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目標確定的依據】1.課程標準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科學探究需要觀察和實驗等多種途徑來來獲得事實和證據。2.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七年級下冊第五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二節的內容,介紹了神經系統的的組成,以及神經系統各部分的功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人體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如神經纖維、脊髓、大腦、神經中樞等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神經系統的調節是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的,本節課的學習也為下一節《神經系統的調節方式》奠定了基礎。3.學情分析上一節課,學生學習了激素調節,認識到激素對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重要性,自然會對生命活動調節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思考還有沒有其他調節方式。學生對人體神經系統的一些結構如腦、脊髓等比較熟悉,也能認同神經系統對人體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積累了一些有關神經結構受損導致行為異常的實例。但是,他們對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還缺乏科學而準確的認識,對于神經系統如何調節人體生活等抽象知識理解起來還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學時教師可通過觀察模型、示意圖、模仿臨床觀察、案例分析、閱讀歸納和模擬實驗等活動,幫助學生對知識形成真正而深刻的理解。【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圖片,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掌握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2.通過動手實踐分清神經纖維、神經末梢、神經等不同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3.通過模仿臨床觀察,了解脊髓的位置,形態,和結構特點。通過案例分析,說明脊髓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4.通過觀察大腦模型和資料分析描述大腦、小腦和腦干的結構組成及功能。5.明確神經系統的重要性,增強保護神經系統的意識。【評價任務】通過觀察觀察課本神經系統示意圖,說出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針對目標1)2.通過觀察神經元的顯微照片和結構模式圖,說出神經元的各部分名稱以及結構特點。(針對目標1)3.對照“神經模型”(一根網線),指出其所代表的“一條神經”的各結構名稱。分清神經纖維、神經末梢、神經等不同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針對目標二)4.觀察脊髓位置圖和橫切圖,說出脊髓的位置,形態,和結構特點。(針對目標三)5.能夠分析大小便失禁的原因,以及縮手反應,明確人體脊髓的功能。(針對目標三)觀察大腦模型,說出腦的組成,大腦、小腦和腦干的位置關系。(針對目標四)7.能夠對“紅燈停,綠燈行”“小狗去小腦”“植物人”等案例進行分析,明確大腦、小腦、腦干的功能。(針對目標四)8.能夠就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神經系統提出自己的建議,明確神經系統的重要性,增強保護神經系統的意識。(針對目標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通過觀察示意圖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掌握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2.通過動手實踐分清神經纖維、神經末梢、神經等不同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 導入:默契的配合、優美的舞姿、高難度的動作,都表現出運動員具有一定的協調性和平衡性。我們不是運動員,但同樣具有一定的協調和平衡能力,這些功能需要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完成,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自主學習,體驗新知。 知識點一:神經系統的組成 引入:人體的八大系統中,我們已經學習了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那么神經系統是怎樣組成的呢?具有怎樣的功能呢? (一)神經系統的組成 (1)自主學習:多媒體展示圖片,請大家閱讀課本示意圖 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以下問題: 1.觀察神經系統示意圖,思考是神經系統由那幾部分組成的? 2.神經系統的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2)師生總結: 中樞神經系統:主管接受、分析、綜合體內外環境傳來的信息,發出指令; 周圍神經系統:能夠傳遞信息,人體的各種動作就是由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來完成的。合作探究,層層推進。 (二)神經元的結構及功能 引入:我們知道構成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而構成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細胞)。它與人體其他部位細胞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在哪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下一個問題神經細胞(即神經元)。 (1)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神經元的結構模式圖,自主學習完成以下問題: 1.辨識神經元各部分結構。 2.神經元上的突起稱作什么?有什么功能? (2)學生寫出神經元的結構組成,然后多媒體展示。 教師點撥:神經元由胞體和突起組成,胞體就是細胞體,里有細胞核等結構;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 (3)合作探究 過渡語:我們對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比較一下神經元(神經細胞)與普通細胞相比,有什么特殊的結構特點;以及軸突與樹突在形態上有什么不同。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82頁內容,并仔細觀察圖3.5-6,回答下列問題: 1.與普通細胞相比,神經元的結構有什么特點? 2.觀察樹突和軸突在形態上有什么不同? 3.根據神經元的結構特點說出神經元的功能? 教師點撥: 1.神經元除了胞體外,還有很多突起,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它們構成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是神經末梢。 2.樹突:數量多且呈樹狀分支,收集信息和將信息傳至胞體; 軸突:往往只有一條而且比較長,將胞體發出的神經沖動傳到肌肉、腺體或其他神經元。 3.神經元的樹突能夠接受刺激,同時會產生一種能夠傳導的生物電,我們把這種能夠傳導的生物電叫做神經沖動,然后由樹突傳給胞體再傳給軸突,所以神經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神經沖動。 (4)學生活動:怎樣區分一條神經纖維和一條神經? 內容:神經的結構組成。 材料用具:一段網線。 課件展示:模擬示意圖 出示問題:請同學們對照“神經模型”(一根網線),嘗試指出其所代表的“一條神經”的各結構名稱。 小結:明確神經中樞、神經末梢、神經的概念。課堂小結 1.教師總結 人體的億萬個神經元之間縱橫交錯,相互聯系,從而形成貫通全身的信息傳遞網絡——神經系統。如果人的神經系統某部分受到傷害會使人體失去協調性。 下節課我們將會繼續學習:脊髓和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2.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達標訓練 1、神經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它們是( )。 A.腦和脊髓 B.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 C.胞體和突起 D.神經纖維、腦和脊髓 2、中樞神經系統是由( )組成的。 A.腦和脊髓 B.腦神經和脊神經 C.腦和腦神經 D.脊髓和脊神經 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神經細胞與其他細胞不同,它的細胞體有許多突起 B.神經細胞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髓鞘,組成神經 C.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做神經末梢 D.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有結締組織膜,構成一條神經 4、右圖為神經元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部分。 (2)神經元接受刺激后能產生__________,并且把__________傳導到其他的神經元。 (3)多數神經纖維是由 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外面套著的髓鞘共同組成的。附:板書設計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第二課時】【課時目標】通過模仿臨床觀察,了解脊髓的位置,形態,和結構特點。通過案例分析,說明脊髓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4.通過觀察大腦模型和資料分析描述大腦、小腦和腦干的結構組成及功能。5.明確神經系統的重要性,增強保護神經系統的意識。【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復習回顧 導入新課(2分鐘) 教師展示神經系統組成圖,并提出問題:神經系統由哪兩部分組成? 2.教師展示神經元結構圖. 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__,它包括___和___兩部分。神經元的功能是____。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神經系統的結構基礎。第一部分(15分鐘) 知識點一:脊髓的結構與功能 (一)自主學習 展示脊髓位置圖和橫切面圖,讀教材83頁,學生自主完成: 脊髓的位置、形態和結構特點? 脊髓灰質和白質的結構特點是什么?它們有什么樣的功能? (二)合作探究 1.分析胸段脊髓橫斷的病人,出現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2.手指被針刺后,為什么先縮手后感到疼痛?為什么有些人只縮手沒有感覺? 小結:脊髓的灰質由神經元胞體組成,能夠調節人體的一些基本生理活動。脊髓通過白質里的神經纖維可向上、向下傳導神經沖動,起著“上傳下達”的作用,脊髓有傳導功能。脊髓的傳導功能可以把腦的神經沖動通過脊神經傳到人體的大部分器官,使腦和軀體、內臟之間建立起神經聯系。2.在正常的情況下,脊髓的神經中樞是受大腦控制的。 (三)比較灰質和白質,完成表格脊髓的結構: 脊髓結構形態顏色位置組成功能灰質白質(四)遷移運用 鞏固提高1:甲乙兩人在一交通事故中受傷,醫生檢查后發現他們的腦部活動正常.為了檢查他們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是否受傷,醫生做了進一步的測試,結果如下表: 傷者傷者蒙上眼睛 所接受的測試測試結果甲用針刺指尖感覺痛但沒有縮手乙用針刺指尖立刻縮手但完全不知有針刺及縮手動作的發生第二部分 (20分鐘) 知識點二:腦 自主學習 1.腦的組成,大腦、小腦和腦干的位置關系是什么? 2.大腦皮層的灰質和白質有何特點,功能?與脊髓灰質白質有何不同? 3.小腦的結構特點以及功能是什么? 4.腦干的結構特點以及功能是什么? (二)引導探究 1、展示腦結構的圖片,學生觀察腦的模型。 討論交流:(1)腦的位置,腦的組成,大腦、小腦和腦干的位置關系。 (2)觀察上圖找到脊髓:脊髓與大腦、小腦之間的聯系橋梁是什么? 2、展示大腦結構模型,引導學生區分大腦的前后,左、右兩個大腦半球。討論交流: (1)大腦的組成。大腦的灰質在外、白質在內,“外灰里白”。與脊髓的“外白內灰”正相反。 (2)觀察大腦皮層表面的特征,并思考這一特征的出現,有什么意義? 3、教師出示大腦皮層的主要功能區圖片,討論交流: (1)大腦調節各器官活動的神經中樞有哪些? 根據圖片顯示不同的區域執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嘗試說出大腦皮層的這些高級神經中樞。 (2)案例分析 “紅燈停,綠燈行”是基本的交通規則。當綠燈亮起時,我們邁動腳步快速穿過馬路。試分析,大腦皮層的哪些神經中樞參與了這一過程? 學生討論交流:大腦皮層中參與的神經中樞有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軀體運動中樞等。 觀察圖片,思考本題目中,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視覺中樞和軀體運動中樞之間是通過什么聯系在一起,共同協調發出神經沖動的。 師小結:大腦皮層的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這些神經纖維將大腦皮層的各功能區、兩大腦半球以及小腦、腦干、脊髓巧妙地聯系起來。這樣,大腦皮層就可以調節全身各器官的活動了。 認識小腦 學生閉眼,用食指去指自己的鼻尖;教師扮成患者,閉眼后,總是指不到自己的鼻尖。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師展示案例:狗被切除小腦后的行動狀態圖片。 學生分析交流,得出小腦的功能:協調運動,維持身體的平衡。 學生舉例說出與小腦的功能有關的事例:喝醉酒的人,走路搖晃,嚴禁酒駕;體操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強。 5、教師展示案例---認識腦干 “植物人”--- 喪失意識活動,主動飲食能力喪失;大小便失禁等,但能夠自主呼吸和心跳。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分析交流得出:腦干中有許多能夠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生命中樞”,如:呼吸中樞和心血管運動中樞等。 (三)分析案例,鞏固提高 1.打字員盲打,盲人閱讀盲文,大腦皮層必需參與的神經中樞有哪些? 2.某人酒醉后,走路搖晃,語無倫次,視力模糊,摔倒后感覺不到疼痛,再次摔倒,傷到頭枕部,心跳和呼吸頻率異常,送到醫院后不幸死亡。請分析出現這些現象是由于酒精分別麻醉了腦的什么結構?后來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學以致用,健康生活 (2分鐘) 如果你是一名神經科醫生,對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保護神經系統特別是腦,你有什么建議?課堂總結 (1分鐘)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達標檢測 (5分鐘) 選擇題 1.在脊髓里細胞體密集的部位是( ) A.白質 B.神經中樞 C.灰質 D.神經纖維 2.如果意識喪失,患者會出現嬰兒式的隨意排尿反射,這一現象說明排尿反射的低級中樞位于( ) A.大腦皮層 B.脊髓 C.膀胱壁 D.腎臟 3、雜技團中的演員在表演走鋼絲時神經系統起著主要作用的結構是( )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 填空題 1.如圖是脊髓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 填寫圖中個部分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結構A位于脊髓的_________,其橫截面呈________形, 其中含有許多__________的神經中樞 。 結構B具有_______功能;向上傳遞沖動到____________, 又可從________向脊髓傳遞沖動。 2.下圖所示的是腦的側面。根據此圖完成下列各題。 (1) ③是_______,它的表層叫做________,其表面有凹陷的[ ]______和隆起的[ ]___________。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能把兩者聯系起來的結構是由_______組成的。 (2) ⑤是_______ ,它有一些調節________的中樞。 (3)當一個人由于外力撞擊而受傷成為“植物人”時,受傷的可能是圖中的[ ]___________, 尚在發揮作用的是[ ]_________。附:板書設計第二節 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 白質:神經纖維→傳導 脊髓 灰質:神經元→反射 灰質(大腦皮層):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大腦 白質:神經纖維 腦 小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的平衡 腦干: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