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十五 兩次工業革命、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和近代科學文化【知識點講解】考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1.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1)政治前提: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政治穩定。(2)經濟條件:①資本: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和圈地運動積累了雄厚的資本,②技術: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積累了生產技術知識。③市場: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2.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3.主要動力:蒸汽機4.重要成就(1)飛梭: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2)珍妮機: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3)蒸汽機:①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后來化工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②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4)現代工廠制度:由于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工廠的規模變得更大;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取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5)鐵路:①1825年,由史蒂芬森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②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5.實質:是資本主義工廠制度代替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生產的革命;是生產領域里的一場大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次革命。6.特點:首先發生在英國,隨后擴展到其他國家;重點在輕工業;技術發明多與工匠的實踐經驗有關;確立了現代工廠制度。7.影響(1)經濟: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加速了工業化進程,人類進入“蒸汽時代”。(2)政治:引起社會結構的變化,產生了新興的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社會貧富分化加劇,無產階級遭受著日益深重的剝削和壓迫。(3)英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霸主”,推動了英國的對外殖民侵略與擴張。(4)世界格局: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促進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使亞非拉等落后地區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進程,受到了嚴重的掠奪,日益貧窮和落后,使東方從屬于西方。(5)科技教育:促進了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及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6)社會生活:加速了城市化進程,提高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考點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 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2)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出版《共產黨宣言》。(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4)1849年,馬克思定居倫敦后,創作了《資本論》。2.馬克思主義(1)理論構成: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2)誕生標志: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3)歷史意義:①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②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④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⑤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3.《共產黨宣言》(1)主要內容:①《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峙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②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③資產階級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他們相對日益貧困。④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2)意義:《中國共產黨》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的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4.第一國際:1864年,英、法、德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是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結合的產物。5.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家里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敗。考點3:第二次工業革命1.開始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2.條件(1)政治:資本主義制度的廣泛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得到鞏固和加強。(2)經濟: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3)市場: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世界體系初步形成。(4)科技: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步,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3.主要標志:電器的廣泛應用。4.特點: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科技發展促進技術革新;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幾個先進國家幾乎同時進行;在一些后起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同時發生,交叉進行;重工業成為主要工業。5.重要成果成就項目 發明者 國別 發明與創造 作用電的應用 人們根據電磁感應現象發明早期電動機和發電機 電力這種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電力廣泛應用,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愛迪生 美國 發明耐用的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等,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 奧托 德國 煤氣內燃機 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在交通運輸領域引發了一場變革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關的新型工業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戴姆勒 德國 汽油內燃機狄塞爾 德國 柴油內燃機本茨 德國 內燃機驅動的汽車福特 美國 使用流水線生產的汽車 帶來了汽車制造業的革命萊特兄弟 美國 飛機 實現人類遨游天空的夢想化學工業和新材料 諾貝爾 瑞典 現代炸藥,無煙炸藥 促進了軍事工業的發展海厄特 美國 賽璐珞的制造技術 現代塑料工業由此產生夏爾多內 法國 人造纖維 開創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6.影響(1)對人類: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2)對資本主義國家: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3)對世界: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考點4:工業國家的社會變化1.社會進步(1)人口增長: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2)勞動力: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勞動力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人成為工業勞動者,其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為其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3)大眾教育:19世紀以后,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法國和德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英、法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4)城市化: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環境得到改善,一些基礎設施建立起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2.社會問題(1)環境污染嚴重: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2)貧富分化加劇:資本家搜取了大部分社會財富,日益富裕;廣大工人卻難以糊口,社會矛盾日趨尖銳。考點5:近代科學與文化領域 姓名 概況 成就科學 牛頓 英國科學家,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三大成就: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達爾文 英國生物學家 出版《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觀點,打破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文學 巴爾扎克 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 完成了“人間喜劇”的小說集,經典之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托爾斯泰 俄國偉大作家,被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小說。音樂美術 貝多芬 德國作曲家 代表作有《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梵高 荷蘭杰出畫家 代表作有《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等。【典例剖析】【2022年海南】1.蒸汽動力首先實現了熱能和機械能的轉換,人類開始擺脫對人力等直接動力的依賴,而電的利用則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為工業提供了動力,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則材料從整體上反映了( )A.蒸汽動力的作用 B.電力的作用 C.科學技術的力量 D.傳統的力量【2022年湖南株洲】2.“那些高聳入云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這一“新的時代”指的是(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信息時代 D.太空時代【2022年安徽】3.1880年,恩格斯寫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隨后,這一著作陸續被譯為法文、波蘭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在工人中得到了廣泛傳播。這說明,當時歐洲( )A.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 B.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各國無產階級已經實現聯合 D.科學社會主義理想變成現實【2022年貴州畢節】4.如表材料體現的主題是( )1871年 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1917年 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1949年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A.民族解放運動興起 B.馬克思主義的實踐C.資本主義制度沒落 D.共產主義運動完成【2022年山西】5.19世紀,熱力學、電磁學等自然科學領域的新發展,開始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在技術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帶動了許多新興工業部門的興起。這里所說的“新興工業部門”有( )A.煤炭和鋼鐵 B.電力和石油 C.冶金和采礦 D.交通和化工【2022年貴州畢節】6.觀察理解如圖漫畫。作者認為16-20世紀中期地球“變”得越來越“小”的直接因素是( )16世紀至19世紀40年代,馬車的平均時速10英里 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前期,蒸汽機車的平均時速65英里。蒸汽輪船平均時速36英里 20世紀50年代,螺旋槳飛機平均時速400英里 20世紀40年代,世界第一架噴氣客機,時速500英里A.英國開始在海外擴張殖民地 B.經濟全球化趨勢在發展C.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D.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2022年遼寧沈陽】7.1687年,牛頓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牛頓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1859年,《物種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上述材料說明了( )A.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B.自然科學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的作用C.文學巨匠在社會發展中的成就和作用 D.革命領袖在歷史轉折關頭的重大作用【變式訓練】1.蒸汽機不僅用于地下礦井抽水,而且還用于驅動地面車輛的設想于1825年變成現實,一條從礦井直達海岸的7英里鐵路問世了,這是人類第一條鐵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工業革命首先出現在煤炭業 B.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確立C.鐵路運輸率先實現了現代化 D.創新意識推動技術變革2.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深遠,下面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爆發于英國,主要是因為英國殖民地廣闊B.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迅速應用于各類工業領域,極大提高了生產力C.工業革命實質是動力的革命,現代化工廠所使用的動力全部來自于蒸汽機D.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工業冠絕全球,城市風景如畫,是當時最強大的現代化國家3.1999年,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發起“誰是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第一思想家”投票活動,最終馬克思以最高票數當選。馬克思當選的重要原因之是( )A.領導了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工人運動B.參加了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C.與恩格斯起出版了《共產黨宜言》D.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4.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于3月28日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 )A.共產主義者同盟 B.第一國際 C.巴黎公社 D.蘇維埃政府5.1892年,德國國會大度安裝了國內第一套空調設備,受到議員們的熱烈歡迎。這表明( )A.德國科技領先世界 B.科技進步改善了人們的生活C.19世紀末出現電能 D.科學革命是社會變革的引擎6.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共同點,說法正確的是( )①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 ②都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③都改變了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 ④都帶來環境污染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7.下表為德意志和英國不同時期部分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統計。據此可知,兒童入學比率的增長( )國家 地區 時間 適齡兒童入學率德意志 普魯士 1816年 60%1848年 82%波森 1816年 20%1848年 69%英國 英格蘭和威爾士 1881年 56%1901年 70%A.實現了兩國初等教育的普及 B.提升了歐洲居民的文化素質C.適應了工業革命的發展需求 D.解決了科技人才的短缺問題8.下列選項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牛頓在天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B.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是生物科學的一次重大理論突破C.巴爾扎克的《神曲》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D.貝多芬創作的《英雄交響曲》是一部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作品9.某歷史雜志中世界近代史專欄展示了下列內容,據此推斷該專欄的標題是( )A.戰爭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B.多彩的近代藝術寶庫C.生物科學的重大突破 D.近代科學與文化的發展答案以及解析【典例剖析】1.答案:C2.答案:A解析:從“煙囪”、“廠房”、機器“隆隆的轟鳴”和“中世紀”等關鍵詞可以判斷,這里說的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以瓦特改良蒸汽機為標志性成就,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生產,出現了工廠。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故選:A。3.答案:A4.答案:B解析: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經過選舉,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巴黎公社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為了現實。據“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起草并發表《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給工人階級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敗。1917年列寧領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可知,材料體現的主題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5.答案:B6.答案:C解析: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表格的內容是人類交通工具的進步,速度越來越快,聯系快捷。蒸汽機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發明,飛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的發明,故引起材料中“16-20世紀‘地球由大變小’”的直接因素是兩次工業革命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發明等。故選:C。7.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牛頓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而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則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由此可見,牛頓和達爾文的發現反映了近代自然科學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B項正確;牛頓、達爾文的成就屬于近代自然科學,并非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排除A項;牛頓、達爾文屬于近代科學家,并非文學巨匠或革命領袖,排除CD項。故選:B。【變式訓練】1.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工業革命。根據材料“而且還用于驅動地面車輛的設想于1825年變成現實,一條從礦井直達海岸的7英里鐵路問世了”可知,蒸汽機的創新利用推動了人類第一條鐵路的問世,從而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故D項正確。A,B,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2.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迅速應用于各類工業領域,極大提高了生產力,B項正確;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爆發于英國是因為英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條件成熟,而非是因為擁有廣闊的殖民地,排除A項;C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由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工業污染,英國的城市并不是風景如畫,排除D項。故選B項。3.答案:C解析:據題干“1999年,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發起‘誰是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第一思想家’投票活動,最終馬克思以最高票數當選。”馬克思當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與恩格斯一起出版了《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第一次出版。它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故選:C。4.答案:C解析: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于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故選C。5.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1892年,德國國會大度安裝了國內第一套空調設備,受到議員們的熱烈歡迎”可知,議員們對于空調設備的安裝表示極大的滿意,空調可以使得議員們的日常辦公環境極大的改善,B項正確;題干沒有涉及其他國家的科技水平,體現不出德國科技領先世界,排除A項;電能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中,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制成了發電機,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19世紀末出現電能”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題干沒有涉及社會變革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6.答案:D解析: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都采用新技術、新設備,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都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第一次工業革命確立了工廠制度,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壟斷組織,都改變了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煤的大量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對石油的大量使用,都帶來了環境污染。①②③④都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共同點。故選:D。7.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德國和英國在1848年和1901年的入學率都大幅度提高,這兩個時段正好是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兒童入學率的提高有利于人口文化素質的提高,適應了工業革命的需要,C項正確;據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兒童入學率雖有提高,但沒有達到百分百入學,因此,初等教育并沒有普及,排除A項;材料只是英德兩國的兒童入學率,不能說明整個歐洲的情況,排除B項;材料只是體現兒童入學比率的增長,只能提高文化素養,不能解決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排除D項。故選:C。8.答案:C解析:法國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而《神曲》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人但丁的作品,故C符合題意。ABD都符合歷史事實,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9.答案:D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