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二下學期思想品德導學案 編制人:馮俊盛 審核:覃惠君 2014.2.20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 第一框 公民的義務 導學案班別: 姓名: 學號:一、【學習目標】1.了解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含義和內容,2.懂得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3.知道公民履行義務的積極意義。4.增強對公民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對履行道德義務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力。5.培養學生自覺履行義務,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提升學生的義務觀念。二、自學導航:(完成以下預習內容,并在書本上整理好筆記)1、法定義務的含義 ( P14最后兩行)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 的。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如何?(如何理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P14--15⑴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對于 義務,我們必須履行。P14任何公民享有 和 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 。P15⑵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 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我們不僅要增強 ,依法行使 、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 。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P15最后一段)3、公民的基本義務的含義: (P16第一、二行)我國 規定的公民義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4、公民的基本義務的內容: (P16)(1)、維護 和全國各民族 ;(2)、保守國家 ;(3)、愛護公共財物,遵守勞動紀律,遵守 ,尊重社會公德;(4)、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 ;(5)、依法 和參加民兵組織;(6)、依法 .5.公民為什么要履行(基本)義務?①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我國法律向公民提出的 的具體要求。自覺履行這些義務,是我們的“天職”,也是 的重要表現。我們要弘揚 精神,以履行 的實際行動,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 ( P16第一段后四句)⑵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 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P15最后一段前兩句和最后一句)6、道德義務的含義: P17所謂道德義務,是指社會成員依據社會道德規范,自覺 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7、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 ( P17第3、4、5行)廣大社會成員自覺自愿地履行道德義務,既有利于形成溫馨、 的人際關系,又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 。8.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 : P17最后一段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 、團結友善、 、的基本道德規范.3、 課堂探究:活動一:P15小珊是未成年人,到底該不該納稅?活動二:P16小龔的父親自愿贍養一位雙目失明的孤身老人,有空兒就陪老人聊天……小龔和母親一起挑起了奉養老人的擔子……思考:①小龔盡心照顧雙目失明的孤身老人,體現了什么美德?②為什么社會對小龔的行為給予高度贊揚?活動三:P17單先生的事跡,請你評價單先生的行為四、檢測反饋:1、《學習與評價》P選擇題2、《學習與評價》五、課后作業布置:問答題1. 如何理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第 1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