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第7課時 比較不同的土壤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2)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2.探究目標(1)能夠運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對三種土壤的特性進行觀察、比較。(2)能夠觀察、描述、記錄三種土壤的特性。(3)能通過查資料的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長與土壤類型的關系。二、知識梳理1.觀察土壤時,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2.人們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1)沙質土:含沙量多,顆粒粗糙,黏性差,滲水性好,保水性差,適合種植根菜類蔬菜,比如花生、紅薯等,耐旱的瓜類,比如西瓜。(2)黏質土:含沙量少,顆粒細膩,黏性好,滲水性差,保水性好,適合種植水稻、蘆葦等。(3)壤土: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黏性居中,滲水性居中,保水性居中,適合種植絕大多數植物。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實驗名稱:觀察三種土壤的異同點。(2)探究問題:三種土壤各有什么特征,適合種植什么植物?(3)實驗材料: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放大鏡、水、3個塑料瓶、剪刀、紗布、記錄單等。(4)實驗步驟:①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這三種土壤,比較相同和不同。②將這三種土壤加適量的水,變成潮濕的土壤,用手分別團揉,看哪一種能團成小球。③用剪刀剪下三個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做成漏斗,并鋪上紗布,將三種土壤分別裝入漏斗,到達同一高度,將等量的水分別緩慢倒入三個漏斗中,觀察當水流過三種土壤時發生的現象。(5)實驗現象:觀察方法 1號土壤 2號土壤 3號土壤看一看 顆粒較大 顆粒較小 顆粒中等團成小球 不能 能 能,但容易散開滲水速度 快 慢 居中滲水時間 短 長 居中滲水量 多 少 居中(6)實驗結論:1號土壤含沙量多,顆粒粗糙,黏性差,滲水性好,保水性差,是沙質土。2號土壤含沙量少,顆粒細膩,黏性好,滲水性差,保水性好,是黏質土。3號土壤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黏性居中,滲水性居中,保水性居中,是壤土。2.指點迷津三種土壤有不同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分別適合哪些植物生長? 三種土壤都有沙粒和黏粒的成分,但是沙粒和黏粒的比例不一樣,所以在黏性,滲水性方面不一樣。沙質土比較疏松,滲水性和透氣性好,適合種植仙人掌、西瓜、花生等。黏質土有一定的黏性,滲水性和透氣性差,但是保水性好,適合種植水稻、蘆葦等。壤土的滲水性、透氣性都居中,適合種植大部分植物。 2 / 2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第7課時 比較不同的土壤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2)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2.探究目標(1)能夠運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對三種土壤的特性進行觀察、比較。(2)能夠觀察、描述、記錄三種土壤的特性。(3)能通過查資料的方法,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長與土壤類型的關系。二、知識梳理1.觀察土壤時,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2.人們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1) :含沙量多,顆粒粗糙,黏性 ,滲水性 ,保水性 ,適合種植根菜類蔬菜,比如花生、紅薯等,耐旱的瓜類,比如西瓜。(2) :含沙量少,顆粒細膩,黏性好,滲水性 ,保水性 ,適合種植 、 等。(3) :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黏性居中,滲水性居中,保水性居中,適合種植 。三、實驗解析1.實驗重現(1)實驗名稱:觀察三種土壤的異同點。(2)探究問題:三種土壤各有什么特征,適合種植什么植物?(3)實驗材料:1號土壤、2號土壤、3號土壤、放大鏡、水、3個塑料瓶、剪刀、紗布、記錄單等。(4)實驗步驟:①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這三種土壤,比較相同和不同。②將這三種土壤加適量的水,變成潮濕的土壤,用手分別團揉,看哪一種能團成小球。③用剪刀剪下三個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做成漏斗,并鋪上紗布,將三種土壤分別裝入漏斗,到達同一高度,將等量的水分別緩慢倒入三個漏斗中,觀察當水流過三種土壤時發生的現象。(5)實驗現象:觀察方法 1號土壤 2號土壤 3號土壤看一看 顆粒較大 顆粒較小 顆粒中等團成小球 不能 能 能,但容易散開滲水速度 快 慢 居中滲水時間 短 長 居中滲水量 多 少 居中(6)實驗結論:1號土壤含沙量多,顆粒粗糙,黏性差,滲水性好,保水性差,是 土。2號土壤含沙量少,顆粒細膩,黏性好,滲水性差,保水性好,是 土。3號土壤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黏性居中,滲水性居中,保水性居中,是 。2.指點迷津三種土壤有不同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分別適合哪些植物生長? 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7課時 比較不同的土壤.docx 第7課時 比較不同的土壤(答案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