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第5課時 巖石、沙和黏土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巖石碎裂后會形成沙、黏土。(2)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2.探究目標(1)能夠觀察并比較巖石、沙和黏土三者的不同特征。(2)能夠根據事實對巖石的變化進行推測。二、知識梳理1.由于 、 、 、 和 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 、 和 。2.把潮濕的沙和黏土 ,平攤在紙上,保留時間最長的是黏土,在白紙上涂痕,涂痕顏色最深的是 。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實驗名稱:比較巖石、沙和黏土(2)探究問題: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特征?(3)實驗材料:巖石、沙、黏土、白紙、水、放大鏡等。(4)實驗步驟:①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后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如圖1)。②分別聞一聞(扇聞)巖石、沙和黏土(如圖2),感覺有什么不同?③用手觸摸巖石、沙和黏土(如圖3),感覺有什么不同?④試著分別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把它們平攤在紙上(如圖4),看能保留多長時間。⑤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看涂痕的顏色(如圖5)。圖1 圖2 圖3 圖4 圖5(5)實驗現象:方法 巖石 沙 黏土眼睛看 個頭大、有棱角 黃色、較大顆粒 黑色、無顆粒鼻子聞 無味 無味 有味手觸摸 粗糙、較硬 粗糙、較硬 光滑、軟團成小球 不能團球 容易散落 不易散落白紙涂痕 無痕 涂痕顏色淺 涂痕顏色深(6)實驗結論:通過 看、 聞、手 、團成小球、白紙涂痕的方法,可以了解 、 和黏土的不同特征。2.指點迷津通過觀察,你推測大自然中的巖石會如何變化? 2 / 2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第5課時 巖石、沙和黏土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巖石碎裂后會形成沙、黏土。(2)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2.探究目標(1)能夠觀察并比較巖石、沙和黏土三者的不同特征。(2)能夠根據事實對巖石的變化進行推測。二、知識梳理1.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2.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平攤在紙上,保留時間最長的是黏土,在白紙上涂痕,涂痕顏色最深的是黏土。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實驗名稱:比較巖石、沙和黏土(2)探究問題: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特征?(3)實驗材料:巖石、沙、黏土、白紙、水、放大鏡等。(4)實驗步驟:①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后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如圖1)。②分別聞一聞(扇聞)巖石、沙和黏土(如圖2),感覺有什么不同?③用手觸摸巖石、沙和黏土(如圖3),感覺有什么不同?④試著分別把潮濕的沙和黏土團成小球,把它們平攤在紙上(如圖4),看能保留多長時間。⑤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看涂痕的顏色(如圖5)。圖1 圖2 圖3 圖4 圖5(5)實驗現象:方法 巖石 沙 黏土眼睛看 個頭大、有棱角 黃色、較大顆粒 黑色、無顆粒鼻子聞 無味 無味 有味手觸摸 粗糙、較硬 粗糙、較硬 光滑、軟團成小球 不能團球 容易散落 不易散落白紙涂痕 無痕 涂痕顏色淺 涂痕顏色深(6)實驗結論:通過眼睛看、鼻子聞、手觸摸、團成小球、白紙涂痕的方法,可以了解巖石、沙和黏土的不同特征。2.指點迷津通過觀察,你推測大自然中的巖石會如何變化? 在長期的風吹日曬、流水作用、動植物作用、地震火山等作用下,大塊巖石會碎裂,碎裂的巖石風化,變成了小石子和沙,繼續風化,最后變成了土壤。 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課時 巖石、沙和黏土 (答案版).docx 第5課時 巖石、沙和黏土.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