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突破專題五 遺傳的基本規律和人類遺傳病明考點·析考情·談趨勢考點 1.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2.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3.基因與性狀的關系。4.伴性遺傳。5.人類遺傳病的類型。6.人類遺傳病的檢測和預防。考情 1.考查題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 2.命題趨勢:(1)遺傳規律方面常以遺傳現象為情景,考查遺傳規律的實質及相關拓展性應用,能力方面多側重于遺傳現象的演繹與推理和相關實驗的設計與驗證。(2)伴性遺傳方面常結合基本規律的相關計算、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判斷方法及實驗驗證、遺傳系譜圖的分析。1.(必修2 P2問題探討)融合遺傳是指兩個親本雜交后,雙親的________________會在子代體內發生________,使子代表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2.(必修2 P2相關信息)有些植物(如玉米)的花為單性花,花中只有雄蕊的,叫雄花;只有雌蕊的,叫雌花。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的雌花的柱頭上,所完成的傳粉過程也屬于______________。3.(必修2 P6探究·實踐)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用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______________,甲、乙小桶內的彩球分別代表____________,從兩個桶內分別隨機抓取一個彩球進行組合,實際上是模擬____________________。4.(必修2 P6探究·實踐)如果孟德爾只對F2中10株豌豆的性狀進行統計,那么他很難正確地解釋性狀分離現象。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德爾能夠正確分析實驗結果的前提條件之一。只對10株豌豆的性狀進行統計,會出現較大的誤差。5.(必修2 P8練習與應用·拓展應用)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對相對性狀,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為直鏈淀粉,遇碘變藍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鏈淀粉,遇碘變橙紅色。現在用純種的非糯性水稻和純種的糯性水稻雜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必修2 P10旁欄思考)從數學角度分析,(3∶1)2 的展開式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為兩個3∶1的乘積。對于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如果對每一對性狀單獨進行分析,其性狀的數量比都是________,即每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__________定律。這無疑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必修2 P10旁欄思考)要得到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黃色圓粒豌豆,親代除了(純合)黃色圓粒和綠色皺粒外(F2重組類型占________),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重組類型占________)。8.(必修2 P11表1-2)該表所顯示的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都出現____種表型且比例都為____________。9.(必修2 P12旁欄思考)孟德爾在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研究了 7對相對性狀各自的遺傳結果,發現了______中顯性性狀個體與隱性性狀個體的數量比約為3∶1,由此總結出遺傳因子的傳遞規律,這個過程中就運用了________。10.(必修2 P12思考·討論)一種正確的假說,僅能解釋已有的實驗結果是不夠的,還應該能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過________來驗證。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認為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認為假說是錯誤的。11.(必修2 P29問題探討)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不測定全部46條染色體的原因是人有22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在常染色體中,每對同源染色體的形態、大小相同, 結構相似,上面分布的基因是相同的或者是等位基因,所以只對其中1條進行測序就可以了。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兩條性染色體都需要測序,因此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24條。12.(必修2 P30相關信息)果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生物學家常用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13.(必修2 P35圖2-12)人類的X、Y 染色體,無論大小還是攜帶的基因種類和數量都有差別,Y 染色體只有 X 染色體大小的 1/5左右,攜帶的基因比較____。14.(必修2 P94正文)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手段,對遺傳病進行檢測和預防。遺傳咨詢的防治對策和建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產前診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體異常可鏡檢________,鐮狀細胞貧血可鏡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態)等手段。基因檢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檢測可以精確地診斷病因。15.(必修2 P95小字)基因治療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6.(必修2 P32練習與應用·拓展應用3)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但能出生的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種類極少,原因可能是發生這類染色體數目變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點一 辨清遺傳規律“實質”與相關“比例”1.兩大規律的實質與各比例之間的關系圖2.一對等位基因(Aa)相關的異常性狀分離比3.兩對或兩對以上等位基因相關的性狀分離比(1)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特別提醒 AaBb×aabb時,若后代表型比例出現“多∶多∶少∶少”則為連鎖互換,其中“少∶少”為重組類型;若表型比例為1∶1,則為完全連鎖。(2)常染色體上的三對等位基因(AaBbCc)(3)AaXBXb×AaXBY(A、a控制白化病,B、b控制色盲;不考慮性別差異)(4)比例變式9∶3∶3∶1的變形 1∶1∶1∶1的變形AaBb×AaBb AaBb×aabb基因互作 9∶3∶4、9∶6∶1、12∶3∶1、 15∶1、13∶3、9∶7 1∶1∶2、1∶2∶1、2∶1∶1、3∶1、 1∶3累加效應 1∶4∶6∶4∶1 1∶2∶1合子致死 6∶3∶2∶1(AA或BB致死) 1∶1∶1∶14∶2∶2∶1(AA和BB致死)9∶3(aa或bb致死) 不存在9∶3∶3(aabb致死)配子致死 5∶3∶3∶1(AB♂致死) 1∶1∶1或1∶1∶1∶17∶1∶3∶1(Ab♀致死) 1∶1∶1或1∶1∶1∶18∶2∶2(ab♀致死) 不存在4.已知子代的表型和基因型推雙親的基因型或表型(1)基因填充法根據親代表型可大概寫出其基因型,如A_B_、aaB_等,再根據子代表型將所缺處補充完整,特別要學會利用后代中的隱性性狀,因為后代中一旦存在雙隱性個體,那親代基因型中一定存在a、b等隱性基因。(2)分解組合法根據子代表型比例拆分為分離定律的分離比,確定每一對相對性狀的親本基因型,再組合。如:①9∶3∶3∶1→(3∶1)(3∶1)→(Aa×Aa)(Bb×Bb)→AaBb×AaBb。②1∶1∶1∶1→(1∶1)(1∶1)→(Aa×aa)(Bb×bb)→AaBb×aabb或Aabb×aaBb。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AaBb×Aabb或AaBb×aaBb。1.(2020·江蘇,7)有一觀賞魚品系體色為桔紅帶黑斑,野生型為橄欖綠帶黃斑,該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某養殖者在繁殖桔紅帶黑斑品系時發現,后代中2/3為桔紅帶黑斑,1/3為野生型性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桔紅帶黑斑品系的后代中出現性狀分離,說明該品系為雜合子B.突變形成的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C.自然繁育條件下,桔紅帶黑斑性狀容易被淘汰D.通過多次回交,可獲得性狀不再分離的桔紅帶黑斑品系2.(2022·全國甲,6)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子一代中紅花植株數是白花植株數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是1/12C.親本產生的可育雄配子數是不育雄配子數的3倍D.親本產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相等3.(2022·山東,17改編)某兩性花二倍體植物的花色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無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紅色,b控制藍色。基因I不影響上述2對基因的功能,但i純合的個體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基因型為A_B_I_和A_bbI_的個體分別表現紫紅色花和靛藍色花。現有該植物的3個不同純種品系甲、乙、丙,它們的花色分別為靛藍色、白色和紅色。不考慮突變,根據表中雜交結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雜交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甲×乙 紫紅色 紫紅色∶靛藍色∶白色=9∶3∶4乙×丙 紫紅色 紫紅色∶紅色∶白色=9∶3∶4A.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2測交,可確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狀的基因型B.讓表中所有F2的紫紅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1/4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4,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種D.若甲與丙雜交所得F1自交,則F2表型比例為9紫紅色∶3靛藍色∶3紅色∶1藍色4.(2019·江蘇,32)杜洛克豬毛色受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紅毛、棕毛和白毛三種,對應的基因組成如表。請回答下列問題:毛色 紅毛 棕毛 白毛基因組成 A_B_ A_bb、aaB_ aabb(1)棕毛豬的基因型有____種。(2)已知兩頭純合的棕毛豬雜交得到的F1均表現為紅毛,F1雌雄交配產生F2。①該雜交實驗的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1測交,后代表型及對應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F2中純合個體相互交配,能產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組合有______種(不考慮正反交)。④F2的棕毛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F2中棕毛個體相互交配,子代白毛個體的比例為__________。(3)若另一對染色體上有一對基因I、i,I基因對A和B基因的表達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現為白毛。基因型為IiAaBb的個體雌雄交配,子代中紅毛個體的比例為__________,白毛個體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維延伸——判斷與填充(1)某種小鼠的毛色受AY(黃色)、A(鼠色)、a(黑色)3個基因控制,三者互為等位基因,AY對A、a為完全顯性,A對a為完全顯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計入個體數) ,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黑色雌鼠雜交,則F1可同時出現鼠色個體與黑色個體(2021·浙江6月選考,19)( )(2)若馬的毛色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馬與白色馬交配,F1均為淡棕色馬,F1隨機交配,F2中棕色馬∶淡棕色馬∶白色馬=1∶2∶1。則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馬所占的比例為3/8(2020·浙江1月選考,18)( )(3)(2021·全國甲,32節選)為了研究甜瓜葉形和果皮這兩個性狀的遺傳特點,某小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種甜瓜種子進行實驗,其中甲和丙種植后均表現為缺刻葉網皮,丙×丁→F1:缺刻葉齒皮→(F1自交得)F2中缺刻葉齒皮∶缺刻葉網皮∶全緣葉齒皮∶全緣葉網皮=45∶15∶3∶1,則葉形和果皮這兩個性狀中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2·全國乙,32節選)某種植物的花色有白、紅和紫三種,花的顏色由花瓣中色素決定,色素的合成途徑是:白色紅色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請回答下列問題:現有紫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與紅花雜合子植株雜交,子代植株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子代白花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題組一 一對等位基因的傳遞規律辨析1.水稻的雄性不育受一組復等位基因MsA、MsN和Msch控制,其中MsA和Msch控制可育,MsN控制不育。現有雄性不育植株甲和基因型為MsAMsA的植株乙雜交,F1植株全部表現為雄性可育,F1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基因型為MsNMsN,F1植株均為雜合子B.這三個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MsA>Msch>MsNC.F1自交后代雄性可育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3D.若讓F1不同基因型的植株雜交,則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42.研究發現基因家族存在一種“自私基因”,該基因可通過殺死不含該基因的配子來扭曲分離比例。若A基因是一種“自私基因”,在產生配子時,能殺死體內一半不含該基因的雄性配子。某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交獲得的F1中紅花(AA)∶粉紅花(Aa)∶白花(aa)=2∶3∶1,F1中個體隨機受粉產生F2,有關表述錯誤的是( )A.Aa植株產生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2∶1,雌配子為A∶a=1∶1B.F1植株產生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雌配子為A∶a=7∶5C.F2中紅花∶粉紅花∶白花=14∶17∶5D.F2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7/36題組二 多對等位基因的傳遞規律辨析3.牦牛有黑色、黃色、白色三種毛色,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基因 M、m和 A、a控制。M基因與黑色素合成有關,且黑色素的量與 M數量無關;A基因抑制M基因表達,且 A數量越多抑制效果越強。基因型為 AAMM和 aamm的個體進行雜交獲得 F1,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白色牦牛的基因型有5種B.F1均表現為黃色C.F1交配產生的F2白色牦牛中,純合子占 3/7D.F1交配產生的F2中,黑色∶黃色∶白色為 6∶3∶74.科研人員為探究月季連續開花與非連續開花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特點(假設一:該性狀由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b 表現為連續開花。假設二:若該性狀由一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b 表現為連續開花),用純合親本進行如下雜交實驗,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雜交1:P 連續開花(父本)×非連續開花(母本)→F1非連續開花雜交2:P 非連續開花(父本)×連續開花(母本)→F1非連續開花A.依據實驗結果推斷:控制上述月季開花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中B.若該性狀遺傳符合假設一,則非連續開花的基因型有 8 種C.若該性狀遺傳符合假設一,F1測交子代中連續開花∶非連續開花=1∶1,則F1的基因型是 AAbbD.若該性狀遺傳符合假設二,F1自由交配后代中連續開花∶非連續開花=16∶84,則F1配子 AB∶ab∶Ab∶aB=4∶4∶1∶15.生菜的顏色受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野生生菜通常為綠色,遭遇逆境時合成花青素,使葉片變為紅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品種在各種環境下均為綠色。用野生型紅色生菜與人工栽培的綠色生菜雜交,F1自交,F2中有7/16的個體始終為綠色。育種工作者根據A/a、B/b的基因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分別對F2部分紅色植株的DNA進行PCR擴增,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人工栽培的生菜均為綠色的原因是不能合成花青素B.紅色生菜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在進化過程中易被淘汰C.F2中雜合的綠色生菜植株自交,后代在各種環境下均為綠色D.由擴增結果可知,編號為3和5的植株是能穩定遺傳的紅色生菜專題五 遺傳的基本規律和人類遺傳病建網絡 抓主干 找聯系①豌豆 ②同源染色體 ③等位基因 ④非同源染色體 ⑤非同源染色體上 ⑥有遺傳效應 ⑦薩頓 ⑧伴X染色體顯性 ⑨單基因 ⑩染色體異常 產前診斷通教材 掃盲區 防遺漏1.遺傳物質 混合 介于雙親之間的性狀 2.自交3.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4.實驗統計的樣本數量足夠大5.半數花粉呈藍黑色,半數花粉呈橙紅色6.3∶1 分離 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可以表示為它們各自遺傳結果的乘積,即9∶3∶3∶1來自(3∶1)27.6/16 黃色皺粒和綠色圓粒 10/16 8.F1與綠色皺粒個體進行正反交 四 1∶1∶1∶1 9.F2 歸納法10.預測另外一些實驗的結果 實驗 實驗結果與預測相符11.性染色體X和Y的差別很大,基因也大為不同 22條常染色體和2條性染色體X和Y12.易飼養、繁殖快、子代數量多、相對性狀明顯 13.少14.終止妊娠、產前診斷 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以及基因檢測 染色體 紅細胞 通過檢測人體細胞中的DNA序列,以了解人體的基因狀況15.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補患者細胞中有缺陷的基因16.受精卵不能發育,或在胚胎發育的早期就死亡了考點一 真題研究1.D [桔紅帶黑斑品系的后代出現性狀分離現象,說明該品系為雜合子,A正確;由題意可知,桔紅帶黑斑為顯性性狀,則突變形成的桔紅帶黑斑基因為顯性基因(相關基因用A、a表示),繁殖桔紅帶黑斑品系時,子代表型比例為2∶1,可推得基因型為AA的個體死亡,即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B正確;由于桔紅帶黑斑基因具有純合致死效應,自然繁育條件下,該顯性基因的頻率會逐漸下降,則桔紅帶黑斑性狀容易被淘汰,C正確;桔紅帶黑斑基因顯性純合致死,則無論回交多少次,所得桔紅帶黑斑品系均是雜合子,即不可能獲得性狀不再分離的桔紅帶黑斑品系,D錯誤。]2.B [分析題意可知,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響B和b基因的遺傳,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紅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確;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產生的雌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4×1/6=1/24,B錯誤;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親本產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為1/2a,由于Aa個體產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A∶a=1∶1,故親本產生的可育雄配子數是不育雄配子的3倍,C正確;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所以Bb自交,親本產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和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相等,D正確。]3.C [當植株是白花時候,其基因型為_ _ _ _ii,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2測交仍然是白花,無法鑒別它的具體的基因型,A錯誤;甲(AAbbII)×乙(AABBii)雜交組合中F2的紫紅色植株基因型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乙(AABBii)×丙(aaBBII)雜交組合中F2的紫紅色植株基因型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其中II∶Ii=1∶2,所以表中所有F2的紫紅色植株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2/3×1/4=1/6,B錯誤;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4,則親本為(_ _ _ _Ii),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種(3×3),C正確;題中相關信息不能確定相關基因A/a和B/b是否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錯誤。]4.(1)4 (2)①AAbb和aaBB ②紅毛∶棕毛∶白毛=1∶2∶1 ③4 ④1/3 1/9 (3)9/64 49/64解析 (1)結合表格分析,棕毛豬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2)①親本都為純合棕毛豬,F1均表現為紅毛,則F1的基因型為AaBb,親本基因型為AAbb和aaBB。②據題干信息,控制豬毛色的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則兩對基因在遺傳時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AaBb)與aabb進行測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為紅毛∶棕毛∶白毛=1∶2∶1。③F1雌雄交配產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b、aaB_、aabb,其中純合個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其中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4種組合能產生棕毛子代。④F2中棕毛個體的基因型為A_bb、aaB_,所占比例為6/16,純合棕毛個體所占比例為2/16,則F2的棕毛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3。F2中棕毛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2∶1∶2,其中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1/3aaBb組合后代可以出現白毛,所占比例為1/3×1/3×1/2×1/2×2+1/3×1/3×1/4×2=1/9。(3)據題干信息,I、i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I/i與A/a、B/b在遺傳時也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IiAaBb的雌雄個體交配,后代紅毛個體的基因型應為iiA_B_,其所占比例為1/4×9/16=9/64,后代白毛個體的基因型為I_ _ _ _ _、iiaabb,其所占比例為3/4+1/4×1/16=49/64。思維延伸(1)× (2)× (3)果皮 F2中齒皮∶網皮=48∶16=3∶1,說明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4)紫色∶紅色∶白色=3∶3∶2 AAbb、Aabb 1/2題組集訓1.D [雄性不育植株甲(MsN_)和基因型為MsAMsA的植株乙雜交,F1植株全部表現為雄性可育,說明基因MsA和MsN的顯隱性關系為MsA>MsN。又F1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占1/8,說明F1的基因型不可能只為MsAMsN。因此,可推測雄性不育植株甲的基因型為MsNMsch,說明基因MsN和Msch的顯隱性關系為MsN>Msch。F1自交后代雄性中不育植株占1/8,則可育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3/7, 若讓F1中不同基因型的植株(MsAMsN和MsAMsch)雜交,則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MsNMsch)占1/4。]2.D [ F1中紅花(AA)∶粉紅花(Aa)∶白花(aa)=2∶3∶1,即AA占1/3,Aa占1/2,aa占1/6,因此子一代產生的雌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A=1/3+1/2×1/2=7/12,a=5/12;由于A基因是一種“自私基因”,在產生配子時,能殺死體內一半不含該基因的雄性配子,因此子一代產生的雄配子的種類及比例為A=1/3+1/2×1/2=7/12、a=1/2×1/2×1/2+1/6=7/24,因此雄配子中A占2/3,a占1/3。F1中個體隨機受粉產生的后代的表型比例為:紅花(AA)=7/12×2/3=14/36、粉紅花(Aa)=7/12×1/3+2/3×5/12=17/36、白花(aa)=5/12×1/3=5/36,即紅花∶粉紅花∶白花=14∶17∶5,F2中純合子(AA+aa)所占的比例為14/36+5/36=19/36。]3.D [分析題目可知,M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基因抑制M基因表達,且抑制效果與數量有關,則aaMM、aaMm為黑色,AaMM、AaMm為黃色,AAMM、AAMm、AAmm、Aamm、aamm為白色,A正確;F1基因型為AaMm,則表現為黃色,B正確;F1交配得到F2,F2中白色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MM∶AAMm∶AAmm∶Aamm∶aamm=1∶2∶1∶2∶1,則純合子占比為3/7,C正確;F1交配產生的F2中,黑色為aaMM、aaMm,占3/16,黃色為AaMM、AaMm,占6/16,白色為AAMM、AAMm、AAmm、Aamm、aamm,占7/16,則黑色∶黃色∶白色為3∶6∶7,D錯誤。]4.C [雜交2的母本是連續開花,如果基因位于細胞質中,雜交2后代表型應該與母本相同,表現為連續開花;雜交1與雜交2是正反交實驗,但是雜交子代結果相同,則控制上述月季開花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核中,而不是細胞質中,A正確;雜交1和雜交2說明非連續開花對連續開花是顯性性狀,若月季這一相對性狀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則連續開花的基因型是aabb,非連續開花的基因型(A_B_、A_bb、aaB_)有8種,B正確;將子一代與連續開花(aabb)親本雜交,子代表型及比例為連續開花∶非連續開花=1∶1,則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非連續開花親本的基因型AAbb或aaBB,C錯誤;若月季這一相對性狀由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則純合連續開花(aabb)與純合非連續開花(AABB)月季雜交,所得子一代(AaBb)相互授粉,如果子一代形成配子時不發生互換現象,會產生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B∶ab=1∶1,相互授粉后,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連續開花∶非連續開花=1∶3,與題意不符。故子一代通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發生互換現象,由后代連續開花∶非連續開花=16∶84得aabb占16/100,可得配子比例為4/10ab、4/10AB、1/10Ab、1/10aB,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AB∶ab∶Ab∶aB=4∶4∶1∶1,D正確。]5.B [花青素可以使葉片變為紅色,人工栽培的生菜均為綠色,說明其不能合成花青素,A正確;紅色生菜的花青素存在于液泡內,葉綠體仍能進行光合作用,B錯誤;F2中雜合的綠色生菜植株,基因型為Aabb、aaBb,其自交,后代不會出現紅色個體(A_B_),在各種環境下均為綠色,C正確;由擴增結果可知,編號為3和5的植株是純合子,是能穩定遺傳的紅色生菜,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