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風從哪里來——一、填空。生活中風的來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判斷。1.一般情況下,空曠的地方比樓群密集的地方風大。( )2.在密閉的地方不能形成風。( )3.空氣運動不同,形成的風也就不同。( )4.空氣和水一樣,也是由高壓流向低壓。( )三、研究與發現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我們的實驗方案研究問題 我們的猜想與假設 我們的證據 我們的驗證方案 我們的結論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四、思考并回答。海陸風是怎么回事?地球的高層大氣中有沒有風?人們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小制作:歡樂的小天鵝你一定喜歡美麗的小天鵝吧,它游泳時優美的姿態真令人贊賞不已。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只游泳的小天鵝,然后大家把自己做的天鵝放在一起,看誰的天鵝做得最好、游得最棒。做天鵝前先準備以下材料:幾個軟木塞、兩根縫被子的長針、一些紙、膠水、樹脂膠、一塊樟腦。把兩根長針互相平行垂直地穿過一塊稍大一點的木塞,然后再把4 個削得大小差不多的小木塞,插在針的兩端,成為一個十字形。這個十字形的架子做得盡量小一些,寬度最好不超過5 厘米。用白紙畫一只潔白可愛的小天鵝(最好在紙的兩面都畫上天鵝的圖案),把這只可愛的小天鵝貼在中間那塊軟木塞上面。把樟腦小心地平均分成4 小塊,用樹脂膠粘在4 個小軟木塞的底下。會游泳的小天鵝就算做好了。這時,你只要把這個小十字架放進一盆水里,就可以盡情地欣賞可愛的小天鵝在水中旋轉著起舞。如果把幾個小朋友做的小天鵝同時放在水里,這里就像舉辦天鵝舞會一樣,一只只可愛的天鵝盡展舞姿,會讓你大飽眼福的。尤其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小天鵝一點也不會感到疲勞,會日以繼夜地跳個不停。小提示:不論是在制作的時候,還是在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干凈,不能把木塞、樟腦弄臟,尤其是不能有油污。盛水的盆也得用洗衣粉洗干凈,不然,“愛干凈”的天鵝是不會跳舞的。海陸風在海濱地區,只要天氣晴朗,白天風總是從海上吹向陸地;到夜里,風則從陸地吹向海上。從海上吹向陸地的風,叫做海風;從陸地吹向海上的風,稱為陸風。氣象上常把兩者合稱為海陸風。海陸風和季風一樣,都是因為海陸分布影響所形成的周期性的風。不過海陸風是以晝夜為周期,而季風的風向卻隨季節變化,同時海陸風范圍也比季風小。那么海陸風是如何形成的呢?白天,陸地上空氣增溫迅速,而海面上氣溫變化很小。這樣,溫度低的地方空氣冷而下沉,接近海面上的氣壓就高些;溫度高的地方空氣輕而上浮,陸地上的氣壓便低些。陸地上的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它上空的氣壓比海面上空氣壓要高些。因為在下層海面氣壓高于陸地,在上層陸地氣壓又高于海洋,而空氣總是從氣壓高的地區流到氣壓低的地區,所以,就在海陸交界地區出現了范圍不大的垂直環流。陸地上空氣上升,到達一定高度后,從上空流向海洋;在海洋上空,空氣下沉,到達海面后,轉而流向陸地。這支在下層從海面流向陸地,方向差不多垂直海岸的風,便是海風。如上圖給出了海風形成的過程。夜間,情況變得恰恰相反:陸地上,空氣很快冷卻,氣壓升高;海面降溫比較遲緩(同時深處較溫暖的海水和表面降溫之后的海水可以交流混合),因此比起陸面來仍要溫暖得多,這時海面是相對的低氣壓區。但到一定高度之后,海面氣壓又高于陸地。因此,在下層的空氣從陸地流向海上,在上層的空氣便從海上流向陸地。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垂直環流的流動方向,也變得和前面海風里的垂直環流完全相反了。在這個完整的垂直環流的下層,從陸地流向海洋,方向大致垂直海岸的氣流,便是陸風。上圖給出了陸風形成的過程。一般海風比陸風要強。因為白天海陸溫差大,加上陸上氣層較不穩定,所以有利于海風的發展。而夜間,海陸溫差較小,所波及的氣層較薄,陸風也就比較弱些。海風前進的速度,最大可達5-6米/秒,陸風一般只有1-2米/秒。濱海一帶溫差大,海陸風強度也大,隨著遠離海岸,海陸風便逐漸減弱。海陸風發展得最強烈的地區,是在溫度日變化最大,以及晝夜海陸溫度差最大的地區。所以在氣溫日變化比較大的熱帶地區,全年都可見到海陸風;中緯地區海陸風較弱,而且大多在夏季才出現;高緯地區,只有夏季無云的日子里,才可以偶爾見到極弱的海陸風。我國沿海的臺灣省和青島等地,海陸風很明顯,尤其是夏半年,海陸溫差及氣溫日變化增大,所以海陸風較強,出現的次數也較多。而冬半年的海陸風就沒有夏半年突出,出現機會比較少。想一想:我國哪些地方會常刮海陸風?這些問題可難不倒我!查查資料,咨詢他人都是學習的方式噢!答案找到了!其實,學習和做事都是這個道理。科學決不能不勞而獲,除了汗流滿面而外,沒有其他獲得的方法。熱情、幻想、以整個身心去渴望,都不能代替勞動,世界上沒有一種“輕易的科學”。---赫爾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