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縫制沙包(教案)全國通用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一、教學目標1、初步掌握縫沙包的基本針法。2、了解縫沙包的步驟并親手制作。3、通過學習縫沙包,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于創新的精神。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學會平針和卷邊針兩種針法,縫制牢固精美的沙包,體會勞動的樂趣。2、教學難點:學生在勞動操作中提升縫紉的技能。三、教學準備1、教學場所:學校美術室。2、學生準備:在家練習穿針線,向家里的長輩學習一些基本的縫紉方法。3、教師準備:制作好縫沙包的微課,準備重點流程和注意事項詞卡,準備好針線、布料、剪刀、填充材料。四、教學過程1、視頻導入,激發興趣通過觀看“隨意丟棄舊衣服”的視頻,讓學生直面感受到這些被丟棄的舊衣物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從而引發學生思考,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處理這些舊衣服。為了不給我們生活的環境造成進一步的污染,可以將這些舊衣服制作成一些常見的手工物品,今天就用這些廢舊的布料來制作沙包,從而揭示課題——《縫沙包》。2、觀察沙包,了解結構熱身準備:通過展示沙包,讓學生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猜想一下縫制沙包需要哪些材料?通過親身感受,提高學生對沙包結構的認識,了解縫制的材料,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的勞動精神,為下面的課程做好鋪墊。3、學習針法,明確步驟①觀看老師縫制沙包的視頻,學生提出最難的步驟——縫。學會縫的針法,才能做出結實美觀的沙包。②觀看“平針”和“卷邊針”的視頻,老師一遍示范,一邊講解,提醒學生運針時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兩個針法的操作步驟。③老師提醒學生在最開始縫沙包時候要將布塊翻面,待縫好兩個邊之后再把正面翻過來,接著再填充好材料,這樣才會使沙包更加美觀。4、初試身手,討論總結通過前面環節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縫沙包的步驟,也掌握了縫制的針法,接下來學生開始動手實踐縫沙包,通過觀察學生縫沙包的過程,進一步討論總結其中的注意事項。激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觀察能力,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5、創新實踐,課外延伸勞動課程的評價要遵循導向性、發展性和系統性三個原則。最后學生通過作品展示,完成自評、互評的評價表,同時鼓勵學生活學活用,用廢舊衣服制作更多有趣的小物品。讓學生用這種方式習得勞動知識與技能,感悟勞動價值,培育勞動精神。五、板書設計縫沙包工具材料:剪刀、針、線、舊布料、填充材料兩種針法:平針、卷邊針操作步驟:裁、縫、卷、裝、縫六、教學反思由于時間關系,在沙包的形狀方面統一都做成的是方形沙包,固化了學生的思維。如條件允許,還可以給學生觀看更多形狀的沙包,拓展他們的思維,激勵他們不斷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