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食物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是緩慢的,這個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2)情緒的產生也與化學變化有關系。2.探究目標(1)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二、知識梳理1.在動植物包括我們人類的生命體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 變化 ,這些變化維系著我們的生命。 2.種子發芽、葉子變黃、我們的身體長高等都屬于 化學變化 。 3.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夠被點燃,說明食物蘊含著大量的 能量 ,并且能夠以燃燒的形式釋放出來。 4.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 化學變化 ,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5.我們身體的生長也是一種 化學變化 。這種化學變化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換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6.情緒也與 化學變化 有關。科學研究發現,當我們特別積極地做某件事情時,大腦中有一種物質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快,這種物質是通過化學變化產生的。如多巴胺。 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探究問題:唾液遇到淀粉會發生什么變化?(2)實驗材料:米飯、面巾紙、勺子、碘酒、滴管。(3)實驗步驟:①取少許米飯,放嘴里,用舌頭品嘗下是什么味道。另取一部分滴加碘酒,觀察顏色。②細細咀嚼一會兒,再說說有什么感覺。吐在紙上,滴加碘酒,觀察顏色。(4)實驗現象記錄:米飯 剛品嘗的味道 咀嚼1分鐘后剛開始咀嚼的時候,并沒有感覺到甜味 咀嚼一段時間后,才出現甜味 滴加碘酒 碘酒變成藍色 碘酒未變色 (5)實驗結論:唾液能把淀粉消化成有甜味的麥芽糖。2.指點迷津為什么咀嚼后的米飯不能使碘酒變色? 淀粉可以使碘酒變成藍色。咀嚼時,口腔中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把淀粉消化成麥芽糖,所以咀嚼后的米飯不能使碘酒變色。 1/ 1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食物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是緩慢的,這個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2)情緒的產生也與化學變化有關系。2.探究目標(1)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二、知識梳理1.在動植物包括我們人類的生命體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 ,這些變化維系著我們的生命。 2.種子發芽、葉子變黃、我們的身體長高等都屬于 。 3.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夠被點燃,說明食物蘊含著大量的 ,并且能夠以燃燒的形式釋放出來。 4.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 ,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 5.我們身體的生長也是一種 。這種化學變化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換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6.情緒也與 有關。科學研究發現,當我們特別積極地做某件事情時,大腦中有一種物質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快,這種物質是通過化學變化產生的。如多巴胺。 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探究問題:唾液遇到淀粉會發生什么變化?(2)實驗材料:米飯、面巾紙、勺子、碘酒、滴管。(3)實驗步驟:①取少許米飯,放嘴里,用舌頭品嘗下是什么味道。另取一部分滴加碘酒,觀察顏色。②細細咀嚼一會兒,再說說有什么感覺。吐在紙上,滴加碘酒,觀察顏色。(4)實驗現象記錄:米飯 剛品嘗的味道 咀嚼1分鐘后剛開始咀嚼的時候,并沒有感覺到 咀嚼一段時間后,才出現 滴加碘酒 碘酒變成藍色 碘酒未變色 (5)實驗結論:唾液能把淀粉消化成有甜味的麥芽糖。2.指點迷津為什么咀嚼后的米飯不能使碘酒變色? 淀粉可以使碘酒變成藍色。咀嚼時,口腔中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把淀粉消化成麥芽糖,所以咀嚼后的米飯不能使碘酒變色。 1/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docx 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答案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