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濟南版八年生物下冊 7.1.2 食品保存 學案學習目標 與 核心素養 探究實踐:通過探究活動,說明微生物大量繁殖是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明確食品保存的原理,學會運用適當的方法保存食品。 科學思維:通過調查、收集與分析資料,提高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合作交流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 態度責任: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生命觀念:通過設計活動,明確食品保存的原理,學會運用適當的方法保存食品。 體驗知識與技術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進一步讓學生形成微生物對人類是既有利也有害的觀念。學習重點 1.明確食品保存的原理,學會運用適當的方法保存食品 2.說明微生物大量繁殖是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學習難點 1.說明微生物大量繁殖是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預習案】1.如果長久放置,食品就會因腐敗變質而失去_________。誤食腐敗變質的食品容易導致_________,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2.__________________是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3.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我們必須盡可能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降低食品_________,都可以減緩微生物的繁殖速度。4.適當控制_________可以降低果蔬的生命活動,達到延長貯藏時間的目的。5.食品保存的原理就是針對引起腐敗變質的各種因素,采取相應的方法,防止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延長食品的保質期。6.傳統的食品保存方法有_________處理、_________、_________、加熱處理等;現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裝、氣調包裝、添加_________等。【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點一:食品腐敗的主要原因1.食品腐敗的危害有哪些?2.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作出的假設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器具?3.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制訂的計劃如何?4.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得到什么結論?5.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這個實驗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6.歸納總結食品腐敗的原因是什么?7.防止食品腐敗的措施的原理是什么?措施有哪些?探究點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1.嘗試設計食品保存方案食品名稱 方法 基本原理 可能存在問題水果、蔬菜等銀耳、木耳等真菌類奶、蛋等魚類2.食品的原理是什么?3.填寫食品的保存方法原理 保存方法 舉例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高溫滅菌破壞需氧菌類的生存環境高溫滅菌并防止食物與微生物接觸低溫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某些化學物質能明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用紫外線、X射線、y射線等殺滅微生物【訓練案】一、基礎練習1.如果食品保存不好,很容易腐敗變質。下列情況中最容易使食品腐敗的是( )A.高溫、干燥 B.低溫、潮濕C.通風、加防腐劑 D.溫暖、潮濕2.長期保存香菇的常用方法是( )A.煙熏法 B.脫水法 C.腌制法 D.巴氏消毒法3.食物的腐敗主要由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過年前你家買了一塊新鮮豬肉,用下列哪種方法保存最容易腐敗?( )A.放入冰箱冷凍室 B.腌制成臘肉C.做成臘香腸 D.煮熟后放在桌子上4.(2020 內蒙古通遼)下列有關食品保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現代食品的保存方法是添加防腐劑B.牛奶常用的保存方法是冷凍法C.食品腐敗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長和繁殖D.腌制食品口感豐富,不含有害物質,經常食用對人體健康有益5.(湖北孝感)食品保存不當容易發霉。為了探究影響霉菌生長的環境因素,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取甲、乙、丙三個培養皿,分別放入相同的兩小塊面包,在空氣中暴露30分鐘后按下表中的方法處理,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組別 甲 乙 丙實驗處理 在烤箱中烘烤2分鐘,略涼后加蓋在室溫下放置 不烘烤,加蓋后放入冰箱冷藏(4℃) 不烘烤,加蓋后在室溫下放置放置時間 4~5天實驗現象 不發霉 不發霉 發霉根據此探究過程,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從實驗設計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對照B.從變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對照的實驗條件只有溫度C.該探究說明低溫下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D.將面包暴露在空氣中30分鐘的作用是讓霉菌的孢子進入面包6.(2019 廣州)下列有關食物腐敗和食物保存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B.保存食物時超量添加食物防腐劑對人體無害C.冷藏食物能延長保質時間的主要原因是低溫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D.風干保存食物是因為干燥環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7.下列食品保存方法與利用的生物學原理,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選項 方法 生物學原理A 巴斯德消毒法 高溫滅菌B 冷藏、冷凍 低溫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C 罐藏 高溫滅菌和防止食物與微生物接觸D 脫水、腌制 破壞需氧類微生物的生存環境8.同學們為了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用煮沸滅菌并冷卻的肉湯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對照實驗。根據圖示判斷,他們欲探究的問題是( )A.氧氣對肉湯保鮮的影響 B.澄清肉湯的量對肉湯保鮮的影響C.棉花塞對肉湯保鮮的影響 D.影響肉湯保鮮的微生物來自肉湯還是空氣二、提升訓練9.圖表示一種簡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A.引起食物腐敗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B.對食物加熱的目的是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C.加清水主要是為了阻止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食物D.該保存方法與冰箱保存食物的原理相同10.某同學為了認識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鮮的方法,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以下認識錯誤的是( )A試管內的肉湯要煮沸,其目的是殺死肉湯中的細菌B.該實驗應在適宜的溫度下進行C.預期B試管中的肉湯比A試管先腐敗D.彎曲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微生物進入11.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某生物興趣小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個相同的錐形瓶,按下表進行了實驗。請分析表中包括幾組對照實驗,變量分別是什么?( )瓶號 甲 乙 丙加入物質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 50毫升滅菌牛奶瓶口處理 不做處理 不做處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溫度 25℃ 5℃ 25℃A.2組,溫度、消毒棉球 B.2組,溫度、空氣C.3組,溫度、消毒棉球、空氣 D.2組,溫度、細菌12.為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甲、乙、丙3個相同容量的錐形瓶,分別加入50毫升純牛奶,放入高壓蒸鍋內加熱15~20分鐘,冷卻后取出,分別做如圖所示處理:分析回答問題:(1)實驗前將裝置放入高壓蒸鍋內加熱15~20分鐘,目的是______________。(2)甲和丙這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通過甲、乙這組對照實驗,可以證明細菌的生存條件之一是_________。(3)相同時間后牛奶最先腐敗的是_________請你寫出在保存食品時防止食品腐敗的3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保鮮,另一瓶變質;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請回答:(1)甲圖中肉湯仍保鮮的是______瓶,而將其瓶頸打斷后,變質的原因是空氣中的______進入瓶內。(2)甲、乙兩組實驗所控制的變量都是______。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多少(3)乙圖中控制變量的方法是將瓶頸打斷,而甲圖控制該變量的方法則是______。(4)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是否要經過重復多次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______。理由是______。(5)“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脫水法參考答案【預習案】1.食用價值 食物中毒2.微生物的大量繁殖3.殺死微生物 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環境溫度 自身的含水量4.氧氣濃度5.微生物污染 殺死微生物 抑制其在食品中的生長繁殖6.干燥 鹽漬 煙熏 冷藏 冷凍 真空 防腐劑【訓練案】1.D2.B3.D4.C5.D6.B7.D8.D9.D10.C11.D12.(1)滅菌 (2)細菌 適宜的溫度 (3)甲 罐藏 脫水 冷凍(答案合理即可)13.(1)A;細菌;(2)B;(3)高溫滅菌.(4)是;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誤差,增加實驗的重復次數,提高實驗的準確性(5)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