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學案 22 動能和動能定理(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學案 22 動能和動能定理(含答案)

資源簡介

學案22 動能和動能定理
一、概念規(guī)律題組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分別使兩物體由靜止獲得相同的動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  )
A.兩次水平拉力一定相等
B.兩物體質(zhì)量肯定相等
C.兩物體速度變化一定相等
D.水平拉力對兩物體做的功一定相等
2.質(zhì)量不同而具有相同動能的兩個物體,在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到停止,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質(zhì)量大的滑行的距離大
B.質(zhì)量大的滑行的時間短
C.它們克服阻力做的功一樣大
D.它們運動的加速度一樣大
3.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若物體受水平力F的作用從靜止起通過位移l時的動能為Ek1,當物體受水平力2F作用,從靜止開始通過相同位移l,它的動能為Ek2,則(  )
A.Ek2=Ek1 B.Ek2=2Ek1
C.Ek2>2Ek1 D.Ek14.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物體沿粗糙水平地面運動,在物體的速度由0增為v的過程中,恒力做功W1,在物體的速度由v增為2v的過程中,恒力做功W2,則W1∶W2為(  )
A.1∶1 B.1∶2
C.1∶3 D.因為有摩擦力做功而無法確定
二、思想方法題組
圖1
5.如圖1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由A點沿不光滑的軌道運動到高為h的B點后自動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經(jīng)過A點,則經(jīng)過A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
A.
B.
C.
D.
圖2
6.如圖2所示,在水平板上,一個小球由穿過圓心的細線系住,以半徑R做勻速圓周運動,且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若將拉力逐漸增大到8F時,小球的半徑變?yōu)镽,不計一切摩擦力,則在此過程中拉力所做的功為(  )
A.W=0 B.W=2.25FR
C.W=3.5FR D.W=1.5FR
一、動能定理的理解及應(yīng)用
1.公式中的W是指物體所受合力的功或物體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2.公式中ΔEk的正負表示的意義:(1)ΔEk>0表示動能增加;(2)ΔEk<0表示動能減少;(3)ΔEk=0表示動能不變.
3.公式中等號的意義
(1)數(shù)量關(guān)系:即合力所做的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具有等量代換關(guān)系.可以通過計算物體動能的變化,求合力的功,進而求得某一力的功.
(2)單位相同:國際單位都是焦耳.
(3)因果關(guān)系:合力的功是物體動能變化的原因.
4.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基本思路
(1)選取研究對象,明確它的運動過程;
(2)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和各個力做功情況,然后求各個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
(3)明確物體在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Ek1、Ek2;
(4)列出動能定理方程進行計算或討論.
【例1】 如圖3所示,
圖3
質(zhì)量m=1 kg的木塊靜止在高h=1.2 m的平臺上,木塊與平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用水平推力F=20 N,使木塊產(chǎn)生位移l1=3 m時撤去,木塊又滑行l(wèi)2=1 m時飛出平臺,求木塊落地時速度的大小?
[規(guī)范思維]
 
 
 
[針對訓練1] 如圖4所示
圖4
傾角θ=37°,質(zhì)量M=5 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m=2 kg的木塊置于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經(jīng)t=2 s到達底端,運動路程L=4 m,在此過程中斜面保持靜止(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通過計算證明木塊在此過程中滿足動能定理.
二、利用動能定理求變力的功
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時,在分析過程的基礎(chǔ)上無需探究物體運動過程中狀態(tài)變化的細節(jié),只需考慮整個過程的功及過程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所以動能定理既適用于恒力作用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也適用于變力作用下的變加速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特別是求解曲線運動和變力做功問題更顯示出動能定理的優(yōu)越性.
【例2】 如圖5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長為L
圖5
的輕質(zhì)細線懸于O點,與O點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的P點處有一個光滑的細釘,已知OP=L/2,在A點給小球一個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發(fā)現(xiàn)小球恰能到達跟P點在同一豎直線上的最高點B.則:
(1)小球到達B點時的速率?
(2)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初速度v0為多少?
(3)若初速度v0=3 ,則在小球從A到B的過程克服空氣阻力做了多少功?
[規(guī)范思維]
 
 
 
 
[針對訓練2] 如圖6所示,
圖6
質(zhì)量為m的小物體靜止于長l的木板邊緣.現(xiàn)使板由水平放置繞其另一端O沿逆時針方向緩緩轉(zhuǎn)過α角,轉(zhuǎn)動過程中,小物體相對板始終靜止,求板對物體的支持力對物體做的功.
三、用動能定理求解多過程問題
1.由于動能定理不關(guān)注中間過程的細節(jié),因此動能定理既可以求解單過程問題,也可以求解多過程問題,特別是求解多過程問題,更顯示出它的優(yōu)越性.
2.若過程包含幾個不同的子過程,既可分段考慮,也可全過程考慮,但分段不方便計算時必須全過程考慮.
【例3】 如圖7所示是某公司設(shè)計的“2009”玩具軌道,是用透明的薄壁圓管彎成的豎直軌道,其中引入管道AB及“200”管道是粗糙的,AB是與“2009”管道平滑連接的豎直放置的半徑為R=0.4 m的圓管軌道,已知AB圓管軌道半徑與“0”字型圓形軌道半徑相同.“9”管道是由半徑為2R的光滑圓弧和半徑為R的光滑圓弧以及兩段光滑的水平管道、一段光滑的豎直管道組成,“200”管道和“9”管道兩者間有一小縫隙P.現(xiàn)讓質(zhì)量m=0.5 kg的閃光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從距A點高H=2.4 m處自由下落,并由A點進入軌道AB,已知小球到達縫隙P時的速率為v=8 m/s,g取10 m/s2.求:
圖7
(1)小球通過粗糙管道過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
(2)小球通過“9”管道的最高點N時對軌道的作用力;
(3)小球從C點離開“9”管道之后做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
[規(guī)范思維]
 
 
 
圖8
【例4】 如圖8所示,AB是傾角為θ的粗糙直軌道,BCD是光滑的圓弧軌道,AB恰好在B點與圓弧相切,圓弧的半徑為R.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以看做質(zhì)點)從直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已知P點與圓弧的圓心O等高,物體與軌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求:
(1)物體做往返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
(2)最終當物體通過圓弧軌道最低點E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
(3)為使物體能順利到達圓弧軌道的最高點D,釋放點距B點的距離L′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規(guī)范思維]
 
 
 
【基礎(chǔ)演練】
1.質(zhì)量不等,但有相同動能的兩物體,在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質(zhì)量大的物體滑行距離大
B.質(zhì)量小的物體滑行距離大
C.質(zhì)量大的物體滑行時間長
D.兩物體滑行時間相同
2.(2011·東莞模擬)如圖9所示,
圖9
質(zhì)量為m的物塊,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運動,物塊通過A點和B點的速度分別是vA和vB,物塊由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力F對物塊做的功W為(  )
A.W>mv-mv
B.W=mv-mv
C.W=mv-mv
D.由于F的方向未知,W無法求出
3.起重機將物體由靜止舉高h時,物體的速度為v,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  )
A.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和勢能的增量
B.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
C.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勢能的增量
D.物體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于物體勢能的增量
圖10
4.如圖10所示,質(zhì)量為M、長度為L的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小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放在木板上最左端,現(xiàn)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體上,使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和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當物體滑到木板的最右端時,木板運動的距離為x,則在此過程中(  )
A.物體到達木板最右端時具有的動能為(F-Ff)(L+x)
B.物體到達木板最右端時,木板具有的動能為Ffx
C.物體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FfL
D.物體和木板增加的機械能為Fx
5.如圖11所示,
圖11
質(zhì)量為m的物塊在水平恒力F的推動下,從山坡(粗糙)底部的A處由靜止起運動至高為h的坡頂B處,獲得的速度為v,AB之間的水平距離為x,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
B.合外力對物塊做的功是mv2
C.推力對物塊做的功是mv2+mgh
D.阻力對物塊做的功是mv2+mgh-Fx
6.(2011·東北三校聯(lián)合模擬)如圖12所示,
圖12
長為L的長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現(xiàn)緩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為軸轉(zhuǎn)動,當木板轉(zhuǎn)到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時小物塊開始滑動,此時停止轉(zhuǎn)動木板,小物塊滑到底端的速度為v,則在整個過程中(  )
A.支持力對物塊做功為0
B.持力對小物塊做功為mgLsin α
C.摩擦力對小物塊做功為mgLsin α
D.滑動摩擦力對小物塊做功為mv2-mgLsin α
【能力提升】
圖13
7.如圖13所示,小木塊可以分別從固定斜面的頂端沿左邊或右邊由靜止開始滑下,且滑到水平面上的A點或B點停下.假定小木塊和斜面及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斜面與水平面平緩連接,圖中水平面上的O點位于斜面頂點正下方,則(  )
A.距離OA小于OB B.距離OA大于OB
C.距離OA等于OB D.無法作出明確判斷
圖14
8.如圖14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圓環(huán)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桿上,環(huán)與桿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給環(huán)一個向右的初速度v0,如果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一個方向始終豎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已知力F的大小F=kv(k為常數(shù),v為環(huán)的運動速度),則環(huán)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假設(shè)桿足夠長)不可能為(  )
A.mv B.0
C.mv+ D.mv-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如圖15所示,某人乘雪橇從雪坡經(jīng)A點滑至B點,接著沿水平路面滑至C點停止,人與雪橇的總質(zhì)量為70 kg.表中記錄了沿坡滑下過程中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解決下列問題.
圖15
位置 A B C
速度(m/s) 2.0 12.0 0
時刻(s) 0 4 10
(1)人與雪橇從A到B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為多少?
(2)設(shè)人與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g取10 m/s2)
(3)人與雪橇從B到C的過程中運動的距離.
圖16
10.如圖16所示,軌道ABC被豎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距離水平地面高H=0.75 m,C距離水平地面高h=0.45 m.一質(zhì)量m=0.10 kg的小物塊自A點從靜止開始下滑,從C點以水平速度飛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點.現(xiàn)測得C、D兩點的水平距離為l=0.60 m.不計空氣阻力,取g=10 m/s2.求:
(1)小物塊從C點運動到D點經(jīng)歷的時間;
(2)小物塊從C點飛出時速度的大小;
(3)小物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學案22 動能和動能定理
1.D [由Fl=mv2知兩次拉力做的功相等.]
2.BCD [因a=μg,Ek=mv2,質(zhì)量大的物體,初速度小,t=,故B對,又μmgx=Ek,質(zhì)量大,位移小.]
3.C [Fl-fl=Ek1,2Fl-fl=Ek2 即2Fl-2fl+fl=Ek2 2Ek1+fl=Ek2,故Ek2>2Ek1]
4.C [W1-Wf1=mv2-0. W2-Wf2=m(2v)2-mv2 又v2=2ax1,Wf1=Fμx1
(2v)2-v2=2ax2,Wf2=Fμ·x2 由以上各式得W1∶W2=1∶3.]
5.B [由A→B:-Wf-mgh=0-mv 由B→A:mgh-Wf=mv 解得vA=.]
6.D [在軌道半徑減小的過程中,根據(jù)向心力公式和動能定理得 F=m,8F=m,W=mv-mv, 則拉力做功:W=1.5FR,故應(yīng)選D.]
思維提升
1.動能是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Ek=mv2對應(yīng)物體的瞬時速度,動能是狀態(tài)量,只與運動物體的質(zhì)量及速率有關(guān),而與其運動方向無關(guān),物體運動速度的方向發(fā)生變化時,動能不變.動能的變化ΔEk=Ek′-Ek,沒有方向,是一個標量的代數(shù)運算.
2.動能定理的理解及應(yīng)用要點:
(1)動能定理既適用于恒力作用過程,也適用于變力作用過程.
(2)動能定理既適用于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也適用于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情況.
(3)動能定理的研究對象既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所組成的一個系統(tǒng).
(4)動能定理的研究過程既可以是針對運動過程中的某個具體過程,也可以是針對運動的全過程.對全程列式時,關(guān)鍵是分清整個過程哪些力做功,且各個力做功應(yīng)與位移對應(yīng),并確定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
(5)動能定理的計算式為標量式,v為相對同一參考系的速度.
(6)在W=Ek2-Ek1中,W為物體所受所有外力對物體所做功的代數(shù)和,正功取正值計算,負功取負值計算;Ek2-Ek1為動能的增量,即為末狀態(tài)的動能與初狀態(tài)的動能之差,而與物體運動過程無關(guān).
例1 8 m/s
解析 解法一 取木塊為研究對象.其運動分三個過程,先勻加速運動l1,后勻減速運動l2,再做平拋運動,對每一個過程,分別列動能定理得Fl1-μmgl1=mv
-μmgl2=mv-mv
mgh=mv-mv
解得v3=8 m/s
解法二 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Fl1-μmg(l1+l2)+mgh=mv2-0
代入數(shù)據(jù)得v=8 m/s
[規(guī)范思維] 利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思路可概括為八個字:“一個過程兩個狀態(tài)”.“一個過程”即要分析過程中力及力做功的正負;“兩個狀態(tài)”是對應(yīng)這個過程的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而這個過程則可以是單個過程,也可以是多個過程.
例2 (1)  (2)  (3)mgL
解析 (1)小球恰能到達最高點B,有mg=m,得vB= .
(2)從A→B由動能定理得-mg(L+)=mv-mv 可求出v0=
(3)在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mg(L+)-Wf=mv-mv
可求出Wf=mgL.
[規(guī)范思維] 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做功的注意要點:
(1)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確定哪些力是恒力,哪些力是變力.如果是恒力,寫出恒力功的表達式,如果是變力,用相應(yīng)功的符號表示出變力的功.
(2)分析物體運動的初末狀態(tài),求出動能的變化量.
(3)運用動能定理列式求解.
例3 (1)2 J (2)35 N (3)2.77 m
解析 (1)小球從初始位置到達縫隙P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mg(H+3R)-WF=mv2-0代入數(shù)據(jù)得WF=2 J.
(2)設(shè)小球到達最高點N時的速度為vN,對由P→N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mg·4R=mv-mv2
在最高點N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 聯(lián)立解得FN=m-mg=35 N
所以小球在最高點N時對軌道的作用力為35 N.
(3)小球從初始位置到達C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mg(H+R)-WF=mv-0
解得vC=4 m/s
小球從C點離開“9”管道之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2R=gt2,解得t=0.4 s水平方向DE=vCt≈2.77 m
所以平拋運動的水平位移為2.77 m.
[規(guī)范思維] 當物體的運動是由幾個物理過程所組成,又不需要研究過程的中間狀態(tài)時,可以把幾個物理過程看做一個整體進行研究.
例4 (1) (2)(3-2cos θ)mg (3)·R
解析 (1)摩擦力對物體始終做負功,故物體最終在圓心角為2θ的圓弧上做往復(fù)運動.
設(shè)物體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為x,則全程應(yīng)用動能定理得:mgRcos θ-μmgcos θ·x=0 解得:x=
(2)最終當物體通過圓弧最低點E時,設(shè)速度為vE,
在E點:FN-mg=①
從B→E由動能定理得:mgR(1-cos θ)=mv②
①②兩式聯(lián)立,得:FN=(3-2cos θ)mg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物體對軌道的壓力為(3-2cos θ)mg
(3)若物體剛好到D點,設(shè)速度為vD,則mg=③
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L′sin θ-μmgcos θ·L′-mgR(1+cos θ)=mv④
③④聯(lián)立,得L′=R
[規(guī)范思維] 解答此題應(yīng)注意重力做功只與高度差有關(guān)系,而滑動摩擦力做功與路程有關(guān);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時,要靈活選取運動過程.
[針對訓練]
1.證明見解析
解析 在運動過程中木塊受重力、摩擦力做功.
重力做功:WG=mgh=mgLsin θ=48 J
設(shè)木塊勻加速運動時加速度為a,則有L=at2
對木塊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合=mgsin θ-Ff=ma
聯(lián)立以上兩式得Ff=8 N
摩擦力做功:Wf=-FfL=-32 J
合力做功或外力對木塊做的總功W=WG+Wf=16 J
動能的變化ΔEk=mv2=m·(at)2=16 J
所以,合力做功或外力對木塊做的總功等于動能的變化(增加).
2.mglsin α
1.BD 2.B 3.A 4.AB 5.ABD 6.BD 7.C
8.C [當F=mg時,環(huán)勻速運動,摩擦力為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0
當F>mg時,豎直方向F=mg+FN,水平方向Ff=μFN
環(huán)做減速運動,速度減小,由F=kv知,F(xiàn)減小,當F=mg后環(huán)勻速,此時F=mg=kv
所以v= W=mv-mv2=mv-
當F所以,由動能定理知,環(huán)克服摩擦力做功W=mv
選項A、B、D可能,C不可能.]
9.(1)9 100 J (2)140 N (3)36 m
解析 (1)從A到B的過程中,人與雪橇損失的機械能為ΔE=mgh+mv-mv
=(70×10×20+×70×2.02-×70×12.02) J
=9 100 J
(2)人與雪橇在BC段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a== m/s2=-2 m/s2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Ff=ma=70×(-2) N=-140 N,負號表示阻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3)設(shè)B、C間的距離為x,對人與雪橇,由動能定理得-Ffx=0-mv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36 m
10.(1)0.3 s (2)2.0 m/s (3)0.1 J
解析 (1)小物塊從C水平飛出后做平拋運動,由h=gt2得小物塊從C到D運動的時間t= =0.3 s
(2)從C點飛出時速度的大小v==2.0 m/s
(3)小物塊從A運動到C的過程中,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mg(H-h(huán))+Wf=mv2-0
摩擦力做功Wf=mv2-mg(H-h(huán))=-0.1 J
此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Wf=0.1 J.
易錯點評
1.動能定理中的功是合外力的總功;不是某一個力或幾個力的功.
2.應(yīng)用動能定理時,不必考慮勢能的變化.特別是有重力做功、彈力做功、電場力做功時,將這此力的功計入總功內(nèi),而不必考慮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和電勢能.
3.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標量式,不能在某一方向上列動能定理方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临武县| 页游| 呼伦贝尔市| 武乡县| 津市市| 北宁市| 清水河县| 宜章县| 兴安盟| 萨迦县| 邢台县| 宿松县| 鄂温| 济源市| 共和县| 呼玛县| 禹州市| 怀仁县| 宜阳县| 阳东县| 延庆县| 都安| 乐都县| 高雄市| 星座| 乌拉特中旗| 高淳县| 略阳县| 邹城市| 辽阳县| 当雄县| 湖州市| 和田市| 灵山县| 宝兴县| 潜江市| 沈丘县| 小金县| 湖南省|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