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專題三 細胞代謝明考點·析考情·談趨勢考點 1.酶在代謝中的作用。2.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3.光合作用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4.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5.細胞呼吸及其原理的應用。考情 1.考查題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 2.命題趨勢:ATP常融合其他知識一塊考查;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常通過曲線分析、實驗結果的分析、實驗設計及補充完善形式考查。1.(必修1 P78正文)加熱能促進過氧化氫分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3+和過氧化氫酶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促進過氧化氫分解。2.(必修1 P79思考·討論)刀豆種子脲酶含量相當高,該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脲酶可用__________作為溶劑來提取,其本質是____________。只有含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3.(必修1 P81正文)酸既能催化_______________水解,也能催化________水解,還能催化淀粉水解。4.(必修1 P82探究·實踐)酶活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5.(必修1 P83探究·實踐)建議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必修1 P84相關信息)一般來說,動物體內的酶最適溫度為________;植物體內的酶最適溫度在________;細菌和真菌體內的最適溫度____________,有的酶最適溫度可高達________。動物體內的酶最適pH大多為____________,但是胃蛋白酶的最適pH為________;植物體內的酶最適pH大多為____________。7.(必修1 P84正文)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會使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使酶永久失活。在0 ℃左右時,酶活性很低,但酶的________________。因此,酶制劑適宜在________保存。8.(必修1 P85科學·技術·社會)溶菌酶能夠溶解________的細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臨床上與抗生素混合使用,能增強抗生素的療效。9.(必修1 P86相關信息)ATP由______________組成。tri是“三”的意思,phosphate是磷酸鹽。ATP去掉兩個磷酸基團后,是形成______的基本單位。10.(必修1 P88圖5-7)參與Ca2+主動運輸的載體蛋白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酶,在其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伴隨著________________,這一過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必修1 P89小字)螢火蟲尾部的發光細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熒光素接受______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必修1 P91探究·實踐)可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CO2的產生情況。13.(必修1 P91探究·實踐)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應將酵母菌的培養時間適當延長以____________________。14.(必修1 P93相關信息)細胞呼吸產生的[H]實際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必修1 P94相關信息)人體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能在________中再次轉化成____________。16.(必修1 P94小字)細胞呼吸除了能為生物體提供能量,還是____________的樞紐。蛋白質、糖類和脂質的代謝,都可以通過細胞呼吸過程聯系起來。17.(必修1 P95思考·討論)儲藏水果、糧食的倉庫,常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來減弱水果和糧食的____________,以延長保質期。18.(必修1 P95思考·討論)破傷風由__________________引起,該菌只能進行____________。皮膚破損較深或被銹釘扎傷后,病菌容易____________。19.(必修1 P96拓展應用)松土可以增加________________,促進根細胞的____________,利于根細胞對______________的吸收,促進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機物的分解,利于農作物生長。松土還促進了土壤微生物的____________,增加了____________的排放,從而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問題更嚴重;松土容易造成____________,可能成為沙塵暴的一種誘發因素。20.(必修1 P99學科交叉及圖5-12)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見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而不吸收________。21.(必修1 P104相關信息)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部分是淀粉,還有一部分是________,蔗糖可以進入__________,再通過韌皮部運輸到植株各處。C3指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指五碳化合物——核酮糖-1,5-二磷酸(RuBP)。22.(必修1 P106小字)少數種類的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卻能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某些____________時所釋放的能量來制造有機物。例如,生活在土壤中的硝化細菌能將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亞硝酸(HNO2),進而將亞硝酸氧化成硝酸(HNO3)。這兩個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________,就被硝化細菌用來將________________合成糖類。這些糖類就可以供硝化細菌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這個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__。23.(必修1 P106 拓展應用1)夏季晴朗的白天,中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CO2供應不足,直接限制________階段;早晨和傍晚光合速率較低的原因是光照較弱,直接限制的是________階段。考點一 ATP和酶1.明辨ATP的結構及拓展2.能量轉換過程和ATP的產生與消耗轉化場所 產生或消耗ATP的生理過程細胞膜 消耗ATP:主動運輸、胞吞、胞吐細胞質基質 產生ATP:細胞呼吸第一階段葉綠體 產生ATP:光反應 消耗ATP:暗反應和自身DNA復制等線粒體 產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 消耗ATP:自身DNA復制等核糖體 消耗ATP:蛋白質的合成細胞核 消耗ATP:DNA復制、轉錄等3.肌細胞中ATP產生速率與O2供給量之間關系的曲線解讀特別提醒 (1)當橫坐標表示呼吸作用強度時,ATP產生速率的變化曲線應該從原點開始。(2)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ATP的產生速率幾乎與O2供給量無關。4.讀懂酶的3類曲線(1)酶的作用原理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如圖所示)。①表示無酶催化時反應進行需要的活化能是ac段。②表示有酶催化時反應進行所需要的活化能是bc段。③酶降低的活化能是ab段。(2)酶的作用特性①圖1中加酶的曲線和加無機催化劑的曲線比較,說明酶具有高效性,而與不加催化劑的曲線比較只能說明酶具有催化作用。②圖2中兩曲線比較說明酶具有專一性。(3)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①溫度和pH圖甲和圖乙顯示:高溫、過酸、過堿都會使酶失活,而低溫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結構未被破壞,溫度升高可恢復活性。從圖丙和圖丁可以看出:反應溶液pH(溫度)的變化不影響酶作用的最適溫度(pH)。②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圖甲中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濃度,而P點之后的限制因素有酶濃度和酶活性;圖乙對反應底物的要求是底物足量。5.酶的特性及相關探究實驗6.蛋白酶對蛋白質的水解實驗檢驗蛋白酶對蛋白質的水解時應選用蛋白塊,通過觀察其消失情況得出結論,因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不能選用雙縮脲試劑鑒定。1.(經典高考題)下列生命活動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葉肉細胞合成的糖運輸到果實B.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的過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為葡萄糖D.細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鏈2.(2022·全國乙,4)某種酶P由RNA和蛋白質組成,可催化底物轉化為相應的產物。為探究該酶不同組分催化反應所需的條件,某同學進行了下列5組實驗(表中“+”表示有,“-”表示無)。實驗組 ① ② ③ ④ ⑤底物 + + + + +RNA組分 + + - + -蛋白質組分 + - + - +低濃度Mg2+ + + + - -高濃度Mg2+ - - - + +產物 + - - + -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酶P必須在高濃度Mg2+條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B.蛋白質組分的催化活性隨Mg2+濃度升高而升高C.在高濃度Mg2+條件下RNA組分具有催化活性D.在高濃度Mg2+條件下蛋白質組分具有催化活性思維延伸——判斷正誤(1)某種酶的催化反應速率隨溫度和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所示。據圖分析,該酶可耐受一定的高溫,在t1時,該酶催化反應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不同溫度下,該酶達到最大催化反應速率時所需時間不同(2021·海南,11)( )(2)加熱也能使堿性蛋白酶失活,如圖所示,則加熱導致堿性蛋白酶構象改變是不可逆的(2022·湖南,3)( )(3)腺苷三磷酸分子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斷地合成和水解,從而成為細胞中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的紐帶(2022·浙江,3)( )(4)研究人員將32P標記的磷酸注入活的離體肝細胞,1~2 min后迅速分離得到細胞內的ATP。結果發現ATP的末端磷酸基團被32P標記,并測得ATP與注入的32P標記磷酸的放射性強度幾乎一致。則32P標記的ATP水解產生的腺苷沒有放射性(2021·海南,14)( )(5)某些蛋白質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點發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參與細胞信號傳遞,如圖所示,因此作為能量“貨幣”的ATP能參與細胞信號傳遞(2021·湖南,5)( )(6)將A、B兩種物質混合,T1時加入酶C,如圖為最適溫度下A、B濃度的變化曲線。則T2后B增加緩慢是酶活性降低導致的(2017·天津,3)( )題組一 ATP的結構與功能1.線粒體中的腺苷酸激酶(AK)可以將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腺苷一磷酸(AMP)上,使AMP磷酸化生成ADP,該過程需要Mg2+的參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K的作用結果是產生了1分子ADPB.AMP除了可以合成ADP外,還能用于合成RNAC.AK使AMP磷酸化的過程中伴隨特殊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D.AK的作用過程說明了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2.(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dATP是脫氧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稱縮寫,其結構式可簡寫成dA—P~P~P(該結構式中的dA表示脫氧腺苷)。下列關于dATP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dATP與ATP分子結構的主要區別是含氮堿基不同B.ATP徹底水解后可形成3種有機物C.ATP經過水解之后可以得到某種核酸的基本單位之一D.一般來說動物細胞內生成ATP的場所主要在細胞質基質題組二 酶的本質、作用和特性3.(2022·北京房山區高三模擬)如圖為蔗糖酶作用機理示意圖,甲表示蔗糖,乙表示麥芽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丙是果糖,丁是葡萄糖B.圖示過程能說明酶具有專一性和高效性C.與甲結合的酶形狀發生改變形成酶-底物復合物D.1 g蔗糖酶使多少克蔗糖水解代表該酶活性的多少4.(2022·恩施第一中學高三模擬)美國科學家在對四膜蟲編碼rRNA前體的DNA序列的研究中發現,一段DNA轉錄產物可以將mRNA切斷加工,也能夠在特定位點切斷RNA,使得它失去活性。科學家將其命名為核酶。真核生物的mRNA 3′末端都有由100~200個A組成的Poly(A)尾。Poly(A)尾不是由DNA編碼的,而是轉錄后的前mRNA以ATP為前體,由RNA末端腺苷酸轉移酶,即Poly(A)聚合酶催化聚合到3′末端,如果不能及時合成Poly(A)尾巴,mRNA則不能在細胞質中被檢測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核酶的化學本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B.核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核酶能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斷開磷酸二酯鍵D.Poly(A)尾很可能用于增強mRNA的穩定性,避免受到核酶降解題組三 酶的影響因素及相關實驗分析5.除了溫度和pH對酶活性有影響外,一些抑制劑也會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圖甲為酶作用機理及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示意圖,圖乙為相同酶溶液在無抑制劑、添加不同抑制劑的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甲中非競爭性抑制劑降低酶活性的機理與高溫、低溫對酶活性抑制的機理不同B.根據圖甲可推知,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具有類似結構,從而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C.圖乙中底物濃度相對值大于15時,限制曲線A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濃度D.圖乙中曲線B和曲線C分別是在酶中添加了非競爭性抑制劑和競爭性抑制劑的結果6.酶分子具有相應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結合并催化底物反應。在37 ℃、適宜pH等條件下,用NaC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響,得到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已知Na+和SO幾乎不影響該反應,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實驗中的無關變量是無機鹽溶液的種類B.Q點條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時間較P點的長C.實驗說明Cu2+能與淀粉競爭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D.若將溫度提高至60 ℃,則三條曲線的最高點均上移專題三 細胞代謝建網絡 抓主干 找聯系①高效性 ②顯著降低活化能 ③C、H、O、N、P ④CO2+H2O(CH2O)+O2 ⑤葉綠體基質 ⑥C3的還原⑦細胞質基質 ⑧細胞質基質通教材 掃盲區 防遺漏1.加熱使過氧化氫分子得到了能量從常態轉變為活躍狀態 降低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活化能2.使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 丙酮 蛋白質3.蛋白質 脂肪 4.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能力 一定條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學反應的速率5.過氧化氫酶 溫度本身會影響過氧化氫自然分解的速度 淀粉酶 鹽酸可催化淀粉水解 6.35~40 ℃ 40~50 ℃ 差別較大 70 ℃ 6.5~8.0 1.5 4.5~6.57.空間結構遭到破壞 空間結構穩定 低溫下8.細菌 9.腺嘌呤和核糖 RNA10.催化ATP水解 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團脫離下來與載體蛋白結合 能量的轉移 載體蛋白的磷酸化11.熒光素和熒光素酶 ATP 熒光素酶 熒光素與氧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氧化熒光素并且發出熒光12.澄清石灰水混濁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藍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 13.葡萄糖也能與酸性重鉻酸鉀反應發生顏色變化 耗盡溶液中的葡萄糖14.氧化型輔酶Ⅰ(NAD+)轉化成還原型輔酶Ⅰ(NADH)15.肝臟 葡萄糖 16.生物體代謝17.降低溫度 降低氧氣含量 呼吸作用18.破傷風芽孢桿菌 無氧呼吸 大量繁殖19.土壤的透氣性 有氧呼吸 礦質離子 枯枝落葉、動物遺體和糞便 有氧呼吸 二氧化碳 溫室效應和全球氣候變暖 水土流失 20.藍紫光 紅光 21.蔗糖 篩管22.無機物氧化 化學能 二氧化碳和水 化能合成作用23.光照過強、溫度過高,有些植物為了減少水分的散失會關閉部分氣孔 暗反應 光反應考點一 真題研究1.C [葉肉細胞合成的糖運輸到果實是主動運輸過程,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A不符合題意;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的過程是胞吞,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B不符合題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為葡萄糖,不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C符合題意;細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鏈,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故D不符合題意。]2.C [由①組可知,酶P在低濃度Mg2+條件下也有產物的生成,說明并非一定要在高濃度Mg2+條件下酶P才具有催化活性,A錯誤;由第③組和第⑤組對比可知,只有蛋白質組分存在時,酶P在低濃度Mg2+和高濃度Mg2+的條件下均無產物的生成,說明在兩種條件下蛋白質組分都沒有催化活性,B錯誤;由第④組和第⑤組對比可知,在高濃度Mg2+條件下,第④組有產物的生成,第⑤組沒有產物的生成,說明RNA組分具有催化活性,蛋白質組分沒有催化活性,C正確,D錯誤。]思維延伸(1)√ (2)× (3)× (4)√ (5)√ (6)×題組集訓1.A [AK可將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團轉移至AMP上而形成ADP,其結果是產生2分子ADP,A錯誤;AMP也叫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組成RNA的基本單位之一,B正確;AK起作用時,ATP的1個特殊化學鍵斷裂,AMP連接1個Pi形成1個特殊化學鍵,C正確;AK作用過程離不開Mg2+的參與,說明無機鹽對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D正確。]2.C [ATP與dATP分子結構的主要區別是五碳糖不同,前者含的是核糖,后者含的是脫氧核糖,A錯誤;dATP徹底水解后可形成脫氧核糖和腺嘌呤2種有機物(磷酸不是有機物),B錯誤;ATP經過水解之后可以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構成RNA的基本單位之一,C正確;ATP的合成可發生在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基質,所以,動物細胞內生成ATP的場所主要在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D錯誤。]3.C [蔗糖是二糖,在蔗糖酶作用下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麥芽糖是二糖,在麥芽糖酶作用下水解為2分子葡萄糖。因此由圖可知,六邊形即丙,代表葡萄糖;五邊形即丁,代表果糖,A錯誤。圖中顯示蔗糖在蔗糖酶作用下發生水解,而麥芽糖在蔗糖酶作用下無法水解,體現了酶的專一性,未體現高效性,B錯誤。酶與底物結合時,結構會有所改變,形成酶-底物復合物,C正確。酶活性可用在單位時間內產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表示,D錯誤。]4.A [由題意可知,核酶是基因轉錄的產物,化學本質是RNA,A錯誤;核酶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B正確;由題意可知,該酶能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斷開磷酸二酯鍵,C正確;Poly(A)尾可避免mRNA在細胞中受到核酶降解,增強mRNA的穩定性,D正確。]5.D [非競爭性抑制劑與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通過改變酶的結構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高溫會使酶的空間結構破壞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低溫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的空間結構沒有被破壞,A正確;競爭性抑制劑和底物能夠爭奪酶的同一活性部位,說明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可能具有類似結構,B正確;底物濃度相對值大于15時,曲線A中的酶促反應速率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不再增加,表明此時底物濃度不再是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此后限制曲線A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濃度,C正確;曲線B表示加入競爭性抑制劑時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曲線C表示加入非競爭性抑制劑時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D錯誤。]6.B [根據圖示分析可知,無機鹽溶液的種類是該實驗的自變量,A錯誤;根據圖示分析可知,Q點和P點的淀粉水解速率相同,但Q點對應的淀粉溶液濃度更大,所以Q點條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時間比P點長,B正確;根據圖示分析可知,淀粉水解速率保持相對穩定時,也就是唾液淀粉酶全部充分參與催化反應時,甲組>乙組>丙組,說明Cu2+會使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是酶的抑制劑,但不一定能說明Cu2+能與淀粉競爭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也有可能是Cu2+改變了酶的空間結構,無法判斷其抑制劑的類型,C錯誤;唾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是37 ℃左右,因此將溫度提高至60 ℃,酶活性降低,則三條曲線的最高點均下移,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