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化學部分能力測試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6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C C C D A C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A B D D C B A二、填空題(共37分)四、計算題(共26分)28.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6 g+90 g-105 g=11 g。(2)設:樣品中CaCO3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1 g= x=25 g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100%=96.2%29.(1)①6∶1∶8 ②180 ③40%(2)解: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為y,反應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z。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 117x 10 g z= x=10.6 g= z=11.7 g×100%=5% y=0.4 g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1 頁 (共 2 頁)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化學部分能力測試(時間:90分鐘 分值:12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2013·揚州)下列富含蛋白質的是( )A.大米 B.青菜 C.牛肉 D.蘋果2.(2013·衢州)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3.(2013·宜賓)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干冰易升華 B.濃鹽酸易揮發C.氫氣可燃燒 D.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4.(2013·麗水)規范的實驗操作是科學探究成功的基礎。如圖實驗操作規范的是( )5.下列關于空氣中各組成成分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中的O2只有點燃時才能發生化學反應B.空氣中的CO2是導致酸雨的主要原因C.空氣中的N2可作為生產氮肥的原料D.空氣中的稀有氣體沒有任何使用價值6.(2013·宜賓)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多種物質反應。下列對有關反應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點燃的條件下,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鐵B.在點燃的條件下,硫在氧氣里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C.鐵、硫、酒精在氧氣中的燃燒都是化合反應D.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氧氣具有氧化性21cnkxtj20087.(2013·杭州)過度使用氮肥,是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硝酸銨(NH4NO3)是一種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A.-3和+5 B.+2和+2C.-5和+3 D.-1和+58.(2013·內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B.將20 ℃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至40 ℃后溶液仍然飽和C.天然淡水經沉降、過濾、吸附、滅菌等凈化操作后,可供人們生活用水D.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9.(2013·河南)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利用化學反應獲得電能的是( )A.風力發電 B.水力發電C.火力發電 D.太陽能發電10.(2013·慶陽)下列家用物品中,都用到的材料是( ) 21cnkxtj2008A.合成材料 B.天然纖維 C.金屬 D.玻璃11.(2013·東營)下列有關資源、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和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可隨意利用,而不需要加以保護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們要合理開發與利用C.怎樣利用資源是國家的事,與我們學生無關,不需要我們去關心和學習D.廢舊金屬可以回收利用,所以金屬是可再生資源,金屬礦藏可任意開采12.(2013·溫州)科學知識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下列物質用途錯誤的是( )選項 A B C D物質 氯化鈉 二氧化碳 濃硫酸 氧氣用途 除鐵銹 用于滅火 作干燥劑 供給呼吸13.(2013·杭州)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含有鐵銹的鐵粉制取四氧化三鐵,在實驗過程中還需要用到的儀器和藥品合理的是( )A.b(稀硝酸、鋅粒)、c、dB.a(稀硫酸、鋅粒)、c(高錳酸鉀)、d、e 21cnkxtj2008C.a(雙氧水、二氧化錳)、dD.c(氯酸鉀、二氧化錳)、d(一氧化碳)14.(2013·寧波)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圖甲表示水通電分解產生的氣體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B.圖乙表示兩份完全相同的雙氧水在有無MnO2的情況下,產生的O2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21cnkxtj2008C.圖丙表示往鋅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產生的H2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D.圖丁表示往稀鹽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入NaOH溶液,產生的沉淀質量m2與NaOH溶液質量m1的關系15.(2013·鄂州)鐵畫是我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鋼材為主料,經鍛打、焊接、酸洗和上漆等多道工藝制成。下列關于鐵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鐵畫應懸掛在干燥的環境中B.所用材料上的鐵銹可用稀鹽酸清洗掉C.給打制成型的鐵畫噴漆既美觀又可以防銹蝕D.所用的主要材料——低碳鋼,有較好的鍛軋性能,它不屬于鐵的合金16.(2013·湖州)青銅是銅錫合金,我國古代金屬錫的冶煉發生的反應主要是:SnO2+2CSn+2CO↑。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21cnkxtj2008A.青銅屬于純凈物 B.反應類型屬于復分解反應C.二氧化錫是氧化物 D.CO在反應中是還原劑17.(2013·麗水)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 ℃時,A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B.t ℃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后仍然飽和C.B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更大D.A物質的溶解度大于B物質18.(2013·達州)下列離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OH- B.CO32-、K+、Cl-、Ca2+C.H+、Ba2+、Cl-、SO42- D.K+、OH-、SO42-、Cu2+二、填空題(共37分)19.(8分)(2013·淮安)化學用語豐富多彩。現有①O2 ②2O ③ ④O2-四種符號,其含義與下列表述相一致的是(填序號)。21cnkxtj2008(1)表示2個氧原子的是________。(2)表示-2價氧元素的是________。(3)表示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的是________。(4)表示1個氧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的是________。20.(4分)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1) X、Y、Z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反應生成Y和Z的分子個數比是________。21.(9分)(2013·瀘州)A、B、C、D為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常見的四種金屬。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請完成以下填空。(1)金屬C在金屬活動順序中排在氫________(選填“前面”或“后面”)。(2)根據上述反應能判斷出其中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其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3)若A、B、C、D分別為鋅、鐵、銅、銀中的一種,金屬C與H2SO4反應后所得溶液呈淺綠色,則金屬A為______,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分)(2013·義烏)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氣體制取裝置。在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可選用的發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__(填裝置的編號)。在此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1cnkxtj200823.(4分)(2013·麗水)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均由下表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元素名稱 氫 氧 氯 錳 鐵元素符號 H O Cl Mn Fe(1)甲溶液在黑色固體乙的作用下生成無色氣體丙,丙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甲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21cnkxtj2008(2)為了進一步探究物質間的相互反應,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將固體丁放入過量戊溶液中,得到淺綠色溶液和無色氣體。②向所得淺綠色溶液中加入適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鐵和水,則該反應的反應物是_______________。24.(8分)(2013·義烏)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老師在課堂上為大家做了一個“燃紙成鐵”的趣味實驗。將一張濾紙(組成元素為C、H、O)用FeCl3濃溶液濕潤,在酒精燈上烘干后點燃,濾紙變黑、紅熱,最終生成黑褐色物質。老師告訴大家,黑褐色物質中含有單質鐵。小陽同學對此進行了分析驗證。(1)從反應物的組成分析。因為有________元素,反應后可能生成單質鐵。(2)將黑褐色物質加入稀鹽酸中,發現有連續微小氣泡產生,也可初步證明該黑褐色物質中含有單質鐵。請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證明黑褐色物質中有單質鐵有多種方法。請你列舉一種簡單的、不需要涉及化學反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實驗探究題(共21分) 21cnkxtj200825.(4分)(2013·湖州)實驗室有瓶標簽殘缺(如圖)的試劑,實驗員告訴小明,這瓶試劑可能是氫氧化鈉、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溶液中的一種。為確定試劑成分,小明進行如下實驗: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① 取5毫升試劑于A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② 另取5 毫升試劑于B 試管中,滴入幾滴氯化鋇溶液 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1)根據步驟①現象,小明得出了該試劑可能為氯化鈉溶液或硫酸鈉溶液。小明作出該判斷的依據是步驟①的實驗現象是“無色酚酞試液__________________”。(2)由步驟②可確定該試劑為________溶液。26.(7分)(2013·湖州)小李學習了二氧化碳知識后。進行了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實驗步驟及裝置如下。①用大號針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氣體。②試劑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滿),塞緊雙孔橡皮塞。③連接大號針筒和試劑瓶,緩慢推動活塞,將二氧化碳注入水中。(1)試劑瓶中加入的水應是________。21cnkxtj2008A.蒸餾水 B.自來水(2)推動活塞時盡量緩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當向水中注入CO2氣體體積達到120毫升時,紅色油柱開始向上移動,實驗表明在該條件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________體積的二氧化碳。27.(10分)(2013·杭州)碘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海帶因富含碘元素而成為補碘的常用食物之一。小李想設計實驗驗證海帶中含有碘元素。他查閱了相關資料,得到以下信息:①碘化鈉(NaI)與氯化鈉性質相似,兩者的溶液都是鹽溶液,碘化銀為黃色難溶于水的固體。②工業上將適量氯氣通入無色碘化鈉溶液就能置換出單質碘,溶液變為棕黃色。③少量碘(I2)溶于水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變藍,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變藍。④灼燒海帶后殘留的灰燼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鈉、氯化鈉等化合物。小李的實驗步驟如下:21cnkxtj2008將海帶灰用蒸餾水充分浸泡后過濾,得濾液;然后用以下3種方法,去檢驗海帶灰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方法一:取濾液,通入適量氯氣后與淀粉糊混合,觀察是否變藍。方法二:取濾液,通入適量的氯氣,觀察溶液有無顏色變化。方法三:取濾液,和淀粉糊混合,觀察是否變藍。請回答下列問題:(1)氯氣和碘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3種方法中,方法____是一定不可行的,說出不可行的理由:_______________。(3)取濾液,滴入硝酸銀溶液,若觀察到____________,則證明濾液中含碘離子。四、計算題(共26分) 21cnkxtj200828.(11分)(2013·菏澤)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26 g石灰石樣品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漸加入稀鹽酸,使之與樣品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時,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90 g,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05 g。請計算:21cnkxtj2008(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29.(15分)(1)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按下列要求進行計算:①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②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③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2)蒸饅頭用的某純堿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為了測定該純堿中碳酸鈉和氯化鈉的含量,取一定量的該純堿樣品全部溶解在100 g水中,再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141 g,待完全反應后,(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經過濾、干燥后稱得沉淀質量為10 g,所得濾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5%,請計算:①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②純堿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5 頁 (共 6 頁)(共67張PPT)化學部分能力測試(時間:90分鐘 分值:12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2013·揚州)下列富含蛋白質的是( )A.大米 B.青菜 C.牛肉 D.蘋果答案:C2.(2013·衢州)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答案:C3.(2013·宜賓)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干冰易升華 B.濃鹽酸易揮發C.氫氣可燃燒 D.氫氧化鈉固體易潮解答案:C4.(2013·麗水)規范的實驗操作是科學探究成功的基礎。如圖實驗操作規范的是( )答案:C5.下列關于空氣中各組成成分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中的O2只有點燃時才能發生化學反應B.空氣中的CO2是導致酸雨的主要原因C.空氣中的N2可作為生產氮肥的原料D.空氣中的稀有氣體沒有任何使用價值答案:C6.(2013·宜賓)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多種物質反應。下列對有關反應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點燃的條件下,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鐵B.在點燃的條件下,硫在氧氣里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C.鐵、硫、酒精在氧氣中的燃燒都是化合反應D.物質與氧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氧氣具有氧化性答案:D7.(2013·杭州)過度使用氮肥,是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硝酸銨(NH4NO3)是一種常用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 )A.-3和+5 B.+2和+2C.-5和+3 D.-1和+5答案:A8.(2013·內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B.將20 ℃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溫至40 ℃后溶液仍然飽和C.天然淡水經沉降、過濾、吸附、滅菌等凈化操作后,可供人們生活用水D.稀釋濃硫酸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答案:C9.(2013·河南)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利用化學反應獲得電能的是( )A.風力發電 B.水力發電C.火力發電 D.太陽能發電答案:C10.(2013·慶陽)下列家用物品中,都用到的材料是( )A.合成材料 B.天然纖維C.金屬 D.玻璃答案:A11.(2013·東營)下列有關資源、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和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可隨意利用,而不需要加以保護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們要合理開發與利用C.怎樣利用資源是國家的事,與我們學生無關,不需要我們去關心和學習D.廢舊金屬可以回收利用,所以金屬是可再生資源,金屬礦藏可任意開采答案:B12.(2013·溫州)科學知識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下列物質用途錯誤的是( )解析:鐵銹是氧化鐵,不能和氯化鈉反應,故不能用氯化鈉除鐵銹,應該用稀鹽酸或稀硫酸除鐵銹。答案:A選項 A B C D物質 氯化鈉 二氧化碳 濃硫酸 氧氣用途 除鐵銹 用于滅火 作干燥劑 供給呼吸13.(2013·杭州)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含有鐵銹的鐵粉制取四氧化三鐵,在實驗過程中還需要用到的儀器和藥品合理的是( )A.b(稀硝酸、鋅粒)、c、dB.a(稀硫酸、鋅粒)、c(高錳酸鉀)、d、eC.a(雙氧水、二氧化錳)、dD.c(氯酸鉀、二氧化錳)、d(一氧化碳)解析:利用含有鐵銹的鐵粉制取四氧化三鐵,先要將鐵銹還原成鐵,然后鐵和氧氣生成四氧化三鐵。分析各選項,稀硫酸、鋅粒反應產生氫氣,e裝置為氫氣還原氧化鐵,c裝置為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然后在d裝置中制得四氧化三鐵,B符合題意。答案:B14.(2013·寧波)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圖甲表示水通電分解產生的氣體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B.圖乙表示兩份完全相同的雙氧水在有無MnO2的情況下,產生的O2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C.圖丙表示往鋅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產生的H2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D.圖丁表示往稀鹽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入NaOH溶液,產生的沉淀質量m2與NaOH溶液質量m1的關系解析:水通電生成的氫氣和氧氣體積比是2∶1,質量比是1∶8;雙氧水分解時,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速率,兩份雙氧水完全相同,則產生氧氣的質量也應該相同;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所以產生的氫氣應該隨反應時間先增加,當鋅反應完全時不再變化;滴入的氫氧化鈉先與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再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沉淀。答案:D15.(2013·鄂州)鐵畫是我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鋼材為主料,經鍛打、焊接、酸洗和上漆等多道工藝制成。下列關于鐵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鐵畫應懸掛在干燥的環境中B.所用材料上的鐵銹可用稀鹽酸清洗掉C.給打制成型的鐵畫噴漆既美觀又可以防銹蝕D.所用的主要材料——低碳鋼,有較好的鍛軋性能,它不屬于鐵的合金解析:生鐵和鋼都屬于鐵合金。低碳鋼是鋼材的一種,根據含碳量的高低,可以將普通鋼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含碳量越高,鋼的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其韌性越強。答案:D解析:青銅是銅錫合金,屬于混合物,故A錯誤;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故B錯誤;二氧化錫是由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故C正確;一氧化碳是生成物,還原劑是指反應物中的物質;碳發生了氧化反應,在反應中作還原劑,故D錯誤。答案:C17.(2013·麗水)如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 ℃時,A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B.t ℃時,B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后仍然飽和C.B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更大D.A物質的溶解度大于B物質18.(2013·達州)下列離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OH-B.CO32-、K+、Cl-、Ca2+C.H+、Ba2+、Cl-、SO42-D.K+、OH-、SO42-、Cu2+解析:B中的CO32-和Ca2+生成CaCO3沉淀;C中的Ba2+和SO42-生成BaSO4沉淀,且pH=11的溶液中含有的OH-與H+能生成H2O;D中的OH-與Cu2+生成Cu(OH)2沉淀。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模型的認識。讀圖可知X由兩種不同的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Y、Z分別由同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反應生成的Y和Z的分子個數比為1∶2。答案:(1)X (2)1∶221.(9分)(2013·瀘州)A、B、C、D為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常見的四種金屬。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請完成以下填空。(1)金屬C在金屬活動順序中排在氫________(選填“前面”或“后面”)。(2)根據上述反應能判斷出其中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其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3)若A、B、C、D分別為鋅、鐵、銅、銀中的一種,金屬C與H2SO4反應后所得溶液呈淺綠色,則金屬A為________,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題意可知,C能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所以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的前面。由①可知金屬活動性A>B,由③可知,金屬活動性B>D,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B>D。如果C為鋅、鐵、銅、銀中的鐵,又知金屬活動性A>B>D,所以B為銅,D為銀,則A為鋅,所以③為銅和硝酸銀溶液的反應。答案:(1)前面 (2)A>B>D(3)Zn Cu+2AgNO3==Cu(NO3)2+2Ag22.(4分)(2013·義烏)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氣體制取裝置。在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可選用的發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__(填裝置的編號)。在此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不需要加熱,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答案:BC 催化作用23.(4分)(2013·麗水)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均由下表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元素名稱 氫 氧 氯 錳 鐵元素符號 H O Cl Mn Fe(1)甲溶液在黑色固體乙的作用下生成無色氣體丙,丙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甲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2)為了進一步探究物質間的相互反應,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將固體丁放入過量戊溶液中,得到淺綠色溶液和無色氣體。②向所得淺綠色溶液中加入適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鐵和水,則該反應的反應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二氧化錳是黑色固體,雙氧水是液體,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氣,氧氣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故A溶液為雙氧水溶液,化學式為H2O2。(2)①由現象可知丁為鐵,鐵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觀察到的現象是固體消失,有氣泡產生溶液變為淺綠色。②由①可知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生成的氯化亞鐵和過量的鹽酸,甲溶液為雙氧水溶液,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鐵,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Cl2+H2O2+2HCl==2FeCl3+2H2O。答案:(1)H2O2 (2)FeCl2、H2O2、HCl24.(8分)(2013·義烏)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老師在課堂上為大家做了一個“燃紙成鐵”的趣味實驗。將一張濾紙(組成元素為C、H、O)用FeCl3濃溶液濕潤,在酒精燈上烘干后點燃,濾紙變黑、紅熱,最終生成黑褐色物質。老師告訴大家,黑褐色物質中含有單質鐵。小陽同學對此進行了分析驗證。(1)從反應物的組成分析。因為有________元素,反應后可能生成單質鐵。(2)將黑褐色物質加入稀鹽酸中,發現有連續微小氣泡產生,也可初步證明該黑褐色物質中含有單質鐵。請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證明黑褐色物質中有單質鐵有多種方法。請你列舉一種簡單的、不需要涉及化學反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鐵(或Fe) (2)Fe+2HCl==FeCl2+H2↑ (3)用磁鐵吸引三、實驗探究題(共21分)25.(4分)(2013·湖州)實驗室有瓶標簽殘缺(如圖)的試劑,實驗員告訴小明,這瓶試劑可能是氫氧化鈉、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溶液中的一種。為確定試劑成分,小明進行如下實驗:(1)根據步驟①現象,小明得出了該試劑可能為氯化鈉溶液或硫酸鈉溶液。小明作出該判斷的依據是步驟①的實驗現象是“無色酚酞試液__________________”。(2)由步驟②可確定該試劑為________溶液。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① 取5毫升試劑于A試管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② 另取5 毫升試劑于B 試管中,滴入幾滴氯化鋇溶液 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解析:(1)氯化鈉和硫酸鈉均是中性溶液,因此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2)因為向該溶液中滴入幾滴氯化鋇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其中硫酸鈉能夠和氯化鋇產生白色沉淀,而氯化鈉和氯化鋇不反應。答案:(1)不變色(或無色) (2)硫酸鈉(或Na2SO4)26.(7分)(2013·湖州)小李學習了二氧化碳知識后。進行了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實驗步驟及裝置如下。①用大號針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氣體。②試劑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滿),塞緊雙孔橡皮塞。③連接大號針筒和試劑瓶,緩慢推動活塞,將二氧化碳注入水中。(1)試劑瓶中加入的水應是________。A.蒸餾水 B.自來水(2)推動活塞時盡量緩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當向水中注入CO2氣體體積達到120毫升時,紅色油柱開始向上移動,實驗表明在該條件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________體積的二氧化碳。27.(10分)(2013·杭州)碘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海帶因富含碘元素而成為補碘的常用食物之一。小李想設計實驗驗證海帶中含有碘元素。他查閱了相關資料,得到以下信息:①碘化鈉(NaI)與氯化鈉性質相似,兩者的溶液都是鹽溶液,碘化銀為黃色難溶于水的固體。②工業上將適量氯氣通入無色碘化鈉溶液就能置換出單質碘,溶液變為棕黃色。③少量碘(I2)溶于水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變藍,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變藍。④灼燒海帶后殘留的灰燼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鈉、氯化鈉等化合物。小李的實驗步驟如下:將海帶灰用蒸餾水充分浸泡后過濾,得濾液;然后用以下3種方法,去檢驗海帶灰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方法一:取濾液,通入適量氯氣后與淀粉糊混合,觀察是否變藍。方法二:取濾液,通入適量的氯氣,觀察溶液有無顏色變化。方法三:取濾液,和淀粉糊混合,觀察是否變藍。請回答下列問題:(1)氯氣和碘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3種方法中,方法________是一定不可行的,說出不可行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濾液,滴入硝酸銀溶液,若觀察到____________,則證明濾液中含碘離子。解析:(2)灼燒海帶后殘留的灰燼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鈉、氯化鈉等化合物,將海帶灰用蒸餾水充分浸泡后過濾,得到的濾液中有碘化鈉、氯化鈉等,氯氣能和碘化鈉反應生成碘單質,淀粉遇碘單質會變藍,反應后的溶液變為棕黃色,所以方案一、二可行,濾液中沒有碘單質,不能使淀粉變色,所以方案三不可行。(3)硝酸銀和碘化鈉反應會生成黃色的碘化銀固體,若觀察到黃色沉淀,則證明濾液中含碘離子。答案:(1)Cl2+2NaI==2NaCl+I2(2)三 只有單質碘才能使淀粉變藍,濾液中并不存在單質碘(或濾液中只含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變藍)(3)產生黃色沉淀四、計算題(共26分)28.(11分)(2013·菏澤)化學興趣小組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26 g石灰石樣品放在燒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漸加入稀鹽酸,使之與樣品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時,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90 g,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的總質量為105 g。請計算:(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解析:分析所發生的反應,可發現反應后總質量減輕是由于生成了氣體二氧化碳,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求出二氧化碳的質量。然后利用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碳酸鈣的質量,最后用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求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29.(15分)(1)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按下列要求進行計算:①葡萄糖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②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③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2)蒸饅頭用的某純堿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為了測定該純堿中碳酸鈉和氯化鈉的含量,取一定量的該純堿樣品全部溶解在100 g水中,再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141 g,待完全反應后,(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經過濾、干燥后稱得沉淀質量為10 g,所得濾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5%,請計算:①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②純堿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解析:根據沉淀的質量和化學方程式可計算得出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以及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再根據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5%與反應所得氯化鈉的質量以及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可解得原混合物中氯化鈉的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化學部分能力測試.doc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化學部分能力測試.ppt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化學部分能力測試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