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考生物簡答題規范答題專項訓練(四)群體穩態1.(2022·江蘇連云港模擬預測)研究人員在對某湖泊生態系統研究后,繪制了水草能量流向各種動物的簡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對底棲動物物種豐富度調查表明,該湖泊底棲動物主要包括濾食性的甲殼類和雙殼類、碎屑食性的多毛類和肉食性的蝦蟹類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有________。A.該湖泊中的生產者只有水草B.底棲動物中既有消費者,又有分解者C.上圖中所有的底棲動物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D.上圖中與底棲動物有關的食物鏈共有4條(2)湖泊中某些濾食性魚類生活在水體上層,草食性魚類、烏魚等生活在水體中層,青魚等生活在水體下層,這體現了群落的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層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理論上,富營養化的湖泊中宜放養________________(填“濾食性魚類”“草食性魚類”“烏魚”或“青魚”)。研究發現,放養魚類后不能明顯降低水體中的藍細菌等,如果要根治,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湖泊中肉食性魚類數量較植食性魚類數量少,從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該湖泊目前已被生活污水污染,為找出理想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員做了相關研究。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多種指標的測定結果如表所示。生物 毒素含量/(μg·L-1) 銨鹽吸收率 有機物去除率硅藻 0.1 52% 0藍細菌 0.554 78% 0紅假單胞光合菌 0 87% 92%注:紅假單胞光合菌是一種光合細菌,菌體內有多種光合色素,無光條件下能異養生長。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表中紅假單胞光合細菌屬于__________________。表中治理該湖泊污染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2·江蘇南京高三模擬)如圖為某一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括號內的數字表示年變化量,單位為109tC/a,未加括號的數字表示庫存量,單位為109tC。在不考慮砍伐、火災、病蟲害等情況下,凈生態系統生產力(NEP)可以近似看作是陸地生態系統與大氣間的凈碳交換量(碳收入和碳支出的差值),NEP是衡量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分布的重要指標。請回答下列問題:(1)碳在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進行。據圖分析,植物一年內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為________tC/a。如果考慮人類生產活動影響等因素,則該生態系統的NEP是________(填“正值”或“負值”)。(2)我國已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確定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北京冬奧會打造了首個真正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奧運會。①冬奧核心區綠化造林成活率達99%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冬奧核心區造林的樹種多以本地樹種為主,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實現森林樹種的多樣化。核心區多選擇本地物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宜喬則喬,宜灌則灌”涉及生態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②北京冬奧會嚴格做好垃圾分類和處理,專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直接變成水和氣體,參與此過程的微生物在生態系統成分中屬于________。廢舊電池中的重金屬離子等物質進入土壤后會被植物吸收,沿________逐級積累,最后可能進入人體;抗生素類的藥物進入土壤后會殺死土壤中的部分細菌,破壞土壤生態平衡。所以廢舊電池、過期藥物應投入________(顏色)垃圾回收箱中。(3)下列對“碳循環”“碳達峰”“碳中和”的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填序號)。①碳循環過程中,非生物環境中的碳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②碳中和是指采取植樹、節能減排等方式達到CO2相對“零排放”③碳達峰是CO2排放量達歷史最高后經平臺期保持穩定的過程④植物可通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參與生態系統的碳循環3.(2022·山東日照高三月考)黃河口濕地是我國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形成、演化及發展規律的最佳場所。上世紀末開始引入互花米草用于防風消浪,十幾年后,調查發現黃河口濕地鳥類的種群數量和多樣性大大降低。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引入互花米草后,其種群數量在短時間內常呈現類似“____________”形的增長,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互花米草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很強,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黃河口濕地中的鳥類,有的以蘆葦等本地植物的嫩芽、果實以及種子等為食,有的捕食生活在潮溝里的魚類及底棲動物。每種鳥類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________,但多數鳥類均不采食互花米草。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還堵塞了潮溝。引入的互花米草導致黃河口濕地鳥類種群數量和多樣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2·山東青島高三模擬)某濕地經過多年科學有序的綜合治理,其自然生態空間承載力和穩定性不斷提升,已成為當地一道靚麗風景線。每年秋冬季節越來越多的候鳥來此長時間停棲,甚至發現比大熊貓還珍稀的鳥兒——震旦鴉雀,這些鳥類的食物主要是濕地中的底棲動物(線蟲、貝殼類等)。回答下列問題:(1)調查發現,該濕地的某種候鳥種群密度顯著增加,從種群數量特征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濕地不同區域常常呈現出種群類型和密度的鑲嵌分布,這是群落__________結構的體現。(2)為進一步提高震旦鴉雀的種群數量,研究人員提出人工輔助繁殖震旦鴉雀再放生到野外濕地的措施。該措施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該濕地中震旦鴉雀種群的環境容納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了評估該濕地對鳥類的承載力,研究團隊通過采樣估算出濕地底棲動物的鮮重總量,據此推算出底棲動物所含的總能量。研究發現,該濕地底棲動物的總能量在冬季較低,請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研究該濕地不同面積區段上移除植物功能群(主要是喬木、灌木和苔蘚)對地下線蟲類群的影響,研究人員通常需要采用________的方法采集土壤,統計樣本中線蟲的種類和數目,從而推測線蟲的________。項目 喬木 灌木 苔蘚大面積 +28% -38% -30%中面積 -35% -35% -28%小面積 -4% -4% -35%注:+/-代表線蟲生物量的增減。有人認為不同植物功能群的移除均會降低以植物為食的線蟲類群的生物量,且區段面積越大,影響越明顯。上表為取食植物的線蟲生物量的變化情況,請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上述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群體穩態(參考答案)1.(1)ACD (2)不同動物具有不同的食物和棲息空間 濾食性魚類 控制好流入水體的污染源 (3)肉食性魚類較植食性魚類營養級高,營養級越高,流動到該營養級的能量就越少 (4)生產者和分解者 紅假單胞光合菌 不產生毒素且對銨鹽和有機物的去除率高2.(1)CO2(二氧化碳) 2.41×109 負值 (2)①本地物種有較高生態適應性;避免外來物種入侵,保證本地生態系統安全性 協調 ②分解者 食物鏈(網) 紅色 (3)①②④解析 (1)碳在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CO2(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植物一年內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為(4.26-1.85)×109tC/a=2.41×109(tC/a)。如果考慮人類生產活動影響等因素,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除了自身呼吸作用和掉落物的途徑離開植物群落,還有生物質燃燒、木材生產、糧食、化石燃燒等途徑,因此生態系統的NEP=4.26-1.85-2.04-0.18-0.08-0.73=-0.62,是負值。(2)①如果選擇外地物種,可能會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導致本地生物多樣性降低,因此選擇本地物種可以避免外來物種入侵,保證本地生態系統的安全性;同時本地物種具有較高的生態適應性,外來物種不一定能適應當地環境,成活率低。協調原理是指處理好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適應,需要考慮環境承載力,因此“宜喬則喬,宜灌則灌”涉及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②微生物能分解有機物,把有機物直接變成水和氣體,屬于分解者。根據生物富集可知,重金屬離子等有毒物質進入土壤后會被植物吸收,沿食物鏈(網)逐級積累。廢舊電池、過期藥物屬于有害垃圾,應投入紅色垃圾回收箱中。(3)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①正確;“碳中和”是指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節能減排以及植樹造林等形式,抵消人類生產生活行為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的過程,②正確;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位,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③錯誤;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碳元素固定到生物群落中,同時也可通過呼吸作用將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到空氣中去,④正確。3.(1)J 缺少天敵(和競爭物種)等制約因素 (2)生態位 互花米草一方面導致蘆葦等本地植物數量下降,一方面堵塞潮溝,使魚類及底棲動物數量下降,鳥類因缺乏食物,種群數量和多樣性大大降低解析 (1)因為互花米草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很強,且在入侵的短時間內缺少天敵(和競爭物種)等制約因素,導致其入侵前期的環境類似是理想條件,故種群數量呈“J”形增長。(2)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和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根據題干可知,各種鳥類有穩定的食物來源,所以每種鳥類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互花米草競爭能力較強,導致蘆葦等本地植物數量下降,另一方面互花米草數量過多會堵塞潮溝,使魚類及底棲動物數量下降,這樣導致多種鳥類缺乏食物,從而使鳥類種群數量和多樣性下降。4.(1)遷入率和遷出率 水平 (2)不能 濕地的生態環境沒有改變,能容納的震旦鴉雀種群數量最大值不變 (3)冬季候鳥遷入越冬,大量捕食底棲動物,導致底棲動物數量減少(4)取樣器取樣 物種豐富度 不正確,移除喬木后,大面積區段上取食植物的線蟲生物量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