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現人生的價值【必背知識】知識點一 價值與價值觀1.價值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2.人的價值含義 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內容 包括兩個方面: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個人的社會價值或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個人的自我價值。二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特點 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評價 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但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3.價值觀是什么 含義 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價值的基礎上,會形成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價值觀從領 域看 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另一方面,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 ②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方法論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錯誤的價值觀。當前,我們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點二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及價值選擇的區別與聯系事實判斷 價值判斷 價值選擇含義 人們對事物的客觀狀況及其本質屬性、發展規律作出判斷 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 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聯系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特點社會歷史性:隨著時空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階級性:在階級社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主體差異性: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正確價值觀的標準)(1).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立場上,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知識點三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如何做根本途徑 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 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客觀條件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主觀條件 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 ①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 ②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 ③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④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易混易錯(1)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全部。(2)價值觀對改造世界具有積極指導作用。(3)價值觀決定著人生的發展方向。(4)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基礎。(5)不同人對同一事物價值的判斷是相同的。(6)弘揚勞動精神就能實現人生價值。(7)客觀條件不具備人生價值就不能實現。(8)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人生價值。(9)提高個人素質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課堂探究案】1. (2020·天津高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事異時移,法隨時變。這是一部充分體現時代特點的民法典——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強化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保護……民法典與時俱進,為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民為邦本,法系根基。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破解高空拋物墜物難題,維護小區業主合法權益……民法典聚焦百姓關切,強化保護人民權利,為百姓安居樂業提供法治保障。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知識,談談對上述材料的理解。(10分)2.17年前,是他領軍對抗非典;17年后,是他再一次不顧風險披掛上陣,在危險系數最高的第一線四處奔波。17年前抗戰非典,67歲的他說:“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里來”;17年后抗戰新冠病毒,84歲的他告訴百姓“盡量不要去武漢”,結果自己深入武漢一線、親自研究疫情。這位曾經在非典戰役中作出卓越醫學貢獻的領軍人物,在84歲高齡這一年,再次站上新型冠狀病毒的“抗戰一線”。幾乎一輩子的時間都投身于所熱愛的醫學事業的他,從醫幾十載,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不知救下多少病人、攻破多少醫學難關。而心中,卻永遠裝著國家和人民,裝著滿腔的奮勇和大愛。“逢危有我,八秩不辭”,正是鐘南山院士的最動人寫照。本著高超醫術和救世之心,滿腔赤子熱忱和赤膽忠心,他逆光而行、替全國人民負重前進;他配得上百姓至高的贊美和信任,是我們心中當之無愧的英雄。結合材料,運用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知識,說說鐘南山院士的事跡給我們的啟示。【課堂達標案】1.(2021安徽馬鞍山高三一模)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說:“在這次抗疫斗爭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現令人欣慰、令人感動。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边@告訴我們( )①“點贊”是對青年一代奉獻的價值肯定②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創造社會價值的前提③生命充盈的過程也在創造自我生命的價值④青年一代推動社會變革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廣西梧州高三一模)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200周年誕辰。恩格斯出生于德國一個富裕家庭,卻選擇了為工人階級而奮斗。在撰寫《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為獲得第一手的研究資料,他深人工人居住區考察,這表明(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③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④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1山西太原高三模擬)《訓儉示康》有言:“吾心獨以儉素為美”。節儉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生活美學。近年來,“極簡主義”“斷舍離”等概念被不少年輕人推崇,綠色環保的服飾家居設計備受青睞,追求簡約適度的生活理念漸成潮流。在物質豐盈的今天,洗盡鉛華,擺脫心為物役的束縛,才能更接近生活的本真。這體現了( )①社會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反映方式的變化②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③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和導向作用④社會意識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1河北高三模擬)2020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波蘭總統杜達通電話時強調,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中國14億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堅定信心,同疫情進行頑強斗爭。中國廣大醫務人員奮不顧身、舍生忘死,這種高尚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體現的唯物史觀道理是( )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 ②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③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要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④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1湖北武漢高三一模)最高人民法院強調,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懲惡揚善功能,破解長期困擾群眾的“扶不扶”等法律和道德風險,堅決防止“誰能鬧誰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讓全社會充滿正氣正義。這表明( )①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②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于社會意識的變化③價值判斷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標準④人們的行為選擇受其價值觀念的支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1昆明云南師大附中高三月考)《漢書》中記載了“高奴有洧水可燃”,表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但石油真正意義上的有效利用是隨著近代蒸餾術、催化裂化術的出現,經深加工后制成油料、藥品、染料、炸藥、殺蟲劑、塑料、人造纖維等??梢娭皇前咽妥鳛槿剂蠠魧嵲谔上Ю?。由此可見( )①科技理論將事物潛在價值轉化為現實價值②物的價值隨著人的認識的深入而不斷變化③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基于社會實踐而形成④價值判斷具有社會歷史性而需要與時俱進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6課參考答案1.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民法典的出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為解決時代面臨的新問題提供重要法治保障。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民法典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③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民法典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2.答案 ①鐘南山院士幾乎一輩子的時間都投身于所熱愛的醫學事業,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不知救下多少病人、攻破多少醫學難關。這告訴我們要努力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②鐘南山院士心中,永遠裝著國家和人民,裝著滿腔的奮勇和大愛。這要求我們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③鐘南山院士憑著高超醫術和救世之心,滿腔赤子熱忱和赤膽忠心,他逆光而行、替全國人民負重前進,這啟示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怕困難,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1-6 B B D B D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