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2022-2023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七年級科學(xué)“沖刺重高”培優(yōu)講義(十四):力的存在【word,含答案及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2022-2023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七年級科學(xué)“沖刺重高”培優(yōu)講義(十四):力的存在【word,含答案及解析】

資源簡介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用F表示,前者是施力物體,后者是受力物體
2.力產(chǎn)生的條件:
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 。
說明:力的產(chǎn)生不能脫離物體存在,單個物體不存在力,不接觸也能產(chǎn)生力,如吸鐵石;
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產(chǎn)生力,如相互挨著的課桌。
二、力的作用效果
①改變物體的形狀(或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的改變。
一個物體只要發(fā)生了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或者形狀的改變,這個物體一定受到了力。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比如兩車追尾,后車撞了前車,兩車都損毀
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 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3、物體間的作用力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的,沒有先后之分并且性質(zhì)相同。比如你推我的力與我推你的力,都是推力,共存亡。
四、力的測量
1、力的單位——國際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表示,
2、力的測量:測力計,常用測力計為彈簧測力計 。
3、力的測量就是將力的作用效果與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較的過程。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1牛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個力的大小就是1牛。
4.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
5、使用方法
使用前
拉動彈簧:反復(fù)拉動彈簧,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
明確量程、分度值、校零
在零刻度線以上,測出來的力比實際的力小,
在零刻度線以下,測出來的力比實際的力大。
使用時
不能超量程使用(刻度尺除外)
同方向:測力時,要讓彈簧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且彈簧不能靠在刻度盤上,防止摩擦.
彈簧測力計與面板摩擦,會使測量數(shù)值偏小
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盤垂直
使用后
調(diào)節(jié)彈簧測力計,讓指針對齊零刻度線。
6、彈性:受力時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fù)原狀的性質(zhì)
彈力: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
彈力的本質(zhì)是分子間的作用力
彈力是按照力的性質(zhì)命名的
壓力,支持力,拉力則是由力的效果命名的,
彈力不一定是壓力,支持力,拉力。
彈力產(chǎn)生條件: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
彈力產(chǎn)生原因:物體反抗形變
彈力的方向與引起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
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具體情況有以下幾種。
①輕繩的彈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②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跟接觸的面垂直,面與面接觸,點與面接觸,都是垂直于面;點與點的接觸要找兩接觸點的公切面,彈力垂直于這個公切面指向被支持物。
③桿:彈力方向是任意的,由它所受外力和運動狀態(tài)決定。
五、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力的三要素會影響到的力的作用效果
如:將一個硬彈簧往外拉,如果用的力比較小的話則拉不動。
如果用大力拉,則拉得動。
向右用力,彈簧被拉長;
向左用力,彈簧被壓短。
扭螺釘, 在扳手上離螺釘越遠的位置施力越省力,離近越費力。
在門柄處推門很容易,可在門的最里側(cè)推門卻很難推開,
六、力的示意圖
1、力的圖示
按一定比例畫出的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力的作用點由線段起點表示,力的方向由箭頭指向表示,力的大小由線段的長短來表示
一定點(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上)
二畫線(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射線)
三取標(biāo)度定大小(在截取的線段內(nèi)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四標(biāo)名稱及大小(在箭頭旁標(biāo)明力的名稱及大小)
2、力的示意圖
在很多情況下,不需要嚴(yán)格按照力的圖示法表示力,而只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物體受到的力,且不過分強調(diào)有向線段的長短和起點,這種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圖。
無須選標(biāo)度
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適當(dāng)長度線段即可
在線段末端標(biāo)出箭頭,表示方向
G代表重力,F(xiàn)代表壓力,N代表支持力,f代表摩擦力
例1、小明同學(xué)在使用彈簧測力計前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已指在0.4 N刻度處,沒來得及校零就用它去測力,如果示數(shù)是2.5 N,則所測力的實際大小為(  )
A.2.5N B.2.1N C.2.9N D.2.7N
例2、有些時候只要運動員踢球的位置得當(dāng), 便能讓足球劃過一道弧線繞過對方的運動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香蕉球”。這里“踢球的位置”,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點 D.以上都是
例3、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在實驗時,將一物體掛在豎直懸掛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上,測出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2.6牛。然后把彈簧測力計倒過來,又將同一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拉環(huán)上,秤鉤固定,當(dāng)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
A.大于2.6牛 B.等于2.6牛 C.小于2.6牛 D.等于5.2牛
例4、如圖所示,將一個彈性較好的鋼片固定在桌邊,在鋼片上用細線掛鉤碼,使鋼片受力而發(fā)生如圖甲、乙、丙、丁(圖丁中施加在鋼片的力的大小同圖甲,只是方向不同)的四種形變。
(1)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乙中鋼片的形變程度,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guān)。
(2)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丁中鋼片的彎曲方向,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guān)。
(3)在圖甲與圖丙的實驗中,控制    不變,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之間的關(guān)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在科學(xué)上叫做   法。
例5、完成下列作圖:
(1)如圖甲所示,請畫出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
(2)如圖乙所示,氫氣球下吊一物體,物體沿MN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該物體所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1.關(guān)于彈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一定產(chǎn)生彈力
B.彈力僅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
C.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
D.彈力是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fù)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
2.關(guān)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兩個力作用在同一點,產(chǎn)生的效果就相同
B.只要兩個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產(chǎn)生的效果就相同
C.只要力的要素中的兩個相同,那么這兩個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D.必須是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體上的同一點,產(chǎn)生的效果才會相同
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計,物重G=1牛,則彈簧測力計甲和乙的示數(shù)分別為(  )
A.1牛、0牛 B.0牛、1牛 C.1牛、1牛 D.1牛、2牛
4.如圖所示,一根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在彈性限度內(nèi)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彈簧的另一端,下列有關(guān)“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手對彈簧的拉力 B.彈簧對手的拉力
C.墻對彈簧的拉力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5.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位同學(xué)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場上相對而立。若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同時,乙對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靜止不動,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過程中,始終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靜止變?yōu)楹笸耍f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6.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條彈性繩拉開,使彈性繩兩端的拉環(huán)能分別套在相隔一段距離的兩根柱子上,用來曬衣服。現(xiàn)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圖甲的方法做,另一種是按圖乙的方法做。關(guān)于這兩種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要小
B.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比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要小
C.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相同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圖甲中每個人所用的力與圖乙中每個人所用的力的大小
7.用力的示意圖畫出如圖所示物體所受的力。
(1)用1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彈簧。
(2)用200牛的力提水桶。
(3)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50牛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
8.小明觀察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他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
(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圖1中所示的一根兩頭帶鉤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重力已 知)、鐵架臺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   。進行實驗后,小明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表中數(shù)據(jù)明顯錯誤的是第   次實驗。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拉力(鉤碼總重)F/牛 0 1 2 3 4 5 6
彈簧伸長量△L/厘米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錯誤的一組數(shù)據(jù),在圖2中作出彈簧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guān)系圖像。
(3)由圖像可驗證小明的猜想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
(4)小華認為實驗中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他的做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掛鉤勾住彈簧下端向下拉來改變力的大小,力的數(shù)值由彈簧測力計讀出。你認為用彈簧測力計好,還是用鉤碼更好一些?答:   ;理由是   。
1.小明在觀賞世乒賽時,對乒乓球和球拍產(chǎn)生了下列四種想法,其中正確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飛行時仍然受到球拍的作用力
B.乒乓球改變運動方向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給球拍的力小于球拍給乒乓球的力
D.乒乓球與球拍接觸時,乒乓球先給球拍一個力,然后球拍再給乒乓球一個力
2.小楓同學(xué)提一桶水時,他對水桶施加一個提力,同時水桶對小楓的手也施加一個拉力,則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
A.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相同
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
C.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
D.作用點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3.在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內(nèi),如果受到8 N的拉力,彈簧的長度為29 cm,如果受到5 N的拉力,彈簧的長度是26 cm,則不受任何力時彈簧的長度是(  )
A.19 cm B.20 cm C.21 cm D.22 cm
4.小球向左運動與彈簧接觸后,經(jīng)歷了如圖甲、乙所示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壓縮過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壓縮過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快慢
C.彈開過程不能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整個過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
5.如圖所示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部分體育圖標(biāo),其中與其他三個力所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①用力拉弓,弓弦彎了
B.②用力蹬腳踏板,自行車加速前進
C.③用力墊球,球飛出去
D.④用力劃水,人加速前進
6.如圖所示,請畫出繩子對天花板的拉力F的示意圖。
7.某同學(xué)在探究彈簧的特點時,得出了彈簧受到的拉力與彈簧的長度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根彈簧的原長是   cm。
(2)彈簧在受到6N的拉力時,比原來伸長了   cm,此時彈簧發(fā)生了彈性形變。
(3)分析圖像及有關(guān)數(shù)據(jù),你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
(4)用此彈簧制作的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   。
答案及解析
例1、B
【解析】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無論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零,只要不超過彈性限度,那么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時,彈簧伸長的長度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原長和現(xiàn)在長度的差。因此所測量力的實際大小為:2.5N-0.4N=2.1N,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例2、C
【解析】根據(jù)題目描述可知,“踢球的位置”指的是力的作用點,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例3、A
【解析】剛物體直接掛在掛鉤上時,掛鉤受到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即F=G=2.6N。當(dāng)物體掛在拉環(huán)上時,掛鉤受到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和測力計外殼重力之和,因此會大于2.6N,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例4、(1)大小有關(guān)(2)方向有關(guān)(3)大小和方向不變;作用點之間的關(guān)系;控制變量法
【解析】(1)圖甲中鋼片的彎曲程度比乙中鋼片的彎曲程度小,是因為力的大小不同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2)圖甲和圖丁中鋼片的彎曲方向不同,是因為力的方向不同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可以發(fā)現(xiàn):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1方向有關(guān);
(3)圖甲與圖丙的實驗中,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力的作用點不同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之間的關(guān)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在科學(xué)上叫做控制法。
例5、(1)
(2)解:如圖所示:
【解析】(1)①首先通過入射點作垂直于分界面的法線,然后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cè)畫出反射光線;
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據(jù)此在水里法線右側(cè)畫出對應(yīng)的折射光線即可,如下圖所示:
(2)物體沿MN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在豎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即豎直向上的拉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二者都作用在物體上,作圖如下:
1.B
【解析】A.相互接觸的物體,且發(fā)生形變,這時才產(chǎn)生彈力,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彈力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產(chǎn)生的力,彈簧,橡皮筋等都會產(chǎn)生彈力,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彈力是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fù)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力,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2.D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只有這三個要素都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會相同,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3.C
【解析】在甲和乙圖中,彈簧測力計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等于它的掛鉤上受到的拉力。因為掛鉤上的拉力都與物體的重力產(chǎn)生,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等于物體重力1N,故C正確,而A、B、D錯誤。 故選C。
4.B
【解析】當(dāng)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時,我們的手會明顯感覺到受到拉力,因此“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就是彈簧對手的拉力,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5.D
【解析】A.乙對甲的力和甲對乙的力為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乙對甲的推力也是60N,故A錯誤;
B.甲和乙質(zhì)量相同,滑板也相同,受到相同的力后,乙和甲都會向相反方向后退,故B錯誤;
C.乙在后退的過程中,甲的手不再與乙接觸,因此乙不再受到60N的推力,故C錯誤;
D.乙由靜止變?yōu)楹笸耍f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 故選D。
6.B
【解析】同一條彈性繩,兩次都要套在相同的柱子上,那么伸長的長度相同,則前后兩次彈性繩上受到的拉力F應(yīng)該相同。圖甲中一側(cè)只有一個同學(xué),那么小明和小忠時間的拉力等于F;圖乙中,它們兩個在繩子的同一端,那么每個人的的拉力等于。 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7.(1)解:如圖所示:
(2)解:如圖所示:
(3)解:如圖所示:
8.(1)刻度尺;4(2) (3)正確
(4)鉤碼;彈簧測力計難控制,力的大小、彈簧的伸長量不易確定
【解析】(1)根據(jù)實驗?zāi)康目芍瑢嶒炛幸獪y量彈簧的伸長量,因此還需要刻度尺。根據(jù)表格可知,當(dāng)拉力每增大1N時,彈簧伸長0.4cm,則第4次實驗時,彈簧的伸長量應(yīng)該為:0.4cm×3=1.2cm≠1.7cm,則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第4次實驗。
(2)根據(jù)圖2可知,方格紙上橫軸表示拉力,縱軸表示彈簧的伸長量,將表格中每組數(shù)據(jù)描點,最后將相鄰的點連接起來即可,如下圖所示:
(3)根據(jù)圖像可知,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變化圖像為一條通過坐標(biāo)原點的斜線,那么二者呈正比關(guān)系,則小明的猜想是正確的。
(4)我認為用鉤碼更好一些,理由是:彈簧測力計難控制,力的大小、彈簧的伸長量不易確定。
1.B
【解析】A.乒乓球在空中飛行時,球拍與球沒有接觸,則此時不受球拍的作用力,故A錯誤;
B.乒乓球改變運動方向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正確;
C.乒乓球給球拍的力和球拍給乒乓球的力為一對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錯誤;
D.乒乓球與球拍接觸時,乒乓球給球拍的力和球拍給乒乓球的力同時產(chǎn)生,不分先后,故D錯誤。 故選B。
2.B
【解析】小楓對水桶的提力,作用在水桶上,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等于水桶的重力。而水桶對小楓的拉力作用在手指上,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等于水桶的重力,因此二者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不同。 故選B。
3.C
【解析】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設(shè)不受任何力時彈簧的長度為l0,; 解得:l0=21cm。 故選C。
4.C
【解析】A.壓縮過程中,小球?qū)椈墒┘訅毫Γ鴱椈煽s短,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壓縮過程中,小球受到彈簧的推力,因此它的運動速度越來越小,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快慢,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彈開過程中,彈簧仍然受到小球向左的力,雖然長度增大,但是仍然被壓縮,能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在彈簧彈開的過程中,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因此小球開始向右運動,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5.A
【解析】①用力拉弓,弓弦彎了,即力改變物體的形狀;
②用力蹬腳踏板,自行車加速前進,即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③用力墊球,球飛出去,即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④用力劃水,人加速前進,即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其中與其它三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①。 故選A。
6.如圖:
【解析】繩子對天花板的拉力作用在繩與天花板的連接點、方向豎直向下,如圖所示:
7.(1)2(2)6(3)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4)0~6 N
【解析】(1)根據(jù)圖像可知,當(dāng)彈簧受到的拉力為零時,彈簧的原長為2cm;
(2)當(dāng)彈簧受到6N的拉力時,比原來伸長了:8cm-2cm=6cm。
(3)根據(jù)圖片可知,彈簧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的變化圖像為一條傾斜的直線,那么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得到結(jié)論: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根據(jù)圖像可知,當(dāng)拉力大于6N時,圖像的形狀發(fā)生了改變,即彈簧發(fā)生了塑性形變,因此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0~6N。
浙教版科學(xué)七年級(下冊)“沖刺重高”講義(十四)
力的存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郎溪县| 青阳县| 宜阳县| 六安市| 分宜县| 廉江市| 凤冈县| 淳化县| 靖边县| 泽普县| 美姑县| 青州市| 苏尼特左旗| 麟游县| 广东省| 措勤县| 彭州市| 黑河市| 灵山县| 永登县| 密云县| 汤阴县| 分宜县| 张北县| 都安| 富民县| 浦县| 兰考县| 潞城市| 鲁甸县| 光山县| 木兰县| 静宁县| 宣恩县| 玉溪市| 仁寿县| 双牌县| 剑阁县| 双桥区|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