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 復習導學案【走進課標 解讀考向】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易錯剖析 盲點清零】1.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 )2.概念由語詞構成,所以語詞可以表達概念。( )3.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 )4.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 )5.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內涵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 )6.相容關系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 )7.劃分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 )8.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 )9.定義能用否定形式。( )10.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 )【熱點探究 提升能力】探究目標以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為話題設置相關情境,從《邏輯與思維》角度設置相關問題,考查考生對概念的有關知識的把握,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情境呈現材料一 有個醫生自稱擅長外科。軍營里有位副將在戰場上中了流箭,箭頭深深地扎進膜內,他立即請那位醫生來施行手術。醫生掏出一把大剪刀,剪去了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桿,就要告辭。副將說:“箭頭還扎在肉里頭,怎么不取出來?”醫生說:“這是內科的事,與外科無關。”材料二 某校高二思想政治課堂上,老師給學生寫下下面六句話,供同學們分析:①數學就是研究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的科學;②木材就是木料;③邏輯學不是心理學;④電視機可分為彩色、黑白、進口三種;⑤工人——中國工人——四川工人;⑥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材料三 很多年前,通信工具的外延只限于電話、電報等,而今通信工具的外延已經擴展為電話、電報、短信、電子郵件、微信、QQ等等。思維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會產生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概念,如現在流行的“網購”“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自主探究結合材料,運用“明確概念的方法”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的那位醫生的說法有哪些錯誤?給我們哪些啟示?(2)請分析材料二中六句話作為定義或劃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3)結合材料三,你認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固定不變的嗎?【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一、概念的含義1.屬性的含義及分類:事物的 和 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 。2.概念的定義: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 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3.概念的表達:概念只有通過 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拓展:概念和語詞是一種怎樣的關系1.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語詞是概念的語言表達形式。概念是在語詞的基礎上形成的,總是通過語詞表達出來。脫離語詞的赤裸裸的思想概念是不存在的。語詞是概念的物質承擔者或者物質外殼。2.概念與語詞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語詞是聲音和詞義的結合體,概念只是語詞的基本的詞義。概念是事物范圍和本質的反映。概念構成了語詞的基本內容,但語詞除了包含概念以外,還包含主體對事物的各種主觀感受,即主體對事物的褒貶等含義。因此在把握概念與語詞的聯系的同時,也要注意語詞和概念的區別。概念是人類的認識成果,語詞卻具有民族特點。同一個概念,往往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語詞來表達。表達的概念雖然相同,語詞卻因民族而異。概念與語詞的區別,就是在同一民族語言中也明顯地表現出來。一方面,同一概念往往有不同的語詞表達形式。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存在同義詞或多詞一義的情況。例如,紅薯、白薯、地瓜是不同的語詞,卻表達的是同一個概念。水泥、洋灰是不同的語詞,表達的也是同一個概念。另一方面,同一個語詞也往往表達不同的概念。這是平常所說的存在多義詞或一詞多義的情況。例如,“先生”這個詞,可以指稱師長、醫生、知識界人士,也是對人的一種尊稱等。“是”這個詞可以指兩個事物的同一關系,如魯迅是《阿Q正傳》的作者;也可指兩個事物的屬種包含關系,如“人是高等動物”。3.概念都是通過語詞來表達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語詞都是表達概念。具體地說,各種實詞,如名詞、代詞、形容詞和數量詞表達概念。在虛詞中連接詞:“和”“或者”“如果……那么……”等表達概念,單純的感嘆詞和孤立的助詞通常不表達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內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1)含義: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 。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多少”。(2)類型: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種類 含義 圖示法相容關系 全同關系 兩個概念的外延 相同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 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 ,外延小的概念為交叉關系 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 外延是相同的不相容關系 矛盾關系 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 該屬概念的外延反對關系 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 該屬概念的外延三、明確內涵的方法1.定義的含義:定義是從 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2.定義的邏輯結構:定義由 、 和 三部分構成。3.下定義的方法:定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種差加屬概念。種差指同一 下的 之間的差別。“種差”和“屬概念”相加構成 ,用定義聯項將 和聯結起來,就構成定義。4.下一個正確的定義,必須遵守必要的規則(1)要下一個正確的定義,首先,應該具備相應的 ,正確地認識 ,把握其 。(2)應該遵循必要的①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就會犯“ ”或“ ”的邏輯錯誤。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 ”或“ ”的邏輯錯誤。③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則,就會犯“ ”的邏輯錯誤。④定義不能用比喻。否則,就會犯“ ”的邏輯錯誤。四、明確外延的方法1.劃分的含義:劃分是從 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它是依據一定的標準,把一個概念的外延分為 。小類是大類的 ,大類是小類的屬。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劃分由 和 兩部分構成。2.劃分的規則(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 。(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①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 ”或“ ”的邏輯錯誤。②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 ”的邏輯錯誤。③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 ”的邏輯錯誤。選擇性必修三 《邏輯與思維》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 復習導學案 參考答案【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易錯剖析 盲點清零】1.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 )分析: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2.概念由語詞構成,所以語詞可以表達概念。( )分析:概念和語詞有著密切聯系。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語詞是概念的語言表達形式。一個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語詞也可以表達同一概念。但有些語詞,如單純的感嘆詞和孤立的助詞等,是不能表達概念的。3.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 )分析: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同一個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4.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 )分析: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5.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內涵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 )分析: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6.相容關系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 )分析:不相容關系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7.劃分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 )分析: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8.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 )分析: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9.定義能用否定形式。( )分析: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則,就會犯“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10.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 )分析: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熱點探究 提升能力】探究提示 (1)①那位醫生錯在沒有準確把握“內科”和“外科”的內涵,從而混淆了二者的外延。②這啟示我們,把握概念,要運用種差加屬的方法下定義,要正確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2)①中定義不正確。違反了“定義項與被定義項外延必須全同”的規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②中定義不正確。違反了“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則,犯了“同語反復”的邏輯錯誤。③中定義不正確。違反了“定義項與被定義項外延必須全同”和“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的規則,犯了“定義過寬”和“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④中劃分不正確。違反了“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的規則,犯了“劃分標準不一”和“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⑤中劃分正確。“中國工人”是對“工人”的限制,“四川工人”是對“中國工人”的限制。⑥中劃分不正確。這是由整體到部分的分解,并非從屬概念到種概念的劃分.(3)①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準確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內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②認識對象是變化發展的,反映認識對象的概念也會發生變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變。③同時,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人們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深刻和精確。【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一、概念的含義1.屬性的含義及分類: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2.概念的定義: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3.概念的表達: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拓展:概念和語詞是一種怎樣的關系1.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語詞是概念的語言表達形式。概念是在語詞的基礎上形成的,總是通過語詞表達出來。脫離語詞的赤裸裸的思想概念是不存在的。語詞是概念的物質承擔者或者物質外殼。2.概念與語詞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語詞是聲音和詞義的結合體,概念只是語詞的基本的詞義。概念是事物范圍和本質的反映。概念構成了語詞的基本內容,但語詞除了包含概念以外,還包含主體對事物的各種主觀感受,即主體對事物的褒貶等含義。因此在把握概念與語詞的聯系的同時,也要注意語詞和概念的區別。概念是人類的認識成果,語詞卻具有民族特點。同一個概念,往往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語詞來表達。表達的概念雖然相同,語詞卻因民族而異。概念與語詞的區別,就是在同一民族語言中也明顯地表現出來。一方面,同一概念往往有不同的語詞表達形式。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存在同義詞或多詞一義的情況。例如,紅薯、白薯、地瓜是不同的語詞,卻表達的是同一個概念。水泥、洋灰是不同的語詞,表達的也是同一個概念。另一方面,同一個語詞也往往表達不同的概念。這是平常所說的存在多義詞或一詞多義的情況。例如,“先生”這個詞,可以指稱師長、醫生、知識界人士,也是對人的一種尊稱等。“是”這個詞可以指兩個事物的同一關系,如魯迅是《阿Q正傳》的作者;也可指兩個事物的屬種包含關系,如“人是高等動物”。3.概念都是通過語詞來表達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語詞都是表達概念。具體地說,各種實詞,如名詞、代詞、形容詞和數量詞表達概念。在虛詞中連接詞:“和”“或者”“如果……那么……”等表達概念,單純的感嘆詞和孤立的助詞通常不表達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內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1)含義: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多少”。(2)類型: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不相容關系。種類 含義 圖示法相容關系 全同關系 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 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交叉關系 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不相容關系 矛盾關系 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反對關系 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易錯提醒:不相容關系三、明確內涵的方法1.定義的含義: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2.定義的邏輯結構: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三部分構成。3.下定義的方法:定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種差加屬概念。種差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之間的差別。“種差”和“屬概念”相加構成定義項,用定義聯項將被定義項和定義項聯結起來,就構成定義。4.下一個正確的定義,必須遵守必要的規則(1)要下一個正確的定義,首先,應該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正確地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2)應該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①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③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則,就會犯“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④定義不能用比喻。否則,就會犯“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想一想]正確地進行定義,應該遵守哪些邏輯規則?提示:定義的四個邏輯規則包括: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義不能用比喻。四、明確外延的方法1.劃分的含義:劃分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它是依據一定的標準,把一個概念的外延分為幾個小類。小類是大類的種,大類是小類的屬。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劃分由母項和子項兩部分構成。2.劃分的規則(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①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②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③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就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