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專題26物質的構成和組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專題26物質的構成和組成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
專題26 物質的構成和組成參考答案
考點知識梳理
考點一 1.原子
2.(1)質子 核電荷 核外電子
(2)原子核 質子數 中子數
(3)氫 (4)質子(或核電荷)數 (5)最外層電子數
中考典型精析
例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原子的結構。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根據題意可知鎘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48。
答案:A
變式訓練1:D
例2: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式表示的含義。題干中三種物質為純凈物,故不可能含有氧分子和氧氣;另外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不可能含有氧離子;觀察化學式可知三種物質都含有氧元素,D選項符合題意。
答案:D
變式訓練2:C
例3:解析:本題以社會熱點——汽車尾氣的處理為載體考查化學變化模型及化學變化類型。讀圖可知:甲是二氧化氮、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氮氣,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此方程中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丁只由一種元素(N)組成;反應前后共有四種分子;乙和丙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答案:C
變式訓練3:D
專題訓練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D D B B B B A D A D A A
二、填空題(共30分)
15兩 雙氧水
16.(1)碳酸鈣(CaCO3) (2)氧(O)
17.(1)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2)三(或3) 45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1 頁 (共 2 頁)(共69張PPT)
專題26 物質的構成和組成
4.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例 1 (2013·溫州)近日,某省發現部分大米鎘超標,鎘超標易引起鎘中毒。鎘元素的核電荷數為48,相對原子質量為112,則鎘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  )
A.48   B.64   C.112   D.160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原子的結構。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根據題意可知鎘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48。
答案:A
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具有熔點高、密度小、抗腐蝕性能好等優良性能,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火箭、航天飛機、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中子數為26,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48    B.26    C.4    D.22
答案:D
例 2 (2013·嘉興)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雙氧水(H2O2)等都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劑,三種物質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離子
C.氧氣 D.氧元素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式表示的含義。題干中三種物質為純凈物,故不可能含有氧分子和氧氣;另外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不可能含有氧離子;觀察化學式可知三種物質都含有氧元素,D選項符合題意。
答案:D
碘鹽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鉀。3月15日起,某省實施新的碘鹽含碘量標準,碘鹽中碘含量從每千克35毫克降至25毫克。這里的“碘”是指(  )
A.碘原子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單質
答案:C
例 3 (2013·寧波)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之一。2012年起我市所有機動車必須取得“環保合格標志”后方能安檢。“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的部分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如圖所示為其中的某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則(  )
A.此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丁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
C.乙和丙由相同的元素組成
D.反應前后共有三種分子
解析:本題以社會熱點——汽車尾氣的處理為載體考查化學變化模型及化學變化類型。讀圖可知:甲是二氧化氮、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氮氣,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此方程中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丁只由一種元素(N)組成;反應前后共有四種分子;乙和丙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答案:C
“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處理為無毒氣體。下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體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C.生成物中有單質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3∶2
答案:D
專題訓練26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1.(2013·天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答案:D
2.(2013·揚州)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氯化鈉   B.金屬 C.金剛石 D.干冰
答案:D
3.(2013·溫州)為了預防櫻桃在成熟期發生果實開裂,果農常施鉀肥,下列屬于鉀肥的是(  )
A.NH4NO3 B.CO(NH2)2
C.Ca(HPO4)2 D.K2CO3
答案:D
4.(2013·江西)我國科學家成功用一種核內有4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鈹原子來測定“北京猿人”的年齡,這種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    B.4    C.6    D.10
答案:D
5.(2013·泰安)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能構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組合
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數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
答案:B
6.(2012·衢州)乙同學在家做作業時,突然聞到從廚房飄過來的魚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燒魚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B.聞到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C.形成香味感覺的部位是鼻腔
D.做作業的控制中心是小腦
解析:燒魚過程中蛋白質會變性,屬于化學變化;聞到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形成香味感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的味覺中樞,不是鼻腔;做作業的控制中心在大腦皮層,不是小腦。
答案:B
7.(2013·上海)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B.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D.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一定發生變化
答案:B
8.(2013·咸寧)臭氧發生器可將氧氣轉化為臭氧(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構成的
B.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
C.氧氣與臭氧的性質相同
D.氧氣轉化為臭氧是物理變化
答案:B
9.(2013·杭州)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過了幾代科學家的艱辛努力,直到現在仍在探索中。
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標志著原子結構
的現代模型問世,如右圖是鋰原子結構
的行星模型,圖中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
4個中子。不能根據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結論是
(  )
A.原子始終在做無規則的運動
B.原子核的體積只占整個原子體積的很小部分
C.構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間存在一種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電中性
解析:讀圖可知原子核的體積很小;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它們緊緊結合在一起,說明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吸引力;原子核內質子帶三個單位正電荷,核外有三個電子帶三個單位負電荷,兩者相互抵消,原子不顯電性,B、C、D選項可由模型得出,不符合題意。模型不能顯示原子的運動,無法得出A的結論,符合題意。
答案:A
10.2012年1月,廣西龍江河發生鎘(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飲用水保護河段輕度污染。元素符號“Cd”不能表示(  )
A.鎘元素 B.金屬鎘
C.一個鎘原子 D.一個鎘分子
解析:元素符號可表示一種元素或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像金屬和稀有氣體還有非金屬固體單質這些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其元素符號還表示這種物質。
答案:D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Cl由Cl-和Na+構成
B.Cl-的質子數比電子數多1
C.原子都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
D.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Cl-的質子數比電子數少1個;原子一般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個別的如氫原子只由質子和電子構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因此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答案:A
12.如圖,向2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清水和紅墨水,使其有較明顯的分界面,將其中1支試管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到:浸在熱水中的試管里的兩種液體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該對比實驗主要說明構成物質的粒子(  )
A.體積小、質量小
B.在不斷運動
C.相互之間有間隔
D.隨溫度升高運動速度加快
解析:由題意可知:浸在熱水中的試管里的兩種液體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該對比實驗主要說明構成物質的粒子隨溫度升高運動速度加快。
答案:D
13.下列生活中常見現象用微觀粒子特性解釋不正確的是(  )
現 象 解 釋
A 溫度計中的水銀球受熱體積膨脹 汞原子受熱體積變大
B 25 m3的石油氣在加壓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0.024 m3的鋼瓶中 氣體分子間空隙大,易于壓縮
C 一小匙蔗糖放入20 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 晴天曬衣服比陰天更易曬干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解析:溫度計中的水銀球受熱體積膨脹是由于汞原子間空隙變大的緣故。
答案:A
14.推理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已發現反氫原子。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
A.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
B.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C.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D.由一個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
解析:反氫原子內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且帶的電荷與一般說的質子和電子正好相反,故A正確。
答案:A
二、填空題(共30分)
15.(4分)(2012·杭州)有水(H2O)、雙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氫原子)三種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這三種物質所含的元素共有____________種,從化學性質的角度看,________與水的化學性質有較大的差異。
解析:H的質子數和D的質子數都是1,中子數不同,互為同位素,都是氫元素,O的質子數是8,所以有兩種元素;這三種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分子結構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雙氧水的分子和另外兩個明顯不同。
答案:兩 雙氧水
16.(6分)(2013·嘉興)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
(1)某礦石樣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鈣、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等化合物,經測定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如圖甲。由此可推測,該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圖乙是某同學模仿甲圖構建的尿素[CO(NH2)2]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則圖中的D表示的是______元素。
解析:(1)礦石模型中不含碳元素,所以礦石中不含碳酸鈣。(2)尿素中C∶O∶N∶H=12∶16∶28∶4,所以質量分數由高到低分別是N、O、C、H,讀圖可知D的質量分數排第二,為氧元素。
答案:(1)碳酸鈣(CaCO3) (2)氧(O)
17.(10分)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1)將“分子”“原子”“元素”填入下圖序號所對應的橫線上。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蔗糖是貯存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學式為C12H22O11,它由________種元素組成,每個蔗糖分子由________個原子構成。
解析:物質由元素組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答案:(1)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2)三(或3) 45
18.(10分)(2013·廣州)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人體中骨骼與牙齒的重要成分是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羥基磷酸鈣由______種元素組成。
(2)二氧化碳、銅和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______________。
(3)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回答。(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變化Ⅰ表示的宏觀事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化Ⅱ表示的宏觀事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從羥基磷酸鈣的化學式[Ca10(PO4)6(OH)2]可以知道羥基磷酸鈣是由Ca、P、O、H四種元素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構成的,銅是由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離子構成的;變化Ⅰ表示的是二氧化硫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3)變化Ⅱ表示的是物質的體積發生了變化,并沒有生成新的分子,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1)四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硫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三氧化硫 溫度降低,物質的體積縮小
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
19.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景】在課外活動中,小斌按照如圖1的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時,聞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2的實驗裝置,進行同樣的實驗,結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現實驗現象,得到了圖1實驗同樣的結論。
【實驗探究與結論】小斌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
(1)滴入少量濃氨水后,濕潤的酚酞濾紙條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從分子運動的角度分析,此現象可說明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從濃氨水化學性質的角度分析,此現象可說明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圖1實驗比較,小斌改進后的裝置的優點是(寫出兩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維拓展】小媚受小斌實驗的啟發,將圖2裝置進一步改裝成圖3裝置,用于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
(1)打開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兩條用紫色石蕊試液潤濕的試紙發生的相同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變化是____________,小媚從圖1實驗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試紙變色,因而她認為以上兩個變化驗證的二氧化碳的性質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柔認為小媚的裝置還可以同時驗證: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小柔為完成自己的兩個驗證實驗,對小媚的實驗進行的簡單改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實驗探究與結論】(1)通過圖示可知,濃氨水揮發出的氨氣分子不斷運動到濕潤的酚酞濾紙條中,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呈堿性,它能使酚酞變紅色。(2)濃氨水中含有水,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氨水分解的速度加快,分子運動加快。(3)圖2中的裝置是密閉的實驗裝置,可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空氣,再加上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反應速度加快;
【思維拓展】(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密度大,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2)只要使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接觸,再讓它和燃著的蠟燭接觸即可。
答案:【實驗探究與結論】(1)變紅色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濃氨水能使酚酞變紅色 (2)促進氨水受熱分解
(3)①反應速度快 ②大大降低了氨氣對空氣的污染
【思維拓展】(1)變紅色 下面的先變紅色,上面的后變紅色 能和水反應生成酸 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2)在支管口接上導管通入一個放有燃燒蠟燭的燒杯,在大試管內裝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
專題26 物質的構成和組成
考點知識梳理
考點一 原子
1.原子的結構
原子
2.注意事項
(1)在原子中, 數= 數= 數。
(2)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近似相對原子質量= + 。
(3)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如 原子的原子核內無中子。
(4) 決定元素的種類。
(5) 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3.原子的性質:質量、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量級,多數原子的質量在10-26千克數量級);不斷運動,有空隙。
4.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過程
(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
(2)會識讀簡單模型。
原子內部結構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道爾頓(1803年)——提出原子概念
湯姆生(1897年)——原子是一個球體,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電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樣鑲嵌在其中
盧瑟福(1911年)——核式結構模型(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的存在)
波爾(1913年)——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運動
考點二 分子與離子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質 性質的最小粒子。
2.離子是帶電的 或 。
3.分子、原子、離子間的區別與聯系
  分子 原子 離子
區別 化學變化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 原子團在有些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電性 不顯電性 不顯電性 陽離子帶正電,陰離子帶負電
相同點 ①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②粒子間都有一定的間隔;③都在不停地運動;都有一定的質量
相同點  
考點三 元素
1.元素是指具有相同 (即 )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分布
(1)地殼中含量居前5位的元素分別為 、 、 、 、 。
(2)人體中含量居前4位的元素分別是 、 、 、 。
(3)海水中除了水由 、 兩種元素組成外,含量較高的元素是 和 ,即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鹽是 。
3.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植物生長需要多種元素,農業上常用的化肥是 肥、 肥、 肥。
4.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素 原子
定義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區別 ①一般用于說明物質的宏觀組成 ②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③元素可以組成單質或化合物 ①一般用于說明物質或分子的微觀構成 ②原子是微觀粒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③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聯系 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多于4個,在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元素:最外層電子都是 個(氦為 個),屬于相對穩定結構。
考點四 元素符號
1.書寫:第1個字母 ,第2個字母 。
2.意義:可以表示一種元素,也可以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金屬、固態非金屬及稀有氣體的元素符號還可以表示一種物質。當元素符號前有數字時,該符號只具有微觀意義。如:
(1)H表示 、 。
(2)He表示 、 、 。 
(3)2H表示 。
考點五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合理有序地對所有已知的化學元素進行了排列,每種元素占有一個格子。表中每一橫行表示一個周期,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逐漸 ,電子層數 ;每一豎列表示一個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電子層數逐漸 ,化學性質 。
2.原子序數= 數(或 數);周期數= 數。
中考典型精析
例1:(2013·溫州)近日,某省發現部分大米鎘超標,鎘超標易引起鎘中毒。鎘元素的核電荷數為48,相對原子質量為112,則鎘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  )
A.48    B.64    C.112    D.160
變式訓練1: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具有熔點高、密度小、抗腐蝕性能好等優良性能,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火箭、航天飛機、船舶和化工等。已知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中子數為26,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48     B.26     C.4     D.22
例2:(2013·嘉興)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雙氧水(H2O2)等都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劑,三種物質中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離子     C.氧氣 D.氧元素
變式訓練2:碘鹽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鉀。3月15日起,某省實施新的碘鹽含碘量標準,碘鹽中碘含量從每千克35毫克降至25毫克。這里的“碘”是指(  )
A.碘原子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單質
例3:(2013·寧波)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之一。2012年起我市所有機動車必須取得“環保合格標志”后方能安檢。“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的部分有毒氣體轉化為無毒氣體,如圖所示為其中的某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則(  )
A.此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丁物質由兩種元素組成
C.乙和丙由相同的元素組成
D.反應前后共有三種分子
變式訓練3:“三效催化轉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處理為無毒氣體。下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體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C.生成物中有單質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3∶2
專題訓練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
1.(2013·天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2.(2013·揚州)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氯化鈉   B.金屬 C.金剛石 D.干冰
3.(2013·溫州)為了預防櫻桃在成熟期發生果實開裂,果農常施鉀肥,下列屬于鉀肥的是(  )
A.NH4NO3 B.CO(NH2)2 C.Ca(HPO4)2 D.K2CO3
4.(2013·江西)我國科學家成功用一種核內有4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鈹原子來測定“北京猿人”的年齡,這種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    B.4    C.6    D.10
5.(2013·泰安)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能構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組合
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數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
6.(2012·衢州)乙同學在家做作業時,突然聞到從廚房飄過來的魚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燒魚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B.聞到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C.形成香味感覺的部位是鼻腔 D.做作業的控制中心是小腦
7.(2013·上海)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 B.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質量一定大于原子質量  D.化學變化中分子數目一定發生變化
8.(2013·咸寧)臭氧發生器可將氧氣轉化為臭氧(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構成的 B.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
C.氧氣與臭氧的性質相同 D.氧氣轉化為臭氧是物理變化
9.(2013·杭州)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過了幾代科學家的艱辛努力,直到現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標志著原子結構的現代模型問世,如右圖是鋰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圖中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4個中子。不能根據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結論是(  )
A.原子始終在做無規則的運動
B.原子核的體積只占整個原子體積的很小部分
C.構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間存在一種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電中性
10.2012年1月,廣西龍江河發生鎘(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飲用水保護河段輕度污染。元素符號“Cd”不能表示(  )
A.鎘元素 B.金屬鎘 C.一個鎘原子 D.一個鎘分子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Cl由Cl-和Na+構成
B.Cl-的質子數比電子數多1
C.原子都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
D.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12.如圖,向2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清水和紅墨水,使其有較明顯的分界面,將其中1支試管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到:浸在熱水中的試管里的兩種液體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該對比實驗主要說明構成物質的粒子(  )
A.體積小、質量小
B.在不斷運動
C.相互之間有間隔
D.隨溫度升高運動速度加快
13.下列生活中常見現象用微觀粒子特性解釋不正確的是(  )
現 象 解 釋
A 溫度計中的水銀球受熱體積膨脹 汞原子受熱體積變大
B 25 m3的石油氣在加壓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0.024 m3的鋼瓶中 氣體分子間空隙大,易于壓縮
C 一小匙蔗糖放入20 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 晴天曬衣服比陰天更易曬干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14.推理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質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已發現反氫原子。你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
A.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
B.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C.由一個帶負電的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
D.由一個質子和一個帶正電的電子構成
二、填空題(共30分)
15.(4分)(2012·杭州)有水(H2O)、雙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氫原子)三種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這三種物質所含的元素共有____________種,從化學性質的角度看,________與水的化學性質有較大的差異。
16.(6分)(2013·嘉興)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
(1)某礦石樣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鈣、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等化合物,經測定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如圖甲。由此可推測,該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圖乙是某同學模仿甲圖構建的尿素[CO(NH2)2]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則圖中的D表示的是______元素。
17.(10分)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1)將“分子”“原子”“元素”填入下圖序號所對應的橫線上。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蔗糖是貯存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學式為C12H22O11,它由________種元素組成,每個蔗糖分子由________個原子構成。
18.(10分)(2013·廣州)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人體中骨骼與牙齒的重要成分是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羥基磷酸鈣由______種元素組成。
(2)二氧化碳、銅和氯化鈉三種物質中,由分子構成的是______________。
(3)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回答。(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變化Ⅰ表示的宏觀事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化Ⅱ表示的宏觀事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共28分)
19.請你參與下列探究:
【問題情景】在課外活動中,小斌按照如圖1的實驗探究分子的運動時,聞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如圖2的實驗裝置,進行同樣的實驗,結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現實驗現象,得到了圖1實驗同樣的結論。
【實驗探究與結論】小斌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
(1)滴入少量濃氨水后,濕潤的酚酞濾紙條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從分子運動的角度分析,此現象可說明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從濃氨水化學性質的角度分析,此現象可說明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體氫氧化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圖1實驗比較,小斌改進后的裝置的優點是(寫出兩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維拓展】小媚受小斌實驗的啟發,將圖2裝置進一步改裝成圖3裝置,用于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
(1)打開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兩條用紫色石蕊試液潤濕的試紙發生的相同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變化是____________,小媚從圖1實驗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試紙變色,因而她認為以上兩個變化驗證的二氧化碳的性質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柔認為小媚的裝置還可以同時驗證: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小柔為完成自己的兩個驗證實驗,對小媚的實驗進行的簡單改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6 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昭通市| 布拖县| 西充县| 星座| 社旗县| 定远县| 普兰县| 盐边县| 吉木萨尔县| 仲巴县| 边坝县| 伊川县| 安泽县| 高邮市| 彭山县| 烟台市| 阜新市| 铜鼓县| 井冈山市| 永靖县| 许昌县| 沙坪坝区| 内乡县| 武定县| 新邵县| 贺州市| 桂阳县| 福鼎市| 济南市| 静乐县| 剑川县| 安仁县| 德州市| 安吉县| 涞源县| 日土县| 尚义县| 永新县| 扶沟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