學模擬預測)如圖表示人類X染色體上幾種基因的位置,控制紅色色盲和綠色色盲的2個隱性基因相距很近、緊密連鎖,能共同傳給同一個后代。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位置相距非常遠的兩對等位基因形成的配子,與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形成的配子類型及比例很接近。已知在減數分裂時,女性X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會發生互換,而男性中不會。假設眼白化基因用m表示,血友病B基因用n表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眼白化基因與紅色色盲基因是一對等位基因B.血友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可由兩個基因控制C.基因型XMnXmN的女性與XmnY婚配所生兒子中,眼白化和血友病B兩病均患的概率約為1/4D.一個患紅色色盲但不患綠色色盲的女性所生兒子中,患紅色色盲比患紅綠色盲的概率小8.(2022·江蘇蘇州高三第二次大聯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出自《戰國策》。鷸是一種中小型涉禽,常成群或混群活動于濕地、沼澤、海灘等地,以甲殼動物、昆蟲等為食。繁殖期間,雌鳥常通過扇動翅膀和單腳跳躍等來吸引雄鳥。加強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科學管理能提高鷸種群數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寓言故事中鷸、蚌、漁翁三者構成2條食物鏈B.鷸種群數量增加說明該濕地群落的豐富度增加C.在鷸相對集中的區域采用標記重捕法以估算其數量D.鷸的繁殖、捕食和社會行為等都離不開信息的作用9.人類眾多的行為和生理現象如覺醒、血壓、心率、體溫等都具有晝夜周期性,這種間隔大約24小時重復一次的生理現象稱為生理節律。當人體受到光照時,人體內的生物鐘系統將引導并啟動從光信號到生理信號的連鎖放大過程,從而調節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影響人體的生理節律。人體除了下丘腦視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鐘外,還存在肝臟、胰腺等器官局部生物鐘。如圖是人體生物鐘調節示意圖,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躍,能明顯改善睡眠。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光暗信號引起體內褪黑素的周期性變化的反射中,感光細胞受到光的刺激后,細胞膜外的電位變化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射的效應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射是________(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2)圖中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________,去甲腎上腺素發揮作用后,大部分由突觸前膜再攝取,回收到突觸前膜處的軸漿內并重新加以利用,這樣可以防止松果體細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接受光照刺激后,視神經將神經沖動傳遞到下丘腦視交叉上核中后,會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的____________,此過程中存在的信號轉換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丘腦還能接受褪黑素的刺激,從圖中看,這是一個________調節過程,其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褪黑素能通過____________傳送到肝臟、胰腺等器官,引起這些器官活動的生理性節律。(5)熬夜打游戲會擾亂生物鐘,嚴重影響人的睡眠質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情景信息類(參考答案)典例剖析例題 思維導表 3-BrPA 單羧酸轉運蛋白(MCT1) 單羧酸轉運蛋白(MCT1) 3-BrPA作用于癌細胞的機理 相同劑量3-BrPA處理5種細胞 單羧酸轉運 第一 正比 不同 正 沒有表達 MCT1 0 高 載體 一 高 3-BrPA 高答案 B解析 正常細胞和癌細胞4死亡率為0的原因是它們的MCT1基因沒有表達,3-BrPA沒有起到作用,A正確;癌細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為它具有MCT1基因的高表達水平,抗癌藥物3-BrPA運輸至細胞內,殺死癌細胞,B錯誤;由圖可推斷MCT1協助3-BrPA進入細胞,可能是載體,3-BrPA主要作用于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過程,C正確;表中數據表明細胞中的MCT1基因表達水平越高,越有利于3-BrPA進入細胞,癌細胞死亡率越高,D正確。對應訓練1.C [綠色植物進行光呼吸的過程為C5與O2反應,最后在線粒體內生成CO2,因此場所為葉綠體基質和線粒體,A正確;植物光呼吸的過程會消耗C5生成CO2,因此會導致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減少,B正確;光合作用過程中CO2與C5反應生成C3,不需NADPH和ATP參與,C錯誤;黑暗中細胞呼吸產生CO2的場所為細胞質基質(無氧呼吸)或線粒體基質(有氧呼吸),D正確。]2.D [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內質網可對核糖體合成的肽鏈進行折疊、加工、修飾等,A錯誤;錯誤折疊或未折疊蛋白駐留在內質網內,會影響內質網的結構,從而影響內質網的正常功能,B錯誤;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而非內質網,C錯誤;缺氧會導致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由題干可知,缺氧、酸中毒等環境會導致內質網腔內出現錯誤折疊蛋白和未折疊蛋白,而腫瘤細胞的ERS保護機制可促進未折疊蛋白的正常折疊、加速錯誤蛋白降解,以維持腫瘤細胞的存活和轉移,因此腫瘤細胞的ERS機制可能使其能耐受缺氧、酸中毒等環境,D正確。]3.B [由圖可知,雌激素的受體在細胞內,激素-受體復合物形成于細胞內,A正確;X屬于分裂間期的G1期,Y屬于分裂間期的S期,S期進行DNA的復制,若細胞核 DNA 含量開始增加,說明細胞周期開始進入圖中的 Y期,B錯誤。]4.C [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是兩種神經遞質,二者都通過胞吐方式釋放,A正確;由題干信息可知,支配小鼠肺部的交感神經在幼年期產生多巴胺,多巴胺能與T細胞上的受體結合,T細胞屬于免疫細胞,神經遞質還可以作用于神經細胞、肌肉細胞或腺體細胞,B正確;去甲腎上腺素沒有這種作用可能是因為T細胞上有其受體,但去甲腎上腺素不能調節T細胞分化為Th2細胞,C錯誤;支配小鼠肺部的交感神經在幼年期、成年期分泌了不同的激素,對肺部細胞造成了不同的影響,這些發現可能為解釋兒童哮喘患病率比成人高提供依據,D正確。]5.C [產量恒定法則保障了種群成員間既互相吸引也互相排斥,維持產量的恒定,A錯誤;自疏現象時種內競爭激烈,導致死亡率增大,不會導致種群內不同個體各自占據的生態位差異性增大現象,B錯誤;產量恒定法則這一規律出現的原因是資源和空間有限,種內競爭加劇,C正確;當種群密度增加,種內競爭加劇,引起種群個體死亡而密度減少,這是負反饋調節的結果,也是對不利生長環境的一種適應,D錯誤。]6.C [毒株“奧密克戎”抗原檢測利用了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只需要使用能與“奧密克戎”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來檢測就可以了(將抗原注射到動物體內,會發生免疫應答,動物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獲得該抗體),該過程不需要設計引物,C錯誤;大規模人群免疫接種,群體免疫力增強,所以對新冠病毒的抵抗能力也就提升了,但是并不能降低感染概率,故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比例也會上升,D正確。]7.C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由圖可知,眼白化基因與紅色色盲基因在同一染色體上,不是一對等位基因,A錯誤;圖中控制血友病的基因有兩種,任何一種基因異常都表現為血友病,仍然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B錯誤;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X染色體上位置相距非常遠的兩對等位基因,與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很接近,因此基因型為XMnXmN的女性與基因型為XmnY的男性婚配所生兒子中,眼白化、血友病B兩病均患的概率約為1/4,C正確;控制紅色色盲和綠色色盲的2個隱性基因相距很近,緊密連鎖,能共同傳給一個后代,因此一個患紅色色盲但不患綠色色盲的女性所生兒子中,患紅色色盲比患紅綠色色盲的概率大,D錯誤。]8.D [寓言故事中鷸、蚌、漁翁三者因沒有生產者,不能構成食物鏈,A錯誤;鷸種群數量增加不能說明該濕地群落的豐富度增加,B錯誤;標記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也需要隨機取樣進行捕捉標記,如果在鷸相對集中的區域,采用標記重捕法估算其數量,會造成調查結果偏大,C錯誤。]9.(1)正電位→負電位→正電位 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體(細胞) 非條件 (2)神經遞質 持續處于興奮狀態 (3)抑制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負反饋 防止產生的褪黑素過多 (4)體液運輸 (5)光照抑制了松果體細胞產生褪黑素解析 (1)靜息時,神經細胞的膜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興奮時,膜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光暗信號刺激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會使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電位發生正電位→負電位→正電位的變化;該反射的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體(細胞);該反射是先天就有的,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屬于非條件反射。(2)圖中去甲腎上腺素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是一種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發揮作用后,大部分由突觸前膜再攝取,回收到突觸前膜處的軸漿內并重新加以利用,這樣可以防止松果體細胞一直處于興奮狀態。(3)分析題圖可知接受光照刺激后,視神經將神經沖動傳遞到下丘腦視交叉上核中后,會引起下一個神經元的抑制;此過程通過突觸完成,存在的信號轉換過程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下丘腦還能接受褪黑素的刺激,褪黑素屬于激素,通過體液運輸,從而抑制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的活動,這是一個負反饋調節過程,防止產生的褪黑素過多,使其穩定在一定的正常范圍內。(4)褪黑素由松果體細胞分泌后,能通過體液運輸傳送到肝臟、胰腺等器官,引起這些器官活動的生理性節律。(5)熬夜打游戲會擾亂生物鐘,嚴重影響人的睡眠質量,推測其原因是光照抑制了松果體細胞產生褪黑素,進而影響睡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