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十四 人民解放戰爭(學案有答案)——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十四 人民解放戰爭(學案有答案)——2023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專題十四 人民解放戰爭
【知識點講解】
考點1:內戰爆發
1、重慶談判
1.背景
(1)國內:抗戰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
(2)國際:美國積極扶蔣反共。
2.時間:1945年8月-10月
3.目的:
(1)國民黨: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想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共產黨身上。
(2)共產黨: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
4.經過
(1)1945年8月,在蔣介石三次電邀下,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
(2)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雙方同意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邀請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協商國是,討論和平建國方案。
5.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初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再一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
6.意義: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二、國民黨發動內戰
1.全面內戰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了全面內戰。
2.重點進攻: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被粉碎,開始發動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
1.粉碎全面進攻
(1)指導理論: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2)作戰方法:自衛戰爭,制定了以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
(3)成果:經過半年多的自衛反擊戰,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2.粉碎重點進攻
(1)轉戰陜北: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
(2)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3)孟良崮戰役: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考點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1.政策: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時間:1947年。
3.內容: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4.制定土改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5.結果:歷時一年多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
6.意義: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狀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戰略決戰
1.序幕: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2.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時間 1948年9~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部隊 東北人民解放軍 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 東北人民解放軍、華北人民解放軍
指揮者 林彪、羅榮桓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典型特征 切斷了敵人向關內的退路 三大戰役中殲敵最多 北平和平解放
結果 解放東北全境 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 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義 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3.南京解放:1949年,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4.國民黨南京政權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原因
(1)中國共產黨方面: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為解放戰爭勝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②政治上:中國共產組成了一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奮斗。
③軍事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正確方針政策,有一支人民的革命軍隊,堅持武裝斗爭。
④經濟上: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
⑤思想上: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指導,走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發展的道路。
(2)國民黨方面: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軍隊厭戰,士氣低落;貪官橫行,統治腐敗:美援斷絕,內部分裂。
②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違背了抗戰勝利后和平、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也違背了中國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走向失敗和滅亡。
【典例剖析】
【2022年廣西】1.1946年8月,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淪斷。與此相關的背景是( )
A.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
B.西北野戰軍粉碎了敵人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C.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
D.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
【2022年河南】2.1947年年底,解放區各級黨政機關組成工作組深入農村開展工作。此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
A.開展農村土地革命 B.實行減租減息政策
C.落實《中國土地法大綱》 D.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022年山東菏澤】3.這次戰役“大約有55萬國民黨軍隊被消滅。國民黨的失敗意味著共產黨打開了通往南方的道路,也意味著國共雙方和談的條件將由共產黨說了算。”該戰役是( )
A.孟良崮戰役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平津戰役
【2022年山東濰坊】4.從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一直到渡江戰役,山東農民有153.3萬人參與支前,為前線戰士送去了7.12億斤糧食。這反映了( )
A.根據地開展大生產運動 B.革命統一戰線得到鞏固
C.國民黨的重點進攻失敗 D.土改提高了群眾積極性
【2022年湖南張家口】5.淮海戰役結束后,陳毅感慨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下列所述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與材料相符的是( )
A.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B.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C.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D.正確的戰略戰術
【2022年海南】6.如果給下圖配詩詞,最恰當的選項是( )
A.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C.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D.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022年新疆】7.八年級歷史學習小組計劃在假期開展一次紅色主題研學活動,實地了解1949年4月23日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的史實。他們應該選擇去( )
A.北京 B.南京 C.錦州 D.徐州
【變式訓練】
1.以下有關“重慶談判”的內容,屬于觀點的是( )
A.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面商國是
B.1945年8月,毛澤東親赴重慶談判
C.重慶談判后,國共簽署“雙十協定”
D.重慶談判是國共在談判桌上的較量
2.1945年8月,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山城為之沸騰。重慶各界紛紛在《新華日報》上表達他們喜悅的心情和對談判的希望。這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普遍愿望是( )
A.“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B.“要和平,爭民主”
C.“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D.“還我河山,守土抗戰”
3.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國民黨軍隊某師,該戰役發生在( )
A.重慶談判階段 B.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全面進攻階段
C.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重點進攻階段 D.解放軍戰略反攻階段
4.國民黨軍隊悍然進攻中原解放區,標志著( )。
A.全面內戰的爆發 B.重點進攻的開始
C.第二次國共合作再次破裂 D.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的懸殊
5.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轉戰陜北的情形,其結果是( )
A.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 B.粉碎敵人對陜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C.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 D.解放了全中國
6.一位農民在回憶當年的經歷時說:“1947年初,我們把地主家的土地、房屋、生產工具全部沒收。”他回憶的是( )
A.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B.抗日根據地建設
C.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 D.解放戰爭勝利結束
7.1947年,中國共產黨制定了土地改革的路線,在解放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這一運動( )
A.使全國廣大農民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土地
B.徹底廢除了千百年來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C.有效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8.電影《車輪滾滾》主要內容為:1948年冬,膠東解放區的一支民工小車隊在淮海戰場冒著槍林彈雨運送彈藥。隨后,小車隊又隨大軍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戰爭勝利。該電影的主題應該是( )
A.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 B.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
C.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D.人民支持是解放戰爭勝利的重要保障
9.“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是毛澤東在某一次戰役獲勝后作的一首詩,這一戰役的意義是( )
A.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
B.奠定了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的基礎
C.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D.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答案以及解析
【典例剖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A
解析:1948年11月,在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統一指揮下,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又發起了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根據已學知識可知,在淮海戰役中調動了民工達500多萬人,大小車88萬輛等,從糧食彈藥的接濟、醫療救護等方面為作戰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民群眾踴躍參軍,支援解放戰爭,使人民解放軍獲得深厚的兵源,人民群眾組織民兵,保衛了后方,人民群眾的大力支前,這就是保證人民解放軍打勝仗,奪取解放戰爭勝利的基礎。因而陳毅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A符合題意。BC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
6.答案:C
7.答案:B
【變式訓練】
1.答案:D
解析: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而觀點則是對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選項ABC屬于史實,選項D屬于觀點。故選:D。
2.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信息“1945年8月,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山城為之沸騰,這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普遍愿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卻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與國民黨進行談判,重慶人民對中共代表團的到來所表現出的喜悅之情,反映的正是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愿望,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打倒列強,鏟除軍閥”是1924-1927年期間國民大革命時期的愿望和口號,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孫中山三民主義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還我河山,守土抗戰”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口號,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
故選:B。
3.答案:C
解析:1947年,國民黨全面進攻受挫,對山東和陜北發動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粉碎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根據所學可知,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士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歷時一年多順利完成,廣大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故A正確;1945年抗日戰爭已取得勝利,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主要是在20世紀20年代,1949年解放戰爭取得勝利,時間不符,B、C、D排除。故選A。
7.答案:D
解析:1947年的解放區土地改革,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翻身后的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D項符合題意。解放區土改的范圍局限于老解放區,不包括地域廣大的國統區,未能使全國農民獲得土地,也未能在全國范圍廢除封建土地制度,A、B項排除;1947年是解放戰爭時期,應是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C項排除。
8.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1948年冬,膠東解放區的一支民工小車隊在淮海戰場冒著槍林彈雨運送彈藥。隨后,小車隊又隨大軍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戰爭勝利”可知,題干重點強調了民工的支援是解放戰爭勝利的一個原因。解放戰爭中,解放區的人民群眾組成運輸隊、擔架隊隨軍擔負戰地勤務,為解放軍運送糧食、彈藥,救護傷員。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是解放戰爭勝利的一個主要原因,故D符合題意,ABC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排除。故選:D。
9.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49年4月,解放軍發起了渡江戰役,解放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毛澤東寫下了“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詩句,故D符合題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故A不符合題意;淮海戰役奠定了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的基礎,故B不符合題意;平津戰役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苍溪县| 福清市| 泰州市| 叙永县| 怀远县| 和顺县| 托里县| 郓城县| 永安市| 甘孜县| 青河县| 牙克石市| 乐安县| 琼海市| 重庆市| 天台县| 当涂县| 衢州市| 海宁市| 铁力市| 呼和浩特市| 云安县| 磴口县| 延长县| 全南县| 阿勒泰市| 石首市| 大同市| 张掖市| 开封县| 南昌县| 宕昌县| 定南县| 固始县| 常宁市| 绥化市| 永年县| 兴仁县| 余干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