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種子的結構無胚乳種子是由種皮和胚 組成,其中胚又分為胚芽、胚根、胚軸、子葉四部分。雙子葉植物如大豆、落花生、蠶豆、棉、油菜、瓜類的種子;單子葉植物如慈姑、澤瀉等的種子。有胚乳種子是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其中胚又分為胚芽、胚根、胚軸、子葉四部分。雙子葉植物中的蓖麻、煙草、西紅柿、柿等植物的種子單子葉植物中的小麥、水稻、玉米、高粱和洋蔥等植物的種子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比較:二、種子的萌發條件(實驗探究)(1)內部條件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有足夠的營養儲備;不處于休眠狀態;多數種子形成后,即使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暫時也不能萌發,這種現象被稱為休眠休眠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種皮障礙。有些種子的種皮厚而堅硬,或種皮上附著蠟質層或角質層,使之不透水、不透氣或對胚具有機械阻礙作用。二是有些果實或種子內部含有抑制種子萌發的物質。比如某些沙漠植物在長期的生活中,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在種子表面具有水溶性抑制物質,只有在大量降雨后,這些抑制物質被洗脫掉才能萌發,以保證形成的幼苗不致因缺水而枯死。(2)外部條件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時,首先是吸水。種子浸水后使種皮膨脹、軟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過種皮進入種子內部,同時二氧化碳透過種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狀態發生變化;其次是空氣,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只有種子不斷地進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最后是溫度,溫度過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種子內部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動,都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的。(3)種子萌發一是吸足水分,使種皮變薄或脹破,胚根、胚軸、胚芽的細胞得到營養物質供應后,開始分裂和生長;二是胚根突破種皮,發育成根;三是胚軸伸長使胚芽伸出地面;四是胚芽發育成莖,莖上長葉。(4)種子萌發時,有胚乳的種子營養來自胚乳,沒有胚乳的種子營養來自子葉。由于種子萌發消耗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因此幼苗長成后,這些結構都會萎縮甚至消失。三、芽的發育芽是由五部分構成的:芽軸、頂端分生組織、芽原基、葉原基、幼葉1.頂端分生組織——使芽軸不斷伸長,發育成新的葉原基和芽原基2.葉原基——發育成幼葉3.幼葉——發育成葉4.芽軸——發育成莖5.芽原基——發育成側芽芽有許多種類,分類的標準不一樣,名稱也不一樣。按著生位置區分,可分為頂芽和側芽;按將來發育成什么分,可分為葉芽(枝芽)、花芽、混合芽.頂端優勢——通常植物主莖的頂端生長很快,側芽生長很慢或潛伏不生長,這種主莖頂端生長占優勢,阻止側芽萌發或抑制側枝生長的現象稱為頂端優勢。這現象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但不同植物差異很大。向日葵有很強的頂端優勢,其側芽一生中都處于潛伏狀態;稻、麥頂端優勢較弱,能長出許多分蘗;灌木頂端優勢極弱,幾乎沒有主莖與分枝的區別。頂端對側芽的抑制程度,隨距離增加而減弱。因此對下部側芽的抑制比對上部側芽的輕。頂端優勢的強弱隨植株年齡而變化,同時受營養和環境條件的影響。幼齡植物頂端優勢強,老齡時減弱;光強過低,土壤通氣不良或水分虧缺,頂端優勢增強;氮素供應充足,頂端優勢減弱。四、花的結構雄蕊花藥:花藥內有花粉,花粉內含精細胞花絲:支持花藥雌蕊柱頭: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發花柱:是花粉萌發形成的花粉管(內含精子)由柱頭進入子房的通道子房:內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和極核細胞五、植物的生長時期一年生的綠色開花植物在經過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發育、植株開花結果等生長期后,就會死亡。它們的生命周期大約只有一年。多年生的綠色開花植物經過生長發育、開花結果后,來年或多年后還會開花結果,其生命周期可達幾年,甚至千年,但最終也會死亡。例1、某同學在培養皿底部鋪上棉花并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種子放在棉花上,實驗過程與結果如表所示,則由表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裝置 場所 溫度 棉花狀態 數日后的現象甲 日光 23℃ 潮濕 全部發芽乙 日光 23℃ 干燥 沒有發芽丙 黑暗 23℃ 潮濕 全部發芽丁 黑暗 23℃ 干燥 沒有發芽A. 該實驗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溫度和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B. 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光照、溫度和水分,因變量為種子是否萌發C. 該實驗選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為實驗材料,這屬于無關變量的控制D. 該實驗的結論是:種子萌發只與光照和水分有關例2、如圖是玉米種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原因是結構②只有一片B. 玉米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③C. 乙圖是甲圖中的種子用解剖刀沿a線縱切開得到的D. 在乙圖所示的結構上滴加碘液,變藍的部分是圖中的⑥例3、如圖表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基本結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兩種種子的營養物質都儲存在④中B.菜豆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③C.兩種種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組成D.在玉米種子的縱切面上滴加碘液,變藍色的結構是⑥例4、如圖是蠶豆和玉米種子的結構圖,請讀圖回答:(1)蠶豆和玉米種子中,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的分別是 。(填字母)(2)對玉米幼苗來說,構成新一代的植物體是圖中種子的哪些結構組成的?(填字母) 。(3)一粒種子能夠萌發成一株幼苗,從種子的結構來說,最主要是 。A. 子葉中有充足的營養物質 B. 種皮對種子有很好的保護作用C. 胚根可從土壤中吸收各種營養物質 D. 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例5、春天是桃樹開花的季節,桃樹的果實是人們夏季喜愛的水果,圖中甲、乙分別是桃樹的花和果實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觀察桃花的結構”實驗中,可觀察到甲圖中的________組成雄蕊(填序號)。(2)桃花的結構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但它的傳粉方式是________。(3)受精作用完成后,花瓣等結構凋落后,圖乙中的[c]是由圖甲中的________發育來的(填序號)。例6、研究人員發現菜豆種子在萌發成幼苗的過程中,體內儲存的有機物會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以下是菜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各階段示意圖,請回答問題。(1)圖中A到D階段,種子中的有機物 。(2)以下哪幅圖能表示圖中A到F過程,有機物質量變化的情況____。A. B. C. D. 例7、小明為探究“大豆種子萌發的條件”,設計了如下實驗過程:步驟一:取4個透明玻璃瓶編號為1、2、3、4,每一個瓶底先鋪設6層濾紙,再均勻擺放25粒大豆種子。步驟二:將4個玻璃瓶做如下不同的處理,10天后取出觀察萌發情況,記錄胚根長度大于2毫米的種子數量,實驗結果如下表。編號 處理方法 萌發數量/粒1 不做處理 放入25℃的培養箱中 02 不做處理 放入0℃的培養箱中 03 向瓶中加水至濾紙濕潤 就入0℃的培養箱中 04 向瓶中加水至濾紙濕潤 放入25℃的培養箱中 23(1)設置1號和4號實驗基于的假設是 。(2)本實驗中種子萌發的界定標準是 。(3)實驗中加水至濾紙濕潤而不是直接加水至種子浸沒的目的是 。1.如圖是一朵花的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此花是兩性花B.②和③構成雄蕊C.④和⑥有保護花蕊的作用D.花最重要的結構是①、⑤、⑦、⑧組成的雌蕊2.為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某興趣小組用一定濃度的硫酸溶液模擬酸雨,室溫下用黃豆種子做如下實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組別 種子數 每天定時噴灑 溫度 發芽率1 100粒 適量的模擬酸雨 7%2 100粒 適量的清水 91%A.設置1、2兩組實驗是為了形成對照B.兩組實驗溫度可以同時控制在100℃C.應選取飽滿、未損傷的種子作實驗材料D.由實驗數據可知:酸雨會抑制種子的萌發3.下列針對綠色植物植株、花、果實和種子示意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圖甲所示幼苗是由圖丁中的①②③④發育而來的B. 圖甲中②和③分別是由圖丁中的③和②發育而來的C. 圖丙中的①和②分別是由圖乙中的⑤和⑥發育而來的D. 與玉米種子相比,丁圖中結構④的數量和功能都不相同4.觀察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圖,并據圖回答。(1)菜豆種子中的胚是由________構成的。(填序號)(2)玉米種子的營養儲存在________里。(填結構)5.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在A、B、C、D四個培養皿內分別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菜豆種子,然后將它們放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數日后記錄種子的萌發情況如下表,請你回答問題: 裝置 A B C D場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溫度 23℃ 23℃ 23℃ 23℃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 干燥 潮濕 干燥種子萌發情況 23粒 0粒 24粒 0粒(1)對該同學的實驗設計進行分析,本實驗探究了 是否是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兩個環境條件。(2)實驗A和B對照,變量是 。 (3)根據實驗A和實驗的實驗 結果判斷,光照不是菜豆種子萌發的必要環境條件。(4)實驗設計中,實驗A和實驗 不能形成對照,原因是有兩個變量。(5)實驗A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應從種子萌發的 條件尋找原因。6.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小妍和小柯一起設計了如下實驗:在A、B、C、D四個培養皿內分別放入等量的棉花,再在棉花上各放大小相近的30粒菜豆種子,然后將4組種子放在不同條件下培養,數日后記錄種子萌發的情況(如下表)。根據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裝置 A B C D場所 日光下 黑暗中 日光下 黑暗中溫度 25°C 25°C 25°C 25°C棉花干濕狀態 潮濕(含適量水分) 潮濕(含適量水分) 干燥 干燥種子萌發數量 27 28 0 0(1)幼苗的莖和葉是由胚中的 發育而來。(2)根據該同學的實驗設計,可以推測,本實驗探究了 和光照是否是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3)有同學說上述實驗材料過于浪費,每個培養皿只需要一粒菜豆種子就可以了。你是是否同意這個說法并說明由 。(4)關于種子萌發的營養來源,小柯認為:“種子種在肥沃的土壤中容易發芽。”小妍認為:“不管是在肥沃的土壤還是在貧瘠的土壤中,種子都容易發芽?!睘榱搜芯窟@一問題,他們利用60顆菜豆種子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一:在鋪有棉花的A、B兩個培養皿中分別放入30顆大小相近的菜豆種子;步驟二:在適宜溫度下,定期給A培養皿中的種子澆適量的土壤浸出液(含植物所需的營養),給B培養皿中的種子澆等量的蒸餾水。根據你所學習的知識,預測A、B培養皿中種子的萌發情況: 。1.繁殖季節,豌豆植株在花瓣打開前雄蕊中的花粉就會從花藥中散出來,落在雌蕊的柱頭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這種傳粉方式為自花傳粉B.這種豌豆花一定是兩性花C.受精后雌蕊中的子房發育成種子D.豌豆種子的營養主要貯存在子葉中2.有一個描述花生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甭槲葑?、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指的是( )A. 外果皮、內果皮、果實 B. 果皮、種皮、種子C. 外層種皮、內層種皮、種子 D. 果皮、種皮、胚3.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實驗示意圖,將甲燒杯放在適宜溫度的恒溫箱中,乙燒杯放入5℃的冰箱中。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 6顆實驗的種子中只有②號種子有可能萌發 B. 該實驗設計的缺陷是所用的種子數量太少C. ①與③對照可以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D. ②與⑤對照主要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如上圖為探究某地區外來植物大蒜芥對水楊梅、路邊青兩種本地植物種子發芽影響的研究結果。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第1周,A’、B’兩組種子的發芽率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響B.第2~5周,時間越長大蒜芥對路邊青種子發芽率的影響越顯著C.水楊梅種子發芽率比路邊青種子發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結果D.大蒜芥對水楊梅種子發芽的抑制作用比對路邊青的抑制作用大5.下圖表示果實形成的簡略過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種子C.胚珠、受精卵、種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種子6.如圖是大豆種子的解剖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寫出下列結構的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2)滴加碘酒,會變藍的部分是________(填序號);(3)①②③④合稱________,將來發育成新的植物體;(4)萌發初期,種子的________(填序號)突破種皮。7.將玉米種子置于溫暖、黑暗、水分適宜的條件下做種子萌發實驗,每天定時取相同數量的萌發種子,切取其胚乳烘干稱重,并計算出平均每粒種子的干重(若種子萌發只考慮胚乳內營養物質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1)玉米種子能夠萌發必須保證其種子內部條件是 , 因此實驗前要先選種。隨著種子的萌發,種子的 發育成幼苗。(2)圖像顯示,胚乳干重隨種子萌發的時間逐漸 。在此過程中,種子的胚不斷分解來自胚乳的營養物質,提供萌發所需要的能量。8.如圖所示是小安探究黃豆種子萌發所需要外部條件的實驗。實驗過程:①取3個無色、透明的錐形瓶,分別標記為A、B、C;在A、B瓶底鋪適量的餐巾紙,并分別加入等量的水,C瓶底鋪同樣適量的餐巾紙,不加水。②取60粒黃豆種子,隨機平均分成3份,分別放在A、B、C瓶底的餐巾紙上。③B瓶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A、C瓶不做處理。④將A、B、C三個裝置同時置于溫暖的、有光照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實驗結果:幾天后,A、B瓶內的黃豆種子多數萌發,C瓶內的黃豆種子沒有萌發。對A和B這組對照實驗,小安最初提出的問題是: 三個裝置同時置于溫暖的、有光照的環境中一段時間,是因為 ?。?br/>(3)由A和C兩組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及解析例1、C【解析】A.該實驗中溫度是無關變量,因此該實驗不能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B.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光照和水分,而溫度是無關變量,不是自變量;C.豌豆是無關變量,無關變量應始終保持一致,因此“該實驗選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為實驗材料,這屬于無關變量的控制";D.分析實驗結果不論是否有光照,潮濕的種子全部發芽;相同光照下,干燥的種子不能發芽,潮濕的種子全部發芽。因此該實驗的結論是:種子萌發與光照無關,種子萌發與水分有關。 故選C。例2、B【解析】A、玉米是單子葉植物,因為圖中②子葉有一片,不符合題意;B、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先吸收水分,體積膨大,種皮脹破。同時,胚內的生命活動活躍起來,從②子葉得到營養物質和能量后開始分裂和生長:⑤胚根伸長首先突出種皮,發育成根,符合題意;C、乙圖是甲圖玉米的種子用解剖刀沿a線縱切開所得,不符合題意;D、玉米種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后,⑥胚乳中含有淀粉,所以會變成藍色,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例3、 D【解析】A、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存在于④子葉中,玉米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⑥胚乳中,A不符合題意;B、菜豆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②胚根,發育成根;B不符合題意;C、種子的胚由配根、胚軸、胚芽、子葉四部分構成,C不符合題意;D、遇到碘液變藍是淀粉的特性,⑥胚乳中含有淀粉所以可以變藍。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例4、(1)E、J(2)G、H、I、K(3)D【解析】(1)蠶豆和玉米種子中,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的分別是E子葉、J胚乳。(2)對玉米幼苗來說,構成新一代的植物體是G胚芽、H胚軸、I胚根、K子葉,它們共同組成種子的胚,胚是構成新一代的植物體。 (3)一粒種子能夠萌發成一株幼苗,從種子的結構來說,最主要是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D符合題意。例5、(1)4、5(2)異花傳粉(3)6【解析】(1)甲圖中的4花藥和5花絲組成雄蕊,1柱頭、2花柱和6子房組成雌蕊,。(2)桃花色彩鮮艷、氣味芬芳,可吸引昆蟲為其傳粉,屬于異花傳粉。(3)受精作用完成后,花瓣等結構凋落后,圖甲中的6子房將發育成圖乙中的C果實。 例6、(1)逐漸減少(2)A【解析】(1) 從A到D為種子的萌發過程,還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種子貯存的有機物。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其需要的能量來自于種子的呼吸作用分解其內的有機物所釋放的能量。所以圖中A到D階段,種子中的有機物逐漸減少。(2)從E到F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機物又逐漸增加,因為葉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所以從A到D有機物的質量逐漸減少,從E到F有機物又逐漸增加,A圖符合題意。例7、(1)種子的萌發與水分有關(2)胚根長度大于2毫米(3)有充足的空氣【解析】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據此可以解答。(1)設置1號和4號實驗其他條件都相同,變量是水分,基于的假設是種子的萌發與水分有關。(2)本實驗中種子萌發的界定標準是胚根長度大于2毫米。(3)實驗中餐巾紙的作用是吸水后在上面撒種,為種子萌發提供水分。1.D【解析】A、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兩性花,因此此花是兩性花,A不符合題意;B、②花藥和③花絲構成雄蕊,B不符合題意;C、花的萼片和花瓣在花開放以前有保護花內部結構的功能,因此④萼片和⑥花瓣有保護花蕊的作用,C不符合題意;D、花最重要的結構是雄蕊和雌蕊,不單單只是雌蕊, 雌蕊包括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 ①柱頭、⑤花柱、⑦子房組成雌蕊,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2. B【解析】A.設置1、2兩組實驗,其它條件都相同,只有噴灑的水不同,這是為了形成對照,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故A正確不合題意;B.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而100℃時種子已經成熟,不能發芽,故B錯誤符合題意;C.應選取飽滿、未損傷的種子作實驗材料,減小其它因素對萌發的影響,故C正確不合題意;D.由實驗數據可知,酸雨后種子的萌發率由91%降到7%,則得到:酸雨會抑制種子的萌發,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3.B【解析】A、胚可以發育成幼苗,圖丁中的①②③④屬于種子的胚,A不符合題意;B、圖甲中②屬于植物的莖,它是由②胚芽發育而來的,③是根,③胚根發育成根,B符合題意;C、圖丙中的①果實和②種子分別是由圖乙中的⑤子房和⑥胚珠發育而來的,C不符合題意;D、丁圖中結構④為子葉,它是大豆種子,有兩片子葉,而玉米種子萌發時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于胚乳,因此玉米種子的數量和功能都不相同,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4.(1)④①②⑤(2)胚乳【解析】(1)菜豆種子包括種皮、胚兩部分,其中胚包括④胚芽;①胚軸;②胚根;⑤子葉。(2)在玉米種子的結構中,營養物質儲存在⑩胚乳中。5.(1)水分和光照(2)水分(3)C(4)D(5)自身【解析】(1)實驗中除了水分和光照兩個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采用對照實驗探究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種子萌發所需的兩個環境條件。(2)實驗A和B對照,其他條件相同,只有水分情況不同,因此變量是水分。(3)A和C分別處于日光和黑暗環境中,種子萌發數量差不多,因此根據實驗A和實驗的實驗C結果判斷,光照不是菜豆種子萌發的必要環境條件。(4)實驗設計中,實驗A和實驗D不能形成對照,原因是有兩個變量。(5)實驗A中有2粒種子沒有萌發,應從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尋找原因,比如干癟的種子或者是休眠期的種子都不能萌發。6.(1)胚芽(2)水分(3)不同意;種子數量太少會使實驗結果具有偶爾性(4)A、B培養皿中種子的萌發情況相當。【解析】本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中有AB形成對照,變量是光照,BC形成對照,變量是水分,AC形成對照,變量是水分,BD形成對照,變量是水分,當其他條件控制都相同時,探究唯一變量對實驗的影響,以此得出種子萌發時所需的條件。(1)幼苗的莖和葉是由胚中的胚芽發育而來。(2)AB兩組形成對照,其他條件相同,唯一變量是有無光照,BC兩組形成對照,其他條件相同,唯一變量是有無水分,因此根據該同學的實驗設計,可以推測,本實驗探究了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3)每個培養皿只有一粒種子做實驗,種子數量太少使實驗結果具有偶然性,應當增加種子的數量。(4)種子萌發時的營養物質來自于自身,在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氣條件下,不管在肥沃的土壤還是貧瘠的土壤中的種子都可以萌發。1.C【解析】A、同一朵豌豆花的雄蕊的花粉落在同一朵的雌蕊的柱頭上,該傳粉方法屬于自花傳粉,A不符合題意;B、豌豆的一條花同時具有雄蕊和雌蕊,B不符合題意;C、受精后雌蕊中的子房發育成子房,C符合題意;D、豌豆屬于雙子葉植物,因此種子的營養主要貯存在子葉中,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2. D【解析】花生屬于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麻屋子”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屬于果皮,“紅帳子”是由胚珠發育而來,屬于種皮,“白胖子”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屬于胚。 故答案為:D3.C【解析】A、觀察可知,只有②號種子滿足種子萌發的條件,所以只有②號種子有可能萌發,A正確,不符合題意;B、本實驗有一定的局限性,每組只取一粒種子不能避免種子其它因素可能帶來的偶然性,所以該實驗設計的缺陷是所用的種子數量太少,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于探究實驗需要控制變量的唯一性,該實驗方案中包括三組對照實驗。其中②與⑤對照組有唯一變量——溫度,主要探究的是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②與①對照組有唯一變量——水分,主要探究的是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①與③有空氣和水分兩個變量,不能形成對照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C錯誤,符合條件;D、根據C的分析可知,②與⑤對照主要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4.B【解析】A、第1周, A 、A’、B、B’四組種子的發芽率均為0,不能證明A’、B’兩組種子的發芽率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響,A敘述不正確,不符合題意。B、第2—5周,時間越長A、A’的縱向差值越大,說明時間越長大蒜芥對路邊青種子發芽率的影響越顯著,B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C、對比A、B兩組,在沒有大蒜芥的作用的情況下,水楊梅種子的發芽率就低于路邊青種子的發芽率,而且比較B、B’兩組,大蒜芥對水楊梅種子的發芽率并沒有太大的影響,C敘述不正確,不符合題意。D、從圖中可以看出,A、A’的縱向差值遠大于B、B’的縱向差值,大蒜芥對路邊青種子發芽的抑制作用更大,D敘述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5.B【解析】子房的發育情況可用圖示為:【解答】由此看出,①代表子房,②代表胚珠,③代表果皮,④代表種子,果實由果皮和種子組成,B正確。6.(1)胚芽;子葉(2)②(3)胚(4)④【解析】(1)①胚芽,②子葉。(2)子葉中含有淀粉,而淀粉遇到碘液會變成藍色,因此滴加碘酒,會變藍的部分是②。(3)①胚芽,②子葉,③胚軸,④胚根合稱胚,將來發育成新的植物體。(4)萌發初期,種子的 ④ 胚根突破種皮。7.(1)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胚(2)減少【解析】(1)通過科學探究可知: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種子飽滿、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并且已過休眠期。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胚根生長最快,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分,因此種子的胚發育成幼苗。(2)種子萌發時,吸水膨脹,種皮變軟,呼吸作用增強,將儲存在胚乳內的營養物質逐步分解,轉化為可以被細胞吸收利用的物質,輸送到胚的胚軸、胚根和胚芽。萌發時,胚根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并發育成根,隨后胚軸伸長,胚芽突破種子背地生長,發育成莖和葉。圖象顯示,胚乳干重隨種子萌發的時間逐漸減小。8.(1)黃豆種子的萌發需要光照嗎(或“黃豆種子的萌發不需要光照嗎”)?(2)使溫度、光照等變量相同(種子萌發需要合適的溫度)(3)黃豆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解析】本實驗中A和B組作對照實驗,光照是唯一變量,A和C兩組實驗作對照實驗,水分是唯一變量,前提是實驗必須控制其他條件來探究唯一變量對實驗的影響。(1)在A、B瓶底鋪適量的餐巾紙,并分別加入等量的水,除了B瓶上罩著不透光的照布,其他條件都相同,該實驗的唯一變量為光照,因此對A和B這組對照實驗,小安最初提出的問題是:黃豆種子的萌發需要光照嗎?(2)為探究唯一變量對實驗的影響,需要控制其他變量相同,因此三個裝置同時置于溫暖的、有光照的環境中一段時間,是因為使溫度、光照等變量相同。(3)由A和C兩組實驗,A組有水分,C組沒有水分,而A組的種子能夠萌發,C組的種子不能萌發,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黃豆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沖刺重高”講義(四)植物的一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