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專題一 細胞的基本組成明考點·析考情·談趨勢考點 1.細胞中水和無機鹽的作用。2.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3.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考情 1.考查題型:多以文字選擇題呈現。 2.命題趨勢:常以“某種物質分子”為關鍵詞,將不同模塊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綜合考查。1.(必修1 P12練習與應用·拓展應用)支原體與動物細胞結構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原體與細菌的細胞結構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必修1 P20小字內容)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氫原子以共用電子對與氧原子結合。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分子成為一個極性分子,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分子(或離子)都容易與水結合,因此,水是______________;同時,由于________的存在,水具有較高的____________,這就意味著水的溫度相對不容易發生改變,對于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十分重要。3.(必修1 P23知識鏈接)體外燃燒1 g葡萄糖釋放約__________的能量,與體外燃燒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必修1 P24旁欄)糖尿病病人的飲食受限制的并不僅僅是甜味食品,米飯和饅頭等主食也都需定量攝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必修1 P25旁欄)科學家將纖維素等其他糖類稱為人類的“第七類營養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必修1 P27旁欄)北京鴨每天吃的都是一些玉米、谷類和菜葉,但仍能長一身肥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必修1 P30與社會的聯系)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______種,其中有8種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氨基酸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獲取,因此,被稱為____________,另外____種氨基酸是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叫作非必需氨基酸。8.(必修1 P30圖2-11)二硫鍵形成:由于兩個氨基酸的R基上各含有一個巰基(—SH),每個巰基脫去一個H后形成—S—S—(二硫鍵),因此每形成一個二硫鍵,相對分子質量減少____________。9.(必修1 P32與社會的聯系)蛋白質變性是指蛋白質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____________被破壞,從而導致其__________的改變和______________喪失的現象。例如,雞蛋、肉類經煮熟后蛋白質變性就不能恢復原來狀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吃熟雞蛋、熟肉容易消化。考點一 細胞中有機物1.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2.核酸的結構與功能3.常見核酸與蛋白質復合體4.糖的種類、功能及調節5.脂質的種類與功能6.“三看法”推斷細胞內的有機物1.(2021·江蘇,1)核酸和蛋白質都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組成元素都有C、H、O、NB.細胞內合成新的分子時都需要模板C.在細胞質和細胞核中都有分布D.高溫變性后降溫都能緩慢復性2.(2020·江蘇,2)下列關于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A.碳鏈是各種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基礎B.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C.細胞利用種類較少的小分子脫水合成種類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來催化思維延伸——判斷正誤(1)蛋白質和DNA具有相同的空間結構,體內合成時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2020·北京,2)( )(2)變性的蛋白質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蛋白質變性使肽鍵暴露,暴露的肽鍵易與蛋白酶接觸,使蛋白質降解(2018·全國Ⅲ,30)( )(3)酶、抗體、激素都是由含氮的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2021·全國甲,1)( )(4)維生素D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骨骼發育(2020·海南,1)( )題組一 蛋白質、核酸的結構與功能1.(2022·??诟呷M)如圖表示在細胞內發生的一系列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物大分子,④是細胞內的儲能物質,b、c、d表示組成對應大分子的單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組成它的單體是核糖核苷酸B.②、③具有多樣性是因為b、c種類多樣C.c可以起到信息傳遞的作用,也可以與雙縮脲試劑反應顯紫色D.在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內④可代表不同物質,但d代表同一物質2.科學家曾在一種叫作S-2L的噬菌體中發現部分堿基A被2-氨基腺嘌呤(Z)取代,Z與堿基T之間的結合力和堿基G與C一樣強,并且這種Z-DNA(含有Z的DNA)能夠幫助噬菌體更好地抵抗細菌中某些蛋白質的攻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組成S-2L噬菌體的核酸只有一種B.與沒有發生替換的原DNA相比,Z-DNA分子結構更穩定C.組成Z-DNA的化學元素有五種,徹底水解可得到7種產物D.Z-DNA中堿基的互補配對方式增加,嘌呤的比例大于嘧啶題組二 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3.糖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如圖為糖類的概念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某種單糖為還原糖,則與一分子葡萄糖結合在一起形成的①也具有還原性B.若構成②的堿基是腺嘌呤,則物質②加上兩分子磷酸就構成了ATPC.若某種單糖是葡萄糖,則許多葡萄糖縮合形成的③定是一種儲能物質D.若④是構成DNA的基本單位,則④的排列順序儲存著生物的遺傳信息4.脂滴是細胞內脂質儲存的主要場所,其形成與內質網有關,在細胞代謝和應激響應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儲存的是脂肪、固醇、磷脂等脂類物質,就像細胞的儲藏室,在其中積累有用的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脂滴存在于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中,參與細胞內營養物質的積累B.脂滴中的物質可作為儲能物質、信號分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C.脂滴中的脂肪與糖原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是碳、氫元素的含量大于糖類D.脂滴中的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參與脂質的運輸5.如圖是人體內葡萄糖轉化成脂肪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組成相同B.長期偏愛高糖膳食的人,圖示過程會加強,從而導致體內脂肪積累C.若物質 X 能與脂肪酸結合生成脂肪,則 X 代表甘油D.糖類可以轉化為脂肪,脂肪不能轉化為糖類專題一 細胞的基本組成建網絡 抓主干 找聯系①差異性?、贑 ③C、H、O、N、P、S、K、Ca、Mg?、蹻e、Mn、Zn、Cu、B、Mo ⑤維持生命活動?、揠x子?、邽榧毎峁┮后w環境?、嘀饕哪茉次镔|,細胞重要的成分?、峒毎麅攘己玫膬δ芪镔|?、膺z傳信息通教材 掃盲區 防遺漏1.支原體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游離的DNA和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支原體沒有細胞壁 2.空間結構 電子的不對稱分布 良好的溶劑 氫鍵 比熱容3.16 kJ 葡萄糖在細胞內的“燃燒”過程是“無火焰”的過程,能量是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逐步釋放出來的4.因為這些主食富含淀粉,淀粉經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5.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排空,進而可以減少患大腸癌的機會,利于降低過高的血脂和血糖等,從而有利于維護心腦血管的健康、預防糖尿病、維持正常體重等6.北京鴨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北京鴨攝入的糖類過多時,糖類在鴨體內就轉變成了脂肪,并在皮下組織等處儲存起來7.21 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 必需氨基酸 13 8.29.空間構象 理化性質 生物活性 高溫使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考點一 真題研究1.D [DNA經高溫變性后降溫能緩慢復性,蛋白質經高溫變性后,降溫不能復性,D錯誤。]2.B [各種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鏈,A正確;多糖、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而單糖、二糖和脂質不是生物大分子,B錯誤;種類繁多的生物大分子是由種類較少的單體脫水形成的,C正確;由基本單位形成生物大分子需要酶的催化,D正確。]思維延伸(1)× (2)√ (3)× (4)×題組集訓1.D [①是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組成它的單體是脫氧核苷酸,A錯誤;②是RNA,RNA具有多樣性是因為核糖核苷酸(4種)排列順序具有多樣性,③是蛋白質,蛋白質具有多樣性是因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空間結構具有多樣性,B錯誤;c是氨基酸,不能起到信息傳遞的作用,也不可以與雙縮脲試劑反應顯紫色,C錯誤;④是細胞內的儲能物質,在植物細胞內和在動物細胞內④代表不同物質,前者是淀粉,后者是糖原,但d代表同一物質葡萄糖,D正確。]2.D [S-2L噬菌體為病毒,只含一種核酸,A正確;因Z與堿基T之間的結合力和堿基G與C相同,說明Z—T之間有三個氫鍵,因此,與沒有發生替換的同種DNA比較,Z-DNA分子結構更穩定,B正確;組成Z-DNA的化學元素有五種,為C、H、O、N、P,徹底水解后可得到7種產物,包括脫氧核糖、磷酸和五種堿基,C正確;Z-DNA分子中堿基的互補配對方式增加,但是嘌呤與嘧啶的比例不變,D錯誤。]3.D [若某種單糖為還原糖,其與一分子葡萄糖結合在一起形成的①蔗糖不具有還原性,A錯誤;若構成②的堿基是腺嘌呤,則物質②可能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也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如果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加上兩分子磷酸可構成ATP,如果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加上兩分子磷酸不能構成ATP,B錯誤;若某種單糖是葡萄糖,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的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儲能物質,C錯誤;構成DNA的基本單位為脫氧核苷酸,若④是構成DNA的基本單位,則④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儲存著生物的遺傳信息,D正確。]4.A [脂滴的形成與內質網有關,原核細胞中沒有內質網,A錯誤;脂滴中的脂肪是儲能物質,性激素可作為信號分子,磷脂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確;脂肪和糖原的組成元素均為C、H、O,但脂肪的碳、氫元素含量大于糖類,C正確。]5.D [葡萄糖和脂肪的元素組成都是C、H、O,它們的元素組成相同,A正確;從圖示過程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轉化為脂肪,故長期攝入糖,圖示過程會加強,從而導致體內脂肪積累,B正確;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若物質 X 能與脂肪酸結合生成脂肪,則 X 代表甘油,C正確;糖類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脂肪可以轉化為糖類,但不能大量轉化,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