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下部編歷史第二單元作業單 學案(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下部編歷史第二單元作業單 學案(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5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電的應用
1.第二次工業革命
背景 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步
開始時間
特點 ____________研究同____________緊密結合
成就 ___________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
2.電的應用
代表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____________、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他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
發明 發電機、電動機、電焊機、電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紛紛可世
時代 人類社會進入“____________”
知識點二: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
內燃機 1876年,德國人奧托制造出一臺________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出_________內燃機;幾年后,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明了________內燃機。
交通工具 ①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內燃機驅動的__________;1913年,美國企業家福特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②1903年,美國的____________發明飛機
影響 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應的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它為發動機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知識點三:化學工業和新材料
化學工業 19世紀60-80年代,人們已經能夠使用新方法生產________、__________、人造染料等產品。
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他又研制出____________。
新材料 1869年,美國人_________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___________由此誕生。
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____________,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促進了____________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____________,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___________________過渡。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練習反饋】
( )1、下列帶動機器運轉的動力,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A.電力-水力-蒸汽動力 B.蒸汽動力-水力-電力
C.水力-電力-蒸汽動力 D.水力-蒸汽動力-電力
( )2、馬克思曾預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電力的火花”把人類帶入到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原子時代 D.信息時代
( )3、“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大車不需要馬拉,新聞通過環繞地球的電線一瞬間傳遍世界……?!边@樣的生活最早應出現在
A.文藝復興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
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
( )4、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車、飛機的動力機是
A.蒸汽機    B.發電機      C.內燃機    D.電動機
( )5、第二次工業革命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是
A.煤與蒸汽 B.水力與太陽能 C.電力與石油 D.原子能
( )6、有這樣一段廣告詞:“一個蘋果讓牛頓吸引了世界,一壺沸水讓瓦特轉動了世界,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其中“愛迪生點燃世界”的創造是
A.改良蒸汽機 B.研制汽車 C.發明白熾燈 D.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 )7、世界博覽會是人類技術創新的“智慧結晶”的展覽會。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它以工業革命成果為主要內容,1.7萬參展者帶來了大約100萬件展品參展。但下列產品中不可能參展的是
A.蒸汽機 B.珍妮機 C.汽車 D.火車機車
( )8、某星期天早晨,小程看到母親的留言條,上面寫著:“程程:媽媽已經在前往北京的①飛機上了。你爸爸來電話說,他發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電子信箱里,打開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車從老家過來,大約10點半到,記得去接站喲。書房臺燈的④燈泡壞了,買只新的換上?!睆牧粞詶l看,這個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下列最能體現其重要內容的發明是
A B C D
( )10 .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化學工業和新材料的革命。下列屬于該領域的成就的是
1 發明飛梭 ②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 ③發明賽璐珞制造技術
④發明人造纖維 ⑤產生石油化學工業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11. 某班同學在學習兩次工業革命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排演了歷史劇《交通的變革》。以下他們設計的情節中符合史實的是
A.史蒂芬孫在電燈下繪制火車機車圖紙
B.卡爾·本茨首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了流水線裝配工藝
C.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D.美國萊特兄弟制造的飛機試飛成功
( )12.第一次工業革命呈現英國“一枝獨秀”的局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呈現各個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經濟實力的急劇衰落 B.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C.自然科學研究的重大進展 D.美德等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
13、材料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廠、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機器引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各種新技術,新發明陳出不窮,特別是電力的發明,并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工業的發展。
材料三:觀察下列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回答“蒸汽的機器”是誰改良的?它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2分)
瓦特;蒸汽時代
(2)結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1分)有發明大王稱號的美國發明家是誰?(1分)請列舉這一階段出現的新通訊工具(1分)
電氣時代;愛迪生;電話、電報
(3)材料三是幾個科學家的發明,請依次寫出他們的名字(4分)
哈格里夫斯、萊特兄弟、本茨、斯蒂芬森
(4)兩次次工業革命的發明與創造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的積極影響,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技進步的認識。(2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改變人們生活;科技推動社會進步;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工業革命帶來的積極影響
人口增長 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
勞動結構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____________隊伍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同時,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她們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為婦女____________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大眾教育 原因 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
表現 __________和法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____________。從1870年開始,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
知識點二:城市化---工業革命帶來的積極影響
____________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__________,城市越來越大。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
知識點三: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工業革命帶來的消極影響
環境污染 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貧 富 分化 加 劇 一方面,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他們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人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強烈
工業革命加劇了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加劇了資源的爭奪,加劇了階級矛盾。(消極作用)
想一想: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反饋練習】
( )1.19世紀前50年,英國人口從900萬增加到1800萬。導致人口增加的原因是
A.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B.工業革命的進行 C.婦女地位的提高 D.貧富分化的加劇
( )2.“1914年,在曼徹斯特棉紡織廠,已婚婦女每周所掙的錢比她們在家里繡手帕所掙的錢要高一倍。”這種現象
A.導致勞動力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B.加速婦女社會角色的變化
C.不利于婦女地位的提高 D.加劇了男女的不平等
( )3.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的國家是
A.英國和美國 B.德國和法國 C.德國和日本 D. 英國和法國
( )4.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進程。英國完成城市化是在
A.18世紀中期 B.18世紀后期 C.19世紀中期 D.19世紀后期
( )5. 下列關于工業革命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A.促進了人口增加 B.不利于婦女地位提高 C.促進了教育普及 D.導致環境污染
( )6.歷史學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眾化”“人口數量的激增”等來描述19世紀后期:
A.西歐封建社會的演變 B.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C.歐洲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 D.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變
( )7. 觀察下列圖表,導致這一時期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學歷史A.海外殖民戰爭
B.資產階級革命
C.工業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戰
( )8. 在1750—1850年間,歐洲人口從1.4億增加到2.35億,到1900年猛增到4億。這主要是由于
A.歐洲城市擴大與發展 B.歐洲開放的移民政策
C.兩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D.歐洲國家聯合的結果
( )9.下列表述中,不屬于工業革命后果的是
A.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B.人口不斷流向農村,農民大量失業
C.社會日益分成兩大對立階段 D.工廠遍及城鄉,環境污染嚴重
( )10. 建構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圖橫線處最恰當的內容,應該是
( http: / / www. / )
A.社會進步 B.社會矛盾 C.社會變化 D.政治制度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7課 近代科學與文化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科學家
科學家 國籍 成就 影響
牛頓 英國 ____________定律、光學分析和____________學;出版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他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達爾文 英國 出版《____________》,提出進化論的觀點 打破了神創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偉大革命
知識點二:文學巨匠
文學家 國籍 成就 影響
巴爾扎克 法國 《____________》(《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 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
列夫·托爾斯泰 俄國 《__________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三:音樂美術大師
藝術大師 國籍 成就 影響
德國 《英雄交響曲》等 《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
梵高 荷蘭 《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_》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練習反饋】
( )1、下列關于右圖人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他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B.他在天文學、數學、力學、文學等領域都有杰出的貢獻
C.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是他的三大成就
D.1687年,他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巨著《自然暫學的數學原理》出版
( )2.19世紀在英國誕生的一項偉大理論,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把越來越多的人從無知、愚味和落后中解放出來。該理論是
A.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 B.牛頓的經典力學
C.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 )3.作家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下列屬于他的作品有
①《哈姆雷特》 ②《戰爭與和平》 ③《安娜·卡列尼娜》 ④《復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 歷史會永遠銘記這些偉人。下列組合,不正確的是:
A.牛頓——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B.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文學家——代表作《英雄交響曲》
C.達爾文——近代生物學的奠基者——寫成《物種起源》
D.巴爾扎克——法國19世紀偉大的作家——寫成小說集《人間喜劇》
( )5. 近代自然科學的殿堂中群星璀璨。以下人物應列入其中的是
①牛頓 ②貝多芬 ③巴爾扎克 ④達爾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一 工業革命產生的強大推動力逐漸使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人和貨物可以借助多種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間流動,信息的傳遞也變得非常容易。
——高中歷史必修Ⅱ《經濟成長歷程》
材料二 以牛頓、達爾文為代表的科學巨匠的產生,極大地豐富了自然科學知識,為工業革命和其他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前提。
——《歷史課程標準(2011版)》
材料三 隨著機器的廣泛使用,婦女大量走向社會工作崗位,她們的經濟獨立日漸形成。
——黃雪蓉《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婦女家庭觀念在工業社會轉型中的變化》
材料四 從這條污濁的排水管中,排出人類工業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潤全世界;從這條骯臟的下水道中,排出純金的潮流。在這里,人類的發展成就既是最完備的,又是最野蠻的。
——阿薩·勃里格斯《英國社會史》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舉出材料一中“多種快捷便利的方式”和“信息傳遞”的發明各一例。根據材料概括工業革命對世界產生的影響?(4分)
(2)牛頓的哪一著作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達爾文的哪一觀點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材料二認為工業革命和其他科技創新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3分)
(3)根據材料三,指出婦女大量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原因。婦女經濟地位的提高,通常會帶來什么地位的提高?(2分)
(4)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四描述的是工業化過程中的什么社會問題?(2分)
(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技發展的認識。(2分)
(1)火車、輪船、汽車、飛機;電話、電報;
影響:世界聯系更加密切;人和貨物在世界各地之間流動更加快捷便利;信息傳遞方便快捷。
(2)《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進化論;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3)隨著機器的廣泛使用;社會地位;
(4)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br/>(5)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5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電的應用
1.第二次工業革命
背景 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步
開始時間
特點 ____________研究同____________緊密結合
成就 ___________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
2.電的應用
代表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耐用的____________、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等。他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
發明 發電機、電動機、電焊機、電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紛紛可世
時代 人類社會進入“____________”
知識點二: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
內燃機 1876年,德國人奧托制造出一臺________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勒研制出_________內燃機;幾年后,德國工程師狄塞爾發明了________內燃機。
交通工具 ①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內燃機驅動的__________;1913年,美國企業家福特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②1903年,美國的____________發明飛機
影響 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應的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它為發動機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知識點三:化學工業和新材料
化學工業 19世紀60-80年代,人們已經能夠使用新方法生產________、__________、人造染料等產品。
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他又研制出____________。
新材料 1869年,美國人_________發明了賽璐珞的制造技術,現代___________由此誕生。
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____________,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促進了____________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____________,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___________________過渡。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練習反饋】
( )1、下列帶動機器運轉的動力,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A.電力-水力-蒸汽動力 B.蒸汽動力-水力-電力
C.水力-電力-蒸汽動力 D.水力-蒸汽動力-電力
( )2、馬克思曾預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電力的火花”把人類帶入到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原子時代 D.信息時代
( )3、“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大車不需要馬拉,新聞通過環繞地球的電線一瞬間傳遍世界……?!边@樣的生活最早應出現在
A.文藝復興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 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
( )4、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車、飛機的動力機是
A.蒸汽機    B.發電機      C.內燃機    D.電動機
( )5、第二次工業革命開發利用的新能源是
A.煤與蒸汽 B.水力與太陽能 C.電力與石油 D.原子能
( )6、有這樣一段廣告詞:“一個蘋果讓牛頓吸引了世界,一壺沸水讓瓦特轉動了世界,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其中“愛迪生點燃世界”的創造是
A.改良蒸汽機 B.研制汽車 C.發明白熾燈 D.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 )7、世界博覽會是人類技術創新的“智慧結晶”的展覽會。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它以工業革命成果為主要內容,1.7萬參展者帶來了大約100萬件展品參展。但下列產品中不可能參展的是
A.蒸汽機 B.珍妮機 C.汽車 D.火車機車
( )8、某星期天早晨,小程看到母親的留言條,上面寫著:“程程:媽媽已經在前往北京的①飛機上了。你爸爸來電話說,他發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電子信箱里,打開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車從老家過來,大約10點半到,記得去接站喲。書房臺燈的④燈泡壞了,買只新的換上。”從留言條看,這個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下列最能體現其重要內容的發明是
A B C D
( )10 .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化學工業和新材料的革命。下列屬于該領域的成就的是
1 發明飛梭 ②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 ③發明賽璐珞制造技術
④發明人造纖維 ⑤產生石油化學工業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11. 某班同學在學習兩次工業革命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排演了歷史劇《交通的變革》。以下他們設計的情節中符合史實的是
A.史蒂芬森在電燈下繪制火車機車圖紙
B.卡爾·本茨首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了流水線裝配工藝
C.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D.美國萊特兄弟制造的飛機試飛成功
( )12.第一次工業革命呈現英國“一枝獨秀”的局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呈現各個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經濟實力的急劇衰落 B.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C.自然科學研究的重大進展 D.美德等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
13、材料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廠、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機器引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各種新技術,新發明陳出不窮,特別是電力的發明,并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工業的發展。
材料三:觀察下列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回答“蒸汽的機器”是誰改良的?它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2分)
(2)結合材料二回答: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1分)有發明大王稱號的美國發明家是誰?(1分)請列舉這一階段出現的新通訊工具(1分)
(3)材料三是幾個科學家的發明,請依次寫出他們的名字(4分)
(4)兩次次工業革命的發明與創造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的積極影響,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技進步的認識。(2分)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工業革命帶來的積極影響
人口增長 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
勞動結構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____________隊伍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同時,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她們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為婦女____________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大眾教育 原因 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
表現 __________和法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____________。從1870年開始,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__________________。
意義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
知識點二:城市化---工業革命帶來的積極影響
____________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__________,城市越來越大。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
知識點三:環境污染和貧富分化加劇---工業革命帶來的消極影響
環境污染 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貧 富 分化 加 劇 一方面,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他們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人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強烈
工業革命加劇了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加劇了資源的爭奪,加劇了階級矛盾。(消極作用)
想一想: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反饋練習】
( )1.19世紀前50年,英國人口從900萬增加到1800萬。導致人口增加的原因是
A.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B.工業革命的進行 C.婦女地位的提高 D.貧富分化的加劇
( )2.“1914年,在曼徹斯特棉紡織廠,已婚婦女每周所掙的錢比她們在家里繡手帕所掙的錢要高一倍?!边@種現象
A.導致勞動力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B.加速婦女社會角色的變化
C.不利于婦女地位的提高 D.加劇了男女的不平等
( )3.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的國家是
A.英國和美國 B.德國和法國 C.德國和日本 D. 英國和法國
( )4.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進程。英國完成城市化是在
A.18世紀中期 B.18世紀后期 C.19世紀中期 D.19世紀后期
( )5. 下列關于工業革命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A.促進了人口增加 B.不利于婦女地位提高 C.促進了教育普及 D.導致環境污染
( )6.歷史學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眾化”“人口數量的激增”等來描述19世紀后期:
A.西歐封建社會的演變 B.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C.歐洲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 D.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變
( )7. 觀察下列圖表,導致這一時期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學歷史
A.海外殖民戰爭
B.資產階級革命
C.工業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戰
( )8. 在1750—1850年間,歐洲人口從1.4億增加到2.35億,到1900年猛增到4億。這主要是由于
A.歐洲城市擴大與發展 B.歐洲開放的移民政策
C.兩次工業革命的開展 D.歐洲國家聯合的結果
( )9.下列表述中,不屬于工業革命后果的是
A.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B.人口不斷流向農村,農民大量失業
C.社會日益分成兩大對立階段 D.工廠遍及城鄉,環境污染嚴重
( )10. 建構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圖橫線處最恰當的內容,應該是
( http: / / www. / )
A.社會進步 B.社會矛盾 C.社會變化 D.政治制度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7課 近代科學與文化
【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科學家
科學家 國籍 成就 影響
牛頓 英國 ____________定律、光學分析和____________學;出版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他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達爾文 英國 出版《____________》,提出進化論的觀點 打破了神創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偉大革命
知識點二:文學巨匠
文學家 國籍 成就 影響
巴爾扎克 法國 《____________》(《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 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
列夫·托爾斯泰 俄國 《__________________》《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三:音樂美術大師
藝術大師 國籍 成就 影響
德國 《英雄交響曲》等 《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
梵高 荷蘭 《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_》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練習反饋】
( )1、下列關于右圖人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他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B.他在天文學、數學、力學、文學等領域都有杰出的貢獻
C.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是他的三大成就
D.1687年,他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巨著《自然暫學的數學原理》出版
( )2.19世紀在英國誕生的一項偉大理論,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把越來越多的人從無知、愚味和落后中解放出來。該理論是
A.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 B.牛頓的經典力學
C.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 )3.作家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下列屬于他的作品有
①《哈姆雷特》 ②《戰爭與和平》 ③《安娜·卡列尼娜》 ④《復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 歷史會永遠銘記這些偉人。下列組合,不正確的是:
A.牛頓——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B.列夫.托爾斯泰——俄國文學家——代表作《英雄交響曲》
C.達爾文——近代生物學的奠基者——寫成《物種起源》
D.巴爾扎克——法國19世紀偉大的作家——寫成小說集《人間喜劇》
( )5. 近代自然科學的殿堂中群星璀璨。以下人物應列入其中的是
①牛頓 ②貝多芬 ③巴爾扎克 ④達爾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一 工業革命產生的強大推動力逐漸使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人和貨物可以借助多種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間流動,信息的傳遞也變得非常容易。
——高中歷史必修Ⅱ《經濟成長歷程》
材料二 以牛頓、達爾文為代表的科學巨匠的產生,極大地豐富了自然科學知識,為工業革命和其他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前提。
——《歷史課程標準(2011版)》
材料三 隨著機器的廣泛使用,婦女大量走向社會工作崗位,她們的經濟獨立日漸形成。
——黃雪蓉《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婦女家庭觀念在工業社會轉型中的變化》
材料四 從這條污濁的排水管中,排出人類工業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潤全世界;從這條骯臟的下水道中,排出純金的潮流。在這里,人類的發展成就既是最完備的,又是最野蠻的。
——阿薩·勃里格斯《英國社會史》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舉出材料一中“多種快捷便利的方式”和“信息傳遞”的發明各一例。根據材料概括工業革命對世界產生的影響?(4分)
(2)牛頓的哪一著作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達爾文的哪一觀點打破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材料二認為工業革命和其他科技創新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3分)
(3)根據材料三,指出婦女大量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原因。婦女經濟地位的提高,通常會帶來什么地位的提高?(2分)
(4)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四描述的是工業化過程中的什么社會問題?(2分)
(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技發展的認識。(2分)
英國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例的變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和政县| 宁河县| 外汇| 成武县| 南溪县| 壤塘县| 铅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昌江| 蒙山县| 共和县| 沂源县| 福海县| 资兴市| 中江县| 巴楚县| 澄迈县| 高台县| 鸡东县| 清丰县| 浠水县| 绵阳市| 黄龙县| 白玉县| 衡阳县| 兴国县| 漳平市| 东源县| 镇江市| 奎屯市| 滦平县| 肇庆市| 绥滨县| 乡城县| 灵丘县| 阿拉善盟| 固原市| 图木舒克市| 云霄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