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家和萬事興一、溫故知新默寫題目:自主學習父母對子女的義務?2.父母對子女的權利?3. 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4. 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含義、優點、缺點)?5. 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表現、后果)?精講點撥1.父母對子女的義務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不僅有撫養義務,也有教育義務。①父母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②父母應當讓適齡兒童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阻礙其入學或迫使其中途退學、輟學。③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 ①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②在履行監護職責時,父母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利益。 ③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父母對子女的權利 (1)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義務,也是父母的權利。 (2)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提醒:一般來說,子女成年獨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不再有撫養義務。但是,對以下情況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負擔時,父母有教育撫養的義務:①喪失勞動能力或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②尚在校就讀的;③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2.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1)主要行為①遺棄:一個人拒絕扶(撫)養其有義務扶 (撫)養的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的行為。②家庭暴力:對家庭成員進行身體、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為,這是破壞家庭關系的禍首。③虐待: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凍餓、禁閉、有病不治、強迫過度勞動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從身體或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的行為。(2)法律責任①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家長不得遺棄未成年人;遺棄未成年人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②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公安機關有權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對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四、易錯易混1.父母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就沒有撫養的義務了。……( )2.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撫養的義務,應履行對父母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 )3.有贍養能力,而拒不履行贍養義務的子女,情節嚴重的要承擔民事責任。…( )4.無贍養能力的子女可以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 )五、模擬訓練:當堂限時訓練。(一)客觀題:(共7題,限時5分鐘)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1.小學生施某長期遭到養母李某毆打,致其身上多處表皮受傷。李某的行為( )①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行為 ②屬于遺棄未成年人行為③表明其未盡到撫養和保護未成年人的義務 ④表明其履行了管教子女的義務,情有可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對右側漫畫認識正確的是( )A.父親是在為子女前途著想,因為他知道上學無法發家致富B.子女要遵從家長意愿,因為他無權要求上學C.父親的觀點錯誤,這樣做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D.父親的觀點與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觀點是一致的3.“有兒有女的,老人被安置在敬老院就沒人交錢了。”長春市張女士說,80多歲的張老太住在這里兩年多了,護理費每月1 500元,但現在已經欠了兩萬多元。在這里,張老太的子女( )A.履行了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B.遺棄老人,張老太有權提請法院判決C.虐待老人,要追究刑事責任 D.只違背道德而不違背法律4.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父母有權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其條件是父母( )A.有勞動能力 B.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 C.無民事行為能力 D.喪失記憶能力5.“我的孩子我說了算,要打要罰是我的事,別人無權干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父母有教育子女的義務,打、罰孩子是父母在盡自己的義務B.家長打、罰孩子是對孩子的約束和教育,是應該的C.父母對子女進行約束和引導是正確的,但不能只靠打、罰D.家長打、罰孩子是家庭暴力,是不能經常使用的6.我國法律規定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下列行為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①父母限制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同學交往②父母要求未成年子女不要隨意到醫院看望在傳染病房住院的同學③父母教育未成年子女不要與任何陌生人說話④父母替未成年子女保管其參加電視劇演出獲得的報酬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7.下列對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有( )①該類行為主要有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②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不包括虐待老年人③該類行為僅是針對未成年人而言的 ④我們應根據相關法律同這些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主觀題:(共1題,限時7分鐘)小花8歲時爸爸因車禍去世。三年后,其母親與鄰村的張某結婚,婚后一年生下一男孩。繼父張某認為小花不是自己的親生子女,在小花讀完小學后就不讓小花上學了。家里的臟活累活都叫小花做,小花稍有不滿,張某非打即罵,還經常不讓小花吃飽穿暖。小花的母親懾于張某的暴力,也不敢制止張某的行為,一家人幾乎沒有和睦地過上一天。結合材料,運用家和萬事興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張某的做法錯在哪里 (2)請你運用家庭與婚姻的相關知識,談談怎樣才能構建一個和睦的家庭。材料語言(關鍵詞) 教材語言(原理) 組織答案1. 1. 1.2. 2. 2.六、體系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根據教材的章節、課標題、目標題編寫知識體系。【 判斷糾錯】1 答案:×解析: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2 答案:×解析: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的義務,父母對子女負有撫養的義務。3 答案:×解析:有贍養能力,而拒不贍養的子女,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需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4 答案:×解析:所有的子女都應該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5 答案:×解析: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權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而并不是撫養費。【課堂評估】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是指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行為,②排除;李某的行為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行為,她未盡到撫養和保護未成年人的義務,①③正確,④錯誤。2.答案:C解析: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只撫養不教育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是錯誤的,因此,選C項。3.答案:B解析: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家庭成員有義務扶(撫)養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而拒絕扶(撫)養的,構成遺棄行為,被遺棄者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該依法作出支付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B 項正確。 A、D兩項錯誤。 C 項“虐待”不合題意,且“虐待”未必都要擔刑事責任。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贍養。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父母有權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其條件是父母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B符合題意,A、C、D排除。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和教育的義務。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但一味打、罰并不合理,C符合題意;A、B、D說法錯誤。6.答案:C解析:我國法律規定,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履行監護職責時,還應當保護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利益,②④正確。①中“限制”和③中“任何”均說法錯誤。7.答案:D解析:②中“不包括虐待老年人”的說法錯誤。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行為不只是對未成年人來說的,③錯誤。①④說法正確,入選。2.答案:(1)繼父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于民法典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小花的繼父張某沒有盡到對子女的教育義務,其行為還屬于家庭暴力和虐待,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2)要構建一個和睦的家庭,必須明確父母和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要盡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要盡贍養的義務。父母或子女對所有家庭成員都不得采用家庭暴力、進行虐待、遺棄等。解析:第(1)問,小花的繼父張某不讓小花上學,并對小花施以家庭暴力和虐待的行為違反了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第(2)問,構建和睦的家庭可從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等方面去分析說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