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第5節 生物的變異一、學習目標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舉例說出遺傳育種在實踐上的應用。二、基礎知識1.變異(1)概念: 之間存在差異, 存在差異。(2)特點:變異在自然界中是 的,具有 的特點。(3)舉例:不同品種的菊花、不同品種的狗、紅眼果蠅和白眼果蠅等。(4)產生原因: 不同、 影響。2.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2.變異的類型類型 特點 結果 實例由 (如基因重組、突史、染色體變異)引起 能遺傳給后代 抗病毒的棉花單純由環境引起的, 沒有改變 不能遺傳給后代 肥沃土地長出個體大的紫薯3.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應用 項目 原理 方法選擇 選擇繁育高產奶牛 人類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生物存在的各種變異進行選擇、培育,獲得新的品種 將產奶量高的奶牛選擇出來,通過繁育,從后代中再選擇繁育產奶量高的個體育種 培育高產抗倒伏小麥 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雜交集中在一起,再通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 將低產抗倒伏小麥和高產易倒伏小麥雜交,從后代選擇培育出高產抗倒伏小麥育種 培育太空椒 人為地利用各種物理、化學等因素誘導生物發生變異,然后從變異后代中選育新品種 普通甜椒的種子在太空微重力、強輻射等條件下,發生基因突變,從而培育成太空椒三、隨堂檢測1.諺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和“一樹結果,酸甜各異”依次描述了生物的什么現象( )A.變異 遺傳 B.遺傳 變異 C.遺傳 遺傳 D.變異 變異2.菊花品種繁多,花色多樣。同種生物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源于( )A.生物的遺傳 B.生物的變異 C.光照的不同 D.環境溫度不同3.下列現象中,屬于變異的是 ( )A.家蠶的幼蟲和蠶蛾在形態結構上的差異 B.同一株玉米果穗上玉米粒的黃色和紫色C.變色龍在草地上呈綠色,在樹干上呈灰色 D.兔子的尾巴和狗的尾巴在形態上的差異4.下列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A.染黃的頭發 B.曬黑的皮膚 C.太空椒 D.營養不良偏瘦5.下列變異中,不可遺傳的是( )A.視覺正常的夫婦生下色盲的孩子 B.家兔毛色有白色、灰色、黑色C.玉米地中常出現白化苗 D.經常野外工作的人皮膚變黑6.自然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生物,說明生物變異有( )A.多樣性 B.普遍性 C.遺傳性 D.適應性7.獲2000年度中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學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 )A.人類基因組測序 B.雜交水稻 C.轉基因技術 D.克隆技術8.通過太空旅游使植物種子出現某些地球上無法獲得的變異,而大大提高了植物的品種和質量( )A.誘導染色體變異 B.誘導基因突變 C.人工選擇培育 D.雜交9.在“探究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活動中,需要對大小不同的花生果實進行取樣,從理論上分析,下列樣本數量的選擇最能反映花生果實大小性狀差異的是( )A.在大、小兩種花生中分別隨機取10粒B.在大、小兩種花生中分別隨機取20粒C.在大、小兩種花生中分別隨機取30粒D.在大、小兩種花生中分別隨機取40粒10.在“探究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實驗中,甲小組的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是:第一步:在大花生和小花生中分別挑選個頭較勻稱的10粒進行測量。第二步:測量花生果實長軸的長短,以毫米計,四舍五入,如11.5毫米,記作12毫米。第三步:將所測結果填入表格中。1.乙小組的同學在研究了甲組的設計方案后,認為有一些缺陷,請你幫忙找出__________ 。2.下表是丙小組測量結果的記錄,請根據記錄數據完成“花生果實在不同長度范圍內的分布狀況柱形圖”。分布范圍(cm)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甲個數 2 7 12 6 3 0 0 0乙個數 0 0 0 3 5 11 7 43.在相同條件下種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況下,大花生果實長度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實的平均值,這種差異主要是__________引起的。4.基因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實的長度有長也有短,這主要是__________引起的變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子代與親代之間的差異,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的現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說明了親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屬于生物的遺傳現象。一樹結果,酸甜各異說明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存在差異,屬于變異現象。故選:B。2.答案:B解析: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同一種生物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導致同種生物的大小、顏色不完全相同。菊花品種繁多,花色多樣,體現了同種生物的顏色多種多樣的變異,因此菊花品種繁多,花色多樣,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的變異。故選:B。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遺傳是指親子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性即性狀的差異。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變異的概念。3.答案:B解析:家蠶的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上差別很大.是生物的生殖發育現象.A錯誤;同一株玉米果穗上玉米粒的黃色和紫色,屬于變異,B正確;變色龍在草地上呈綠色,在樹干上呈灰色,屬于保護色,C錯誤;兔子的尾巴和狗的尾巴在形態上的差異,不是同種生物之間的差異,不屬于變異,D錯誤。4.答案:C解析:5.答案:D解析:只有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的變異才是可遺傳變異。經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膚變黑,這是由環境條件引起的,是不可遺傳變異。色盲、兔毛的顏色、玉米的白化苗都是遺傳物質控制的性狀,因此是可遺傳變異。6.答案:B解析:生物體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如龍生龍,鳳生鳳,表明遺傳具有普遍性;一母生九仔連母十個樣,表明變異也具有普遍性.因此自然界中,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生物,說明生物變異有普遍性.7.答案:B解析: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頒獎大會,授予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答案:B解析:A、太空培育新品種是利用太空射線誘導普通牡丹種子發生了變異,屬于誘導基因變異的誘變育種,沒有引起染色體變異。B、太空培育牡丹新品種是利用太空射線誘導普通牡丹種子發生了變異,屬于誘導基因改變的誘變育種。故該選項符合題意。C、人工選擇培育是人工對原有的變異進行選擇性的培育形成新品種,如高產奶牛的培育;D、雜交是利用了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使兩個個體的基因重組,產生穩定的、可以遺傳的、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9.答案:D解析:選用的花生粒數越多,實驗的誤差就越小。10.答案:1.一是:要隨機取樣;二是:樣品要有足夠數量,不要少于30粒.2.3.遺傳物質的差異; 4.環境解析:1.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査時,可以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這樣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法。為了使抽樣檢測的結果接近總體真實情況,抽樣時應當盡量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要隨機取樣不能挑選;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樣品要有足夠的數量,建議不要少于30粒。因此乙小組的同學在研究了甲組的設計方案后,認為有一些缺陷:一是:要隨機取樣;二是:樣品要有足夠數量,不要少于30粒。2.花生果實長度在36 40 mm之間的甲是0,乙是7個;在41~45 mm之間的甲是0,乙是4個。“花生果實在不同長度范圍內的分布狀況柱形圖”如圖所示。3.在相同條件下種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況下,大花生果實長度的平均值應大于小花生果實長度的平均值。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遺傳物質的差異引起的。4.基因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實的長度有長也有短,這主要是環境條件不同引起的變異。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