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我們的人身權利一、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構建知識網絡】【對應考點】內容標準二3.3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法律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考點精要】1.人身權利的地位及內容?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2.什么是人格權?人格權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做人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3.生命健康權地位?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與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4.法律對生命健康權的規定?(1)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2)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5.我國保護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6.如何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或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有哪些?)(1) 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2) 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3) 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7.如何維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于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8.為什么說“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于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因為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社會責任。一個人如果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者無人贍養、幼者無人撫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若公民損害自己的身體,如乞丐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殘,必然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9.如何維護他人的生命健康權?(1)我們在享有生命健康權的同時,負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2)我們要關愛生靈,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遠離暴力,做一個既遵守法律又樂于助人的人。二、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構建知識網絡】【對應考點】內容標準二3.4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考點精要】1、人格尊嚴權含義、內容、地位?人格尊嚴權是公民作為一個“人”所享有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表現為自尊和他尊。人格尊嚴權集中表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2.法律對人格尊嚴權的規定?(1)憲法第38條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2)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3.名譽的含義?名譽是指對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方面的客觀的社會評價。4.侵害他人名譽的危害?侵害名譽的行為不僅踐踏了他人的人格尊嚴,而且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破壞社會道德、危害社會秩序。5.我國法律對名譽權的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害,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侮辱或誹謗他人。6.名譽權的含義、表現?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7.如何行使名譽權:①我們有權利用自己的良好聲譽獲得更多的利益;②有權維護自己的名譽免遭不正當的貶損;③有權在名譽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8.侵害名譽權的表現、危害以及后果:侵害名譽權的表現:①侮辱行為:公然謾罵他人,大庭廣眾之下諷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潑臟物等;②誹謗行為:無中生有、捏造事實中傷他人等。危害:既是不尊重他人、貶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譽受損的侵權行為,又是不尊重自己、損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為。后果:侵權者輕則受到輿論的譴責,嚴重的要承擔法律責任。9.肖像的含義、作用?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再現,可以用繪畫、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各種方式再現某個人的音容笑貌。作用:肖像是成為肖像人的人格標志。10.肖像權的含義及內容?法律確認公民的肖像權,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11.法律對肖像權的規定?公民的肖像權不容侵犯、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12.如何行使肖像權?①公民有權決定是否允許他人給自己畫像、照相或錄像等;②有權決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掛在自己家里還是用于廣告等;③有權就使用自己的肖像獲取報酬。(注:不過,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獲取報酬方而須由監護人代理或同意。)13.侵犯肖像權的表現形式:① 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肖像,如擅自將他人的肖像用作廣告或雜志封面,或印在掛歷上;② 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③ 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14.姓名的含義及作用?姓名作為人區別開來的文字符號,包括正式姓名、筆名、藝名等,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15.姓名權含義及內容?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姓名權包括姓名決定權、姓名使用權、姓名變更權。16.如何行使姓名權:① 年滿18 周歲的成年人都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么名字;② 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筆名、藝名;③ 有權依照規定變更姓名。(注: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護人代為行使。)17.法律對姓名權的規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18.侵害姓名權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① 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包括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自己的姓名。)② 盜用他人姓名。(指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取不正當的利益。)③ 冒用他人姓名。(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19.侵犯姓名權的后果:無論盜用還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維護姓名權:可以通過訴訟等方式。三、隱私受保護【構建知識網絡】【對應考點】內容標準二3.5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內容標準二2.3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考點精要】1.隱私的含義?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不愿為人所知、侵擾的秘密;總有許多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純個人私事。2.隱私的內容?(1)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2)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3)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3.現代社會,為什么必須高度重視對個人隱私的保護?(1)每個人都渴望在社會中保留一塊只屬于自己的空間,這樣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從而獲得內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寧,體會到做人的尊嚴。(即保護隱私的意義)(2)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和傳播媒介越發達,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們對自身安寧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因為人人有隱私,如果個人隱私被非法公之于眾,人無異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終日。(3)在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的現代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以緩解人們對人格獨立的擔憂,保證人們自由舒暢地生活。4.不屬于隱私的情況:與社會公共利益、社會政治生活有關的個人的私生活和個人信息,則不屬于隱私,不受隱私權保護。5.隱私權的含義?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6.保護隱私權的意義?(1)隱私權賦予公民對其個人秘密的自由決定權,它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維護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2)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7.隱私權的真諦:是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8.隱私權的內容及其相關規定?(1)私生活安寧權。公民的私生活不受非法窺視和騷擾,自然人的住宅不受非法的監視、監聽、侵入等。其中公民享有住宅權的相關規定有:① 公民的住宅屬于公民個人的生活領域,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監聽、監視,執法人員不得無視法定程序非法搜查。②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2)個人信息保密權。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禁止他人非法搜集、傳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3)個人通信保密權。(即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對自己的信件、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開。9.侵害隱私權的表現及后果?(1)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2)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3)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4)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5)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等。后果:這些侵害隱私權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10.法律保護隱私權的方式: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11.如何尊重他人隱私?(1)尊重他人隱私,就要樹立隱私意識。① 明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破除我國傳統文化中宣揚人格依附的陳舊觀念;② 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間,不搬弄是非、揭人短處、擾人安寧;③ 不因好奇而熱衷于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2)尊重他人隱私,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個人隱私權里無不包含著兩種最忠實的守護——責任和信譽,責任保證個人隱私的安全,信譽體現對他人的忠誠。12.青少年如何增強自我保護隱私的意識?(即如何維護自己的隱私權?)我們在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隱私的同時,還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例如,在向熟人敞開心扉時,要認真選擇傾訴對象。在上網時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以避免個人隱私在網絡中被瀏覽和擴散。【強化訓練】一、單項選擇1.【2013淮安】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其中 是最基本的權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A.人身自由權利 B.勞動權 C.依法納稅 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2013云南八市】下列屬于侵犯公民姓名權的是A.小超給同學取侮辱性的綽號B.小杰將同學小吉的照片作為投飛鏢的靶子C.小虎上學遲到,在門衛登記冊上簽了同班另一個同學的名字D.小游在自家陽臺上玩玩具.玩具不慎墜落,硬傷了過路的行人張某3.【2013福州】2012年”全國交通安全日”的主題是“遵守交通信號.安全文明出行”。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說明了國家重觀保護公民的A.人格尊嚴權 B.生命健康權 C.智力成果權 D.財產所有權4.【2013梅州】2013年3月1日,“最美武警”鄭益龍為救不慎落入珠江的游客陳某,縱身跳入滾滾江中,游客獲救了,而他卻不幸犧牲。鄭益龍的做法表明A.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自己的生命B.只有舍己為人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C.當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盡自己的所能伸出援助之手D.挽救他人生命比自己生命更重要二、多項選擇5.【2013汕尾】2012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其中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電子信息,這說明A執法機關任何情況下不得獲取、公開當事人信息B信息時代,個人隱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來越大C公開他人的隱私是只是不道德行為D公開他人隱私是違法行為6.【2013蘭州】下列做法中能體現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進行特殊保護的是A學校門口禁止停放任何機動車輛B學校定期舉行緊急疏散演練C學校周邊擺設很多零食攤位D在學校設立“校園警務室”7.【2013天津】下列行為屬于正確行使姓名權的是A大學生趙亮用筆名“小草”發表文章B梁紅在步入歌壇后給自己起了個藝名C初中生李某的監護人代他更換了名字D張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別人簽訂了合同8.【2013昭通市】從2013年起,我國全面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及時向社會公布體育督導評估結果,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和評優中實行“一票否決”。對這一措施認識正確的是A.生命健康權是公民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B.只有學校才能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C.生命健康權就是公民的體質強壯、身體健康( http: / / www. / )D.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有利于保護其生命健康權三、觀察與思考9.【2013齊齊哈爾市】材料一:當今社會,互聯網為人們獲取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極大便利,但也為個人信息被他人非法搜集、公開、傳播和利用提供了可能。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第一條強調,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材料二:2012年5月16日,《焦點訪談》欄目報道了一些公民被非法調查,甚至遭遇暴力傷害的案例。此類案例今年來在全國各地多發,根源之一就在于 不法分子通過一些網上信息平臺非法獲取了被害人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涉及方方面面,像家庭住址、手機號碼、車牌號、收入情況、銀行資料、工商注冊資料等,這些信息竟然都成為在網絡信息平臺上交易的商品。材料三:觀察漫畫。根據材料回答如下問題:(1)你怎樣看待材料中不法分子和漫畫中網站的行為?(2)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應如何尊重他人的這項權利?(3)假如此類侵權行為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應該怎樣做?四、活動與探索10.【2013湘潭】小彭對籃球賽的結果不服,和甲班的小李發生爭執并動手打了小李。放學后,小李叫來幾個社會青年幫他維權。當小彭獨自來到學校一個偏僻地方時,小李他們對小彭拳打腳踢,并把他身上的錢全部搶走。臨走時,小李威脅小彭不準告訴老師。第二天,老師和同學看到小彭臉上和胳膊上的傷,都關心地問他怎么了,小彭吱吱唔唔不敢說出實情。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受侵害后維權是正當的,也是正義的。在這里,你覺得小李這樣“維權”對嗎?請說說你的理由。(2)仔細回顧整個事件的前因后果,你覺得小彭應該從中吸取哪些教訓?參考答案:1.A2.C3.B4.C5.BD6.ABD7.ABC8.AD9.(1)①材料中不法分子和漫畫中網站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②個人的隱私受法律保護,侵擾他人的私生活、公開他人的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2)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做到:①要樹立隱私意識,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間,不因好奇而熱衷打聽別人私事,傳播別人的秘密。②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親人、朋友、同學之間基于彼此信任,常常會分享一些個人秘密,我們要承擔起對這份隱私的責任與信譽。③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隱私。(3)①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采用自行與侵權者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②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10.(1)不對。①小李的行為是違法行為。②小李在“維權”過程中侵害了小彭的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利;③小李的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危害,如情節惡劣還會導致犯罪。(②③兩點中任意答對一點可得,其他回答酌情計分)(2)①應該學會寬容待人;②遭遇校園暴力時,使用正確的自我保護技巧,如盡量不要一個人去僻靜處、學會穩住犯罪分子,然后伺機逃走等;③遭遇校園暴力后要通過學校、家長或公安機關等途徑保護自己。生命健康權愛護是首要的人身權利人身權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人身自由是一項重要人身權利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生命與健康的權利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法律捍衛我們的生命健康權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特殊保護生命健康權受侵害時的法律救濟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放棄生命健康權的惡果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關愛他人生命健康權是義務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遠離暴力文化什么是人格尊嚴權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維護姓名權我有肖像權名譽的集中體現名譽權的意義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人格尊嚴不可辱維護名譽是我們的權利人格尊嚴權的體現人格尊嚴不可辱名譽權的內容維護名譽權肖像與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離肖像權是對自己肖像的專有權與侵害肖像權的行為作斗爭姓名是人們相互區別的文字符號姓名權是對自己姓名的支配權與盜用、冒用他人姓名的行為作斗爭隱私的內涵保護隱私的必要性人人有隱私隱私權的涵義隱私和隱私權讓自己的心靈有個家的權利尊重隱私是道德的期盼樹立隱私意識隱私權的內容隱私受保護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到尊重和維護隱私權侵害隱私權的表現法律保護的方式其他保護方法依法維護隱私權請你放心,絕對保證信息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