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一.自主學習【學】【課標要求】1.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描述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2.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正確義利觀,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 【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讓經濟全球化更具活力,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2.科學精神:準確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及其表現,以及理解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3.公共參與:積極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自學評價】1.經濟全球化的相關內容:(1)含義是什么?(2)表現有哪些?(3)影響因素有哪些?(4)重要載體是什么?(5)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分別是什么?(6)如何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舉措)?2.跨國公司的相關內容:⑴跨國公司的地位是怎樣的?(2)跨國公司的影響是怎樣的?二.研習探究【研】(2022·山東高三專練)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這是東亞區域合作收獲的極具標志性意義的成果。《區域全面伙伴關系協定》(RCEP)覆蓋了世界人口近50%和全球經濟總量的30.2%,是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多元、發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貿易區。RCEP正式生效,對于正在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而言將帶來新的契機。 材料二 下圖為全球紡織業產業鏈價值分布圖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全球化的相關知識,闡述應如何把握RCEP生效對我國紡織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契機。三.達標練習【練】1.(2022·寧波模擬預測)假設一定時間內甲國可以生產50噸鋼鐵與4噸羊毛,相同時間內乙國可生產10噸鋼鐵與2噸羊毛。依據比較優勢理論,以下的觀點正確的是( )①甲國可以在鋼鐵與羊毛生產上都發揮比較優勢 ②甲國可以充分發揮在鋼鐵生產上的效率優勢③乙國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創造未來的比較優勢 ④乙國可以發揮在羊毛生產上的比較優勢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2022·遼寧丹東一模)2022年1月1日,《區城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RCEP采用了高標準經貿規則體系,涵蓋了關稅減免、貿易便利化、服務投資開放、商務人員往來等諸多領城,將成為中國乃至整個RCEP成員外貿增長的加速器和新引擎,為全球經貿秩序重塑注入新動他。由此可見,RCEP( )①有助于削減區域貿易壁壘,實現全球政治經濟一體化②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③有利于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④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有力支持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復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山東濱州期末)讀下表,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根據甲乙兩國的比較優勢,甲乙兩國最合理的貿國家 糧食(每人的勞動生產率) 肉(每人的勞動生產率)甲國 800千克 600千克乙國 1000千克 1200千克易方案是( )①甲國向乙國出口肉,從乙國進口糧食 ②甲國向乙國出口糧食,從乙國進口肉③乙國向甲國出口糧食,從甲國進口肉 ④乙國向甲國出口肉,從甲國進口糧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北京海淀期末)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潮流,一些產品的設計、生產、組裝、營銷、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環節,形成了一條緊密相連的跨國性的價值創造與分配鏈條,鏈條各個環節的利潤率不同,有人以“微笑曲線”形象地形容這條全球性鏈條。讀右圖,下列推斷合理的有( )①發達國家通常處于價值鏈條的高端,獲得了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絕大部分收益②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進行貿易時毫無優勢而言③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品牌效應,可以增強競爭力④發揮比較優勢,可以消除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弊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天津和平區模擬)近年來,一些國家掀起“逐底競爭”(資本尋求最高的回報率,而發展中國家為吸引資本競相給出各種優惠以吸引國際企業在本國投資設廠)的浪潮。2021年10月,中國加入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承諾對跨國公司實行更公平的稅收,并從2023年起實行15%的全球最低稅率。中國作出這一承諾( )①能夠推動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生產全球化的成果②是我國在多邊合作機制下不斷開放市場的需要③基于中國是世界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的主導力量④有利于我國防止他國關稅政策領域的“逐底競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2·北京房山期末)一段時間以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逆流”,一些國家想實行“脫鉤斷鏈”,構筑“小院高墻”。國際社會普遍擔憂,這樣下去,世界經濟勢必分裂為相互隔絕的區域。下列選項,你認為正確的是①把本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斷謀求本國利益最大化②各國應堅持開放包容,拆除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藩籬③加強貿易、投資、技術壁壘、推動構建新世界經濟④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2·北京石景山期末)縱觀歷史,以蒸汽機的發明與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催生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全球化商品,以電力和電動機的發明與使用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第一次經濟全球化浪潮,以信息技術革命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和技術革命使人類生活在一個相互為鄰的“地球村”。這充分表明( )①經濟全球化推動了資源在全球的流動和配置 ②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③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④經濟全球化是科學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海南三亞二模)今天的世界,各國經濟已高度相互依賴,反全球化會遇到更大的阻力。全球化的利益已經惠及大量國家、大量企業、大量勞動者和消費者。全球化倒退會使這些廣泛的受益群體受到損害,并損害整個世界的經濟繁榮和生產力進步。因而,全球化是當今世界所面對的時代潮流,是世界發展的歷史大勢,各國走向開放、走向融合的大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因為經濟全球化( )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②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③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全球經濟鏈接成統一的世界市場④促進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不同群體帶來不可避免的沖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2·遼陽一模)美國芯片制造巨頭英特爾公司日前表示,公司計劃向歐盟投資數百億歐元。該計劃著眼于提振整個生產過程,包括在德國建立一座大型半導體制造廠、在法國建-一個設計中心、擴展其在波蘭的實驗室能力、與西班牙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建立聯合實驗室等。英特爾向歐盟投資( )①主要目的是在歐洲建立完整的芯片產業鏈②利用歐洲各國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③促進資金、技術和商品、服務跨國流動,使世界經濟高度融合④促進了相關國家間的經濟聯系,說明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載體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2022·杭州模擬預測)讀漫畫,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②各國均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③經濟全球化存在著發展不平等、風險加劇等問題④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2·山東濟寧模擬預測)“國際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部復雜精巧、有機一體的機器,拆掉一個零部件就會使整個機器運轉面臨嚴重困難,被拆的人會受損,拆的人也會受損。”將當今國家間的關系比喻成一部復雜精巧、有機一體的機器( )①表明國際分工的發展使各國都得到了發展的機會②看到了各國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③表明開放使世界經濟更具活力和發展韌性 ④其背后是經濟全球化下國家間聯系的加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2·北京師大附中)《管子》記載,齊國欲取魯國,管仲讓齊桓公及國民改穿魯縞,魯縞供不應求,價格猛漲,魯國人也棄農織縞。一年后,管仲告訴齊桓公:“公宜服帛,率民去綈(魯縞)。閉關,毋與魯通使。”魯之民餓餒相及,魯君請服。管仲“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故事啟示我們( )①糧食事關國運民生,要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②國際分工與貿易風險加大,要盡可能減小國際貿易規模③要積極適應貿易全球化,利用國際市場發展經濟④按“有利取重,不利取輕”的原則生產本國比較優勢的產品,但要維護本國經濟安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2·天津高三專練)30年來中國與東盟貿易規模擴大85倍,在全球疫情影響下,2021年雙邊貿易額逆勢達到8782億美元,東盟連續兩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這充分詮釋了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風景這邊獨好”,為全球抗擊疫情,推動經濟復蘇樹立了典范。中國重視與東盟的貿易關系是因為( )①中國是東盟重要的創始國與成員國②東盟是亞洲最令人矚目的區域性國際組織③中國與東盟的政治聯盟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④東盟是推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平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2·北京順義期末)全球跨國企業發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無論是制造業企業還是消費品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在過去一年繼續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其在中國的銷售業績成為亮點。一批跨國企業正打算把“移”到東南亞的工廠盡快搬回中國,因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愈發成為“可靠的生產地點”。“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共享中國市場廣闊機遇”漸成共識。這表明我國( )①堅持開放發展理念,擴大對外開放②經濟實力增強,主導著世界經濟發展③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④以增加進口為主,“走出去”步伐放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2·溫州模擬預測)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走經濟全球化的人間正道應( )①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 ②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③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④取消對外資的限制拓展發展空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2·威海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主要經濟體博弈加劇,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一些逆全球化的論調把困擾世界的問題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中國進出口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消博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如期舉行;中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積極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合作;中歐班列逆勢增長,截至2022年1月已鋪畫78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80座城市,成為全球抗疫合作重要的“生命線”“補給線”……中國以實際行動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同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紅利。(1)結合材料一,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評析“把困擾世界的問題歸咎于經濟全球化”的觀點。(2)結合材料二,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說明中國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四.總結提升【結】(由學生自主畫出課時的知識結構圖、思維導圖)參考答案二.研習探究①加快轉變對外貿易方式,形成紡織業出口競爭新優勢,擴大出口規模。②發揮比較優勢,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③實行高水平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轉變利用外資方式,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助推我國紡織業轉型升級。④發展服務貿易,優化貿易結構,促進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平衡發展。⑤積極推動制定和完善RCEP國際經貿合作規則,完善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度體系。三.達標練習1-5 CDCDD 6-10 CDBBD 11-15 DBCAB16.(1)①經濟全球化在給世界各國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挑戰。②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③困擾世界的問題并不都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這一觀點也夸大了經濟全球化的消極作用。(2)①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恢復和增長提供持續強大的推動力。②中國以自身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作出積極貢獻,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發揮重要作用。③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和繁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