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濟全球化【復習目標】回歸課本,背熟基本原理,掃除知識盲點通過練習,分析該部分內容常考考點和常見陷阱3.結合時政,掌握經典例題,背熟解題模板【課標內容】1.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2.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描述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3.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正確義利觀,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復習過程】1.構建本專題主干知識的思維導圖,并羅列知識要點。2.對照思維導圖,羅列知識盲點,重點理解背誦。【研究真題 探究規律】(2022·山東·高考真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材料一 粗鋼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原料,用來制成各種規格的管材、鑄件等。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粗鋼生產國,全球占比最高達到56.7%。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10.3億噸。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恢復,粗鋼價格飆升,我國粗鋼出口量明顯增長。2021年我國粗鋼凈出口4096.1萬噸,較2020年增加2451.6萬噸。但同時鋼鐵行業的碳排放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2021年我國鋼鐵行業碳排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是制造業門類中碳排量最大的行業。材料二 鐵礦石是生產粗鋼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超過80%,而且缺乏定價權。下圖是2019-2021年我國鐵礦石進口情況。有觀點認為,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鋼鐵行業應擴大粗鋼產量并增加出口。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對該觀點進行評析。【典型例題】1.(2020·天津·高考真題)近年來,有外資企業將部分產業鏈轉移至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但中國勞動力的素質、技能較東南亞國家有優勢,且產業鏈轉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加之中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外資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會大規模流出。對此現象理解正確的是( )A.中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B.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C.資本的流動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D.對外開放有利于縮小國家間的發展差距2.(2021·河北·高考真題)我國在堅持高質量引進來的同時,鼓勵高水平走出去,擴大對外直接投資。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一批重要的海外并購項目,如河鋼集團成功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使百年老廠重煥生機。目前我國已成為雙向投資大國,對外直接投資多年居全球前三名,吸引外資2020年居全球首位。我國雙向投資快速發展的原因包括( )①實現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平衡的目標要求②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跨國公司生產經營的全球布局③我國國際產能合作的大力推進與近年來國際經濟安全性的不斷提高④發揮我國大市場優勢與積極參與多雙邊區域投資貿易合作機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2·浙江·高考真題)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貫徹落實上述講話精神,需要我國( )①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②實現從引進來向走出去轉變③大量增設自由貿易試驗區④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1·北京·高考真題)下圖給出了2001~2018年我國國產糧食和進口糧食的價格變化情況。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2001-2018年,國產稻谷的價格競爭優勢總體上升②2010年以后,國產小麥與玉米開始具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優勢③國產大豆在市場價格方面長期處于國際競爭的劣勢④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在國際糧食市場上的比較優勢有待加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1·天津·高考真題)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周年。對下圖經濟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數據來源《中國財政年鑒-2019》《中國統計年鑒-2020》A.中國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B.中國為世界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C.中國的對外開放增強了綜合國力D.中國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合作6.(2021·湖北·高考真題)下圖反映了2009—2019年中國雙向直接投資情況,據此可推斷出( )①中國進出口貿易趨于平衡②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日益凸顯③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結構趨于優化④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體呈增長趨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1·全國·高考真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總規模為846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8%,但中國FDI逆勢增至2120億美元,增幅為14%,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2020年中國FDI逆勢增長,得益于( )①中國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增長率先恢復②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貨物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③中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對外資更具吸引力④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不斷增大,投資結構改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1·全國·高考真題)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總量和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中國經濟外部環境日益錯綜復雜。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應當( )①發揮內需潛力,更好聯通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②建立獨立的產業鏈供應鏈,有效應對外部經濟波動③立足自給自足,逐步降低經濟的對外依存度④強化開放合作,提升國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1·浙江·高考真題)國家“十四五”規劃指出,我們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①使得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②需要加強科技、生態、醫療等多個領域的國際合作③是發展更高層次開放經濟的重要舉措④意味著我國新發展格局要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解析【研究真題 探究規律】【答案】①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恢復,粗鋼價格飆升,我國粗鋼出口量明顯增長。這樣可以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推動鋼鐵行業發展。②鐵礦石是生產粗鋼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非常之高,而且缺乏定價權。近年來,進口鐵礦石價格飆升,推高粗鋼產量的成本、利潤空間大幅度減少。鋼鐵行業不應盲目擴大粗鋼產量并增加出口。③鋼鐵行業的碳排放問題目益引起人們的關注,2021年我國鋼鐵行業碳排量占全國碳科放總量的15%左右,是制造業營類中碳排量最大的行業。④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鋼鐵行業不能盲目擴張,走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老路,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唯有如此,鋼鐵行業才能真正走出產能過剩,利潤下降的困境。【解析】【分析】背景素材: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考點考查: 經濟與社會、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政治認同【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需要調用經濟與社會、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知識的有關知識,評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鋼鐵行業應擴大粗鋼產量并增加出。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隨著國際市場需求恢復,粗鋼價格飆升,我國粗鋼出口量明顯增長→可聯系教材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知識;關鍵詞②:我國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非常之高,而且缺乏定價權,進口鐵礦石價格飆升,推高粗鋼產量的成本、利潤空間大幅度減少→可聯系教材價格變動觀點影響知識;關鍵詞③:鋼鐵行業的碳排放問題目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制造業營類中碳排量最大的行業→可聯系教材新發展理念知識;關鍵詞④: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鋼鐵行業不能盲目擴張,走高耗能,高污染,,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可聯系教材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知識;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典型例題】1.【答案】C【解析】【詳解】A:材料強調的引進外資問題,不涉及“走出去”,排除A。BD:材料強調我國勞動力的素質、技能有優勢,以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因此,外資企業不會大規模流出。由此可見,材料沒有體現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也沒體現對外開放對縮小國家間發展差距的影響,排除BD。C:材料“有外資企業將部分產業鏈轉移至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外資企業處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會大規模流出”,說明資本的流動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C正確。故本題選C。2.【答案】C【解析】【詳解】①:實現“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平衡”是我國雙向投資快速發展可能達到的結果,而不是原因。①排除。②:根據材料:我國涌現出一批重要的海外并購項目,這說明我國雙向投資快速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跨國公司生產經營的全球布局,②正確。③:該選項中“近年來國際經濟安全性不斷提高”與實際情況不符,③排除。④:目前我國已成為雙向投資大國,對外直接投資多年居全球前三名,吸引外資2020年居全球首位,這說明我國雙向投資快速發展是發揮我國大市場優勢與積極參與多邊區域投資貿易合作機制,④正確。故本題選C。3.【答案】B【解析】【詳解】①④:“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這需要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①④符合題意。②:對外開放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②錯誤。③:大量增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不符合我國實際,③錯誤。故本題選B。4.【答案】D【解析】【詳解】①:第一圖圖示表示2001-2018年國產稻谷價格總體上升,這意味著國產稻谷價格競爭優勢總體降低,①不符合題意。②:第二、第三圖圖示表示2010年以后,國產小麥與玉米價格開始高于進口小麥與玉米價格,這會失去價格競爭優勢,②不符合題意。③:第四圖圖示表示國產大豆市場價格高于進口大豆價格,這會使得國產大豆在市場價格方面長期處于國際競爭的劣勢,③符合題意。④:四張圖表示國產糧食在國際市場沒有價格優勢或比較優勢降低,這說明我國是農業大國,但在國際糧食市場上的比較優勢有待加強,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5.【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A:圖示表示我國入世后,關稅水平總體降低,商品出口總額占世界比重逐年增加,這表明中國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A符合題意。B:圖示未涉及商品價格與質量,B排除。C:圖示未涉及中國的對外開放的影響,C排除。D:圖示未涉及“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合作”的問題,D排除故本題選A。6.【答案】C【解析】【詳解】②④:從2009—2019年中國雙向直接投資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體呈增長趨勢,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日益凸顯,②④符合題意。①③:圖表反映了中國雙向直接投資情況,不反映中國進出口貿易問題,也看不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結構趨于優化,①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7.【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①③:由題意可知,2020年全球FDI在下降,而我國FDI卻在增長,這得益于我國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為經濟增長提供條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力地吸引了外資。①③正確。②:材料中強調的是我國FDI即外國直接投資逆勢增長,與貨物進出口總額無直接關系。②不符合題意。④:材料中強調的是我國FDI即外國直接投資逆勢增長,屬于引進來,而不是對外直接投資。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8.【答案】B【解析】【詳解】①④: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應當。這表明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發揮內需潛力,不斷提升國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同時還要強化開放合作,更好聯通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①④符合題意。②③: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有著緊密聯系。一味地建立獨立的產業鏈供應鏈,降低經濟的對外依存度,既不符合經濟全球化發展,也不符合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②③排除。故本題選B。9.【答案】B【解析】【詳解】①: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①錯誤。②③: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綠色之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這說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強科技、生態、醫療等多個領域的國際合作,也是發展高層次開放經濟的重要舉措,②③正確。④:我國新發展格局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④錯誤。故本題選B。際交流與合作、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方面進行分析。考生撰寫時要針對問題,圍繞主題,觀點明確,邏輯清晰,言之有理即可。【點睛】主觀題答題思路規范的基本要求:(1)答案結構邏輯化、條理化: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觀宏觀等邏輯關系,答題時要設計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先答哪個要點,后答哪個要點,相關要點如何組合,等等。(2)答題時應做到:①注重構思。認真審視設問,明確設問的指向和答題范圍,思考該設問包括哪幾個知識點。然后,逐層審視材料,找到材料與限定知識點的對應點,并在材料上簡潔標識出來。對答案要點和思路進行通盤考慮和宏觀規劃,以保證行文的科學性、條理性和完整性,否則就會給閱卷者一種東拉西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感覺,那是注定得不到高分的。②編制提綱。編制提綱是保證答案的完整、條理、規范、整潔的必要手段,應該是應試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提綱一定要列,但必須簡明扼要。提綱應包括兩大方面內容,第一,明確列出共有幾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分幾段,每一段分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包含幾個要點,每個要點使用哪些關鍵詞語。第二,設計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問、每一層次在卷面上的位置,為下一步的規范作答奠定基礎。提綱字數不宜過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