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 《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同步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闡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危害。2.理解推動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措施。3.理解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意義和要求。【重點難點】重點: 理解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場、基本目標、基本準則,懂得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難點: 認識中國堅定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懂得中國的和平發展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知識梳理】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原因(1)前提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 會主義制度的確立:(2)現實需要: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 、和平的國際環境。(3)決定因素:我國的 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內容(1) 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2)維護世界和平、促進 是我國外 交政策的宗旨,(3)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 ,促進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 目標。(4) 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 石,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它包括互 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外交政策的調整::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黨 中央對我國外交戰略進行 ,使其服 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獨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了更為活躍的時期。2.習近平外交思想(1)形成: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深刻變化的 國際形勢,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 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 和 ,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2)主要內容: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 、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核心理念。3.新時代外交的新部署(1)時間、會議: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 全會。(2)內容:提出要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 制機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進 的開放體系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 改革和建設。4.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成就(1)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 的積極因素 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 力量。(2)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 進 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 作用。(3)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中國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 發展的新篇章。【核心梳理】習近平外交思想(1)形成: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深刻變化 的國際形勢,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 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累 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習近平外 交思想(2)意義: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 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同時也為探索解決當 今世界各種復雜問題指明了方向。(3)內容: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 論體系,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 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 風范。(4)核心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平外交思想中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弘揚 了中華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傳統精 神,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 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這 一理念超越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站 在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審視國與國關系, 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 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5)核心要義:①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②堅 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 特色大國外交;③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 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 自信;⑤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 帶一路”建設;⑥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⑦堅持以深化外交 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⑧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⑨堅特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⑩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 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6)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 思想,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 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良好的外 部條件。【素養提升】2.2021年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 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習近平主席指出, 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發展。 要堅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輸 我贏。這表明 ( )①中美要在促進共同發展中謀求本國發展②共同利益是中美合作的重要基礎③兩國元首談判是解決中美沖突的主要 手段④我國對外關系堅持和平共處的基本原則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 2022年9月14日—16日,習近平訪問期間,收獲了兩枚沉甸甸的勛章:一枚是哈薩克斯坦的最高榮譽“金鷹”勛章;另一枚是烏茲別克斯坦首次頒授的對外最高榮譽“最高友誼”勛章。從勛章到球衣,從證書到船模,……每一件國禮都記錄著中國越來越大的“朋友圈”、越來越密的“伙伴網”。這表明( )①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道路和發展成就的高度認可②發揮中國主導作用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實現聯合自強③元首外交引領下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開創新局面④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出發點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2021年11月8日至11 日,黨的十九屆六中 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 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指出:中 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 同體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 鮮明旗幟,我國外交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 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說明我國 ( )①本著平等互利精神,走和平發展道路②展現大國擔當,主導世界合作與發展③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兼顧他國合理關切④支持聯合國各項工作,努力構建國際新秩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出的強音。尤其是在保護主義抬頭的大環境下,中國依然堅持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與發達國家通過對話解決矛盾。這體現了我國( )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②堅持平等互利的外交基本原則③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場④成為國際新秩序的主導者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5.阿富汗局勢再度成為世界焦點。中國作為 阿富汗的友好近鄰和真誠朋友, 一直為解決阿富汗問題發揮著建設性作用。以下主張符合我國外交理念的有 ( )①阿富汗事務由阿富汗人民做主,阿富汗與 他國間的關系由聯合國決定②阿富汗應遵守《聯合國憲章》,履行國際法義務,消除各國利益分歧③聯合國應在維護阿富汗和平穩定、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④國際社會應切實幫助阿富汗加快經濟重建,防止其再次淪為恐怖主義滋生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D. ③④第二單元 世界多極化第五課 中國的外交5.1 《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與發展》同步學案參考答案【知識梳理】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2)長期穩定 (3)國家性質2. (1)獨立自主 (2)共 同發展 (3)發展利益 (4)和平共處 互不侵犯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重大調整2 . (1)重大理論 實踐創新 (2)使命宗旨 獨特風范3 . (2)合作共贏4 . (1)穩定 (2)話語權 建設性【素養提升】1.C【詳解】 材料不是強調中美謀求本國發展,①排除。材料強 調中美合作,共同發展,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 你輸我贏,這表明共同利益是中美合作的重要基礎,也 說明我國對外關系堅持和平共處的基本原則,②④符 合題意。兩國元首談判有利于解決中美沖突,但不是 解決中美沖突的主要手段,③排除。2.A【詳解】①:“金鷹”勛章、“最高友誼”勛章的獲得說明了國際社會對我國道路和成就的認可,①符合題意。②:中國在國際社會不起主導作用,該選項夸大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作用,②錯誤。③: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大、“伙伴網”越來越密,是大國外交的成果,③符合題意。④: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出發點,④錯誤。故本題選A。3.B 【詳解】 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說明我國堅持國家利益至 上,本著平等互利精神,兼顧他國合理關切,走和平發 展道路,其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①③ 符合題意。“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現了大國擔當,但 中國并不能主導世界合作與發展,②錯誤。我國支持 聯合國按照憲章精神所從事的各項工作,并不是無原 則地支持其各項工作,④錯誤。4.C【詳解】①③: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保護主義抬頭的大環境下依然堅持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與發達國家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堅持了獨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場,貫徹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①③說法正確。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②說法錯誤。④:我國是國際新秩序的建設者,而不是“主導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D 【詳解】 ①錯誤,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阿富汗與他國間 的關系由國家利益決定,而不是由聯合國決定;②錯 誤,消除各國利益分歧的說法錯誤,國家間的共同利益 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利益的對立則有可能引起國家之 間的沖突;③④正確,聯合國應在維護阿富汗和平穩 定、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和國際社會應 切實幫助阿富汗加快經濟重建,防止其再次淪為恐怖 主義滋生地的說法符合我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 發展的外交理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