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3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通過膝跳反射的實驗理解反射的概念。3、區分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4、描述反射弧的結構。5、了解復雜反射建立的過程。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能明確說出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3、理解反射過程,能探究人體某種反射現象。2、教學難點1、探究反射的過程。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三、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導語:人體神經系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神經系統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學生:大腦、小腦、腦干、脊髓和神經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這節課我們來繼續了解神經調節的方式。2、新課講授(一)反射教師:如果手指偶然被某個尖銳的物體扎了一下,或者不小心被燙了一下,你是先感覺疼還是先把手縮回來?為什么會這樣呢?(課件展示)引導學生完成游戲:打手、抓手指。教師提問:剛剛我們做的兩個游戲是在你們的什么系統參與下完成的?學生:神經系統教師:神經系統調節生命活動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學生:反射教師: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和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叫作反射。課件展示神經系統調節的基本方式。進行膝跳反射的實驗。(課件展示)提問:膝跳反射中小腿前伸是不是有意識的行為?學生:無意識的教師:膝跳反射時來不及思考,有關的神經中樞在脊髓內,所以不受大腦的控制。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時,脊髓中通向大腦的神經會將這一神經沖動傳往大腦,使人感覺到膝蓋被叩擊了。(課件展示)課件展示反射的概念。提問:為什么膝跳反射不是由大腦控制發出的反射,那么是由什么發出的呢?學生:脊髓教師: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部分。其中指揮我們做出反應的部分稱為神經中樞。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不是大腦而是脊髓。像這種由脊髓發出神經沖動的反射稱為簡單反射,也叫作非條件反射。課件展示膝跳反射的示意圖。(二)反射弧課件展示反射弧的組成和功能。進行縮手反射的實驗。提問:同學們是不是感覺到燙了才把手縮回來的?學生:不是教師:在完成這個反射的同時,脊髓中通向大腦的神經元,還會將沖動傳到大腦,使人感覺到燙。不過由于傳向大腦的路徑較長,在大腦作出判斷之前,手指已經縮回了。所以在該反射中“感到燙”與“縮手”的先后關系是:先縮手后感到燙!(課件展示)教師:參與膝跳反射的神經結構如果缺少某一環節,反射還能進行嗎?(課件展示)課件展示反射的大致過程。教師:剛剛我們做的兩個實驗——膝跳反射和縮手反射的實驗,都是由脊髓發出神經沖動所產生的反射,都屬于簡單反射。那么與此對應的由大腦發出神經沖動所產生的反射,我們稱為復雜反射。課件展示反射的類型及概念。課件展示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的實例。提問:我們都知道望梅止渴、談虎色變這兩個成語。有同學能說一說這兩個成語的意思嗎?學生:就是沒有見到實物只是聽別人說起就已經作出相應的反應。教師:對某些語言刺激,能形成復雜反射是人類所特有的。完成課件中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的連線題。完成測定反應速度的探究活動。四、板書設計第6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3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反射:人或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二、反射弧: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三、反射的種類:簡單的反射、復雜的反射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