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09 文化與生活(教學案)-2014年高考政治二輪復習精品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09 文化與生活(教學案)-2014年高考政治二輪復習精品資料

資源簡介

本專題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點。從命題內容上看,高考試題多聚焦文化作為社會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對人的影響,從考查形式上看,以選擇題為主。
在2014年備考中要注意:結合文化產業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的具體案例,分析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立足文化交流活動,認識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意義,以及文化與綜合國力競爭的關系;結合社會文化環境治理,以及基層文化建設,分析文化與人的關系。
【重點知識梳理】
一、對文化的含義的理解
1.正確理解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1)文化的內涵
文化一詞具有多義性:廣義的“文化”是對人類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統稱;狹義的“文化”專指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或指人們受教育的程度。
①從外延看,我們所講的文化,既不是廣義的“文化”,也不是狹義的“文化”,而是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
②從內容看,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所以文化不包括經濟和政治。
(2)文化的特點
①從文化與人類社會的關系看,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②從文化與人類個體的關系看,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社會生活的體驗中,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
③從物質載體和精神文化的關系看,文化活動不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活動,而是一種依托物質載體的活動。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離開了物質載體,文化既不能產生,也不能傳承和發展。
2.在理解文化的內涵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抓主謂賓
文化是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即指人們精神領域中的一切活動及通過這些活動所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
(2)抓定語
①人類:文化的具體內容是與人類的實踐直接相關的,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人是文化的主體。
②全部:強調文化是所有文化現象的總和,并不單指某一種文化現象。
③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它不是經濟、政治現象。
二、文化的力量
1.全面把握文化的社會作用
從本質上看 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本身并不能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從性質上看 文化有進步與落后、崇高與庸俗、優秀與腐朽之分,落后的、庸俗的和腐朽的文化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其禍害之深非一時可以清除;而崇高的、進步的、健康的文化可以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振奮民族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推動社會的進步
2.辨析: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質力量
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所以從本質上看,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文化本身并不是物質力量,但是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并不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力量,是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實現的。
三、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影響
1.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經濟、政治的“決定作用”和文化的“反作用”是兩種不同性質、不同地位的作用,不能混淆。任何時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會好起來,物質條件差一點,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觀點,不符合歷史發展的事實,是不正確的。
四、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交融
1.全面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與經濟 相互交融  第一,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第二,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第三,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與政治 相互交融  第一,文化與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響政治文明的發展;第二,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2.要對相互影響和相互交融進行區分
(1)“相互影響”強調的是三者之間彼此制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強調的是三者彼此滲透、相互融合。
(2)凡是看到“決定”(經濟決定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反映”和“反作用”等詞匯都直接斷定為相互影響;凡是看到文化生產力、勞動者素質、科技、知識經濟、文化滲透等詞匯都直接斷定為相互交融。
五、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
全面理解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我國應對文化競爭與挑戰的態度和對策  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溫馨提示: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但不能認為文化是綜合國力的基礎,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仍然是經濟和科技。
六、文化影響面面觀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和表現
文化對人的 影響的來源 文化是人創造的,文化又影響著每一個人。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文化對人的 影響的表現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影響人們的交往方法和形式,使之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環境、知識素養和價值觀念的不同,都會對其產生影響。
2.文化的影響不是唯一的
文化只是影響人們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的因素之一,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社會階層等都會影響到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到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這些方面的影響。
七、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深刻理解和把握潛移默化的特點(從影響的過程看)
(1)所謂潛移默化,是指因受到外來影響而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在此處是指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因受文化的影響而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2)文化對人的影響,一般是無形的、非強制的。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
(3)文化影響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的,但也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
無形就是有些文化的影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非強制就是指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人的自覺探求文化、接受文化的過程,不是強制的。也正是這樣,我們要自覺學習,主動感悟先進的、健康的文化熏陶,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來陶冶我們的情操。
八、文化深遠持久的影響
1.深刻把握深遠持久的特點(從影響的效果看)
(1)這種特點是說文化對人類的影響具有相對穩定性,一般不會短期內發生改變。即使時間和空間等發因此,要深刻理解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
2.表解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
潛移默化 深遠持久
含義 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也不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 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實現 形式 文化氛圍;文化活動 文化習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要求 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九、豐富精神世界
1.正確理解優秀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1)文化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人格的塑造方面。參加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關鍵。
(2)不同性質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同的。要想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既豐富又健康,就應當用優秀文化而不是庸俗落后文化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我們必須建設和弘揚先進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3)當前,使精神世界豐富的途徑有很多,除了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以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堅持讀書學習。要努力學習基本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使思想水平和知識水平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2.辨析:各種文化都可以塑造健全人格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可見,只有先進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才能塑造健全人格,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只會導致人格缺失,甚至造成人格扭曲。
十、增強精神力量
區分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與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主 要 內 涵 強調優秀文化通過特定的環境或者一定形式的活動,使人的意識領域不斷拓寬,思想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人的主觀領域 強調優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并在這一精神的作用下產生持久的行為表現,主要表現為改造世界的精神狀態
相同點 二者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和文化活動,都改造和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長。豐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迸發強大的精神力量,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激發人們更加自覺接受健康向上的優秀文化,從而豐富精神世界,二者具有統一性
特別提示:在做選擇題時,考生經常要根據題干材料對“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進行區分?!皟炐阄幕軌蜇S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之間既存在著密切聯系,也存在著側重點的不同。前者只停留在主觀領域,后者則往往強調優秀文化能夠通過實踐轉化為人們行動的動力。
十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系:相互結合、相互促進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促進、相互結合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特別提示:提高人的全面素質,也即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在人的綜合素質中,如果哪一個方面比較欠缺,將會嚴重影響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正是因為這樣,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2.辨析: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發展是完全同步的
社會發展對人的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是消極被動的,它對人的素質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具體的、有條件的,關鍵在于個人能否把握社會發展所提供的條件和機會,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高頻考點突破】
考點一、考查對文化的含義的理解
【例1】 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下列屬于文化的是(  )。
①全球正面臨的糧食和能源雙重危機?、诳茖W發展觀?、垭娨晞 缎⌒★w虎隊》 ④溫家寶出席第63屆聯合國大會?、萸旯艠洹、薜缴钲谟^看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
考點二、文化的力量
【例2】 150多年來,《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被譯為20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對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說明(  )。
A.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力量
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C.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產生影響
D.文化一旦產生,就會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
考點三、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影響
【例3】 世博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國家形象展示,其背后更是一場“暗潮涌動”的經濟盛宴。有專家稱上海世博的經濟效益是北京奧運會的3.49倍!這說明(  )。
A.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B.文化與經濟同步發展
C.文化與經濟發展相互交融
D.文化是經濟繁榮發展的基礎
考點四、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交融
【例4】 臺灣果農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餅中,使之有雙重口味,并別出心裁地將其取名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該商品推向市場后受到消費者熱捧。這體現了(  )。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創新決定社會實踐的發展
C.文化總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D.文化發展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
考點五、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
【例5】 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通過向世界各國輸出產品、以產品為載體的文化和附加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  )。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是相互交融的?、谑澜缍鄻O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郾仨毦鑷H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 ④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點六、文化影響面面觀
【例6】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有句名言:“人是環境的產物”,某論壇上,主持人讓聽眾寫下與自己關系最密切的6個朋友,并指出他們月收入的平均數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測試結果的準確程度讓所有聽眾驚訝不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環境,它彰顯著你的存在,也預示著你的未來。這種現象說明(  )。
A.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和思維方式
C.文化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豐富精神世界
D.文化改變人們的道德修養,塑造完美人格
考點七、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例7】 上海世博會福建館茶文化的展示讓許多游客嘆為觀止。一位美籍華人欣賞了茶藝表演后,感嘆道:“太精彩了!這一表演讓我們享受到了美,也讓我們感受到祖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边@反映(  )。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能選擇的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D.文化潛在的經濟價值是巨大的
考點八、文化深遠持久的影響
【例8】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下列詩句的寓意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C.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D.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考點九、豐富精神世界
【例9】 春節期間,夫子廟地區成了六朝古都——南京最熱鬧的地方:美妙絕倫的秦淮彩燈、難得一見的秦淮民俗、異彩紛呈的金陵“絕活”、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讓游客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這告訴我們(  )。
A.優秀文化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
C.傳統文化是當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發展各種文化
考點十、增強精神力量
【例10】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社會的文明程度最終取決于人的精神力量和整體素質,而影響人的精神力量和整體素質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文化條件。為此,我們必須創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高文化品位,因為這樣可以(  )。
A.不斷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體素質
B.直接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C.更好地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考點十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例11】 漢陽鐵廠的興衰和武漢鋼鐵廠的建設見證了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漢鋼鐵廠在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破土動工,1958年9月建成投產。2011年,漢陽鐵廠遺址保護性改造工程啟動,原址上將建設一座博物館,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基地。
結合材料三,從“文化的特點及影響”的角度,分析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設博物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經典考題精析】
【2013年高考真題精選】
(2013·新課標Ⅰ卷)M中學不惟分數論英雄,而是努力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的同時,設置道德之星、體育之星、科技創新之星、藝術之星、勞動之星等獎項,有針對性的評價學生,從而營造了“人人有才、個個成才”的校園文化氛圍。回答19—20題。
(2013·新課標Ⅰ卷)19.該校的評價實踐表明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是科學評價學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科學評價是學生成長進步的根據
③矛盾特殊原理是學校因材施教、培養人才的重要哲學依據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學生的個性通過不同的評價來表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3·新課標Ⅰ卷)20.M中學T班同學小薇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多次榮獲“道德之星”光榮稱號,老師和同學都對她交口稱贊。她因此慢慢擺脫了因學習成績不理想而產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來越強。小薇的成長經歷進一步印證
①文化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②文化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著決定性作用
③優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優秀文化是解決人的心理問題的主導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重慶卷)8.近年來,央視相繼推出“最美教師”、“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節目,強調社會教育和價值塑造,挖掘社會真善美,弘揚善良、勇敢、仁愛、樂觀、奉獻等精神,獲得公眾好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最美”系列節目受到公眾好評,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②主流媒體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助于削弱大眾文化影響力
③主流媒體傳遞正能量,對良莠不齊的文化市場起正確引導作用
④主流媒體能滿足人民大眾真正的文化需求,決定文化發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江蘇卷)20. 2013 年全國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指出,我國文化演出市場存在追求豪華演出效果、高票價盛行等現象,這讓普通民眾難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這說明
①文化演出市場需要加強引導 ②文化演出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③文化演出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④文化演出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3·江蘇卷)21. 韓國某外交官說:“如果外國人對韓國歌手有更多的關注,逐漸地他們就會喜歡上韓國....如果他們喜歡韓國,他們就會購買更多的韓國產品。這就是我們試圖推廣的?!边@啟示我們
①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產力對現代經濟起決定作用
③必須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江蘇卷)22. 某著名大學校長認為,一所大學所能給予學生最寶貴的東西是心靈。精神家園里沒有了心靈,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可能對他人、對社會有真正的情感和責任。這是因為
A. 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B. 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相互促進
C.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D.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文化素養的核心
(2013·海南卷)16.我國西南地區的懸棺文化散發著謎一般的魅力??脊湃藛T在四川珙縣發現371幅歷經風雨的懸棺巖畫。畫面中的釣魚狩獵、騎馬競技、舞蹈雜耍、舞刀弄劍等場景依稀可辨,讓現代繪畫藝術家驚嘆不已。該考古發現佐證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會生活的本質 ②精神文化總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精神文化的價值不因時代變遷而改變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離不開一定的物質載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海南卷)15.某省舉辦“中國尋根之旅”活動,吸引了許多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他們考察祖籍地的發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發展歷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間故事,體驗祖籍地的民風民俗,增加了對祖籍地文化的了解。舉辦這一活動有利于:
①促進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傳播②推動中華文化的現代化
③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④促進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福建卷)30.在明亮的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動。青苔的花特別小,但一點也不自慚形穢,一點也不自暴自棄,而是象牡丹一樣自豪地綻放。這段優美的話語:
A.開啟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質,發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豐富精神世界,使人奮進
C.如理性的明燈,指明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潤物,催生人們對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2013·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皷|方美人”是臺灣苗栗出產的一種名茶,它由當地客家人種植,是被小綠葉蟬咬過的烏龍茶葉。很久以前,英國女王偶人品嘗到此茶,將懸在茶杯里的茶葉贊嘆為“正在跳舞的東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這種茶的曼妙之處還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過冰滴壺,一滴滴冰水濾過茶葉,茶湯香氣馥郁,色若琥珀。這表明 ( )
文化對社會有重要影響 B. 人們在時間中創造并享用文化
C. 文化能夠增強人得精神力量 D.人們的實踐受到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2013·天津卷)5.“雖然不言不語,叫人難忘記,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麗……”當年蔡琴在演唱這《你的眼神》時,就曾以特有的韻味打動過無數聽眾,在今春“我是歌手”的電視節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詮釋經典,在次讓人如癡如醉。由此可見,文化表演應該 ( )
①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 ②倡導風格與形式的多樣化
③立足于滿足市場需求 ④ 堅持繼承和創新的統一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選C。
【21世紀教育網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必修三《文化生活》中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文化發展的知識。
(2013·海南卷)25.(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960年,雷鋒當上了運輸兵。在部隊這所大學校里,他寫下對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雷鋒的生命雖然短暫,雷鋒精神卻是永恒的.1963年,毛澤東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雷鋒精神自此廣泛傳揚。
1977年,剛入伍的郭明義代表新兵宣誓:“雷鋒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選擇,雷鋒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幾十年來,郭明義多次發起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捐資助學、義務獻工等活動,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201 1年他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
2012年被人們稱為“最美的感動年",涌現出“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雷鋒精神,使人們在溫暖和感動中產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1)結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識,分析踐行雷鋒精神對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分)
(2)結合材料,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說明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8分)
【答案】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2分)
(2013·新課標II卷)39.(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材料一
近年來,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長,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達到80萬人次。旅游旺季時,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時約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載量在3000人次以內。大量游客進入洞窟,二氧化碳長時間滯留,窟內空氣濕度增大,溫度上升,侵蝕壁畫和彩塑;加之長期的風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正在緩慢退化。
材料二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遺產,敦煌研究院聯合高校、研究機構、科技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科技創新:建立了綜合防沙體系;研發了無線傳感環境檢測分析系統,開發了十億級像素數字相機系統,形成了包括前期攝影采集、后期圖像處理、虛擬漫游等環節在內的數字處理系統等。隨著這些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莫高窟自然環境得到改善,壁畫、彩塑等圖像采集取得進展。不久的將來,世界各國人民除了實地參觀莫高窟外,還能在互聯網上便捷地欣賞3D效果的“數字莫高窟”,隨時隨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
(1)結合材料一,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如何處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的關系。(14分)
【答案】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矛盾,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3分)游客增多
(2)結合材料二,說明科技創新對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作用。(8分)
【答案】科技創新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物質技術手段;(3分)科技創新帶來更快速、方便的文化傳 (3)除互聯網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實地參觀以外,請就如何增強敦煌莫高窟藝術的國際影響力另提兩條建議。(4分)
【答案】在國外舉辦敦煌莫高窟藝術展覽和主題藝術節;擴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 (2013·江蘇卷) 34. 城鎮化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今天,中國的城鎮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農耕社會,鄉土中國”逐漸轉變為“工業社會,城市中國”。城鎮化加快了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一個全新的城市文明時代似乎正在悄然到來。
在城鎮化的浪潮中,大批村莊被合并,許多富有特色的傳統村落不斷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繪的那種“一片冬麥,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園景象日益不再。有人傷感地說:“不要問我從哪里來,因為我已經沒有故鄉?!?br/>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有人會對鄉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分)
(2)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說明如何認識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的關系(6分)
【答案】34. (1)①鄉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鄉村的衰落不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②鄉村承載著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樣性的重要體現。
(2013·浙江卷)41.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夢已經成為當下中國人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和追求。但是,在當今世界,涵蓋經濟政治、社會盛會、價值文化等領域在內的“軟實力”競爭越來越激烈,某發達國家對中國快速發展的疑慮和猜忌明顯加重,“中國威脅論”在一些周邊國家也有一定的市場。對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中國要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在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強綜合國力,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21分)
(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與綜合國力的有關只是,分析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實現中國夢的意義。(10分)
(2)結合材料,運用“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有關知識,闡述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基礎的重要性。(11分)
【答案】(1)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
(2)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人民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和平與發展 【2012高考真題解析】
(2012·安徽卷)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卮?~8題。
世界各地有很多聞名遐邇的城市雕塑,如希臘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麥哥本哈根的美人魚等,它們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這些被人們稱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①意味著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彰顯著世界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 ③蘊含著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軟Q定著城市生存發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化的特點和作用以及文化的多樣性等知識。城市雕塑體現著一個城市
(2012·廣東卷)雷鋒精神激勵了幾代中國人,并傳播到世界多個國家,被稱贊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這體現了文化(  )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谠从趯嵺`,引導實踐的發展 ③能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軐θ说挠绊憗碜蕴囟ㄎ幕h境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合題意。雷鋒精神被稱贊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說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①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②④,故排除②④。
優秀城市雕塑體現了城市的精神品質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間將新建一批呈現北京歷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24~25題。
(2012·北京卷)優秀城市雕塑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為(  )
①顯示城市的文化底蘊?、诨钴S城市的文化市場
③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芘嘤齼炐愕奈幕瞬?br/>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江蘇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牽掛著我們的一生。然而,只有離鄉的人才會想回鄉;只有離鄉的人才會發現故鄉愈難回,鄉愁便愈深。這說明(  )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壅J識來自實踐的需要 ④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011 天津)臺灣果農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餅中,使之有雙重口味,并別出心裁地將其取名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該商品推向市場后受到消費者熱捧。這體現了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創新決定這會實踐的發展
C.文化總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D.文化發展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
2.(2011 江蘇)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通過向世界各國輸出產品、以產品為載體的文化和附加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極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
③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 ④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1 浙江) “豎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認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亞就成了無禮的肢體語言;吃面條時發出聲音,日本人和韓國人覺得很正常,而英國人可能感到不舒服。這類現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幾乎沒有共同性
B.一種行為是否影響人們的交往取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同一行為的評價是不同的
D.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中會有不同的含義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4.(2011 山東)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漢鋼鐵廠在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破土動工,1958年9月建成投產。2011年,漢陽鐵廠遺址保護性改造工程啟動,原址上將建設一座博物館,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基地。
結合材料三,從“文化的特點及影響”的角度,分析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設博物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7分)
5.(2011 北京)2011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為喚起公眾對環境與發展關系的情形認識和自覺行動,有關部分發布《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2011-2015年)》,提出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生態環境道德觀,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
運用《文化生活》中有關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知識,說明加強環境宣傳教育的意義。(9分)
答案:①文化影響人們黨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加強漢軍宣傳教育 ,有助于人們清醒的6. (2011 江蘇)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26%,人口老齡化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某校高三(1)班同學決定開展以“讓夕陽更紅”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參與其中。
材料一:關注養老困境
同學們了解到,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等傳統觀念的影響,加上養老院費用相對較高,多數老人希望在家里養老,但大多數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照顧,所以空巢老人逐漸增多。政府為實現全體人民“老有所養”的目標,一方面加大投入推進養老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養老事業,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1)根據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和《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企業對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養老服務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6分)
答案 ⑴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傳統養 7.(2011·安徽)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1年初,隨著“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國家的熱播,“中國形象”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
話題一:文化是國家形象的靈魂
文化在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廣中發揮這重要作用,如蘊含著團圓、和諧理念的中國春節,日益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也帶來了新的商機;孔子學院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創新成就贏得了世界贊譽——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力,提升了國家形象,增強了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
(1)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本專題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點。從命題內容上看,高考試題多聚焦文化作為社會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對人的影響,從考查形式上看,以選擇題為主。
在2014年備考中要注意:結合文化產業發展與產業結構優化的具體案例,分析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立足文化交流活動,認識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意義,以及文化與綜合國力競爭的關系;結合社會文化環境治理,以及基層文化建設,分析文化與人的關系。
【重點知識梳理】
一、對文化的含義的理解
1.正確理解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1)文化的內涵
文化一詞具有多義性:廣義的“文化”是對人類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統稱;狹義的“文化”專指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或指人們受教育的程度。
①從外延看,我們所講的文化,既不是廣義的“文化”,也不是狹義的“文化”,而是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
②從內容看,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所以文化不包括經濟和政治。
(2)文化的特點
①從文化與人類社會的關系看,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②從文化與人類個體的關系看,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社會生活的體驗中,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
③從物質載體和精神文化的關系看,文化活動不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活動,而是一種依托物質載體的活動。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離開了物質載體,文化既不能產生,也不能傳承和發展。
2.在理解文化的內涵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抓主謂賓
文化是精神活動和精神產品。即指人們精神領域中的一切活動及通過這些活動所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
(2)抓定語
①人類:文化的具體內容是與人類的實踐直接相關的,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人是文化的主體。
②全部:強調文化是所有文化現象的總和,并不單指某一種文化現象。
③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它不是經濟、政治現象。
二、文化的力量
1.全面把握文化的社會作用
從本質上看 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本身并不能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從性質上看 文化有進步與落后、崇高與庸俗、優秀與腐朽之分,落后的、庸俗的和腐朽的文化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其禍害之深非一時可以清除;而崇高的、進步的、健康的文化可以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振奮民族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推動社會的進步
2.辨析: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質力量
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所以從本質上看,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文化本身并不是物質力量,但是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并不會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步亦趨。文化的多數方面是與經濟的發展保持同步的,比如資本主義經濟對應著資本主義文化,社會主義經濟對應著社會主義文化。不過,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獨立性。有時候文化會超前于經濟的發展,有時候則會落后于經濟的發展。那種認為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會好起來,物質條件差一點,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觀點,不符合歷史發展的事實,是不正確的。
四、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交融
1.全面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與經濟 相互交融  第一,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第二,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第三,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與政治 相互交融  第一,文化與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響政治文明的發展;第二,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2.要對相互影響和相互交融進行區分
(1)“相互影響”強調的是三者之間彼此制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強調的是三者彼此滲透、相互融合。
(2)凡是看到“決定”(經濟決定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反映”和“反作用”等詞匯都直接斷定為相互影響;凡是看到文化生產力、勞動者素質、科技、知識經濟、文化滲透等詞匯都直接斷定為相互交融。
五、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
全面理解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我國應對文化競爭與挑戰的態度和對策  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溫馨提示:當今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但不能認為文化是綜合國力的基礎,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仍然是經濟和科技。
六、文化影響面面觀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和表現
文化對人的 影響的來源 文化是人創造的,文化又影響著每一個人。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文化對人的 影響的表現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影響人們的交往方法和形式,使之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環境、知識素養和價值觀念的不同,都會對其產生影響。
2.文化的影響不是唯一的
文化只是影響人們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的因素之一,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社會階層等都會影響到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到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這些方面的影響。
七、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深刻理解和把握潛移默化的特點(從影響的過程看)
(1)所謂潛移默化,是指因受到外來影響而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在此處是指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來陶冶我們的情操。
八、文化深遠持久的影響
1.深刻把握深遠持久的特點(從影響的效果看)
(1)這種特點是說文化對人類的影響具有相對穩定性,一般不會短期內發生改變。即使時間和空間等發生變化,某種文化仍然對人們產生較大的影響。這里的文化突出地表現為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2)文化之所以會對人們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主要在于從根本上影響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而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相對穩定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確定性,不會輕易發生改變。因此,要深刻理解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
2.表解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
潛移默化 深遠持久
含義 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也不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 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實現 形式 文化氛圍;文化活動 文化習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要求 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九、豐富精神世界
1.正確理解優秀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1)文化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人格的塑造方面。參加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有助于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關鍵。
(2)不同性質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同的。要想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既豐富又健康,就應當用優秀文化而不是庸俗落后文化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我們必須建設和弘揚先進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3)當前,使精神世界豐富的途徑有很多,除了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以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堅持讀書學習。要努力學習基本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使思想水平和知識水平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2.辨析:各種文化都可以塑造健全人格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可見,只有先進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才能塑造健全人格,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只會導致人格缺失,甚至造成人格扭曲。
十、增強精神力量
區分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與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主 要 內 涵 強調優秀文化通過特定的環境或者一定形式的活動,使人的意識領域不斷拓寬,思想水平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人的主觀領域 強調優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并在這一精神的作用下產生持久的行為表現,主要表現為改造世界的精神狀態
相同點 二者都離不開特定的環境和文化活動,都改造和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長。豐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迸發強大的精神力量,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激發人們更加自覺接受健康向上的優秀文化,從而豐富精神世界,二者具有統一性
特別提示:在做選擇題時,考生經常要根據題干材料對“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進行區分?!皟炐阄幕軌蜇S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將會嚴重影響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正是因為這樣,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2.辨析: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發展是完全同步的
社會發展對人的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是消極被動的,它對人的素質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具體的、有條件的,關鍵在于個人能否把握社會發展所提供的條件和機會,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高頻考點突破】
考點一、考查對文化的含義的理解
【例1】 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下列屬于文化的是(  )。
①全球正面臨的糧食和能源雙重危機?、诳茖W發展觀?、垭娨晞 缎⌒★w虎隊》 ④溫家寶出席第63屆聯合國大會?、萸旯艠洹、薜缴钲谟^看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   D.②③⑥
考點二、文化的力量
【例2】 150多年來,《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第一個綱領性文件,被譯為20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對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說明(  )。
A.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力量
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C.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產生影響
D.文化一旦產生,就會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
考點三、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影響
【例3】 世博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國家形象展示,其背后更是一場“暗潮涌動”的經濟盛宴。有專家稱上海世博的經濟效益是北京奧運會的3.49倍!這說明(  )。
A.文化對經濟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B.文化與經濟同步發展
C.文化與經濟發展相互交融
D.文化是經濟繁榮發展的基礎
考點四、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交融
【例4】 臺灣果農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餅中,使之有雙重口味,并別出心裁地將其取名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該商品推向市場后受到消費者熱捧。這體現了(  )。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創新決定社會實踐的發展
C.文化總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D.文化發展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
考點五、文化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
【例5】 某些發達國家借助跨國公司,通過向世界各國輸出產品、以產品為載體的文化和附加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  )。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極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 ③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 ④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點六、文化影響面面觀
【例6】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有句名言:“人是環境的產物”,某論壇上,主持人讓聽眾寫下與自己關系最密切的6個朋友,并指出他們月收入的平均數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測試結果的準確程度讓所有聽眾驚訝不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環境,它彰顯著你的存在,也預示著你的未來。這種現象說明(  )。
A.文化決定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和思維方式
C.文化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豐富精神世界
D.文化改變人們的道德修養,塑造完美人格
考點七、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例7】 上海世博會福建館茶文化的展示讓許多游客嘆為觀止。一位美籍華人欣賞了茶藝表演后,感見的秦淮民俗、異彩紛呈的金陵“絕活”、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讓游客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這告訴我們(  )。
A.優秀文化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對經濟具有反作用
C.傳統文化是當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發展各種文化
考點十、增強精神力量
【例10】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社會的文明程度最終取決于人的精神力量和整體素質,而影響人的精神力量和整體素質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文化條件。為此,我們必須創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高文化品位,因為這樣可以(  )。
A.不斷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體素質
B.直接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C.更好地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考點十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例11】 漢陽鐵廠的興衰和武漢鋼鐵廠的建設見證了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漢鋼鐵廠在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破土動工,1958年9月建成投產。2011年,漢陽鐵廠遺址保護性改造工程啟動,原址上將建設一座博物館,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基地。
結合材料三,從“文化的特點及影響”的角度,分析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設博物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經典考題精析】
(2013·新課標Ⅰ卷)M中學不惟分數論英雄,而是努力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的同時,設置道德之星、體育之星、科技創新之星、藝術之星、勞動之星等獎項,有針對性的評價學生,從而營造了“人人有才、個個成才”的校園文化氛圍?;卮?9—20題。
(2013·新課標Ⅰ卷)19.該校的評價實踐表明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是科學評價學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科學評價是學生成長進步的根據
③矛盾特殊原理是學校因材施教、培養人才的重要哲學依據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學生的個性通過不同的評價來表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3·新課標Ⅰ卷)20.M中學T班同學小薇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多次榮獲“道德之星”光榮稱號,老師和同學都對她交口稱贊。她因此慢慢擺脫了因學習成績不理想而產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來越強。小薇的成長經歷進一步印證
①文化對人的思想和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②文化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著決定性作用
③優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優秀文化是解決人的心理問題的主導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重慶卷)8.近年來,央視相繼推出“最美教師”、“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節目,強調社會教育和價值塑造,挖掘社會真善美,弘揚善良、勇敢、仁愛、樂觀、奉獻等精神,獲得公眾好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最美”系列節目受到公眾好評,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②主流媒體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助于削弱大眾文化影響力
③主流媒體傳遞正能量,對良莠不齊的文化市場起正確引導作用
④主流媒體能滿足人民大眾真正的文化需求,決定文化發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江蘇卷)20. 2013 年全國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指出,我國文化演出市場存在追求豪華演出效果、沒有了心靈,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也就不可能對他人、對社會有真正的情感和責任。這是因為
A. 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B. 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相互促進
C.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D.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文化素養的核心
(2013·海南卷)16.我國西南地區的懸棺文化散發著謎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員在四川珙縣發現371幅歷經風雨的懸棺巖畫。畫面中的釣魚狩獵、騎馬競技、舞蹈雜耍、舞刀弄劍等場景依稀可辨,讓現代繪畫藝術家驚嘆不已。該考古發現佐證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會生活的本質 ②精神文化總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精神文化的價值不因時代變遷而改變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離不開一定的物質載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海南卷)15.某省舉辦“中國尋根之旅”活動,吸引了許多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他們考察祖籍地的發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發展歷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間故事,體驗祖籍地的民風民俗,增加了對祖籍地文化的了解。舉辦這一活動有利于:
①促進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傳播②推動中華文化的現代化
③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④促進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福建卷)30.在明亮的太陽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動。青苔的花特別小,但一點也不自慚形穢,一點也不自暴自棄,而是象牡丹一樣自豪地綻放。這段優美的話語:
A.開啟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質,發人深思
B.陶冶人的情操,豐富精神世界,使人奮進
C.如理性的明燈,指明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潤物,催生人們對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2013·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皷|方美人”是臺灣苗栗出產的一種名茶,它由當地客家人種植,是被小綠葉蟬咬過的烏龍茶葉。很久以前,英國女王偶人品嘗到此茶,將懸在茶杯里的茶葉贊嘆為“正在跳舞的東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這種茶的曼妙之處還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過冰滴壺,一滴滴冰水濾過茶葉,茶湯香氣馥郁,色若琥珀。這表明 ( )
文化對社會有重要影響 B. 人們在時間中創造并享用文化
C. 文化能夠增強人得精神力量 D.人們的實踐受到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2013·天津卷)5.“雖然不言不語,叫人難忘記,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麗……”當年蔡琴在演唱這《你的眼神》時,就曾以特有的韻味打動過無數聽眾,在今春“我是歌手”的電視節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詮釋經典,在次讓人如癡如醉。由此可見,文化表演應該 ( )
①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 ②倡導風格與形式的多樣化
③立足于滿足市場需求 ④ 堅持繼承和創新的統一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13·海南卷)25.(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960年,雷鋒當上了運輸兵。在部隊這所大學校里,他寫下對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雷鋒的生命雖然短暫,雷鋒精神卻是永恒的.1963年,毛澤東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雷鋒精神自此廣泛傳揚。
1977年,剛入伍的郭明義代表新兵宣誓:“雷鋒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選擇,雷鋒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睅资陙恚髁x多次發起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捐資助學、義務獻工等活動,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201 1年他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
2012年被人們稱為“最美的感動年",涌現出“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雷鋒精神,使人們在溫暖和感動中產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1)結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識,分析踐行雷鋒精神對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分)
(2)結合材料,運用價值觀的知識,說明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8分)
(2013·新課標II卷)39.(2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材料一
近年來,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長,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達到80萬人次。旅游旺季時,平均每天游客量技創新:建立了綜合防沙體系;研發了無線傳感環境檢測分析系統,開發了十億級像素數字相機系統,形成了包括前期攝影采集、后期圖像處理、虛擬漫游等環節在內的數字處理系統等。隨著這些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莫高窟自然環境得到改善,壁畫、彩塑等圖像采集取得進展。不久的將來,世界各國人民除了實地參觀莫高窟外,還能在互聯網上便捷地欣賞3D效果的“數字莫高窟”,隨時隨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
(1)結合材料一,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如何處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的關系。(14分)
(2)結合材料二,說明科技創新對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作用。(8分)
(3)除互聯網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實地參觀以外,請就如何增強敦煌莫高窟藝術的國際影響力另提兩條建議。(4分)
(2013·江蘇卷) 34. 城鎮化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今天,中國的城鎮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農耕社會,鄉土中國”逐漸轉變為“工業社會,城市中國”。城鎮化加快了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一個全新的城市文明時代似乎正在悄然到來。
在城鎮化的浪潮中,大批村莊被合并,許多富有特色的傳統村落不斷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繪的那種“一片冬麥,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園景象日益不再。有人傷感地說:“不要問我從哪里來,因為我已經沒有故鄉。”
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有人會對鄉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分)
(2)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說明如何認識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的關系(6分)
(2013·浙江卷)41.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夢已經成為當下中國人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和追求。但是,在當今世界,涵蓋經濟政治、社會盛會、價值文化等領域在內的“軟實力”競爭越來越激烈,某發達國家對中國快速發展的疑慮和猜忌明顯加重,“中國威脅論”在一些周邊國家也有一定的市場。對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中國要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在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強綜合國力,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21分)
(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與綜合國力的有關只是,分析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實現中國夢的意義。(10分)
(2)結合材料,運用“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有關知識,闡述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基礎的重要性。(11分)
(2012·安徽卷)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回答7~8題。
世界各地有很多聞名遐邇的城市雕塑,如希臘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麥哥本哈根的美人魚等,它們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這些被人們稱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
①意味著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谡蔑@著世界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厶N含著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軟Q定著城市生存發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2·廣東卷)雷鋒精神激勵了幾代中國人,并傳播到世界多個國家,被稱贊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這體現了文化(  )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實踐,引導實踐的發展?、勰軐ι鐣l展產生深刻影響 ④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文化環境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優秀城市雕塑體現了城市的精神品質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間將新建一批呈現北京歷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卮?4~25題。
(2012·北京卷)優秀城市雕塑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為(  )
①顯示城市的文化底蘊?、诨钴S城市的文化市場
③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優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江蘇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牽掛著我們的一生。然而,只有離鄉的人才會想回鄉;只有條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軟征服”,以達到影響或改變其他國家國民價值觀的目的。該材料告訴我們
①文化與經濟、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極化發展充滿了矛盾斗爭
③必須警惕國際交往中的文化霸權主義 ④跨國公司促進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1 浙江) “豎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認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亞就成了無禮的肢體語言;吃面條時發出聲音,日本人和韓國人覺得很正常,而英國人可能感到不舒服。這類現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幾乎沒有共同性
B.一種行為是否影響人們的交往取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同一行為的評價是不同的
D.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中會有不同的含義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4.(2011 山東)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漢鋼鐵廠在武漢市東郊長江南岸破土動工,1958年9月建成投產。2011年,漢陽鐵廠遺址保護性改造工程啟動,原址上將建設一座博物館,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基地。
結合材料三,從“文化的特點及影響”的角度,分析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設博物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7分)
5.(2011 北京)2011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為喚起公眾對環境與發展關系的情形認識和自覺行動,有關部分發布《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2011-2015年)》,提出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生態環境道德觀,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
運用《文化生活》中有關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知識,說明加強環境宣傳教育的意義。(9分)
6. (2011 江蘇)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26%,人口老大投入推進養老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養老事業,但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1)根據上述材料,運用《文化生活》和《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企業對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養老服務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6分)
7.(2011·安徽)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11年初,隨著“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國家的熱播,“中國形象”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
話題一:文化是國家形象的靈魂
文化在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廣中發揮這重要作用,如蘊含著團圓、和諧理念的中國春節,日益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也帶來了新的商機;孔子學院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創新成就贏得了世界贊譽——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力,提升了國家形象,增強了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
(1)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和政县| 南投县| 平和县| 海门市| 富蕴县| 丹江口市| 博客| 中卫市| 东阳市| 卓资县| 体育| 凤台县| 怀安县| 宁城县| 饶平县| 乌拉特后旗| 临沭县| 海阳市| 彭泽县| 三门峡市| 天峻县| 漠河县| 绥滨县| 惠来县| 巧家县| 同仁县| 太湖县| 碌曲县| 肃南| 武隆县| 湄潭县| 建宁县| 印江| 清镇市| 海门市| 得荣县| 玛多县| 河南省| 安化县|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