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章 生命的進化第1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過程。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生命起源的過程。2、教學難點關注關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三、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導語:我們已經知道人類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類來源于進化,而非神的創造。由此我們聯想到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是否都源于進化呢?人類的祖先森林古猿又是誰創造的呢?2、新課講授教師陳述:在浩瀚的銀河中,有無數摧殘的星球,在其中有一顆蔚藍色的星球特別引人注目,這便是地球。(課件展示)提問:月球上有沒有生命?火星呢?學生:沒有教師: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適合生物生存的星球。地球上有山川河流,花草樹木以及人。那么地球是一開始就有生命的嗎?(課件展示)請學生自己對原始地球大膽推測,原始地球是否有生命,如果沒有,原始地球上可能有什么,地球上的生命是何時出現的,又是從何而來的?記在本上并舉手回答。(教師提示:可以根據教材P51頁資料分析部分進行推測:地質學研究標明,地球大約是在46億年前形成的,那時候地球的溫度很高,環境與現在的完全不同。)課件展示推測的概念和要求。老師總結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原始大氣的成分)米勒和我們一樣非常好奇生命的起源,他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課件展示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環境的實驗。提問:1.米勒實驗中運用了哪些氣體?2.米勒實驗中火花放電模擬了什么?3米勒實驗中合成了什么物質?4.分析米勒的科學實驗驗證明了什么?課件展示實驗過程。課件展示實驗結論。教師陳述:米勒的實驗在科學研究中得到了證實:科學研究標明,地球經常收到隕石等的撞擊。(課件展示)1969年,人們發現,墜落在澳大利亞默奇森鎮的隕石中含有并非來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學家在星際空間發現了數十種有機物。這些現象都表明無機小分子物質可能創造出新的有機物。完成教材P52頁討論中的問題。(課件展示)教師陳述:科學研究表明,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科學家推測,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后來,地球的溫度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又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課件展示生命起源的“海洋化學起源說”。課件展示“海洋化學起源說”的過程。課件展示教材P54頁運用證據和邏輯作出推測。教師: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同“海洋化學起源說”,但是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總之,關于生命起源的問題,科學家們還在進行不懈的探索。四、板書設計第1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第1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原始地球環境二、生命起源的學說1米勒的實驗:原始地球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命體的有機物2. 海洋化學起源說3. 其他觀點:可能來自其他星球三、運用證據和邏輯作出推測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