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植物的一生(2)編號:2013207 主備人:金為輔 審核人:初一科學備課組 班級: 組號: 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2、了解種子萌發需要的營養的來源和種子萌發時胚各部分結構發育的結果。3、了解什么叫控制變量法,學習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問題的探究。【學習重點】 種子萌發的條件。【學習難點】 用控制變量法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的種子。【基礎部分】(學習程序:課前獨立學習書本20—22頁,然后完成基礎部分。課內小組交流,對學,群學,互幫互助,糾錯,然后小組選代表匯報,時間5分鐘 )種子萌發的條件有哪些?(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什么叫控制變量法?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胚中的各結構分別發育成了什么植物器官?【要點部分】(學習程序:各組進行實驗、觀察、記錄,并進交流,課內討論,不做與課堂討論無關的事情,上臺展示,組間點評,時間25分鐘 )是探究豌豆種子萌發條件和一個實驗方案,你認為這一方案能研究哪些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呢?根據課本P20圖1—35中豌豆種子萌發的實驗方案,填寫表格。A種子 B種子 C種子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甲組乙組丙組各組的A種子、B種子、C種子之間存在什么差異?能否對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的萌發情況進行比較?為什么?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了一顆豌豆種子進行實驗,你認為應如何改進實驗,實驗結論才能更加可靠?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各組A、B、C種子發芽情況。通過你記錄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什么樣的結論?4、若要研究光對豌豆種子萌發是否有影響,按照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拓展部分】(學習程序:課內先獨立完成拓展部分并對答案,小組匯報。時間5分鐘)如圖為菜豆種子的結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對種子起保護作用的是[ ] ________;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子發育成根的是[ ]________;種子萌發后,發育成莖和葉的是[ ] ________;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的是[ ]________。(2)綜上所述,[ ]________實際上是幼小的植物體。(3)菜豆種子萌發時,子葉是否出土 在播種深度方面,應注意什么 ________。2.下圖中的玉米種子(陰影部分表示受損傷部分)能正常萌發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3.農民選擇粒大、飽滿的種子播種的主要原因是 ( )A.飽滿的種子貯藏的水分多 B.飽滿的種子貯藏的營養物質多C.飽滿的種子吸收土壤中養料的能力強 D.飽滿的種子抗病力強4.農民常在早春播種棉花后用地膜進行覆蓋,其目的是 ( )A.防止害蟲咬壞種子 B.保溫保濕,利于種子萌發C.防止種子霉變腐爛 D.隔絕空氣,悶死雜草種子5.一顆種子的胚還活著,但不萌發,其原因可能是 ( )A.外界條件不適合 B.種子尚在休眠期 C.種子未完全成熟 D.上述原因都有可能6.在肥沃的土壤中,種子萌發初期(如圖所示)所需要的有機物 ( )A.來自空氣 B.來自土壤 C.來自種子 D.部分來自種子,部分來自土壤7.將顆粒完整飽滿的種子分成甲、乙兩組,在25℃溫度下分別播種,甲組種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乙組種在貧瘠濕潤的土壤中,這兩組種子的發芽狀況是 ( )A.甲組種子先萌發 B.乙組種子先萌發 C.甲、乙組同時萌發 D.乙組種子不萌發8.20世紀50年代初,在我國遼寧省普蘭店泡子屯附近的泥炭層中發現的古蓮子,在地層中“沉睡”了1000多年,但經人工處理后仍能發芽,在第三年開出了粉紅的荷花。下列關于古蓮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蓮子的結構是完整的題 B.地層中的條件不適合古蓮子萌發C.地下陽光不足,種子不能萌發 D.該蓮子的休眠期較長9.小科為研究水分對大豆發芽狀況的影響,在兩只相同的花盆中種下大豆種子,并設計了如下表所示實驗。這一實驗設計應當改正的錯誤是兩只花盆 ( )花盆 光線情況 溫度 水甲 向光處 20℃ 充足乙 陰暗處 20℃ 不充足A.都應當放在向光處 B.都應當澆充足的水 C.溫度都應當為0℃ D.都應當不澆水【課堂小結】(學習程序:要求學生自己整理,并回答,不全的其余小組補充,時間5分鐘)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2、你還有哪些疑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