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構成(1)一般用模型表示分子由原子構成(2)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2、物質可以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分子構成: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多原子分子(O2,H2,N2,O3等)由非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H2O,CO,C2H5OH等)原子構成:所有稀有氣體所有金屬單質某些固態非金屬單質(碳C,硫S,磷P,硅Si)離子構成: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aCl,CuO,CaCO3等)3、在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在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中,原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在由離子構成的物質中,離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電解水微觀模型(1)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3)在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4)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5)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6)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7)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沒有改變,元素的種類不變(8)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比為2水分子:2氫分子:1氧分子二、粒子的大小與質量1、分子的特性(1)分子之間有間隔。例如:取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之后,體積小于100毫升。(2)一切構成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溫度越高,分子擴散越快,固、液、氣中,氣體擴散最快。由于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3)一般分子直徑的數量級為10-10m,氫分子質量數量級是10-27kg(4)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體積和質量。(5)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2、原子的特性(1)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中可以分割。(2)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0m。原子的質量極小,C原子為10-26kg,質量主要集中在質子和中子上。(3)原子很小,但有一定的體積和質量。(4)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5)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6)原子間有間隔。例1、為了探究水電解的微觀過程,某同學做了一些如圖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 ”表示氫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粒子模型是( )A. B.C. D.例2、形成化學觀念是化學學習的任務之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組成元素相同,性質也完全相同B.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C.化學變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D.等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后體積小于混合前二者體積之和,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空隙例3、十九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的分子概念認為: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構成;③原子不能獨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⑤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的運動。通過你的學習,你認為上述觀點中存在明顯不足的是( )A.①②⑤ B.①③ C.④⑤⑥ D.③⑤例4、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甲分子由兩種原子構成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C.反應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D.一個甲分子由兩個氫分子和一個碳原子構成例5、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1)如圖是物質與其構成粒子之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①分析上述物質與其構成粒子之間的關系圖,空白方框中應填 。②金屬鐵是由鐵 (填“原子”、“分子”或“離子”)構成的。(2)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則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1.“冰七"(iceⅦ)一般是在深海中強壓力作用下才可以形成的固態水,水分子會整齊排列成排或排成一列,形成非常整齊有規則的冰晶,像是一個立方體的牢籠裹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單個水分子可以形成“冰七”B.“冰七”中的水分子不再運動C.海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形成“冰七”D.“冰七”和水的化學性質不完全相同2.新切的馬鈴薯片與固體碘、碘溶液和碘蒸氣接觸,都會變藍色,這一實驗現象說明( )A.同種分子的質量相同 B.同種分子的體積相同C.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D.同種分子運動速率相同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區別是( )A.大小不同 B.在化學反應中能否再分C.能否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 D.能否直接構成物質4.如圖是水的微觀層次結構,圖中右側“ ”表示( )A.氫元素 B.氫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5.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下圖表示。據圖得出的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A.氧化汞受熱時能分解成汞和氧氣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D.汞是由分子構成的6.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之一。將PM2.5和電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間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下面排列正確的是( )A.PM2.5、分 子、原子核、電子 B.分子、PM2.5、原子核、電子C.分子、原子核、PM2.5、電子 D.分子、原子核、電子、PM2.57. 如圖分別是水蒸氣液化,水通電分解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微觀變化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②表示的化學方程式為 ;(2)從微觀角度解釋圖①、圖②的本質區別是 ;(3)由圖②、圖③可得到:化學變化中一定不變的粒子是 ,可能發生改變的分子的 ;(4)由圖③還能獲得的一條信息是 .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氫分子(或氧分子)與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結論? 。(2)比較過氧化氫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結論? 。1.下列因果關系錯誤的是( )A.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B.因為質子數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屬的元素種類不同C.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剛石和石墨的性質完全不同D.因為電子層數及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鈉原子 和鈉離子 的化學性質不同2.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首次單分子自旋態控制。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內部的化學反應。單個分子內部的化學反應中發生變化的是( )A.原子個數 B.原子種類 C.分子種類 D.元素種類3.同學們為了探究水的組成,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通電后兩電極都有氣體放出,經檢驗甲試管里的氣體能燃燒,乙試管里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若氫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則保持乙試管中氣體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的模型是( )A. B. C. D.4.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離子,有關粒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同種原子可能構成不同分子B.原子失去或者得到電子時,其性質沒有發生改變C.同一元素的兩種粒子,其原子核內質子數一定相同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斷運動,離子也是不斷運動的5.物質的構成與分子和原子間的關系是( )A.B.C.D.6.如圖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其中“ ”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根據圖可以獲得的化學信息有:(1)在水電解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微粒是 ,不變的微粒是 ,生成新物質的微粒是 ;(請說出具體分子、原子的名稱)(2)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答案及解析例1、A【解析】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粒子是氫分子,一個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 用“”表示氫原子,則氫分子表示為,A正確。 故選A。例2、A【解析】A.金剛石和石墨組成元素都是碳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但是由于二者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們的物理性質不同,故A錯誤符合題意;B.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故B正確不合題意;C.化學變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故C正確不合題意;D.等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后體積小于混合前二者體積之和,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空隙,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例3、B【解析】①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故①錯誤;②分子由原子構成,故②正確;③金屬單質、固態非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③錯誤;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故④正確;⑤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之和,故⑤正確;⑥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故⑥正確。 因此上述觀點中存在明顯不足的是①③。 故選B。例4、D【解析】根據圖示中所給各物質的分子構成、反應時分子的個數及質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圖示可知甲分子是由碳和氫兩種原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發生改變 ,不符合題意;C、由圖示中分子的反應情況可知,反應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 ,不符合題意;D、一個甲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構成,一種物質的分子中不能含其它分子,符合題意;例5、(1)分子;原子(2)B【解析】(1)①原子能結合生成分子,故填:分子;②金屬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故填:原子;(2)混合物是由不同的物質構成,因此混合物不可能都是同一種分子或原子構成。A 一種分子,純凈物; B 三種分子,混合物;C一種分子,純凈物;D 一種分子,純凈物。1.C【解析】A、冰七是由多個水分子整齊排列成排或排成一列,單個水分子不能形成 ,不符合題意;B、分子總是不斷運動的, “冰七”中的水分子也會運動 ,不符合題意;C、由題中信息可知, 海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形成“冰七” ,符合題意;D、 “冰七”和水的分子構成相同,則化學性質相同 ,不符合題意; 故選C。2.C【解析】固態碘和碘蒸氣中含有相同的碘分子,都能使淀粉溶液變藍,說明相同的物質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學性質也相同,與分子的質量、 體積、運動速度無關。 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3.B【解析】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區別是:在化學變化中能否再分,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4.B【解析】水分子的化學式為H2O,一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因此 表示氫原子,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5.D【解析】根據氧化汞分解的示意圖、實質及各物質的粒子構成情況分析。【解答】氧化汞受熱分解可生成汞和氧氣,可證明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組合,由微觀圖可知,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6.A【解析】根據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屬于物質的粒子集合體,比分子的空間尺度大分析。【解答】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仍屬于物質的粒子集合體,其空間尺度大于分子,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7.2H2O 2H2↑+O2↑;①中水分子本身沒有改變,只是分子間隔變小,發生了物理變化;②水分子變為氫分子和氧分子,發生了化學變化;原子;數目;化合反應(合理即可)【解析】【解答】(1)圖②表示一種化合物生成兩種單質,是電解水的過程,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2)圖①是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是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水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屬于物理變化;而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是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該變化屬于化學變化;8.(1)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2)同種原子、不同的個數可以構成不同的分子。【解析】(1)氫分子只由氫原子構成,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可以得到結論:構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種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種原子;(2)過氧化氫分子由2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而水分子由1個氫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發現它們原子種類相同,但原子個數不同,得到結論:同種原子、不同的個數可以構成不同的分子。1.C【解析】A.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所以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故A正確不合題意;B.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碳原子和氮原子的質子數不同,所以所屬的元素種類不同,故B正確不合題意;C.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剛石和石墨的化學性質相同,而物理性質不同,故C錯誤符合題意;D.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鈉原子和鈉離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所以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2.C【解析】 單個分子內部的化學反應分子種類發生改變,C正確; 故選:C。3.B【解析】根據電解水的現象、結論、常見氣體的性質分析乙氣體的名稱,確定它的分子組成即可。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甲中的氣體能夠燃燒,則為氫氣;乙中的氣體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那么乙為氧氣。氧氣的化學性質有氧分子保持,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故B正確,而A、C、D錯誤。4.B【解析】A、 同種原子可能構成不同分子,如氧氣和臭氧,不符合題意;B、 原子失去或者得到電子時,性質發生改變 ,符合題意;C、 同一元素的兩種粒子,因元素種類相同,原子核內質子數一定相同 ,不符合題意;D、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斷運動,離子也是不斷運動的 ,不符合題意; 故選B。5.D【解析】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但原子不一定都構成分子,有的可直接構成物質,原子若不能直接構成物質,則先構成分子,分子再構成物質; 故答案為:D。6.(1)水分子;氫原子、氧原子;氫分子、氧分子(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1)在水電解的過程中,發生改變的微粒是水分子,不變的微粒是氫原子、氧原子,生成新物質的微粒是氫分子、氧分子;(2)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沖刺重高”講義(九)物質的微觀粒子模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