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專題39 人類生存的地球考點知識梳理考點一 地球的結構地球分為 、 、 三層,地殼和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考點二 火山1.火山是地球內部灼熱巖漿沿地殼 處噴出地表的現象。2.火山是由 、火山口、巖漿通道三部分組成。3.火山按活動情況可分為活火山、 和休眠火山。4.火山給人類帶來了許多危害: 、埋沒農田、 ,甚至危及人類生命。但火山也會給人類帶來好處:火山灰和火山塵可為農田提供無機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礦產。5.目前全世界的各類火山共有 余座,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的陸地和周圍海區,以及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考點三 地震1.地震是地殼巖石在 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2.地震的結構,包括 、震中和 。3.世界地震分布主要集中在 地區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一帶地區。4.地震的預防:發生地震時,要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和桌子底下。考點四 板塊學說1915年德國科學家 創立了“大陸漂移說”,20世紀60年代,人們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新的全球構造理論——“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即 、非洲板塊、美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不斷發生碰撞和張裂。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脈,如: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美洲板塊和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張裂形成了大西洋。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引起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考點五 地形的變化1.內部力量:使地表的起伏加大,具有 ,形成高山、高原、低地。2.外部力量:使地表趨于平坦,具有 和 ,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表現形式:流水、風、海浪、冰川等。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 的結果。考點六 生活中的水21cnkxtj20081.水的分布2.(1)自然界中的水循環21cnkxtj2008(2)水循環的意義:使陸地上的 不斷地得到更新和補充。3.我國的水資源(1)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 ,但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水平的 。(2)空間分布上, , 。(3)時間分配上,夏季 ,冬季 ,年際變化大。4.南水北調工程——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的跨流域調水措施,對缺水的西北、華北地區,意義十分重大。中考典型精析例1:(2013·溫州)如圖是地球的內部結構圈層示意圖,由外到內依次表示( ) 21cnkxtj2008A.地幔、地核、地殼 B.地殼、地幔,地核C.地核、地殼、地幔 D.地核、地幔、地殼變式訓練1:煮熟的雞蛋由內向外可分為蛋黃、蛋白和蛋殼三層,地球的內部構造和熟雞蛋相似,如果把熟雞蛋比作地球,那么蛋黃、蛋白、蛋殼分別代表哪一層結構?( )A.地核、地幔、地殼 B.地幔、地殼、地核C.地殼、地幔、地核 D.地核、地殼、地幔例2:(2013·衢州)2013年4月,雅安地震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下列有關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是由于板塊的碰撞或張裂引起的21cnkxtj2008B.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員傷亡C.地震發生時,應迅速到房屋內躲避D.我國已經能夠準確預報地震變式訓練2: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下列有關防災減災說法錯誤的是( )A.煤礦礦井內嚴禁煙火B.地震發生時,盡量選擇往室內躲避C.通過人工降雨緩解旱情D.保護植被、植樹造林,能減緩沙塵暴的發生例3:(2012·寧波)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但地球上的陸地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如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A.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21cnkxtj2008B.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D.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變式訓練3: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水。下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示意圖,寫出圖中②所代表環節的名稱。專題訓練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1分) 21cnkxtj20081.(2013·湖州)下列現象與其形成原因對應的是( )A.雅安地震——人類活動B.四季更替——地殼運動C.海陸變遷——太陽活動D.地形變化——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2.(2013·臺州)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發生7.0級地震。地震時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A.高處跳樓逃生 B.乘電梯快速下樓C.向窗外大聲呼救 D.躲到衛生間墻角3.溫州東部平原地區河道縱橫交錯,形成江南水鄉特有的地形。影響這種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21cnkxtj2008A.冰川 B.流水 C.風力 D.海浪4.目前,與人類關系最密切、最需要保護的水體資源是( )A.冰川水 B.河流水C.深層地下水 D.大氣水5.我國水資源季節分配的特點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也少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少,冬春多6.(2013·金華)金華市山清水秀、氣候宜人。下列描述金華市氣候的是( )A.今天最高氣溫25 ℃ B.明天多云轉陰C.今天市區空氣質量為Ⅱ級 D.冬天寒冷干燥7.(2012·金華)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緯度位置相近,長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氣候,是全國7月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造成兩地氣候明顯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經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陸位置 D.季風影響8.(2013·義烏)關于地球的有關知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B.地球內部圈層結構中,最內層是地幔C.火山爆發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21cnkxtj2008D.地球的巖石圈好像一整塊拼好的“七巧板”,說明全球由七大板塊組成9.(2013·臺州)植被的破壞容易引發泥石流,對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為不恰當的是( )A.打草稿紙時充分利用紙張的正、反面B.就餐時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紙杯C.旅行時愛護樹木,不踐踏草坪D.將廢報紙送到回收站10.(2012·義烏)2012世界末日的說法由來已久,特別是《后天》《2012》等電影放映后曾給一些人帶來了極大的恐慌。下列對影片中出現的情景解釋錯誤的是( )A.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 21cnkxtj2008B.火山、地震——地殼運動C.海陸變遷——板塊的碰撞和張裂D.地球上短波通訊受影響——太陽活動增強11.下列與地殼運動和板塊學說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全球由七大板塊組成B.組成地球的板塊會發生碰撞和張裂C.火山噴發不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D.發生地震時應快速跑入面積較大的房間12.20世紀60年代,隨著海洋地質學、古地磁學、地球物理學等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創建了一種新的全球構造理論——“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 21cnkxtj2008A.地殼的凹陷 B.板塊的擠壓C.板塊的碰撞 D.板塊的張裂13.下列各圖反映的地理現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14.(2012·湖州)地球所有的水資源都匯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徑約1 384 km的水珠,如圖。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地球公民應盡之責,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21cnkxtj2008A.填湖造房 B.分類處理生活污水C.直接排放工業廢水 D.過量施用農藥化肥15.我國東部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隨緯度變化情況如圖。據此信息,下列有關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低緯度地區較多B.北緯40°附近最少C.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D.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減少16.衢州市水、生物和礦產等資源豐富,下列有關衢州市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資源充沛,不需要實施節水措施,可放開使用B.石灰石資源豐富,但應適量開發,防止環境污染的加劇C.野生動物種類較多,且肉質鮮美,有利于特色餐飲業的發展D.森林儲備量大,可大量砍伐用于生產一次性筷子,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17.(2012·衢州)面對突發災害和險情,如何正確逃生和急救至關重要。下列逃生和急救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發生地震時,要快速跑回家中,躲到床上、柜子里等地方B.高樓著火不可使用電梯,應用濕布捂住口鼻,彎腰沿逃生路線跑C.溺水時要保持鎮靜,不要手腳亂蹬,應屏住呼吸,盡量讓口鼻浮出水面D.發生觸電時不能直接用手拉人,應快速用干木棍把電線挑開,并迅速切斷電源二、非選擇題(共49分) 21cnkxtj200818.(15分)讀海洋和陸地間水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和字母代表的水循環的環節名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1cnkxtj2008(2)目前人類對水循環中哪一環節可以施加影響?請舉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19.(6分)和幾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后,進行討論。你認為可作為支持“大陸漂移說”的證據的是________,可作為反對“大陸漂移說”的證據的是________。①大西洋兩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動物有親緣關系,如兩岸都有鴕鳥,而鴕鳥不會飛,更不會游,所以無法跨越大西洋;②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可基本拼合,且兩岸大陸上的巖層構造很相似;③大陸是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動幾千千米所需的巨大原動力無法確定;④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沒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巖層沒有連續;⑤南極洲上有大量的煤礦,表明現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溫暖的植物茂盛區;21cnkxtj2008⑥大陸牢牢地緊連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20.(10分)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在2 500萬年前,才開始從海底上升,現在每年仍以18.2毫米的速度不斷上升。“五岳”之首的泰山近100萬年來,已經上升了500多米,直到今天它仍在緩慢地升高。根據這兩則材料分析下列問題:(1)喜馬拉雅山脈和泰山的形成原因可能是什么?(2)目前,這兩個山脈仍在緩慢地升高,這說明什么?21.(10分)如圖是某些國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m3/人)。(1)由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是一個水資源__________的國家。(2)談談你在生活中節約用水的三點做法。22.(8分)2011年5月13日,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海洋環境總體狀況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嚴重,環境惡化趨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1)下列屬于海洋水體污染危害的有________(填序號)。①使海產品減少,影響人類的食物來源 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響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積毒素,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內21cnkxtj2008(2)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必須保護好海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保護我省的海洋環境,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6 頁 (共 6 頁)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專題39 人類生存的地球參考答案考點知識梳理考點一 地殼 地幔 地核考點二 1.薄弱 2.火山錐 3.死火山 4.毀壞交通 引起火災 5.2 500考點三 1.地球內力 2.震源 震中距 3.環太平洋考點四 魏格納 亞歐板塊 南極洲板塊考點五 1.階段性 2.廣泛性 持續性 共同作用考點六 2.(1)蒸發 水汽輸送 降水 地表徑流 (2)淡水資源3.(1)第六 四分之一 (2)東多西少 南多北少 (3)豐富 欠缺中考典型精析例1:解析:本題考查地球內部結構圈層的判斷,地球內部圈層由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答案:B變式訓練1:A例2:解析: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形成地殼變動的最主要的原因,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A正確;地震可引起多種自然災害,B錯誤;發生地震時,要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和桌子底下,C錯誤;目前世界上還不能準確地預測地震,D錯誤。答案:A變式訓練2:B例3:解析:由圖中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可推出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南美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多。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不同區域相差很大。答案:A變式訓練3:海洋(或“海”) 水汽輸送(或“水汽運輸”“水汽轉移”等)專題訓練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1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B A D B A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答案 B D C B D B A二、非選擇題(共49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1 頁 (共 1 頁)(共54張PPT)專題39 人類生存的地球考點六 生活中的水1.水的分布2.(1)自然界中的水循環例 1 (2013·溫州)如圖是地球的內部結構圈層示意圖,由外到內依次表示( )A.地幔、地核、地殼B.地殼、地幔,地核C.地核、地殼、地幔D.地核、地幔、地殼解析:本題考查地球內部結構圈層的判斷,地球內部圈層由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答案:B煮熟的雞蛋由內向外可分為蛋黃、蛋白和蛋殼三層,地球的內部構造和熟雞蛋相似,如果把熟雞蛋比作地球,那么蛋黃、蛋白、蛋殼分別代表哪一層結構?( )A.地核、地幔、地殼 B.地幔、地殼、地核C.地殼、地幔、地核 D.地核、地殼、地幔答案:A例 2 (2013·衢州)2013年4月,雅安地震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下列有關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是由于板塊的碰撞或張裂引起的B.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員傷亡C.地震發生時,應迅速到房屋內躲避D.我國已經能夠準確預報地震解析: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形成地殼變動的最主要的原因,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A正確;地震可引起多種自然災害,B錯誤;發生地震時,要快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和桌子底下,C錯誤;目前世界上還不能準確地預測地震,D錯誤。答案:A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下列有關防災減災說法錯誤的是( )A.煤礦礦井內嚴禁煙火B.地震發生時,盡量選擇往室內躲避C.通過人工降雨緩解旱情D.保護植被、植樹造林,能減緩沙塵暴的發生答案:B例 3 (2012·寧波)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但地球上的陸地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如圖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各占世界總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可見( )A.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B.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D.亞洲水資源總量最多,不存在水資源缺乏問題解析:由圖中的淡水資源和人口數量,可推出亞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少,南美洲水資源人均擁有量最多。全球水資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不同區域相差很大。答案:A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水。下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示意圖,寫出圖中②所代表環節的名稱。答案:海洋(或“海”) 水汽輸送(或“水汽運輸”“水汽轉移”等)專題訓練39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1分)1.(2013·湖州)下列現象與其形成原因對應的是( )A.雅安地震——人類活動B.四季更替——地殼運動C.海陸變遷——太陽活動D.地形變化——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答案:D2.(2013·臺州)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發生7.0級地震。地震時正確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A.高處跳樓逃生 B.乘電梯快速下樓C.向窗外大聲呼救 D.躲到衛生間墻角答案:D3.溫州東部平原地區河道縱橫交錯,形成江南水鄉特有的地形。影響這種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冰川 B.流水 C.風力 D.海浪答案:B4.目前,與人類關系最密切、最需要保護的水體資源是( )A.冰川水 B.河流水C.深層地下水 D.大氣水答案:B5.我國水資源季節分配的特點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也少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少,冬春多答案:A6.(2013·金華)金華市山清水秀、氣候宜人。下列描述金華市氣候的是( )A.今天最高氣溫25 ℃B.明天多云轉陰C.今天市區空氣質量為Ⅱ級D.冬天寒冷干燥答案:D7.(2012·金華)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緯度位置相近,長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氣候,是全國7月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造成兩地氣候明顯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經度位置 B.海拔高度C.海陸位置 D.季風影響答案:B8.(2013·義烏)關于地球的有關知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B.地球內部圈層結構中,最內層是地幔C.火山爆發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原因D.地球的巖石圈好像一整塊拼好的“七巧板”,說明全球由七大板塊組成答案:A9.(2013·臺州)植被的破壞容易引發泥石流,對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為不恰當的是( )A.打草稿紙時充分利用紙張的正、反面B.就餐時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紙杯C.旅行時愛護樹木,不踐踏草坪D.將廢報紙送到回收站答案:B10.(2012·義烏)2012世界末日的說法由來已久,特別是《后天》《2012》等電影放映后曾給一些人帶來了極大的恐慌。下列對影片中出現的情景解釋錯誤的是( )A.溫室效應——臭氧層被破壞B.火山、地震——地殼運動C.海陸變遷——板塊的碰撞和張裂D.地球上短波通訊受影響——太陽活動增強答案:A11.下列與地殼運動和板塊學說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全球由七大板塊組成B.組成地球的板塊會發生碰撞和張裂C.火山噴發不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D.發生地震時應快速跑入面積較大的房間答案:B12.20世紀60年代,隨著海洋地質學、古地磁學、地球物理學等的興起和發展,人們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創建了一種新的全球構造理論——“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殼的凹陷 B.板塊的擠壓C.板塊的碰撞 D.板塊的張裂答案:D13.下列各圖反映的地理現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答案:C14.(2012·湖州)地球所有的水資源都匯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徑約1 384 km的水珠,如圖。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地球公民應盡之責,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填湖造房 B.分類處理生活污水C.直接排放工業廢水 D.過量施用農藥化肥答案:B15.我國東部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隨緯度變化情況如圖。據此信息,下列有關該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低緯度地區較多B.北緯40°附近最少C.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D.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減少答案:D16.衢州市水、生物和礦產等資源豐富,下列有關衢州市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資源充沛,不需要實施節水措施,可放開使用B.石灰石資源豐富,但應適量開發,防止環境污染的加劇C.野生動物種類較多,且肉質鮮美,有利于特色餐飲業的發展D.森林儲備量大,可大量砍伐用于生產一次性筷子,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答案:B17.(2012·衢州)面對突發災害和險情,如何正確逃生和急救至關重要。下列逃生和急救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發生地震時,要快速跑回家中,躲到床上、柜子里等地方B.高樓著火不可使用電梯,應用濕布捂住口鼻,彎腰沿逃生路線跑C.溺水時要保持鎮靜,不要手腳亂蹬,應屏住呼吸,盡量讓口鼻浮出水面D.發生觸電時不能直接用手拉人,應快速用干木棍把電線挑開,并迅速切斷電源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9分)18.(15分)讀海洋和陸地間水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數字和字母代表的水循環的環節名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目前人類對水循環中哪一環節可以施加影響?請舉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水汽輸送 ②地表徑流 ③地下徑流 A.蒸發 B.降水 C.蒸騰 (2)地表徑流,如南水北調、修建水庫、引水灌溉等。19.(6分)和幾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后,進行討論。你認為可作為支持“大陸漂移說”的證據的是________,可作為反對“大陸漂移說”的證據的是________。①大西洋兩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動物有親緣關系,如兩岸都有鴕鳥,而鴕鳥不會飛,更不會游,所以無法跨越大西洋;②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可基本拼合,且兩岸大陸上的巖層構造很相似;③大陸是由堅硬的巖石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動幾千千米所需的巨大原動力無法確定;④大西洋兩岸的大陸輪廓沒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巖層沒有連續;⑤南極洲上有大量的煤礦,表明現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溫暖的植物茂盛區;⑥大陸牢牢地緊連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答案:①②⑤ ③④⑥20.(10分)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在2 500萬年前,才開始從海底上升,現在每年仍以18.2毫米的速度不斷上升。“五岳”之首的泰山近100萬年來,已經上升了500多米,直到今天它仍在緩慢地升高。根據這兩則材料分析下列問題:(1)喜馬拉雅山脈和泰山的形成原因可能是什么?(2)目前,這兩個山脈仍在緩慢地升高,這說明什么?答案:(1)板塊的碰撞。 (2)板塊仍在不斷運動(發生碰撞)。21.(10分)如圖是某些國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m3/人)。 (1)由圖中可以看出我國是一個水資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國家。(2)談談你在生活中節約用水的三點做法。答案:(1)人均占有量比較缺乏 (2)洗手后及時關閉水龍頭;洗澡時減少淋浴時間;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等。22.(8分)2011年5月13日,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海洋環境總體狀況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嚴重,環境惡化趨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1)下列屬于海洋水體污染危害的有________(填序號)。①使海產品減少,影響人類的食物來源 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響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積毒素,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內(2)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必須保護好海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保護我省的海洋環境,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③ (2)禁止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水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專題39人類生存的地球.doc 2014年中考初中科學復習學案專題39人類生存的地球參考答案.doc 專題39 人類生存的地球.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