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濟南版八年生物下冊 6.2.4 生態系統的類型 學案學習目標 與 核心素養 探究實踐:識記不同的生態系統類型,描述各類型的特點,能分析影響生態系統分布的因素 科學思維:收集和交流有關生態系統的資料,培養分析和處理資料的能力,通過各生態系統實例的分析,使學生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習慣,通過各種生態系統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從宏觀到微觀的研究方法,通過對各生態系統特點的比較,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學會歸納知識的一般方法 態度責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德,增強學生保護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識,產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生命觀念:了解一些生態學觀點,為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做準備學習重點 1.生態系統的類型和特點學習難點 1.人工生態系統對其他生態系統的依賴性【預習案】1.人們按生態系統所受人為影響或干預程度的不同,將其分為_______和_______。根據地理因素,自然生態系統可分為_______和_______兩大類。2.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上_______的生態系統,分布在濕潤或比較濕潤的地區。有_______之稱。3.草原能_______、_______,還是_______業的重要生產基地。4.海洋在維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5.農田是栽培某些作物的_______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相對較少,植物以_______為主,動物主要有昆蟲、土壤動物等。6.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一個_______的整體。【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點一:自然生態系統1.生態系統的分類依據有哪些?2.總結生物分類,畫出概念圖3.分析:溫度和降雨量對陸地生態系統類型的影響4.影響陸地生態系統分布的因素有哪些?5.森林生態系統的分布、主要特點、生物組成和生態作用分別如何?6.草原生態系統的分布、主要特點、生物組成和生態作用分別如何?7.荒漠生態系統的分布、主要特點、生物組成和生態作用分別如何?8.海洋生態系統的分布、主要特點、生物組成和生態作用分別如何?9.淡水生態系統的分布、主要特點、生物組成和生態作用分別如何?探究點二:人工生態系統1.農田生態系統的分布、結構特點、功能分別如何?2.城市生態系統的分布、結構特點、功能分別如何?3.概述人工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區別4.從非生物因素、地域關系和生態系統的生物三個方面分析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訓練案】一、基礎練習1.圖中適于發展畜牧業的是( )2.(2019·廣州)人類只在部分地區使用農藥DDT,但曾在南極地區的企鵝的血液中檢測出DDT成分。此現象說明( )A.DDT揮發性極強B.考察隊把DDT帶到了南極地區C.這些南極地區的動物可能是從施藥地區遷去的D.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周圍的其他生態系統相關聯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塊農田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B.“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是一條食物鏈C生態系統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D.為地球提供氧氣最多的是森林生態系統4.(2020 黑龍江齊齊哈爾)下列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的是( )A.草原生態系統 B.濕地生態系統C.農田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5.(2019 湖北十堰)武當山和漢江分別屬于森林生態系統和河流生態系統。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組成的B.“鼠→蛇→鷹”是武當山森林生態系統中常見的一條食物鏈C.殺光森林中所有的害蟲,會更有利于該生態系統的穩定D.上述兩個生態系統彼此獨立,互不關聯6.某同學在學習了生態系統的相關知識后,作出了以下歸納,你認為正確的是( )A.漢江中的所有生物構成了一個河流生態系統B.生物圈中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它們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C.生態系統中,每條食物鏈都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構成的D.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7.下列不屬于森林生態系統主要特點的是 ( )A.動植物種類繁多 B.群落結構復雜C.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上最復雜的結構 D.水生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很少8.公園生長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及灌木等植物,它們構成的生態系統屬于( )A.森林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 C.人工生態系統 D.濕地生態系統二、提升訓練9.蘇州作為最為著名的江南水鄉,自古以來就有著良好的濕地環境。濕地生態系統對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延續城市文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濕地生態系統特點與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能調節區域小氣候 B.能凈化水源C.能蓄洪抗旱 D.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系統10.“桑基魚塘”是桑茂、蠶壯、魚肥的高效人工生態系統(如圖所示),對該系統的敘述,你不認同的是( )A.物質可多級利用,實現良性循環B.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能C.食物鏈的延長會使能量損失減少D.各級產物均可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11.請回答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問題。(1)昆崳山物種豐富,有赤松、櫟樹、刺槐等多種植物。據此可知昆崳山屬于_______生態系統,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2)昆崳山的野生動物種類很多,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關系。圖所示的食物網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_______;如果灰喜鵲被大量捕殺,是否會造成松毛蟲數量大量增多和鷹數量大量減少?為什么?______________(3)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昆崳山生態系統創造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大量木材的積累,是樹木進行_______的結果,不但有效維持了 平衡,而且改善了周圍地區的空氣質量,體現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12.圖是某一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該農業生態系統是根據生態系統的_______原理來設計的,從生態學角度分析,人們建立該圖所示的農業生態系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2)蘑菇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在農業生產上,將蘑菇房與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產量,試分析增產的原因:_______。(3)該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鴨與害蟲、雜草的關系是_______。13.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水豐草美蕈菇鮮,銀鶴凌霄浪里翻。”黑龍江不僅有廣袤的黑土地,而且有豐富的濕地資源,如扎龍濕地、興凱湖濕地、七星河濕地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鳥成群結隊來此繁衍生息,以魚為食,魚以蝦為食,而蝦則以植物為食,給濕地生態系統帶來了勃勃生機。(1)濕地生態系統素有“_______”之稱,有凈化水源和蓄洪抗旱的作用。(2)寫出上述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3)如果此濕地生態系統受到污染,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質在_______的體內積累最多。(4)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其中最大的生態系統是_______。參考答案【預習案】1.自然生態系統 人工生態系統 陸地生態系統 水域生態系統2.最復雜 “綠色水庫”3.調節氣候 防風固沙 畜牧4.碳—氧平衡 水循環5.人工生態 農作物6.統一【訓練案】1.C2.D3.A4.B5.A6.D7.D8.A9.D10.C11.(1)森林 生產者 (2)赤松→松毛蟲→蜘蛛→灰喜鵲→蛇→鷹(或櫟樹→葉蟬→蜘蛛→灰喜鵲→蛇→鷹) 不會,松毛蟲和鷹處在不止一條食物鏈中 (3)光合作用 碳一氧 生物能夠影響環境12.(1)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實現生態系統內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減少環境污染(設法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2)分解者 蘑菇進行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提高了大棚中二氧化碳濃度,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更多原料 (3)水稻、雜草 捕食13.(1)地球之腎 (2)植物→蝦→魚→鳥 (3)鳥 (4)生物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