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年道德與法治中考時政專題5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年道德與法治中考時政專題5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年道德與法治中考時政
專題五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時政熱點跟蹤】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第三部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
1.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什么?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3.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色是什么?
①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②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③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⑤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4.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什么?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③實現高質量發展,
④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⑤豐富人民精神世界,
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⑦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5.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是什么?
①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④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⑤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命題角度分析】
考點鏈接一:中國夢
1.什么是中國夢?具體內容是什么?
①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②內容: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2.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
①中國夢反映了近代以來中國人的美好夙愿,指明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
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3.如何實現中國夢?
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五大新發展理念。(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四個全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②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④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⑤必須弘揚實干精神,做最美奮斗者。
4.兩個“百年”目標?(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
①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②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50年)
5.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什么?(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兩步走戰略是什么?)
①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②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考點鏈接二:計劃生育
1.人口規模巨大是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基本國情和具有的首要特征。我國的人口國情及特點是什么?
人口國情: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
新特點: ①總人口增速趨緩,②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③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④老齡化加劇,⑤大量的人口流動。
2.我國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為什么要對生育政策進行調整?)
(1)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原因:①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②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③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我國調整生育政策的原因: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來實施。②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考點鏈接三:走向共同富裕
1.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2.如何走共同富裕道路?
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②黨和政府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③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3.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從經濟發展角度,為實現共同富裕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
①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②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經濟制度。
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考點鏈接四:綠色發展
1.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有責任保護自然。③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和一味地索取,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④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2.如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
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3.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
①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實現綠色富國之夢。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考點鏈接五: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意義、必要性)
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②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③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如何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①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③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④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考點鏈接六:高揚中華民族精神
1.為什么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價值、必要性)
①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②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③民族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2.怎樣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①在國家緊要關頭時,能夠挺身而出、前仆后繼。②在他人遇到危險時,能夠見義勇為、無私奉獻。③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能夠勤勤懇懇、敬業創優。④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
考點鏈接七:中國智慧 中國方案
1.當今世界發展趨勢是什么?
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政治)、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
2.當今世界的主題和主流分別是什么
(1)主題:和平與發展。
(2)主流: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謀共贏。
3.人類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這些問題有何影響?
(1)問題:①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②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③貧富分化日益嚴重,④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⑤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2)影響:關系整個人類的生存,制約人類的發展。
4.面對全球性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怎么做?
①中國積極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引領人類進步潮流。
5.為什么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①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需要解決許多全球性問題。③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④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成為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然選擇。
6.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應該怎么做
①各國要努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②各國要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
7.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人民應該怎么做
①各國人民間要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擔當。②關懷生命、尊重生命的價值,關注他人命運。③把理念同實際行動聯系起來,既要放眼全球,又要心系祖國。
8.為維護世界和平,我們應該怎樣做?
(1)國際社會:①以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②成立聯合國,不斷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③派駐維和部隊④簽署核不擴散條約。(2)我國: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難點問題,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3)青少年:①要看到和平來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②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9.中國的國際形象、國際地位:
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10.中國擔當顯示了哪些中國智慧?
①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②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增長智慧。③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④中國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同時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增強我們在國際上說話辦事的實力。⑤我們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中考試題預測】
1.中國式現代化,是( )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A.中華民族 B.中國共產黨
C.馬克思列寧主義 D.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 )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A.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B.堅持改革開放
C.堅持共同富裕
D.堅持生態文明建設
3.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我們乘勢而上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圖中“?”處的目標是( )
A.解決人民溫飽問題 B.成為發達國家
C.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D.實現共產主義
4.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三孩政策重大決策部署。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 )
①說明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已發生改變
②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的矛盾
③改變了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④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我們的共同富裕,是要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實現整體富裕、普遍富裕,堅持市場和政府相結合、效率和公平相統一,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打造橄欖型分配結構。下列對共同富裕認識錯誤的是( )
A.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B.共同富裕允許部分人、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
C.共同富裕體現了共享發展理念,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D.共同富裕是一部分人帶動另一部分人逐步實現同等富裕
6.為了保障群眾退燒止咳類藥品的用藥需求,各地采取了多種措施。在山東青島,2000多瓶布洛芬按照10粒一包分裝后,投放到600多家藥店銷售,每包3元,可滿足一人一個療程用藥。在山東臨沂,21.6萬片布洛芬被分裝后,在144家藥店銷售。各地采取措施保障群眾退燒止咳類藥品的用藥需求充分證明( )
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新時代的主要矛盾馬上解決
③黨和政府重視民生問題,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④黨和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用裕民”“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大力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這些暖心的舉措體現了人民政府( )
①具有國家重大事項的最高決定權
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③致力于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④讓人民群眾平均享有發展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國經濟社會的更好發展,歸根結底要激發14億多人民的力量。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這要求我們( )
①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②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經濟制度,實現同時富裕
③重視民生,擴大就業增進人民收入
④鼓勵人們敢于創業、創新,勤勞致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2022年,中國載人航天創造了多個新的紀錄。天舟五號發射并成功對接空間站,首次實現了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了世界紀錄。神十四和神十五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6名航天員首次在中國的“太空家園”留下這張太空合影。幾代航天人奮斗拼搏凝聚而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
①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代中國的具體體現
②是當代中國人判斷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③豐富發展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④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從“二十四節氣”開啟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幻化成破冰五環;從二十四節氣畫面帶出的古詩詞,到以“燕山雪花大如席”創意的主火炬……中國的文化元素貫穿于整個開幕式的始終。這樣做( )
①傳承了全部中華傳統文化,堅定了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弘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③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一百多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 )
①以自強不息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的體現
②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
③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
④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12.《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黃河安瀾,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制定本法。該法的施行( )
①表明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不斷健全生態保護法律法規
②符合新發展理念,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③是政府的責任,與青少年無關
④體現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中國確定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10年來,中國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超額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累計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8億噸。對此評論,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
A.我國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B.我國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
C.我國始終踐行作為負責任大國的篤行擔當
D.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已徹底解決
14.從點燃低碳環保的“微火”,到所有場館全程綠電供應:從為保護一棵無法移植的古樹而改變施工計劃,到新建場館完全可以重復利用……一個個細節的變化,為“綠色冬奧”寫下生動注腳。這表明我國( )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③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
④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已不存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下列事件違背這一要求的是( )
A.第五屆進博會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
B.中國就俄烏局勢亮明態度,呼吁和平解決
C.2022年12月9日,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利雅得舉行
D.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政府人員訪問中國臺灣
16.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這是繼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發展倡議之后,中國面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國際公共產品。這說明( )
①表明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②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安全領域的生動實踐
③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④說明我國已成為國際社會的主導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材料一: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七十八點二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一萬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萬五千一百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一千三百萬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十億四千萬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材料二:最新數據顯示,到2022年,我國城鄉收入相對差距擴大,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3.32,二者的差距絕對值擴大到11020元。資產收入增速遠遠超過勞動收入,中國勞動報酬占GDP比重連續多年下降,且降幅近20%。社會保障制度存在提升空間,尤其是關于社會底層人員的制度保障,如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農村經濟發展的服務設施不足,教育成本大等問題。
結合材料,運用教材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道路?
(2)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從經濟發展角度,為實現共同富裕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
18.材料一: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材料二: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方案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聚焦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對推進碳達峰工作作出總體部署。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流下去。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產業調整等方式,抵消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落實具體行動?
參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6.B 7.C 8.B 9.B 10.D 11.B 12.A 13.D 14.D 15.D 16.C
17.
(1)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2)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從經濟發展角度,為實現共同富裕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
①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②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經濟制度。
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18.
(1)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有責任保護自然。③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和一味地索取,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④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2)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落實具體行動?
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習慣。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⑤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⑥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中县| 瑞昌市| 靖西县| 台湾省| 富顺县| 郴州市| 碌曲县| 淮北市| 大庆市| 双牌县| 彭山县| 金川县| 西乡县| 新余市| 富锦市| 和顺县| 连南| 台湾省| 麦盖提县| 绥江县| 福鼎市| 榕江县| 黑河市| 黄冈市| 永靖县| 辽中县| 寿光市| 遂溪县| 八宿县| 依兰县| 喜德县| 高州市| 茶陵县| 日照市| 阿拉善右旗| 屏南县| 江华| 滕州市| 织金县| 郎溪县|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